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套方案遭质疑
纽约世贸中心在“9·11”恐怖袭击中倒塌后,对于世贸中心遗址未来走向的讨论从未停止。
2001年底,纽约州和纽约市政府下令组成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负责规划和协调世贸中心原址及周围地区重建工程、监督联邦政府拨付的200亿美元重建资金的使用。
2002年4月,下城发展公司首次公布了世贸中心原址重建设想,希望将它改造成一个兼有公园、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住宅区功能的综合建筑群。当年7月17日,世贸中心原址重建方案发布会在纽约联邦大厅举行,提出6套方案,每个都包括纪念设施、庞大的商业和零售业空间以及一个交通枢纽。
在人们最关心的“9·11”纪念设施方面,这些方案分别提出了广场、花园、三角地、公园等不同概念,占地面积从5公顷到10公顷不等。但总体来说,6套方案在布局特色上区别不大。
2002年7月20日,近5000名普通纽约市民应市政当局邀请云集杰维茨会议中心,对6套设计方案的主要方面进行投票。人们的评价让曼哈顿下城公司大跌眼镜:这些设计方案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亮点,大楼“太密集、太大、太单调”。对“9·11”悲剧的规模,也未能体现。
一些“9·11”死难者家属说,规划中的纪念广场像“露天的棺材”,“经历了那场如此深重的灾难,你看到的只是6个地产开发方案”。在遇难者家人和纽约市民眼中,原址应作为一块不容侵犯的圣地保存下来,成为专供人们纪念的场所。
情感与利益相纠葛
然而,世贸中心原址“地主”、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及原世贸中心承租商拉里·希尔弗斯坦,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方案必须恢复原世贸中心10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而零售业面积将由原来的4.4万平方米增加到5.5万平方米。
开发商的初衷无可厚非,在“9·11”发生前数月港务局已将世贸中心99年的招租权卖给了拉里·希尔弗斯坦公司,两家都希望恢复甚至超过原有商用面积以弥补“9·11”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我们相信将两者统一起来是可能的。”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董事会主席怀特海德说,保留多少办公和商业设施,是发展商等私有部门的权利。如何将世贸中心建成一个美丽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则是纽约人的愿望。
自2002年7月份6套最初方案公布以来,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和港务局通过RenewNYC.com网站接到5000份提出建议的电子邮件,从“倾听这个城市”市政厅论坛上得到超过5000名参与者评论、从联邦大厦“设计方案”展上得到数千名参观者的意见及来自下城发展公司8个顾问委员会的补充提议。公众表达了强烈愿望,希望参与到方案制定过程和重建重要目标的设置过程中。
在强大舆论压力下,港务部执行董事约瑟夫·J·西摩表态称:“那些来自‘9·11’遇难者家属、其他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基于这些建议,我们现在可以迈出重要的下一步,来改善规划方案。对于港务部当局、纽约市和我们的国家来说,这些建议具有巨大的情感意义。现在到了将我们听到的良策纳入决策过程的时候了!”
招标中的九大苛刻条件
2002年8月,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向世界范围内具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发出邀请,请他们参与重建方案的设计。一个包含有21个建筑、工程、规划、园林和设计机构的联合委员会——“纽约新视野”,协助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挑选中标团队来参与下一阶段的设计方案。
新项目方案的竞标要求包含九个方面,这九大苛刻的招标需求生动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在这一问题上不同的诉求。
政治家希望重建精神文化标识。首先,建筑要有“独特的天际线”——当世贸中心被摧毁时,纽约仿佛失去了自身个性重要的一部分。一座世界知名的、高耸入云的建筑对重建这座城市的灵魂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设计需包含文化元素,利用这一独特的重建机会修建主要文化机构或文化景观,如博物馆、表演艺术中心或其他创意空间。再次,除去主要纪念场所,规划中还应包含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公共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等。
物业持有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招标文件中提到,港务局和曼哈顿下城发展委员会将会在“旧址上或旧址外”为商业和零售提供多种多样、或大或小的选择空间。因此,商业规划必须提前考虑在其中。
民众和遇难人员亲属,则希望这里永久成为非商业化的纪念地。因此,文件提出最好保留双子塔遗迹,同时避免商业开发。
当然,也有各方利益平衡后的要求,如新道路网格需重建原世贸中心遗址里面的部分道路,使步行道和车行道容易通到旧址里;修建西街的大型步行街,连接未来世贸中心纪念馆和位于炮台公园的渡轮,从而方便到达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岛,使步行街成为一个大型公共林荫道和对于“9·11”事件生动的纪念。
最终,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方案脱颖而出。不过,由于开发商希尔弗斯坦认为他的设计不实用而大肆改动,二人还为此打起了官司,好在最后握手言和。
