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4月28日召开的吉林省暨长春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省农科院院长、党委书记岳德荣研究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面对媒体的采访,岳德荣谦逊地说:“我觉得我本人倒没做出什么很突出的贡献,我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主要是对科研单位、对科技人员的肯定。”
  走近岳德荣,我们深深感知这位科技创新领军人的那种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忘我工作的突出贡献和德研双馨的人格魅力,了解他为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吉林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他领导省农科院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为全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他带领科研人员刻苦攻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领导和实施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喜人成就;他创新科技体制和机制,建设了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他在全国人代会上建言献策,提出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和意见,受到广泛关注;他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廉洁自律,成为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典范。
  
  深化改革,打造新型科技创新主体
  
  2003年,岳德荣任省农科院院长、党委书记后,大力推进“一院两体”改革深入发展。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缜密思考,与班子成员形成共识,并统一全院职工思想,根据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确立了新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建设的思路。构建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新型科研机构,并在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调整科研方向和任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将原有13个研究所重组为11个研究机构。改革用人制度,激活创新活力,建立现代科技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实行“扁平式”管理、以岗位管理和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管理机制、提出和贯彻民主管理和专家治院理念。取消了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改过去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了以岗位管理和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省农科院先行启动的改革措施完全符合国家和省事业单位改革的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
  改革推动创新,科技项目争取获得了重大突破。省农科院承担国家有关部门项目的数量、档次、经费在全国省级农科院中名列前茅。在岳德荣领导下,2003年以来,新立科技项目562项,总经费近3亿元,年度项目经费均达5000万元以上,一线科技人员人均课题数和人均科研经费在全国同类农科院中处于前列。主持承建了16个国家和省级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基地,构建了东北地区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据统计,目前吉林省农科院一线科技人员的人均课题数和人均科研经费在全国同类农科院中处于前列。
  
  抢抓机遇,建设东北创新中心
  
  在领导吉林省农科院进行“一院两体”改革和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取得成功之后,岳德荣审时度势,站在高端,抢抓机遇,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简称“东创中心”)的战略构想,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后引起省领导高度重视。他积极谋划争取吉林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依托省农科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2005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任务。
  2004年3月2日吉林省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岳德荣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和《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发展规划(2004—2008)》,并通过专家论证,付诸实施。岳德荣率领班子成员积极努力工作,在省政府、长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解决建设用地16.8公顷,科研用地22公顷。省政府落实了东创中心建设资金7000万元,设备贷款5000万元,长春市也给予很大支持。经过2年施工建设,2007年7月东创中心长春院区新址正式落成,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的东创中心科研办公大楼和600余套科技人员住宅楼巍然矗立在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内,5个研究所和院部机关迁长办公,省农科院长春院区和公主岭院区正式形成。
  在岳德荣为首的院领导班子辛勤努力下,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隶属于吉林省政府的事业单位,与吉林省农科院合署办公,由省财政全额拨款。并对党政和科研机构设置、领导职数进行了明确。
  
