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帝国史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个魏则西式悲剧?


  2018年12月26日凌晨,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严正声明”,称“丁香医生”微信号发布的刷屏文章《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不实,指责其“利用从互联网搜集的不实信息,对权健进行诽谤中伤,严重侵犯权健合法权益,致使社会大众对权健品牌造成误解。”声明还要求,“丁香医生”撤稿并道歉,权健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稿子说的是一个叫周洋的小女孩,4岁时(2012年)被诊断身患恶性生殖细胞瘤,在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稳定后中断了后续化疗,而选择了天津权健的保健品(2013年1月起),据周洋爸爸周二力称,“抗癌保健品”一共包括三款,一款是没有任何使用说明和配方说明的中药汤剂,另外两款分别叫“大枣药食同源固体饮料”和“紫草体用精油”。
  据媒体报道,在和权健销售人员结识时,周二力恍然感觉遇到了救星,“他们说花8000万买了一个抗癌秘方,而且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最权威的中医药研发基地”,救女心切的周二力,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当时的心情很激动,特别想跪下来给他磕头。”周二力说。
  报道称,一开始,周二力花费了5000元购买了权健的抗癌药,但后来,他听信权健人员的劝说,中断了周洋在医院的治疗。2013年,周二力一家再次受邀来到天津权健创始人束昱辉的办公室,并合影留念。“后来我又第二次买了权健的产品,并且在劝说下放弃了其它治疗。可是服用几个月后不但没有效果,周洋的肿瘤标志物数值却持续上升。即使这样我们并没有怪罪权健,因为孩子的病本身就很严重,我们又继续在医院治疗。”周二力在自述文中称。
  然而,小周洋服用两个月后,病情恶化。之后,孩子又经历了一系列治疗,效果均很不好。2015年12月12日,孩子在痛苦中离世。周洋的父亲愤然诉诸媒体。
  幼儿生命的消逝和不幸引发了网络广泛关注,面对权健公司的 “辟谣”,丁香医生方面多次对外表示,文章内容 “全部真实,文章中所有内容都有证据、录音或书面材料,甚至做了公证。对周洋案的报道,并不是只采用了一方说法,而是有周洋主治医生对病情的描述,和被司法判决书认定的事实”。
  周洋患的骶尾部恶性畸胎瘤,是一个病发于生殖细胞的肿瘤,是胚胎发育时期先天缺陷的一种。治疗起来相对复杂,需要手术放化疗等多种综合手段。在这类肿瘤中,尤以隐型骶尾部恶性畸胎瘤的预后最差,生存率仅8%。
  用尽一切现代科学的办法都有可能失败,却会去相信完全没有治疗作用的产品——保健品,相信这类产品能够祛病治癌症,4岁的周洋没有选择治疗方法的能力,但孩子的父亲及家庭,本身就是一种“糊涂”。在世界各地,这类自然疗法都一度盛行,但选择这类疗法的,一是本身对正规治疗手段失去信心,二是忍受不了常规治疗的痛苦,再就是被不良宣传诱导深陷。
  保健食品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行业类别。2014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1932.20亿元,同比增长22.34%。2017年,保健食品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生产企业3000 家,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产值超过3000亿的重要产业。
  “毁誉参半”是保健食品最贴切的形容词,它从不缺少争议,一出生起就伴随质疑,在步步发展过程中更牵连着公众无数的负面联想,“虚假广告”、“会议传销”、“欺骗老年人”等等,都是公众轻易就联想到的词汇。
  从30年前保健品的出现,到20年前保健食品命名的确立,一个好好的产业是怎么走成今天这样的呢?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先说一个30 年前的小故事。
  1988年的一天,浙江一个校办厂经理,在沿街推销课外辅导资料的同时,得知浙江大学医学营养系主任朱寿民教授有一个配方,对小孩的营养消化有好处,便登门拜访并最终研制成功一款儿童服用的营养液。这是一种以桂圆肉、红枣、山楂、莲子等天然食品为原料提炼而成的保健口服液,主打消费人群是儿童。
  随后,这款口服液被命名为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这位脑筋灵活的厂长还为口服液发明了一句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3年便销售过亿元。
  这位厂长便是现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2013年,他以820亿元的财富第三次登上内地首富宝座。而娃哈哈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于保健品行业。
