动物营养学课程微课嵌入式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xszx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高动物营养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重要应用学科在畜牧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为例,通过分析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微课与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当中,以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技术和理论。
  关键词微课;动物营养学;嵌入式教学;温氏班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5-027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5.07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mbedded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lecture in Animal Nutrition Course—Taking the Wen’s Class of Anim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AN Chengquan, DENG Jinp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nimal nutrition course and play a vital role in applied disciplines in animal husbandry guided by interest stimulation, we took the Wen’s class of Anim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nimal nutrition course teaching,integrated microclass with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into teaching,in order to full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ruly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better master the important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animal nutrition.
  Key wordsMicrolecture;Animal nutrition; Embedded teaching;Wen’s class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2165);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17KCXTD002)。
  作者简介谭成全(1985—),男,湖南株洲人,讲师,博士,从事母仔猪营养调控的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母猪繁殖调控的研究与教学。
  收稿日期2020-04-03
  动物科学温氏班为华南农业大学特有专业。温氏班通过学校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旨在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建设成为畜牧行业的“黄埔班”。动物营养学是畜牧学科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典范课程,该课程涉及内容深、广,研究目标远、难,任务十分艰巨。完成这一任务,不但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需要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动物营养学至少与30多门自然科学,特别是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以及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学科有联系[1-2]。掌握或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動物营养学的内涵,推动动物营养学的发展。然而现有书本知识多为陈旧的传统营养学内容,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分子营养学正在快速发展,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互联网移动平台已在大学生中普及[3-4]。
  微课主要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和微习题等内容,时间一般为5~10 min,具有“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5-7]。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视频资源,可支持个性化学习、移动式学习和自主化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8]。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正逐渐在大中院校开展,微课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但微课教学方式尚未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其研究仍较滞后[9-10]。采用微课在线学习与传统的面授学习相融合的嵌入式教学模式,既可以把快速发展的动物营养学通过微视频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技术和理论[11]。将微课融入动物营养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形成“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培养途径,符合温氏班特色的“校内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公司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对华南农业大学打造全链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13]。笔者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为例,通过分析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微课与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当中,以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更好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技术和理论。
  1传统教学模式亟需转变的现状分析
  1.1强化了本科教育基础地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华南农业大学为响应中央政策,召开常委会议分别强调了对本科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本科教育多层次责任体系,建立本科教育优先投入机制,加大本科教育奖励力度,尤其提到为激发本科生课程兴趣和积极性,大力鼓励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荐教学方法改革,推广小班化教学,采用嵌入式教学,翻转课堂,实施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实施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广谱性奠定了基础[14]。
  1.2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崛起
  近年高校本科教学平台迈向互联网教学新时代。华南农业大学重点打造易班学习平台和 “紫荆华农”微信公众号,组建“学工新媒体联盟”,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网络新媒体矩阵效应,积极抢占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
  同时,新一代的本科生从小就在互联网大环境中长大,很早就接触电脑和手机,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电脑、智能手机等多渠道发展。出生并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学习者们更多是“数字土著”,他们偏好于:①多源头快速接收信息;②多任务和平行处理;③喜欢图片、声音和影像;④超链接资源;⑤实时互动;⑥用户生产的内容;⑦及时、关联和趣味的学习。因此,仅通过传统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若大学生能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课后学习,将为课程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嵌入式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15-16]。
  1.3特有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
  动物科学温氏班为华南农业大学特有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动物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且具备信息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能在动物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研、企业管理和自主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与温氏集团以“五个捆绑”的协同机制,解决了校企资源实质性汇集、整合和共享的难题,实现了“能协同,真协同”。构建了“六个共同”的育人机制,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培养路径、“校内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公司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合作实现了双赢[12,14]。