2005年6月28日,“自由塔”的最终方案正式出炉。此间,方案还历经了重重的质疑和修改,如时任纽约州长乔治·帕塔基面临“任人唯亲”的指控,人们质疑他利用职务之便使该建筑师的方案中标;再如为解决纽约市警察局提出的安全隐患,一个57米的混凝土基座被加入方案之中,但在前期实验中,包裹基座的棱镜玻璃很容易破碎成大块、危险的碎片,因此棱镜玻璃被包含不锈钢面板和防弹玻璃的材料所替代。
建设中资金、遗址问题不断
2006年,当第一支建筑队抵达后,人们终于举行了一个正式的开工仪式并启动建设。但麻烦并没有告一段落,重建之路仍然是坎坷的。
首先,面对巨额资金需求,港务局压力沉重。
本来在1993年,世贸中心就曾遭受过一次炸弹袭击,州政府在2008年判处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负有主要责任,负责对死伤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2001年世贸中心遇袭后,港务局再次陷入冗长的官司之中,直到2007年才获得近10亿元的保险赔偿。因此,港务局不断传出消息,称受资金限制,重建计划要审慎,尤其2009年受信贷危机影响,建筑计划宣布全面缩水。
其次,“自由塔”原本的设计有1776英尺高(约合541米),是为对应美国《独立宣言》发布的年份,但出于设计与成本的限制,这个高度是靠楼顶额外拔高的天线塔凑出来的。不仅如此,这一天线塔原本要加盖螺旋形的玻璃纤维天线罩,但因为预算限制只剩下光秃秃的天线塔。
此外,一些“9·11”事件残留物的处置问题也引起拉锯式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施工工期。如是保留还是拆除一个175吨重的楼梯(“9·11”事件中,一些幸存者正是通过它逃出满是残骸的大楼)?保护主义者和幸存者都希望以某种方式将其保护,一个组织甚至将它列入濒危历史地建筑。
历史学家最初游说众人,希望将楼梯保留在原址,后来又提出希望将它小心转移至旁边的公园或广场,但这些土地已被规划建设三栋办公楼中的一栋。2007年初,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重建委员会曾提议将楼梯的大部分拆除,剩余部分转移到“9·11”纪念馆,或将几节阶梯保留在新楼设计中。
直到2008年7月,楼梯才最终被吊车运送到“9·11”事件纪念馆入口处,建成“幸存者楼梯”,这项“有碍工期”的任务终于告一段落。
据摩天城市网粗略统计,中国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而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建的有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这样的速度和数量,更显现出纽约新世贸中心13年的重建之路步履维艰。不过,这个过程似乎也真实反映了美国人的做事风格——在各方利益制衡下,达到最终目标的妥协。
纽约世贸中心在“9·11”恐怖袭击中倒塌后,对于世贸中心遗址未来走向的讨论从未停止。
2001年底,纽约州和纽约市政府下令组成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负责规划和协调世贸中心原址及周围地区重建工程、监督联邦政府拨付的200亿美元重建资金的使用。
2002年4月,下城发展公司首次公布了世贸中心原址重建设想,希望将它改造成一个兼有公园、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住宅区功能的综合建筑群。当年7月17日,世贸中心原址重建方案发布会在纽约联邦大厅举行,提出6套方案,每个都包括纪念设施、庞大的商业和零售业空间以及一个交通枢纽。
在人们最关心的“9·11”纪念设施方面,这些方案分别提出了广场、花园、三角地、公园等不同概念,占地面积从5公顷到10公顷不等。但总体来说,6套方案在布局特色上区别不大。
2002年7月20日,近5000名普通纽约市民应市政当局邀请云集杰维茨会议中心,对6套设计方案的主要方面进行投票。人们的评价让曼哈顿下城公司大跌眼镜:这些设计方案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亮点,大楼“太密集、太大、太单调”。对“9·11”悲剧的规模,也未能体现。
一些“9·11”死难者家属说,规划中的纪念广场像“露天的棺材”,“经历了那场如此深重的灾难,你看到的只是6个地产开发方案”。在遇难者家人和纽约市民眼中,原址应作为一块不容侵犯的圣地保存下来,成为专供人们纪念的场所。
情感与利益相纠葛
然而,世贸中心原址“地主”、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及原世贸中心承租商拉里·希尔弗斯坦,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方案必须恢复原世贸中心10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而零售业面积将由原来的4.4万平方米增加到5.5万平方米。
开发商的初衷无可厚非,在“9·11”发生前数月港务局已将世贸中心99年的招租权卖给了拉里·希尔弗斯坦公司,两家都希望恢复甚至超过原有商用面积以弥补“9·11”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我们相信将两者统一起来是可能的。”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董事会主席怀特海德说,保留多少办公和商业设施,是发展商等私有部门的权利。如何将世贸中心建成一个美丽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则是纽约人的愿望。
自2002年7月份6套最初方案公布以来,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和港务局通过RenewNYC.com网站接到5000份提出建议的电子邮件,从“倾听这个城市”市政厅论坛上得到超过5000名参与者评论、从联邦大厦“设计方案”展上得到数千名参观者的意见及来自下城发展公司8个顾问委员会的补充提议。公众表达了强烈愿望,希望参与到方案制定过程和重建重要目标的设置过程中。
在强大舆论压力下,港务部执行董事约瑟夫·J·西摩表态称:“那些来自‘9·11’遇难者家属、其他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基于这些建议,我们现在可以迈出重要的下一步,来改善规划方案。对于港务部当局、纽约市和我们的国家来说,这些建议具有巨大的情感意义。现在到了将我们听到的良策纳入决策过程的时候了!”