  这一年,正值改革开放第十年——中国内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外界的新事物、新思想正涌入中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包括食品、电视、冰箱、饮料等在内的轻工业,则是开放前沿的前沿。对食品和营养的需求更是直接驱动了保健食品行业的诞生。
  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除了娃哈哈,还有广东太阳神、山东三株集团等。这些保健品企业后期的命运各不相同,但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多用了相似的策略:“一招鲜”式的单一产品集中推广,即只推出一种主打产品,并为此不遗余力。其中,三株集团的推广战略最具代表性。
  1994年,“三株口服液”在山东济南问世。三株集团在产品宣传上倾尽全力,不仅在电视台大量投放三株口服液 “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同时选择 “农村路线”,即在全国各地县乡一级的楼房墙面刷广告,国道、县道及铁道旁砖墙上蓝白的三株标志十分显眼。
  低成本、高數量、大面积广告投放方式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带动了三株口服液在农村地区销售的火爆,还一直延续在其他保健(食)品的推广中,许多国内成功的保健品入市初期都将广告投入设定在30%-60% 之间。
  1996年底,公司销售额从1994年的1亿元,一跃而达到了80亿,农村市场占到了总额的60%。这个神话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销售体系:三株集团在全国各大城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级地区有2000个办事处,行销人员总数超过15万人。除了刷墙广告,“专家义诊”行销模式也在这里兴起。   在1987年至1996年这10年中,全国保健食品厂家迅速激增到3000多家。怀汉新的太阳神、红桃K、昂立一号、巨人集团的“脑黄金”等等品牌,都在这个阶段经历了疯狂扩张。
  “钱来的太容易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感叹,很多保健品的成本不到零售价的10%。三株只是当时混乱的保健食品市场的一个缩影,一方面,保健食品审批机制简单,市场利润大,而违法获利的风险却很小。另一方面,尚无规范限制的广告覆盖城市与农村,营销网点密集。
  于是,原罪就出现了,原本应该研发产品功能特性优势的保健品企业全部把钱砸进了广告,无人重视研发和创新,消费者也是心理安慰剂效应得到了最大化。
  也不是没有法规,恰恰相反,1987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发布了《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据此各省卫生部门可以建立规则来审批中药保健品。但整份文件仅有寥寥数百字,政府审批权限也只在于安全性和有限功能的把关。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逐步完善的,初期出现过许多摸索性的营销手段,不乏一些夸张的、虚假的手段,但新鲜劲一过,人们认清了这种手段的面目,这个产品就没落了。”上述业内人士说。
  1995年起,关于三株口服液 “虚假广告”质疑逐渐出现。仅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10余起,真正的危机是在1998年,常德中级人民法院在陈伯顺老人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一案中,一审判决三株公司败诉。
  这条轰动一时的新闻,将处于争议中的三株彻底推向失去公众信任的深渊。尽管在一年后,三株集團在终审判决中胜诉,同时明确了三株口服液是“安全无毒、功效确切、质量可靠的高科技产品”,但此时这个轰然倒下的保健行业巨头已无力回天。

3·15曝光的起点


  尽管保健食品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火”起来,却很快就发展到“炙手可热”的地步。
  喝各种补脑口服液、吃保健营养粉,几乎成为那个年代独生子女的一种标志性集体记忆。
  1994年,国家统计局对35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30%以上的家庭会买此类保健食品馈赠亲友,而北上广等10大城市10岁以上的少年服用各种营养口服液高达83%。
  早在20年前,3·15 晚会曝光保健品就是传统的招牌菜。
