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橄榄油在不同便秘程度患者中肠道准备的效果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powder, PEG-ELP)联合橄榄油使用在不同慢性便秘严重程度患者中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320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依据便秘严重程度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评分将干预组分为A、B、C三组,将对照组分为D、E、F三组。其中干预组在肠道准备时服用橄榄油60 ml+PEG-ELP 3 000 ml,对照组仅服用PEG-ELP 3 000 ml,之后记录每例患者服用PEG-ELP后的首次排便时间、入眠前排便次数、排便总次数和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在检查时对肠道准备的效果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估量表(BBPS)进行计分。结果 A组与D组、B组与E组、C组与F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A组与D组、B组与E组中患者服用PEG-ELP后的排便情况及BBPS评分,其服用PEG-ELP后的首次排便时间、入眠前排便次数和排便总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BB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F组之间,C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2.20±2.34)min vs(3.33±2.87)min,P=0.013];入眠前排便次数明显增多[(3.52±1.94)次vs(2.55±1.72)次,P=0.002)];排便总次数也明显增多[(7.33±2.49)次vs(5.81±2.27)次,P=0.001];且C组患者BBPS评分优于F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侧结肠评分[(2.09±0.75)分vs(1.78±0.84)分,P=0.024]、中段结肠评分[(2.60±0.70)分vs(2.27±0.93)分,P=0.023]、右侧结肠评分[(2.06±0.83)分vs(1.47±0.85)分,P=0.001]及总体BBPS评分[(6.75±2.00)分vs(5.55±2.33)分,P=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ELP联合橄榄油的肠道准备方法可缩短重度慢性便秘患者服用PEG-ELP后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入眠前排便次数和排便总次数,尤其可明显提高重度慢性便秘患者全结肠的肠道清洁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为改善肠道准备效果较差的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方法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膀胱癌预后相关的共刺激因子相关基因,构建并评估基于共刺激因子标记物(CMS)的预后模型。方法:综合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GSE31684)下载膀胱癌患者的基因表达矩阵和临床信息,检索文献获得共刺激因子相关基因。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并构建预后模型,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方法在TCGA训练组、TCGA验证数据组和
小说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到译作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戴凤莲是莫言《红高粱家族》中浓墨重彩的一位人物,此人物形象在葛浩文的英译本中得到了加强。这种变化归因于译者对人物形象的把控与操纵,因为译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操控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与传播效果。结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从诗学、意识形态和赞助者三个因素分析戴凤莲从原作到译作中的形象变化。此举既可以深化葛浩文翻译研究,又能给中国文学外译以启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7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30%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前者易于复发,后者则预后较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已知膀胱癌发生是多因素且复杂的病理过程,既有外在环境因素,也有内在遗传因素,较明确的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类物品的职业因素。传统中医将膀胱癌归属为“溺血、癃闭”范畴,认为其毒邪、瘀血、痰湿贯穿疾病的
<正>学派佛教与宗派佛教问题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意识[1]应该追溯到汤用彤先生关于宗派问题的论述。汤用彤先生晚年对佛教宗派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1962和1963年分别发表了《论中国佛教无"十宗"》和《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两篇文章,而且留下大量读佛教典籍的札记,其中亦特别注意佛教宗派问题。[2]据汤一介先生介绍,汤用彤先生之所以如此注意佛教宗派问题,是因为他一直想修改和补充其撰于20年代末
期刊
恽寿平作为清初著名的花鸟画家,其独特、唯美的绘画风格受到了众多画家的学习,其中包括恽氏家族后人、恽寿平弟子、宫廷画家以及其他画家等。本文通过分析受恽寿平影响的各个画家群体,从而展现恽寿平在清代画坛的影响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恽寿平的没骨画风得以延续的原因。
目的:对现有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病(oral luekoplakia,OLK)的文献进行循证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OLK光动力治疗规范。方法:采用电子和手工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关于PDT治疗OLK的文献。对文献提供的有关病例选择、光敏剂及光源的选择、参数设定、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提取数据进行循证评价。结果
期刊
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单元主情境图,提出了"聚焦单元整体设计,以主情境图浸入文本;延续课时主题语境,以主情境图扩充文本;创意整合教材资源,以主情境图操练文本"的策略,旨在探索合理利用教材主情境图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语用渠道,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插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本学习起辅助、补充说明和信息提示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利用教材插图帮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训练和提升思维品质的具体方法。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性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基于保护性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与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