  1.4新教学模式——嵌入式教学的兴起
  微课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载体,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而专门录制的小视频课程[6,10,17-18]。微课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其特点如下:①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微课的制作是围绕一个学科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要求制作过程能够准确把握主题,抓住重点[19]。②运用灵活。因微课资源容量较小,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休闲时间分配自己的时间;同时微课还可以运用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校内正式学习之中[20]。③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精心准备的一个视频就是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结束马上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掌握情况,针对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还可反复查看从而加深印象,便于对课题的及时消化和吸收[21]。④学习资源组成结构丰富多样。微课课程可以以图片、音频、视频和文本等多种形式进行,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效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2]。
  基于此,把较难理解的动物营养学中的采食量调控、营养标准等制作成微课,把微课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相结合形成新的混合式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弥补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的不足,使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效果带来质的飞跃。但目前网络上还没有动物营养学课程相关慕课及微课资源,因此亟需制作开发相关资源,并引入到传统教学中[23]。
  2《动物营养学》微课设计理念与制作流程
  2.1结合大纲,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明确重点和难点
  在《动物营养学》传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前期授课的反馈及试卷易错点,由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并給授课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图1),找出该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并分门别类。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查找资料,项目组成员探讨解决方法和解决方式[24]。
  2.2针对重点和难点录制视频,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在项目组成员讨论和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收集资料,采用2~3名教师访谈的形式,录制视频并进行剪辑,形成微视频[25-26]。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例如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的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回肠末端瘘管试验,生产一线录制视频,进行动画制作,采用更生动的方式来呈现抽象问题。实景实况再现,更为直观,改变原有45 min课堂教师不停讲授,却难以让学生全程专注投入课程的状况,使教学方式多样,提高听课效率。
  2.3结合科研课题,实现教学和科研一体化,激发学生科研创新思维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以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特色,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课题,积极引导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形成“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培养路径,使其了解理论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试验,更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7-28]。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难以理解公式的情况,可安排本科生辅助研究生开展动物营养需要量试验。集体组织本科生到大型畜牧集团全程参与方案的设计,进行动物饲养及数据分析,形成“校内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公司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29-30]。同时,鼓励本科生发散思维,指导学生制定可行性方案,培养学生试验验证创新思维,增强科研兴趣和自信心[31]。   3结语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高校在深化科研改革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学的重要性。高校教师需丰富教学手段,借工具软件进行操作,例如互动答题、实时课题统计,这不仅能丰富授课方式,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微课嵌入式教学方法的探究是具体体现学生线上线下融入课程的落脚点,积极抢占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从而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不论教学手段、辅助工具如何,教师个人的知识渊博、口才的伶俐以及对授课内容的熟练把握才是关键。教师的每一次授课也是学习和总结,只有不断去完善教案并推陈出新,授课技巧和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史东辉,许云贺,王佳丽,等.构建动物营养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21):145-147.
  [2] 蔡传江,李浩,张璐通,等.《动物营养学》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7,38(12):93-96.
  [3] 杨明明,姚军虎,龚月生,等.《动物营养学》 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1):111-112.
  [4] 张苏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家畜生态学报,2016,37(2):93-96.
  [5] 高春起,王修启,聂庆华.微课嵌入式教学方法在饲料添加剂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202-203.
  [6] 王春华,王辉暖,张成立.微课教学法在应用型院校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J].继续教育,2016(12):50-52.
  [7] 朱海生.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5):265-267.
  [8] 杨政.基于微课和思维导图的混合式实训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45.
  [9] 丁雪梅,金祥雷,张晓君,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1):162-166,184.
  [10] 荆海霞,张勤文,陈付菊,等.微课在家畜解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11):96-98.
  [11] 赵娜,范为群,赵晓瑞.创新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以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8):92-94.
  [12] 房三虎,张永亮,谢青梅,等.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 “温氏班” 为例[J].高教探索,2016(6):14-18.
  [13] 胡建军,高妍,罗勇,等.应用型大学生团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Z1):69-71.
  [14] 房三虎,张永亮,谢青梅.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19-222.
  [15] 覃梦岚,黎芳,李和珍,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中抗癫痫药为例[J].科教导刊,2019(1):48-49,54.
  [16] 赵延安,胡巧娟,王力.高校畜牧专业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9,40(11):94-96.
  [17] 彭永帅,霍永,宋金星,等.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2):60-61.
  [18] 舒畅,闵兰,万会芳.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数学微课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9):196-200.
  [19] 刘永华,杨松.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兽医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15):1897-1899.
  [20] 张立娜,杨波.基础生物化学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235-237.
  [21] 段云鹏,张博夫,周伟.基于 MOOC 的猪生产学实验微课教学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9):246-248.