  1996年3月15日晚, 中央电视台直播的3·15 晚会上,出现了一个特别的镜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提笔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发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这大概是电视节目打假的雏形。全国几亿电视观众同时目睹了那不同寻常的一刻,意味着自1996年6月1日起,中国的保健食品正式纳入了法制轨道。
  就在这部办法中,保健食品第一次有了明确定义:“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同时,一系列的评价程序、检验方法、技术规程、规定要求等出台。
  也在这一天,保健食品开始实行批准文号的身份管理制度,即保健食品企业须为产品申请批准文号,在对外销售的获批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为天蓝色,呈帽形,业界称“蓝帽子”。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保健食品和其他食品一样属于卫生部门监管,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且终身有效。
  但“蓝帽”制度逐渐受到质疑。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有些企业报批“蓝帽子”的各种费用超过1000万元,过去15年各个商家为审批“蓝帽子”费用累计超50亿元。昂贵的审批费用和时间成本, 使中国成为全世界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最严格、成本最高的国家。但也同样不代表管出的质量最好。
  这又要说到我国可歌可泣的食药体制改革了,保健食品可以算是多次机构改革更迭中,最为折腾的品类。
  1996-2003年保健食品都是卫生部管理。到了2003年机构改革,国家层面将保健食品的审批职能划到了食药监局,其他职能(定标准、配方)还在卫生。尽管当时国家划转完毕,地方上却迟迟未能改好,有的地方保健食品属于食药部门监管,有的则还在卫生。
  因此在漫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于食药部门来说,他们只负责具有蓝帽标准的保健食品监管,而其他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或假劣保健食品的,则由工商或质监管理。但工商和质监部门一度也认为,这不属于自己的监管范围。于是,政府职能的交叉,使保健食品非常尴尬又暗自窃喜。
  花了那么多审批拿证的钱,企业总得赚回来吧?于是,虚假的广告宣传和夸张的营销攻势让产业危机四伏。
  1995年,号称从中华鳖提取了大量营养物质,配合传统中草药,能够益智健脑、补肾强身的“中华鳖精”红极一时。为其形象代言的国家田径队伍“马家军”,更是让许多人深信不疑。后经曝光,所谓鳖精基本上是糖精合成,这个风靡一时的神药也被戏称为“一只王八养活一个厂”。
  之后,公众信任度一落千丈,保健食品行业进入低谷期。根据《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报告(2012版)》统计,当时仅剩1000家左右企业,年产值滑落至100多亿元,其中60%是中小型企业。
  低迷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7月1日。彼时国家食药监局制定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终身制不再存在,再注册与退出机制使国家对保健食品的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
  2008年,为实现监管职能的有机统一,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划归卫生部,成为了其下属的部管局。相应的,地方药监并归到卫生部门。后遗症又相伴而来了……
  “每轮国家改了,地方都要滞后好几年,保健食品的过渡花了近10年,最终到位是在2013 年。”一位地方局副局长说,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监管空白和上下信息不对称。
  但这么一改,食药监局马上就被弱化了。本来保健食品的专业监管人员就少,改革之后就更少了。现在,地方政府部门真正管保健食品的人员,可能并不懂保健食品,完全是在用市场监管的方法管理。由于政府的监管能力没有很好匹配到监管职责,前些年,管理格局不得不停留在“重审批,轻监管”的层面。

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保健品?


  “每次别人问我,我都会说,因为安慰剂效应存在,加上个体情况差异,有没有用很难说。”一个曾经尝试过很多品牌和类别保健品的人士称。
  实际上在我国,保健食品在法规中限制得很死,不能宣称任何疗效和治疗作用。按照国家食药监局的规定,我国允许注册申请的特定保健食品的功能只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记忆等27种,我们经常听到的壮阳补肾、活血通络、益气固本根本就不在此列。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迷信种种神奇的作用呢?