招标中的九大苛刻条件
2002年8月,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向世界范围内具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发出邀请,请他们参与重建方案的设计。一个包含有21个建筑、工程、规划、园林和设计机构的联合委员会——“纽约新视野”,协助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挑选中标团队来参与下一阶段的设计方案。
新项目方案的竞标要求包含九个方面,这九大苛刻的招标需求生动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在这一问题上不同的诉求。
政治家希望重建精神文化标识。首先,建筑要有“独特的天际线”——当世贸中心被摧毁时,纽约仿佛失去了自身个性重要的一部分。一座世界知名的、高耸入云的建筑对重建这座城市的灵魂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设计需包含文化元素,利用这一独特的重建机会修建主要文化机构或文化景观,如博物馆、表演艺术中心或其他创意空间。再次,除去主要纪念场所,规划中还应包含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公共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等。
物业持有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招标文件中提到,港务局和曼哈顿下城发展委员会将会在“旧址上或旧址外”为商业和零售提供多种多样、或大或小的选择空间。因此,商业规划必须提前考虑在其中。
民众和遇难人员亲属,则希望这里永久成为非商业化的纪念地。因此,文件提出最好保留双子塔遗迹,同时避免商业开发。
当然,也有各方利益平衡后的要求,如新道路网格需重建原世贸中心遗址里面的部分道路,使步行道和车行道容易通到旧址里;修建西街的大型步行街,连接未来世贸中心纪念馆和位于炮台公园的渡轮,从而方便到达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岛,使步行街成为一个大型公共林荫道和对于“9·11”事件生动的纪念。
最终,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方案脱颖而出。不过,由于开发商希尔弗斯坦认为他的设计不实用而大肆改动,二人还为此打起了官司,好在最后握手言和。
2005年6月28日,“自由塔”的最终方案正式出炉。此间,方案还历经了重重的质疑和修改,如时任纽约州长乔治·帕塔基面临“任人唯亲”的指控,人们质疑他利用职务之便使该建筑师的方案中标;再如为解决纽约市警察局提出的安全隐患,一个57米的混凝土基座被加入方案之中,但在前期实验中,包裹基座的棱镜玻璃很容易破碎成大块、危险的碎片,因此棱镜玻璃被包含不锈钢面板和防弹玻璃的材料所替代。
建设中资金、遗址问题不断
2006年,当第一支建筑队抵达后,人们终于举行了一个正式的开工仪式并启动建设。但麻烦并没有告一段落,重建之路仍然是坎坷的。
首先,面对巨额资金需求,港务局压力沉重。
本来在1993年,世贸中心就曾遭受过一次炸弹袭击,州政府在2008年判处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负有主要责任,负责对死伤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2001年世贸中心遇袭后,港务局再次陷入冗长的官司之中,直到2007年才获得近10亿元的保险赔偿。因此,港务局不断传出消息,称受资金限制,重建计划要审慎,尤其2009年受信贷危机影响,建筑计划宣布全面缩水。
其次,“自由塔”原本的设计有1776英尺高(约合541米),是为对应美国《独立宣言》发布的年份,但出于设计与成本的限制,这个高度是靠楼顶额外拔高的天线塔凑出来的。不仅如此,这一天线塔原本要加盖螺旋形的玻璃纤维天线罩,但因为预算限制只剩下光秃秃的天线塔。
此外,一些“9·11”事件残留物的处置问题也引起拉锯式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施工工期。如是保留还是拆除一个175吨重的楼梯(“9·11”事件中,一些幸存者正是通过它逃出满是残骸的大楼)?保护主义者和幸存者都希望以某种方式将其保护,一个组织甚至将它列入濒危历史地建筑。
历史学家最初游说众人,希望将楼梯保留在原址,后来又提出希望将它小心转移至旁边的公园或广场,但这些土地已被规划建设三栋办公楼中的一栋。2007年初,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重建委员会曾提议将楼梯的大部分拆除,剩余部分转移到“9·11”纪念馆,或将几节阶梯保留在新楼设计中。
直到2008年7月,楼梯才最终被吊车运送到“9·11”事件纪念馆入口处,建成“幸存者楼梯”,这项“有碍工期”的任务终于告一段落。
据摩天城市网粗略统计,中国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而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建的有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这样的速度和数量,更显现出纽约新世贸中心13年的重建之路步履维艰。不过,这个过程似乎也真实反映了美国人的做事风格——在各方利益制衡下,达到最终目标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