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她得到普利策奖时大概也就十五六岁吧”。6月5日,即赶赴西海岸准备“习奥会”的前一天,奥巴马在白宫玫瑰园面对媒体调侃着内阁要员的新人选。当天,美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苏珊·赖斯被宣布将在7月接替多尼隆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而接替赖斯的人选提名即这个普利策奖得主萨曼莎·鲍尔。显然,奥巴马的玩笑是在暗示鲍尔的年轻有为,而她得到普利策奖的真实年龄33岁也仍旧算得上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与去年赖斯拟任国务卿遭遇猛烈反对不同,红发高挑的鲍尔很快赢得了麦凯恩、格莱厄姆等共和党大佬们的公开背书,其前往纽约、在国际舞台上为美国发声的前途应几无悬念。
从战地记者到总统顾问
萨曼莎·鲍尔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然陌生,公众对她隐约的记忆还停留在2008年民主党总统提名人的初选争夺中。当时奥巴马与希拉里龙争虎斗,作为奥巴马竞选阵营中负责外事的助手,鲍尔竟然在公开场合以“怪物”一词形容希拉里,旋即招致批评。为了不拖累奥氏选情,鲍尔无奈退出了公众视野。不过,当奥巴马击败麦凯恩之后,第一时间就把亲信鲍尔召回帐下,在过渡团队中参与负责国务院部分的关键工作。
奥巴马和鲍尔的互动模式最初是从读者与作者开始的。2002年,32岁的鲍尔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来自地狱的难题:美国与种族灭绝时代》,该书讲述了美国外交政策实践中应对种族灭绝暴行的得失成败。鲍尔在接受奥巴马提名时说,“自从我们见面时,你跟我说你用了大量假期时间读完了我那本冗长而灰暗的关于种族灭绝的书,我就知道你将是一位不同寻常的领袖,我想为你工作”。奥巴马是否“不同寻常”当前还不敢妄下结论,但鲍尔的这本著作肯定不是“冗长而灰暗”的。
严格讲,这么一本620页的严肃读物,的确很容易写得索然无味,但鲍尔却能妙笔生花,这得益于她早年的记者经历。根据其履历记载,自1993年到1996年,耶鲁大学毕业生鲍尔先后或同时受雇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波士顿环球报》、《经济学家》以及《新共和》等媒体,在巴尔干半岛第一线详细报道了南斯拉夫战事,她还曾亲赴卢旺达、东帝汶、苏丹等战乱地区采访。将近四年战地记者的经历对二十几岁的鲍尔而言至关重要,铸定着她个性的形成和对世界事务的整体看法。鲍尔回国后,很快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 1998年起她还兼任了肯尼迪政府学院卡尔人权政策中心首任执行主任。1999年,鲍尔完成学业,转而受聘为肯尼迪学院教授。在充分访谈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鲍尔倾注了全部精力,写就了这本包揽普利策奖、全美图书评论界奖等多个殊荣的佳作。
奥巴马与该书结缘的故事发生在2005年。当时刚刚当选国会参议员的奥巴马急需充实自己的政策顾问队伍,他马上想到了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鲍尔。于是,在一顿长达四个小时的晚宴后,鲍尔毅然辞去教职,加盟奥巴马团队。作为一个九岁才跟随父母移民来美的爱尔兰裔,当时的鲍尔应该不会想到,她将开始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出谋划策。
2008年11月21日,希拉里同意出任国务卿的消息让候任总统奥巴马长舒了一口气。对于政治根基浅薄的奥巴马而言,“对手内阁”显然能最大限度地稳住阵脚。不过,紧跟着的难题是:怎么安排正在为新国务院构建奔忙、却曾对希拉里出言不逊的鲍尔呢?不得已之际,奥巴马只好将鲍尔放在了某种意义上与国务院维系平衡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这边,形成了所谓与“对手内阁”相对应的“内朝”。踌躇满志的鲍尔虽然仅保持了国家安全顾问的角色,但也有些意外之喜:在2008年助选中,她与奥巴马密友、哈佛法学院教授卡斯·桑斯坦相识相爱,很快就组建了家庭。