  一位食药监执法人员说起他们在市场上检查的经历也是一肚子苦水:“保健品是不具备治疗功能的,但骗子们会这样说吗?”
  “骗子们都会把他们的产品吹得神乎其神,包治百病。他们的骗术都非常高明,抓住了老年人怕死的弱点(没病没灾的就想找点药吃吃),往死里忽悠。他们研究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研究得太透彻了,抓住这些弱点把老人们都给洗脑了。”
  执法者还发现:“这些产品包装上有批号,有蓝帽子,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是合法的保健食品,正常销售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愿意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就值10块钱的破胶囊卖5000我们也没办法。”
  而日常检查时查到这类销售店家,或接到举报投诉时,也只能去警告这些商家,不能搞夸大宣传,再检查一下他们有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有,就没办法了,人家就能卖;没,也没太大办法,只要人家不当场卖,总不能不让人家宣传。
  对保健食品的质疑,存在于它模糊不清的功效及评价标准上。我国规范的评定标准和方法缺乏,不同的保健品和评价单位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缺乏共同的标准;评价效果的实验设计粗糙、对照缺乏或不合理,形同虚设;指标及其解释也非常随意。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祖述宪曾回忆,1996年,有几家保健品公司找他做鉴定,其中广东一个生产冬虫夏草产品的经理在电话里说,他们的产品很可靠,是经过国内一流医学研究机构鉴定的,并且把试验和鉴定材料用快递寄来。
  嘴上在应和,心理却满是怀疑。然而,他非常吃惊地发现,对方发来的鉴定果然都盖有北京、上海一些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医院的官方或其下属公司的印章。如某研究所做的结语是“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尽管这个结语都靠不住,但在鉴定结论里竟变成了‘该液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也可能起抑制作用’。”祖述宪感到不可思议,另一些试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别很小,但鉴定者即称“效果显著”。
  这和我国保健食品的定位有关。
  2009年制定食品安全法期间,对于是否该将保健食品纳入食品安全法管辖范围,相关专家就有不同意见。
  最终结果是,保健食品的概念在法规中“模糊化了”,2009 年食品安全法中保留与保健食品相关的概念为“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将保健食品纳入食品范畴管理的问题是,从法律层面制约了其声称预防或辅助治疗的可能,而这类商品的科学价值往往是发挥这个作用的。表面上不能提任何的功效作用,这些企业就变着法子来口口相传他们的“疗效”,会销、直销铺天盖地。
  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保健食品纳入特殊食品实行监督管理,明确“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并对其广告做出规定。


天津权健集团董事长束昱辉

  在这个阶段,保健食品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法律地位,外部环境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同时,监管的相关措施也得以完善。2014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始定期对保健食品进行风险监督抽检,花费大量的资金,主动出击,到市场上随机抽取样品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就网上公布。之后,食药监总局专门设立了特殊食品司,承担这一职能。中国人最相信食补、药食同源,应该最信赖保健食品,企业应该越做越强,产品越来越好。但事实上,保健食品产业一路发展到今天,几乎完成了 “平地起高楼”式的发展。在愈发严格的质量管控监督之下,总体质量虽有明显提高,但行业最突出也最受诟病的——夸大宣传和违规营销问题依然未解。
  (张欣荐自《商界》)
其他文献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2018年10月31日发表的环境温度与死亡风险关系研究,“冻死人了”可能并不是开玩笑,这项基于中国272个主要城市的研究发现,以22.8℃为最低点,环境温度与死亡率呈现出反“J”形关联,即大于或小于22.8℃的话,死亡风险都会增加。相比较而言,低温的死亡风险大于高温。随着气温降低,死亡风险明显地升高了。这个最低点也被称为最适宜温度、最低死亡温度。2018 年12 月7 日,受强
期刊
陪伴我们长大的康师傅换“师傅”了!魏宏名  近日,64岁的康师傅创始人魏应州选择卸下肩上的重担,急流勇退,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交给自己的儿子。  2018年12月20日,康师傅控股发布人事变动的公告,魏应州2019年1月1日辞任康师傅控股董事会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职务,此后他将出任公司资深顾问;委任魏宏名接任康师傅控股董事会主席、兼任薪酬与提名委员会成员;委任魏宏丞担任康师傅控股董事会执行
