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自古人杰地灵,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作为文物大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利用、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针对民间艺术、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吉安市不断探索的问题。
江西省吉安市,3000年的庐陵文化影响深远。历史上的吉安,走出了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流传着“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满朝文武半吉安”的千古佳话;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铸就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文化不能失忆,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口相传和书本中。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是一个地方的表情。文化,让我们触摸历史的肌肤,感知历史的呼吸,从而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耳畔响着吉安市委书记王萍掷地有声的话语,记者开始了对吉安乡村文化的探寻。
一村一韵:
复苏当地特色文化
记者来到永新县在中乡斜陂村,恰逢当地的书法节活动。古老祠堂前,该乡老年体协的龙秋先正挥毫泼墨,只见他笔走龙蛇,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四周顿时响起惊叹溢美之词,更有人大喊愿出万元买下这幅笔墨。
像斜陂村这样充满文化韵味、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近年来在吉安市不断涌现。舞龙灯的、跳狮灯的、练武术的、赛民画的……农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热闹非凡。
“唱歌去,唱歌去,我要上电视……”今年62岁的新干县潭丘乡邹大妈天生好嗓子,原生态的唱法让人耳目一新,成功晋级新干广播电视台《新干好声音》决赛。
近年来,吉安市在全市农村掀起文化建设大热潮,让农民“农闲不闲”,一改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效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然而,人们可能会担心:文化下乡一旦中止,这样的乡村文化风能够维持多久?
“文化下乡是暂时的,不能天天送,关键是要把文化留在乡村,不光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吉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庐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种文化’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实际和历史传统,进一步挖掘独特文化,并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一村一品’。”
斜陂村地处永新县南乡,文化底蕴深厚,庄堂习武和书法两大传统文化声名远播。距离永新县城十多公里的在中村是个贫困的小村庄,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但闲暇时,村民们就会相聚在一起谈书练字。“农忙时荷锄劳作,农闲时挥毫创作”,斜陂村成为了有名的“书法村”,群众自发性地练书法、讲书法、赛书法蔚然成风。
永新县大力倡导到农村“种文化”,打造出“永新文化品牌”的精彩“名片”。农民吴光源的书画作品曾经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也有农民的书画作品远赴日本、俄罗斯展出。
市场化运作:精心打造文化产业
2011年底,吉安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从2012年起,吉安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并制定专项资金具体奖励扶持办法。
“扶持乡村文化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很大,如果没有高位推动,很难顺利进行。”王萍坦承,“乡村文化要推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经得住市场的检验。”
将乡村文化逐步推向市场,由单纯的输血到培育造血功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融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已成为吉安市上下的共识。
永丰农民画历史悠久,享誉盛名。以前,由于市场运作方面欠缺,永丰县农民画鲜少变成商品。
为把农民画这一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农民画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7年-2008年,该县农民画研究会会长王小枚等人成立了永丰县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并动员40余名农民画作者筹集资金400多万元,购买荒山800亩,种上茶树、果树,开挖了鱼塘,在茶林中建起了一栋2600多平方米三层楼的画家村。
画家村功能齐全,农忙时农民画作者白天可以在茶园、果园里进行劳作,晚上和农闲时又可集中在一起,或共同探讨艺术,或一起进行创作。
市场化运作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农民画作者吃上了定心丸,他们不再愁画画无收入了。王小枚给记者算了笔账:初期售出农民画作60多幅,每幅价格2000元,收入超过12万元,公司按照四、六分成,农民作者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公司在上海、南京、深圳、厦门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每年农民画销售额达上百万元。
王小枚还告诉记者,近几年,农民画作者创作激情更加高涨,专职绘画的作者也越来越多,有些农民画创作者甚至全家“脱产”。
近年来,吉安市精心包装、策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2011年,永丰农民画、梁书国画馆等5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数量为全省之最。此外,永新县也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书法产业。这些举措促进了全县文化资源潜力向产业实力的转变、文化“事业型”向文化“产业型”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培训机制:破解文艺人才瓶颈
目前,与外出务工、进城做生意等相比,大部分乡村传统文化创作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许多青年作者纷纷外出,从而使乡村文化发展创作陷入了一段低谷时期。后续人才凋零,是严重制约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培养接班人?乡村文化如何传承发展?这是摆在吉安人民面前的难题。
这些问题,吉安市各级领导干部也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并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一致的认识:面向市场,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着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与学校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把文艺人才的培养、使用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永丰农民画开始出现衰落迹象的时候,永丰县除了在大环境上下功夫外,还把组织、辅导的注意力延伸到了全县中小学。
“县教体局聘请了一批永丰农民画家担任美术老师。”永丰县文联美术协会秘书长王雯萱向记者道出了关键所在,该县把永丰农民画的辅导、创作方法、思维方式、语言特征、艺术风格,通过作品欣赏、作者介绍、绘制演示等方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全县所有学校推广普及。
此外,永丰县还成立了“永丰农民画研究会娃娃农民画创作基地”,更加明确、有效地把永丰农民画与学校美术教育融为一体。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永丰农民画借助学校美术教育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仅儿童绘画作品在国家文化、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的有1000多件,在国际上获奖的有100多件。为美术或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00多人。
目前,永丰全县农民画骨干作者也由原来的15人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年轻作者数量不断增加。王雯萱说,从娃娃抓起,对发展农民画作者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好多原来的儿童画作者成了如今的美术老师,在农民画作者的培养上形成了良性循环。”王雯萱还告诉记者,在这些新作者中,大多在学生时期受过永丰农民画的影响,他们对永丰农民画创作的热情普遍较高,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永丰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初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度格局,解决了农民画后继无人的问题。
作为文物大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利用、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针对民间艺术、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吉安市不断探索的问题。
江西省吉安市,3000年的庐陵文化影响深远。历史上的吉安,走出了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流传着“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满朝文武半吉安”的千古佳话;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铸就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文化不能失忆,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口相传和书本中。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是一个地方的表情。文化,让我们触摸历史的肌肤,感知历史的呼吸,从而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耳畔响着吉安市委书记王萍掷地有声的话语,记者开始了对吉安乡村文化的探寻。
一村一韵:
复苏当地特色文化
记者来到永新县在中乡斜陂村,恰逢当地的书法节活动。古老祠堂前,该乡老年体协的龙秋先正挥毫泼墨,只见他笔走龙蛇,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四周顿时响起惊叹溢美之词,更有人大喊愿出万元买下这幅笔墨。
像斜陂村这样充满文化韵味、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近年来在吉安市不断涌现。舞龙灯的、跳狮灯的、练武术的、赛民画的……农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热闹非凡。
“唱歌去,唱歌去,我要上电视……”今年62岁的新干县潭丘乡邹大妈天生好嗓子,原生态的唱法让人耳目一新,成功晋级新干广播电视台《新干好声音》决赛。
近年来,吉安市在全市农村掀起文化建设大热潮,让农民“农闲不闲”,一改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效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然而,人们可能会担心:文化下乡一旦中止,这样的乡村文化风能够维持多久?