2012年奥巴马连任之后,随着希拉里的淡出,他着手将四年前雪藏在身边的少壮派人物一一摆在桌面上,萨曼莎·鲍尔则在负责多边事务与人权议题的总统国安顾问的位置上等来了美国驻联合国全权大使的内阁级提名。算上苏珊·赖斯的职位变动,奥巴马第二任期在外交系统扩大“内朝”、进而消除“希拉里色彩”、强化个人理念的趋势已一览无余。
支持“以暴制暴”
在宣布对鲍尔提名时,奥巴马曾表示,“在过去四年中,由于萨曼莎分管着白宫与联合国的联络事宜,因而和苏珊保持着密切配合”。这个表达不但旨在说明鲍尔具有接替赖斯的足够能力,也可以说明两人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互动。事实上,鲍尔和赖斯之间分享着颇多共识。
《难题》一书获奖之后,鲍尔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人权外交专家。她不但坚信美国在维持所谓“世界正义”中的潜在关键角色,更支持在阻止种族灭绝恶行时使用武力。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按照她自己的解释,是“我们以保护民众为目的的不得已的滥用权力”。鲍尔的主要思想基本形成于她在巴尔干半岛实地采访的个人经历,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克林顿在巴尔干和卢旺达事务上反应“迟缓”与“软弱”的不满、失望甚至愤懑。在《难题》的前言中,鲍尔意有所指地写道,“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将防止种族灭绝视为首要任务,也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因其对种族灭绝漠视而遭遇什么政治损失,因此种族灭绝肆意横行并非是巧合的”。从这样控诉式的逻辑出发,在鲍尔看来,奥巴马成了改变现状的希望。
鲍尔的人权观念与赖斯可谓不谋而合。在2001年的一次采访中,赖斯曾毫无保留地讲述起上世纪90年代她在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任职时,赶赴卢旺达了解胡图族屠杀图西族时的震惊,“我发誓如果再面对类似危机,我一定会致力于采取行动,不惜代价”。有趣的是,当时被媒体特邀采访赖斯的人正是在撰写书稿的萨曼莎·鲍尔。于是,赖斯也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难题》一书的“卢旺达”章节之中。无法判断鲍尔和她的书是否是由赖斯介绍给奥巴马的,但她们从那次采访后就都找到了“同道中人”。
在奥巴马上任后的第一年里,怀有身孕的鲍尔似乎没有得到太多施展空间,直到奥巴马为诺贝尔和平奖准备领奖演讲稿时,鲍尔才发挥了主导角色。从定调到选词,鲍尔多次精心调整,甚至会把草稿贴满办公室的墙壁,绞尽脑汁精心打磨。于是,全世界最终听到了一个七次提及“人权”、六次谈到“武力”、两次回顾“巴尔干”的诺贝尔奖演讲。这篇演讲的词句里深深地印下了鲍尔的个人理念,当然也迎合了奥巴马本人希望减少单边武力使用,强调在联合国、北约等框架内实现干涉的现实考虑。
最近一次鲍尔在决策中发挥决定作用是在利比亚问题上。按照鲍尔的说法,“我们尝试证明卡扎菲保持克制与温和,但他从第一天起就已经决定要粉碎变革。卡扎菲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条不同于突尼斯的道路”。就这样,在外交安保团队分歧重重之时,鲍尔和赖斯携手充当了力主奥巴马政府对利比亚动武的关键人物。戏剧性的是,希拉里竟然很快支持了动武的建议,把时任防长盖茨晾在了一边。再加上另一位扮演推动作用的女性——时任国安会分管全球发展事务的顾问盖勒·史密斯,刚好是四位女性敲定了美国对利比亚动武的最后决断。
重现鹰派倾向
即便鲍尔已经在美国外交决策的某个环节上不可或缺,但她“自由鹰派”的人权干预主义还是持续不断地遭遇猛烈抨击。来自国际社会的声音是,鲍尔只不过是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武力介入披上了看似理智的外衣。而美国国内的看法是,鲍尔为了人权的干预事实上把美国士兵的安危当作了廉价的砝码。面对各方批评,鲍尔给出了这样的辩解:实现或保护人权并非一定只有武力,她更倾向于给予总统一个所谓的“工具箱”,里面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具体可选项有经济制裁、资产冻结、旅行禁止、外交降级、口头声讨甚至诉诸国际法院等等。虽然在鲍尔的这个“工具箱”里武力看似只是最后一个必要的选项,但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与国内政治及民意压力之下,总统或许不会有太多时间等待那最后一搏了。这应该是鲍尔凭借书卷气而无法回应的现实。