  [22] 李锋涛.创新创业教育应用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北京農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4):105-107.
  [23] 吕晓萍,郑世民,高雪丽,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62-164.
  [24] 刘华伟,赵金山.应用型高校动物营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5):80-81,84.
  [25] 熊小进,谢定源.农业院校 MOOC 课程建设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3):63-67.
  [26] 吕朝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 “动物营养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56-58.
  [27] 郭燕锋,姜峰,陈晓阳.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22):105-110.
  [28] 李凌岩,李茹冰,尹国安,等.创新创业视域下动物营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1):88-90.
  [29] 缪成贵,张孝林,时维静,等.实践教育中微课的构建:以药物制剂学实习课为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9):104-106.
  [30] 赵云焕,刘纪成,易本驰,等.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5):82-84.
  [31] 王军,霍军,彭永帅,等.应用型本科动物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探讨: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3):82-85.
其他文献
摘要 以1年生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对照、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研究了生长季连续干旱和水涝对文冠果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处理42 d后,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苗高、冠幅和地径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1.6%、15.9%、和20.1%;水涝胁迫下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8.8%、20.4%和12.1%。干旱胁迫下
期刊
摘要 对二倍体马铃薯表观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糊化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加工应用品质作出初步评价。利用乙醇沉淀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进而采用双波长比色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和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淀粉糊化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化特征值崩解值、谷值黏度、糊化时间及温度四者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消减值及最终黏度呈显著相关(P<0.05)。表观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呈
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Num1和Pil1之间是否存在互作,构建了Pil1超表达菌株,并通过酵母四分体解离技术成功构建得到用于免疫共沉淀试验的超表达Pil1和Num1的菌株。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对Num1与Pil1的互作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并对试验中遇到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结果为研究Pil1是否参与细胞膜上Num1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酵母;Num1;Pil1;免疫共沉淀  中图分类号 Q7
期刊
摘要田园综合体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统筹区域发展,实现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一体化的一种创新型模式。以南京市溪田田园综合体为例,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总结了其产业结构下的典型特征。深入剖析了在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内部要素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均衡和同质化与重复建设趋势逐现等问题,据此探讨提出了土地使用政策与时俱进、农民利益保障与内部兼容并重、多元化产业发展提高产出效益、以
期刊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参照德国双元制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为例,研究高素质职业农民应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设计了高素质职业农民的专业基础能力的模式和课程体系。将某一机器学习过程拆分为3个学习领域:机械模块、电气控制模块、液压与气动模块,学习过程为一系列过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学习,完成机器的组装调试。学习过程按照边工作边学习,考核过程为过程考核。该学习模式为适合高素质职业农民的培养
期刊
摘要以杨溪河流域为例,利用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GeoSOS-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并通过InVEST模型对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杨溪河流域内未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更趋于集中,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并趋于消失,林地面积大量增加并普遍大于其他土地类型;杨溪河流域在现状和未来各情景下均表现为上游和下游的产水量较高;人类活动会对杨溪河流域产水量产生影响,注重全球化的变化和
期刊
摘要乡村公园作为村庄重要的文化窗口,在文化传承与延续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晋江市华侨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在自然资源较差、华侨文化突出的场地特征背景下,因地制宜地提出“华侨文化、滨海风情、运动休闲”的设计主题,重塑场地功能,恢复生态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可观、可赏、可游的文化空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步探讨地域特性的乡村公园规划设计,以期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公园;地域特性;自然文化景观  
期刊
摘要彩叶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性,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园林色彩,而且能夠提升园林绿地的景观多样性。以南京市为例,对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应用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景观;应用;南京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5-0119-03  doi:10.3969/j.issn.0517-66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国内各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关注度日益提升。目前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行业内的从业人员,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较少。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方便教师及高校管理者长期或周期性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以林业工程“双一流”学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提升学生
期刊
摘要 动物遗传学是农业类大学动物遗传与育种专业的关键课程,更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关键课程。在国家推行“高质量”教学的要求下,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成为动物遗传学课程建设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和探索实践。通过介绍动物遗传学“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学方式的选择、具体实施的过程以及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高校动物遗传学“金课”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