“文化下乡是暂时的,不能天天送,关键是要把文化留在乡村,不光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吉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庐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种文化’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实际和历史传统,进一步挖掘独特文化,并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一村一品’。”
斜陂村地处永新县南乡,文化底蕴深厚,庄堂习武和书法两大传统文化声名远播。距离永新县城十多公里的在中村是个贫困的小村庄,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但闲暇时,村民们就会相聚在一起谈书练字。“农忙时荷锄劳作,农闲时挥毫创作”,斜陂村成为了有名的“书法村”,群众自发性地练书法、讲书法、赛书法蔚然成风。
永新县大力倡导到农村“种文化”,打造出“永新文化品牌”的精彩“名片”。农民吴光源的书画作品曾经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也有农民的书画作品远赴日本、俄罗斯展出。
市场化运作:精心打造文化产业
2011年底,吉安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从2012年起,吉安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并制定专项资金具体奖励扶持办法。
“扶持乡村文化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很大,如果没有高位推动,很难顺利进行。”王萍坦承,“乡村文化要推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经得住市场的检验。”
将乡村文化逐步推向市场,由单纯的输血到培育造血功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融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已成为吉安市上下的共识。
永丰农民画历史悠久,享誉盛名。以前,由于市场运作方面欠缺,永丰县农民画鲜少变成商品。
为把农民画这一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农民画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7年-2008年,该县农民画研究会会长王小枚等人成立了永丰县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并动员40余名农民画作者筹集资金400多万元,购买荒山800亩,种上茶树、果树,开挖了鱼塘,在茶林中建起了一栋2600多平方米三层楼的画家村。
画家村功能齐全,农忙时农民画作者白天可以在茶园、果园里进行劳作,晚上和农闲时又可集中在一起,或共同探讨艺术,或一起进行创作。
市场化运作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农民画作者吃上了定心丸,他们不再愁画画无收入了。王小枚给记者算了笔账:初期售出农民画作60多幅,每幅价格2000元,收入超过12万元,公司按照四、六分成,农民作者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公司在上海、南京、深圳、厦门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每年农民画销售额达上百万元。
王小枚还告诉记者,近几年,农民画作者创作激情更加高涨,专职绘画的作者也越来越多,有些农民画创作者甚至全家“脱产”。
近年来,吉安市精心包装、策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2011年,永丰农民画、梁书国画馆等5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数量为全省之最。此外,永新县也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书法产业。这些举措促进了全县文化资源潜力向产业实力的转变、文化“事业型”向文化“产业型”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培训机制:破解文艺人才瓶颈
目前,与外出务工、进城做生意等相比,大部分乡村传统文化创作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许多青年作者纷纷外出,从而使乡村文化发展创作陷入了一段低谷时期。后续人才凋零,是严重制约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培养接班人?乡村文化如何传承发展?这是摆在吉安人民面前的难题。
这些问题,吉安市各级领导干部也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并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一致的认识:面向市场,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着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与学校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把文艺人才的培养、使用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永丰农民画开始出现衰落迹象的时候,永丰县除了在大环境上下功夫外,还把组织、辅导的注意力延伸到了全县中小学。
“县教体局聘请了一批永丰农民画家担任美术老师。”永丰县文联美术协会秘书长王雯萱向记者道出了关键所在,该县把永丰农民画的辅导、创作方法、思维方式、语言特征、艺术风格,通过作品欣赏、作者介绍、绘制演示等方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全县所有学校推广普及。
此外,永丰县还成立了“永丰农民画研究会娃娃农民画创作基地”,更加明确、有效地把永丰农民画与学校美术教育融为一体。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永丰农民画借助学校美术教育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仅儿童绘画作品在国家文化、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的有1000多件,在国际上获奖的有100多件。为美术或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00多人。
目前,永丰全县农民画骨干作者也由原来的15人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年轻作者数量不断增加。王雯萱说,从娃娃抓起,对发展农民画作者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好多原来的儿童画作者成了如今的美术老师,在农民画作者的培养上形成了良性循环。”王雯萱还告诉记者,在这些新作者中,大多在学生时期受过永丰农民画的影响,他们对永丰农民画创作的热情普遍较高,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永丰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初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度格局,解决了农民画后继无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