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与网络传播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ai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传播的步伐进入网络时代时,网络以其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的三个特点征服了人类。当网络传播经过兴起、发展、成熟至今时,那些曾经成功诠释了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理论在这个网络媒介大行其道时,被毫不留情地提出了置疑,“沉默的螺旋”理论也未能幸免,本文旨在证明该理论不仅没有因为强势的媒介——网络媒介而沉没,而是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出现。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网络传播 舆论 沉没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1974年,德国传播学者诺伊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沉默的螺旋”①的概念。它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②
  该假设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
  “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看来,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意见气候”: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③;“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尽管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大众媒介在传播方式上有近乎本质的差异,但是传播的社会控制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原有的各种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在做相当的改造之后,可以继续在因特网研究领域得到发展”。④鉴于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大众传播的特性,网络空间中“沉默的螺旋”的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表现
  
  (一)网络舆论与“沉默的螺旋”
  在网络时代,一件在生活中可能并不起眼的事情,在网上就可能像雪崩一样急剧扩大。网民的语言以及由此造成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影响,大有对当事人形成没顶之灾的架势。由于网络隐匿特性、开放特性以及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网民在网络上的行为更容易放纵和过激;还有一些人在网络匿名“防弹衣”的掩护下肆意发表非理性意见。在传播学者看来,人作为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以占上风观点为主的舆论场。网民一开始有某种偏向,通过交流使得倾向性得到加强、扩大,形成“群体极化”,最终可能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行为,这种非理性的观点和行为也被称为“网络舆论暴力”。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表现
  在网络中,经常会出现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的现象;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甚至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在这种情况下,“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效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只是有形式上的改变。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变革中,理想的模式是政治观点分歧双方温和派的结合。如果不是这样,只要一方出现极端派,另一方也必定分裂出自己的极端派,如果两边的温和派不能掌控局面而逐渐被边缘化,社会就会被撕裂而趋向极端,而在两个极端之间的震荡,“不走到绝路不会回头”。⑤
  不久前,天涯社区“天涯杂谈”板块,一篇名为《亲爱的爸爸,你被强行裸体火化后埋在什么地方?》的帖子,成为热议话题。帖子署名“jiabo不死”,以一名初二学生给过世父亲写信的形式称:湖南省江华县国土局书记唐家波,由于耿直“得罪当地权贵”带来横祸——“2007年4月21日,唐家波被县纪委几名办案人员带走协助调查时,被办案人员打昏后掐死在该县江华宾馆。随后,死者被数次转移尸体,现场被破坏。信中说:你被强行裸体火化时,女儿不能看上你最后一眼。你被强行背地里安葬,女儿不知道你埋在什么地方。女儿想给你扫墓,却不知道去哪里扫。时值清明刚过,帖子引发无数义愤,数日跟贴过万。2008年4月18日,湖南官方网站红网刊出该省纪委答记者问,就网民最关心的尸检、裸体火化、安葬地点和违纪等问题作出了解释说明。相关调查认定,办案人员和陪护过程中,程序合法,没有违法行为。那为什么这件事情能在互联网上引起那么大的关注,而且最初的评论一边倒呢?我想这与最初的帖子中,唐家以未成年女儿书信的形式提到父亲被裸体火化,清明上坟找不到墓地,并把唐家波说成国土卫士有关,这些很容易打动人心引发民情。但事实上,这些都已经被证实是谎言。人们是该相信事实证据和科学判断,还是相信一种情绪化的非理性的表达呢?
  如果这个例子是“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典型例证,在这里,我还想提出一个事例:“虎照事件”。
  此事件从一开始作为小范围争议到最终转化成一场大规模的公共事件,其间经历了不断层层升级的过程。事情的导火索是发生于2007年10月15日的一个网友帖文。这天,有网友在天涯社区的帖图专区贴出了名为《陕西华南虎又是假新闻?》的文章,提出了对两天前有关媒体报道陕西村民拍摄到华南虎照片、证实华南虎并未灭绝这一消息的质疑,引发了网民们小范围的争论。此后的几天内,此争论不断吸引网民的积极参与及媒体的纷纷关注,使得这场关于虎照真伪的争论不断走向扩大化,并向全国范围蔓延,参与双方分别形成了被称为“挺虎派”——认为照片为真的一方和“打虎派”——认为照片为假的一方。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持“弱势”观点的群体在“强势”方的压力作用下,会有一些人因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趋同行为的动机而转向沉默,但在这个事件中却并非如此,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沉默的螺旋”渐渐失效的重要例子之一。我要说的是事件的主体不再是针锋相对的两方,而是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类人被大家忽略了的,那就是持理性观点的人,他们在挺虎派和打虎派的激烈辩驳中,自己的观点不被人所接受,所以只有选择沉默。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件事情在两个极端部分的争论之间僵持了这么长。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现象分析——网络的匿名性
  