  以人为本,建设科技创新团队
  
  东创中心的建立,打造了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为对吉林省农科院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留住和吸引科技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改变了过去“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岳德荣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针对“九五”以来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的情况,他主持制定吉林省农科院人才发展计划,实施了人才培养“双百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外流问题,出现了人才聚集和回流的可喜局面。
  近年来,省农科院增加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改善科研队伍结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保证。2003—2007年,投入资金1025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共引进硕士、副研以上高层次人才85人。其中博士23人,占现有博士的65.7%,硕士60人,占现有硕士的43.2%。引进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8人。建立了一套现代科技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实行“扁平式”管理、以岗位管理和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管理机制、提出和贯彻民主管理和专家治院理念,提出树立为科技人员服务的思想,实行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联系专家制度,和专家交朋友,了解专家,服务专家,真正“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服务三农,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近年来,在岳德荣的带领下,省农科院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超级稻和杂交大豆育种获得成功,特别是杂交大豆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造春玉米全国高产新纪录。培育出玉米、水稻、大豆等390多个粮食作物新品种;玉米宽窄行休闲种植、大豆垄上双行栽培等多项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2007年,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省农科院)共有11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春玉米(超)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27的选育与推广”、“优质肉用草原红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为我省增产玉米126.057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4.246亿元。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超级稻“吉粳88号”种植面积,增收水稻5.9亿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1.8亿元。主推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47、高产新品种吉育88等,面积近380余万亩,占我省大豆种植面积的56%左右。推广草原红牛冻精5万剂,改良后代2万头,培养扶植草原红牛母牛养殖大户30个,肥牛养殖户5个,年养殖肥牛500头;推广松辽黑猪母猪2000头,配套系商品猪1万头,年出栏优质特色高档肉猪5万头,年产值达到3亿元。2003年以来共取得成果236项,其中64项成果获奖,获得国家专利8个,已授权品种34个。杂交大豆研究20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超级稻选育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人获省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全省共4人)。在“十五”全国1077个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省农科院有6个科研机构进入“百强研究所”,总数全国第三,进入百强率居全国第一。
  2007年,岳德荣主持制定《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行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工程(2006—2010年)》,得到省政府批准,写入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三大目标:增产粮食40亿斤;农民人均增收450元;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并使我省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7%—10%,2007—2008年省财政安排经费2000万元。省农科院每年有200多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指导生产,培训农民。在全省建立了农村科研基地或示范区76个,在伊通县、长春市榆树市建立了种子繁育基地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市,加快了科研成果和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他文献
秋高气爽的9月,风景秀丽的松花湖畔,江城吉林市迎来了全省人大信访干部培训班的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信访室和各市州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及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的负责同志共7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绍明到会并讲话,省信访局、省法院领导亲临指导,并作专题报告。  杨绍明副主任指出,信访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全省人大信访干部,克服工作人员少、工作难度大等困难,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坚持在
期刊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地处松辽平原,土地平坦,利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特别适合集约经营,具备了农业股份制经营所有特点。因此,要想在吉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造,实行农业股份制经营,公司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吉林省实行农业股份制经营的可行性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实行农业股份制经营具有
期刊
长春新立城水库西岸,处于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朝阳区泉眼沟村,有几栋住宅楼显得特别刺眼:2栋三层的白砖红瓦别墅和1栋门卫房,就建在距离水面20米开外的岸边!  6月16日这一天,房主自己租用的一台挖掘机开了过来,对这几栋刚刚建好的建筑进行拆除作业。市环保局、净月开发区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在现场目睹了拆除的全过程,轰鸣的马达声在碧水蓝天之间久久回荡……  今年年初,2位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
期刊
张丹是长春青怡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自从她当选为长春市、宽城区两级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讲实话、办实事,用一颗博爱之心奉献社会。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张丹注重深入基层,实地调查,认真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她曾与几名代表联合提出了《建设北部新城,需要机关、基层一般干部素质亟待提高的议案》等,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肯定。  张丹本着为党和
期刊
7月“苦夏”,酷暑难耐。按照吉林市《关于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部门联系基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省人大代表高秀贵随同所在的吉林市第46联系基层工作小组,对吉林市加快劳动就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进行了视察。代表组通过对几个相关单位和社区的实地走访,对全市劳动就业、全民创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发展迅速,印象深刻。”高秀贵代表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参加此次视察活
期刊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为了更好地发展水务事业,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整合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地下水管理,组建成立了吉林市水务集团。市人大代表刘宏伟、李强分别担任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改制企业的领路人,他们锐意创新,励精图治,带领水务集团开创了城市水务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开局。  新组建的水务集团面临诸多老问题:如吉林市水价总体偏
期刊
吉林省县域突破战略实施以来,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结合本人从事农村工作和县域工业的工作经历,我认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工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应把支持县域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把工业兴县作为“牛鼻子”扭得紧而又紧。依据此观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县域工业经济。  一、大力推进县域工业聚集发展
期刊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依托。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宽代表活动渠道,抓好代表活动载体建设,调动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对“一府两院”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成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安图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开展“代表之家”和“代表工作站”创建活动,收到
期刊
2000年,张炳南到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历任党委书记、校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务,现任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理事、铁路高职和中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铁路职业教育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编审委员会副主编、辽宁铁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市人才协会副主任、吉林市人大代表等职务。  张炳南教授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期刊
李念福系吉林大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吉林省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曾荣获优秀民营企业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拔尖人才、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科技专家等称号。  他积极进取,从不满足现状,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知识,近些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公司成立于1992年,他以“天下大同”为己任,十几年来艰苦创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把一个不足50m2的小店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