履新后的鲍尔,预料将保持赖斯的风格。但作为人权专家,她可能为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伊朗或朝鲜事务上的某些政策增加些许变数,甚至利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高调宣扬人权外交,重现干涉别国内政的鹰派倾向。
从战地记者到总统顾问
萨曼莎·鲍尔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然陌生,公众对她隐约的记忆还停留在2008年民主党总统提名人的初选争夺中。当时奥巴马与希拉里龙争虎斗,作为奥巴马竞选阵营中负责外事的助手,鲍尔竟然在公开场合以“怪物”一词形容希拉里,旋即招致批评。为了不拖累奥氏选情,鲍尔无奈退出了公众视野。不过,当奥巴马击败麦凯恩之后,第一时间就把亲信鲍尔召回帐下,在过渡团队中参与负责国务院部分的关键工作。
奥巴马和鲍尔的互动模式最初是从读者与作者开始的。2002年,32岁的鲍尔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来自地狱的难题:美国与种族灭绝时代》,该书讲述了美国外交政策实践中应对种族灭绝暴行的得失成败。鲍尔在接受奥巴马提名时说,“自从我们见面时,你跟我说你用了大量假期时间读完了我那本冗长而灰暗的关于种族灭绝的书,我就知道你将是一位不同寻常的领袖,我想为你工作”。奥巴马是否“不同寻常”当前还不敢妄下结论,但鲍尔的这本著作肯定不是“冗长而灰暗”的。
严格讲,这么一本620页的严肃读物,的确很容易写得索然无味,但鲍尔却能妙笔生花,这得益于她早年的记者经历。根据其履历记载,自1993年到1996年,耶鲁大学毕业生鲍尔先后或同时受雇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波士顿环球报》、《经济学家》以及《新共和》等媒体,在巴尔干半岛第一线详细报道了南斯拉夫战事,她还曾亲赴卢旺达、东帝汶、苏丹等战乱地区采访。将近四年战地记者的经历对二十几岁的鲍尔而言至关重要,铸定着她个性的形成和对世界事务的整体看法。鲍尔回国后,很快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 1998年起她还兼任了肯尼迪政府学院卡尔人权政策中心首任执行主任。1999年,鲍尔完成学业,转而受聘为肯尼迪学院教授。在充分访谈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鲍尔倾注了全部精力,写就了这本包揽普利策奖、全美图书评论界奖等多个殊荣的佳作。
奥巴马与该书结缘的故事发生在2005年。当时刚刚当选国会参议员的奥巴马急需充实自己的政策顾问队伍,他马上想到了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鲍尔。于是,在一顿长达四个小时的晚宴后,鲍尔毅然辞去教职,加盟奥巴马团队。作为一个九岁才跟随父母移民来美的爱尔兰裔,当时的鲍尔应该不会想到,她将开始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出谋划策。
2008年11月21日,希拉里同意出任国务卿的消息让候任总统奥巴马长舒了一口气。对于政治根基浅薄的奥巴马而言,“对手内阁”显然能最大限度地稳住阵脚。不过,紧跟着的难题是:怎么安排正在为新国务院构建奔忙、却曾对希拉里出言不逊的鲍尔呢?不得已之际,奥巴马只好将鲍尔放在了某种意义上与国务院维系平衡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这边,形成了所谓与“对手内阁”相对应的“内朝”。踌躇满志的鲍尔虽然仅保持了国家安全顾问的角色,但也有些意外之喜:在2008年助选中,她与奥巴马密友、哈佛法学院教授卡斯·桑斯坦相识相爱,很快就组建了家庭。
2012年奥巴马连任之后,随着希拉里的淡出,他着手将四年前雪藏在身边的少壮派人物一一摆在桌面上,萨曼莎·鲍尔则在负责多边事务与人权议题的总统国安顾问的位置上等来了美国驻联合国全权大使的内阁级提名。算上苏珊·赖斯的职位变动,奥巴马第二任期在外交系统扩大“内朝”、进而消除“希拉里色彩”、强化个人理念的趋势已一览无余。
支持“以暴制暴”
在宣布对鲍尔提名时,奥巴马曾表示,“在过去四年中,由于萨曼莎分管着白宫与联合国的联络事宜,因而和苏珊保持着密切配合”。这个表达不但旨在说明鲍尔具有接替赖斯的足够能力,也可以说明两人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互动。事实上,鲍尔和赖斯之间分享着颇多共识。