期刊
2019年,新西蘭苹果将是个丰收年,而接下来的苹果采摘节将面临采摘工的严重短缺。代表新西兰水果行业的新西兰苹果和梨子集团,呼吁政府介入并允许游客在没有工作签证的情况下采摘水果。  该集团发言人Gary Jones表示,只有政府宣布新西兰主要苹果种植区霍克湾和尼尔森的季节性劳动力短缺,这种情况才可以发生变化。持旅游签的海外游客就可以在无需有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到果园工作。  苹果采摘已于2月中旬全面展
期刊
近期,一项发表在《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上为期8年的调查研究发现,跳舞有助于老年女性(70岁-84岁)保持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残疾或失能风险。  以往的研究显示,如果老年人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其发生残疾的风险就会降低,即使他们发生功能损伤,康复得也较快,但具体的运动类型和这种风险之间的关联程度并不清楚。来自日本东京都老年研究所的Yosuke Osuka和Hunkyung Kim等研究人员希望
期刊
俄羅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众监督局出台了一系列儿童饮食卫生新规。  新规规定禁止学生带饭,包括在食堂烹饪从家里带来的食物。患有过敏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学生的饮食应由医务人员监测。  此外,关于菜肴的制作和存放也有新要求。例如,煮灌肠和鸡蛋、冲洗去皮的土豆和浸泡蔬菜都要严格控制时间;三明治、切片奶酪、黄油和香肠在橱窗的陈列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禁止使用铝制餐具;食堂将供应氧气鸡尾酒,
期刊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宪报》1月12日公布政府的一道政令:某些眼镜、假牙及助聽器将由疾病保险金库和补充疾病保险机构100%报销,“病人自付费用为零”。这项措施从2020年1月1日起实行。  这项措施基于“100%保健”改革,依此设立了“责任与社会连带合同”以及与合同挂钩的税务与社会补助。用户要想享受税务与社会补助,自己签署的补充疾病保险合同必须遵守某些规定。政令同时公布了有关规定。  这道政令“在眼
期刊
近日,一名印度官員提出让奶牛和老年人一起生活、共度晚年的计划,当地政府将为此划拨18英亩的土地,建设一座带有牛棚的养老院。  印度德里发展部长戈帕尔·拉伊表示,德里计划让奶牛和老年人一起生活,互相照顾,共享他们的“黄金岁月”。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极具“实验性”的想法,对德里的一个养牛场进行现代化改造,将其建造成一座带有牛棚的养老院。  在印度,成年奶牛不再产奶时,它们就可以摆脱束缚,在城市的街道上随
期刊
2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指出,检察机关将深化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教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这其中的“临界教育”“分级处遇”,虽然语焉不详,却颇受舆论热议与好评。  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可塑性强,但心理状态不够稳定,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弱,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易受外界的影响。也正是因为未
期刊
韓国首尔国立大学的教授表示,减肥后体重的反弹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有趣的是,体重反弹的肥胖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下降,减肥对健康的好处往往掩盖了体重反弹对肥胖人群的不利影响。该研究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
期刊
據《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周刊网站报道,中国在该杂志《2019年最佳国家报告》中的排名上升4位,至第16位。  “最佳国家”指数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与BAV咨询公司、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一起发布,根据9个类别指标进行排名,包括旅游吸引力、商业友好度、文化影响力、现代化程度、创业精神、居民生活水平、历史遗产、国家实力和经济增长。综合这些指标,今年排名前5的分别是瑞士、日本、加拿大、德国和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