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母猪饲喂专家系统的群养母猪智能饲喂物联网系统设计

来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群养母猪饲喂量最优化及饲喂状况远程监控,从而达到控制能繁母猪体况、提高繁殖能力的目的,缓解近年来生猪存栏量骤降的问题,试验基于物联网和母猪饲喂专家系统设计了群养母猪智能饲喂物联网系统。终端采集设备实时获取耳标号与猪舍温湿度等信息,通过LoRa星型网络将各子节点的数据包集合于汇聚节点,然后由GPRS模块上传至云服务器。云端部署的上位机监控程序可查看母猪身份信息、饲喂采食信息和环境温湿度,且可通过数据库查询相关历史数据。母猪饲喂专家系统基于Doorls规则引擎开发,利用Rete算法自动匹配规则,
其他文献
ODP (大洋钻探计划)第109航次计划将106航次在大西洋中脊火山活动区轴部零年洋壳中的648B孔加深,该孔上次仅钻至海底以下33米便已停钻;並对大西洋中脊轴部以西约130公里处洋壳年龄为6—7百万年的395A孔中层Ⅱ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测井。395A孔于1976年完钻,是最先使用巨型圆锥重返原钻孔引导装置的钻孔之一,也是钻穿玄武岩层Ⅱ达500多米的少数几口深海钻孔之一。109航次所选井位是玄武
期刊
1986年夏季科学家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巴巴多斯以北大约241公里的地方调查了形成大西洋水面之下丘陵、绿岛以及崎岖不平的海底山脊的地质过程。地球外壳层由一系列相对运动的板块组成。在板块碰撞的地区,有些地方能够在水下和毗连的陆地上形成巨大的山脉。巴巴多斯岛以及巴巴多斯水下山脊就是由于两个会聚板块引起变形的自然现象。就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的会聚边缘,北美板块洋壳正向浮力较大的加勒比板块下方滑动,留下了大
期刊
日本东大海洋研究所为加强对大洋底的基础研究,加速勘探深海底矿产资源,将于1989年建成世界最新型海洋研究船——新白凤丸。该船长90米、宽16米、重3980吨。最高航速16节。它能作包括南极、北极在内的全球性海洋调查。船上除装有稳定船位装置、海底地层勘探装置、气象海况观察装置、大型绞车等外,还装备有人造卫星资料接收处理装置、生物资源音响勘探装置、遥控多波束海底连续测量装置等。
期刊
本文介绍在黄河口附近海域进行的一次近千公里长测线的浅层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所取得的某些新认识。黄河三角洲水下部分外缘约在10米等深线处,在三角洲斜坡海底,可见到许多滑塌形成的阶地。在海底以下100米深度内的地层里,有三个明显不同的反射层组,分别代表三组不同的沉积岩相。莱州湾东部发现一埋深约30米、幅度大于60米的大型隆起,可能为一泥丘或盐丘显示。
期刊
College站位504B孔是迄今钻入洋壳最深的钻孔。该钻孔位于南美西海岸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东北部。长期以来,该钻孔强烈地吸引着科学家们。1986年9月科学家们已随"JOIDES Resolution"钻探船再度出海,打算钻到洋壳更深的部位。该区属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脉的一部分。是地质上极为活动的地带,那里有活火山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期刊
传统船舶视频图像类型识别算法在图像类型识别计算过程中,存在视频图像高频尺度空间像素子带系数计算精度较低,导致图像画面差异辨识度降低,无法高精度对比图像特征参量的问题。因此,提出计算机大数据船舶视频图像类型辩识分析。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视频图像特征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特征模型推导建立辨识模型。在辨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导入大数据高频子带尺度算法,对图像特征尺度空间内的高频子带系数进行优化计算,从而提
期刊
现有舰船图像自动分割算法存在着分割准确率低的问题,故提出稀疏表示和判别性字典学习的舰船图像自动分割算法研究。为了降低图像分割计算难度,通过图像插值、坐标转换、互信息计算配准获取的舰船图像,以此为基础,提取配准图像的灰度与梯度特征,并转换为列向量构成训练样本集,构建判别性字典学习模型,通过模型求解获取舰船图像稀疏表示,判断像素点所在区域,实现了舰船图像的自动分割。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自变量图像数量与
期刊
由于遗漏的缺陷或质量不一致问题而导致的生产线停产,每年会让企业蒙受数百万美元的成本超支和营收损失。为了避免这些代价高昂的问题,工业企业必须不懈努力以确保质量控制,而计算机视觉可以带来持续识别缺陷所需的速度和精度。日前,亚马逊云科技宣布Amazon Lookout for Vision正式可用,这是一项全新的服务,使用计算机视觉和先进的机器学习能力分析图像,以发现制造过程中产品或流程的缺陷和异常。
期刊
This paper reports a detection method of two-dimensional(2 D) enhancement and three-dimensional(3 D) reconstruction for subtle traces with 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 which can effectively loc
期刊
The need for high-speed imaging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medicine, surveillanc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has called for new developments of imaging systems. While the industrial effort continuousl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