《难题》一书获奖之后,鲍尔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人权外交专家。她不但坚信美国在维持所谓“世界正义”中的潜在关键角色,更支持在阻止种族灭绝恶行时使用武力。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按照她自己的解释,是“我们以保护民众为目的的不得已的滥用权力”。鲍尔的主要思想基本形成于她在巴尔干半岛实地采访的个人经历,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克林顿在巴尔干和卢旺达事务上反应“迟缓”与“软弱”的不满、失望甚至愤懑。在《难题》的前言中,鲍尔意有所指地写道,“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将防止种族灭绝视为首要任务,也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因其对种族灭绝漠视而遭遇什么政治损失,因此种族灭绝肆意横行并非是巧合的”。从这样控诉式的逻辑出发,在鲍尔看来,奥巴马成了改变现状的希望。
鲍尔的人权观念与赖斯可谓不谋而合。在2001年的一次采访中,赖斯曾毫无保留地讲述起上世纪90年代她在克林顿政府国安会任职时,赶赴卢旺达了解胡图族屠杀图西族时的震惊,“我发誓如果再面对类似危机,我一定会致力于采取行动,不惜代价”。有趣的是,当时被媒体特邀采访赖斯的人正是在撰写书稿的萨曼莎·鲍尔。于是,赖斯也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难题》一书的“卢旺达”章节之中。无法判断鲍尔和她的书是否是由赖斯介绍给奥巴马的,但她们从那次采访后就都找到了“同道中人”。
在奥巴马上任后的第一年里,怀有身孕的鲍尔似乎没有得到太多施展空间,直到奥巴马为诺贝尔和平奖准备领奖演讲稿时,鲍尔才发挥了主导角色。从定调到选词,鲍尔多次精心调整,甚至会把草稿贴满办公室的墙壁,绞尽脑汁精心打磨。于是,全世界最终听到了一个七次提及“人权”、六次谈到“武力”、两次回顾“巴尔干”的诺贝尔奖演讲。这篇演讲的词句里深深地印下了鲍尔的个人理念,当然也迎合了奥巴马本人希望减少单边武力使用,强调在联合国、北约等框架内实现干涉的现实考虑。
最近一次鲍尔在决策中发挥决定作用是在利比亚问题上。按照鲍尔的说法,“我们尝试证明卡扎菲保持克制与温和,但他从第一天起就已经决定要粉碎变革。卡扎菲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条不同于突尼斯的道路”。就这样,在外交安保团队分歧重重之时,鲍尔和赖斯携手充当了力主奥巴马政府对利比亚动武的关键人物。戏剧性的是,希拉里竟然很快支持了动武的建议,把时任防长盖茨晾在了一边。再加上另一位扮演推动作用的女性——时任国安会分管全球发展事务的顾问盖勒·史密斯,刚好是四位女性敲定了美国对利比亚动武的最后决断。
重现鹰派倾向
即便鲍尔已经在美国外交决策的某个环节上不可或缺,但她“自由鹰派”的人权干预主义还是持续不断地遭遇猛烈抨击。来自国际社会的声音是,鲍尔只不过是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武力介入披上了看似理智的外衣。而美国国内的看法是,鲍尔为了人权的干预事实上把美国士兵的安危当作了廉价的砝码。面对各方批评,鲍尔给出了这样的辩解:实现或保护人权并非一定只有武力,她更倾向于给予总统一个所谓的“工具箱”,里面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具体可选项有经济制裁、资产冻结、旅行禁止、外交降级、口头声讨甚至诉诸国际法院等等。虽然在鲍尔的这个“工具箱”里武力看似只是最后一个必要的选项,但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与国内政治及民意压力之下,总统或许不会有太多时间等待那最后一搏了。这应该是鲍尔凭借书卷气而无法回应的现实。
履新后的鲍尔,预料将保持赖斯的风格。但作为人权专家,她可能为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伊朗或朝鲜事务上的某些政策增加些许变数,甚至利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高调宣扬人权外交,重现干涉别国内政的鹰派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