  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6]Sproull和Kiesler1986年提出的“缺失社会情境线索假说”指出,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充满着各种社会情境线索,包括个人的职位、环境、表情、动作等,这些线索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源于网络上的匿名因素,以网络为媒介的传播则无法承载这些社会线索,一旦去掉这些线索,社会的控制和规范会减少,从而使网络成为一个参与者平等的领域。约瑟夫·B·瓦尔特关于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面对面的传播的区别和相似的论述指出,“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⑦
  在社会心理学中,匿名心理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而在网络环境中,虽然我们认为也是一种“匿名”状态,但一般情况下,网民都有自己的ID(网络身份),如果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每个人的代号也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认为,现实的社会关系会或多或少被带入网络空间中,从而影响人们的网络行为。也就是说某个群体在物理世界中已经存在,网络只是给这个群体提供了另外一种交流方式,因而现实关系会对网络关系产生较强的影响。
  比如网民发表意见的载体BBS,它自身就孕育着群体。在某种类型的群体中,现实社会关系的影响色彩较轻,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交往之后,各个成员的ID开始趋于固定,成员之间逐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有些BBS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群体意识和不成文的规范。在必要的时候,有些成员还可以采取某种一致行动。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大家意愿的事,他就可能被冷落、被批判甚至被封杀。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和社会孤立恐惧感。当然,在社会孤立的表达方式上,网络空间有其独特的地方。BBS论坛中的舆论压力不是指向现实中的具体个体,而是指向ID。而在网络空间内,ID本身就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每个人在确定ID名称后,都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因此,指向ID的压力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大行其道的过程中,并没有渐渐的消失它的作用,而只是改变了它的表现方式。在传统传播媒介中,它总是以一个强势意见和一个弱势意见为代表,然后强势之声越来越大,而弱势之声刚渐渐沉没。而在网络传播时代中,除了这种典型的表现之外,而存在着一种方式,即有两个派别的非理性分子的强势对抗,还出现了一个理性分子的弱势沉默,随之,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小,是原来简单的事件变得复杂。所以,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并没有失效,而只是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出现。
  
  注释
  ①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35页
  ②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第192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20页
  ④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443页
  ⑤吴敬琏.《“左” “右”极端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N].南方周末,2008年4月24日
  ⑥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111页
  ⑦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国际新闻界》,2001,5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07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如果你问我高中生是如何度过他们的夜晚的,我会告诉你: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地看,总的来说,夜里三点以后,高中生在睡觉;而三点以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开夜车。  正如在台灯下守候的漫漫长夜一样,同学们对高中生活的形容,多集中在“黎明前的黑夜”这个词汇上。老师们的说法略有不同,他们说:“你们所开的夜车,是一趟开向春天的夜车,谁把它开得越长、开得越久,谁的春天就会变得越明媚、越灿烂。”“
期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滨海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继深圳特区、浦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我们新闻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应该在群众心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南方锦绣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国有民办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教学特色(外语教学和美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明显。学校现有教学班21个,学
作为广播电台的记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新闻采访,但可能平常忙于工作,很少静下心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广播新闻、什么是广播新闻采访。这里,想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实践中的体会。  广播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概括有三层含义:其一,广播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广播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广播新闻的功用。  所谓广播新闻采访,是指记者运用一定的电子
一、上海“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一五”以来上海科技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引领未来发展能力和服务国家创新战略能力
人文关怀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在报道中体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充分肯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不仅改变了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而且还推动了中国电视新闻摆脱单一的“浅薄的”动态消息报道,在深度报道上开拓出一片
随着都市报越来越成为报业市场的主体,经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周刊的“集束效应”越来越为广告客户重视,从而顺延形成一股“周刊经济”的热潮。如果经营性周刊能让读者具有定位
随着中学生性生理的发展,随之也出现一系列性心理的变化,如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性心理的朦胧性、神秘感和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等。对中学生性健康知识的调查分析,能使我们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