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对复方地芬诺酯致便秘模型大鼠的影响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炮制方法和剂量的芍药对复方地芬诺酯致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方法:采用15 mg·kg-1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14天建立便秘大鼠模型。基于粪便粒数、粪便质量和粪便含水率,分别考察高剂量生赤芍和生白芍、高剂量生赤芍和炒赤芍、低中高不同剂量生赤芍对便秘模型大鼠的作用,评估不同品种、炮制方法及给药剂量的芍药的通便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和炸毛现象,体质量增长缓慢,部分大鼠进食量、尿量减少;给药后大鼠尿量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粪便粒数、粪便质量和粪便
其他文献
雷公藤甲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性能,可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功用,其抗肿瘤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降低转录、影响蛋白表达等密切相关,并涉及主要通路上的许多关键基因,可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雷公藤甲素毒具有不良反应强、水溶性差、体内消除快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故药物的减毒增效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粒、微球等,各种类型的药物递送系统降低了药物毒性,但在缓释、体内消除、制备工艺、成本、生物利用度、稳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按照茶的色泽和加工方法,可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和花茶七大茶系。红茶入心,可温补心脉;绿茶入肝,可清肝明目;黄茶入脾胃,可健脾利湿;白茶入肺,可清热;黑茶可利尿、解毒。不同种类的茶在外形、色泽、香气、性味、功效方面各有千秋,这和中医五色养生理论相一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微小RNA(miRNA)-181s表达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尿素14 C呼气试验检测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的Hp感染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患者(观察组)和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miRNA-181s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miRNA-181s相对表达水平与Hp感染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磷酸化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p-STAT3)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学术界对“桂”类药物名称、功效进行了大量的考辨研究。在药名考辨方面,主要是对“桂”类药物进行历史梳理、原植物考证、炮制方法辨别和文献训诂,明晰古代“桂”类药物名实对应关系;在功效考辨方面,主要是对历代主流本草文献载录的“桂”类药物进行功效及功能主治梳理、“桂”类方剂机理研究及药物之间比较,不同程度上明晰了“桂”类药物名实关系和功效差异。“桂”类药物配伍灵活,研究者多在《伤寒杂病论》中“桂”类方剂研究的基础上,对“桂”类药物的配伍规律、配比用量进行探析。目前,“桂”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较好。但现有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表观遗传调控的特点,受控于遗传因素的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表观遗传修饰通常为可逆性改变,这为中医药治疗HSP从干预异常表观遗传修饰以纠正病理状态,从而治疗疾病阐释其作用机理提供了可能性。近些年来,有许多学者尝试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等方面阐明表观遗传修饰与HSP发病及其病理过程的关系,对于HSP的表观遗传调控分子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HSP的表观遗传调控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是否存在更高的血栓或病理妊娠风险。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该院检验科常规检测ANA谱的新鲜血清标本125例,其中ANA阳性患者(ANA阳性组)标本80例,ANA阴性患者(ANA阴性组)标本45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进行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定量检测,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ANA阳性组女性占比81.3%,ANA阴性组女性占比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多发性肌炎硬皮病(PM-Scl)抗体阳性例数
目的:观察三参三消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运动、饮食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三参三消丸治疗,每日3次,每次15 g,饭前0.5 h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0.5 g,饭后0.5 h服用。两组观察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证候疗效:观察组临床痊愈5例(13%
目的:寻找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探讨其内在的生物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联用技术检测模型组和空白组生物样本血清的代谢轨迹,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v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凝血纤溶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行PCI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和非感染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RDW、NLR、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水平变化及血小板中L-Arg/NOS/NO信号通路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上述指标在评估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督脉电针联合高压氧疗法(HBO)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5~2020-05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行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补肾活血汤+督脉电针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脊髓神经功能[国际脊髓损伤神经评分标准(ASIA)]及血清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