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对明代奇书《水浒传》的评价就很多。本文以宋江为例,从他的长相描述、几个绰号及他与李逵的关系、他对待几个女人的态度等方面,结合宋明理学,阐释宋江身上反讽背后的儒家“治乱”思想、色空观念等严肃意义。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治乱”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83-02
自古以来人们对明代奇书《水浒传》的评价就很多。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中把《水浒传》和《史记》相比,认为:“《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施耐庵传宋江,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不予同中国也。” 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序二评:“宋江,盗魁也,盗魁则罪浮于群盗一等。”本文试以宋江为例,简单分析一下他身上的反讽和背后的严肃意义。
一、从宋江的长相描述看
宋江从一开始就被描述得黑矮笨拙,一提到宋江就是“黑脸汉子”、矮矬等不雅之词。这些远非无端添入的细节,因为这使他的外表与一位高贵君王仁人君子的理想仪表迥然有别。就如宋江与卢俊义谦让所说:“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描述暗示读者,这人可能与一系列可疑的不光彩的人物有关,如侏儒矮脚虎王英、被毒死的活乌龟武大、莽汉暴徒李逵等。以后要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宋江就是这等不入流的形象,除过说书人为吸引听众的注意之外,这多少留给人几丝反讽的意味。
二、从宋江的几个绰号看
除了肤色黝黑的浑名“黑三郎”、“黑宋江”外,宋江还有“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等绰号。从这些绰号,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施展的机智反讽,如“孝义黑三郎”。起初,我们相信“孝义”确是宋江的优良品性之一,但在第二十二回,偏偏是他的父亲控告他忤逆不孝。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对话反复给宋江等梁山好汉与不守王法、败坏门风的不孝不义划上了等号。第三十六回宋江给父亲宋太公说:“ 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杀人放火的弟兄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够见父亲的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第三十五回宋江在看到家书后,自骂道:“不孝逆子,作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 第四十二回又再次明告江州之事,使他的家属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便回家接老父。在第一百零二回王庆与其父亲的争论中再次得到强调。这一次次的对话,其实就是对宋江不孝的强调,也是对“孝义黑三郎”、“呼保义”——呼忠保义的一次次的反讽。这不孝的背后,就是对孝的渴望。
另外,就绰号“及时雨”而言,这一般被解释为慷慨好施、解囊相助、周济四方的好名声。但宋江的这个绰号,多少让人感觉是对他动辄流泪这个明显癖性的一丝讽刺,也很容易让人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三、从宋江与李逵的关系看
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可以说是若即若离、相互抗衡、相互影射。正如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所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之诚朴来,做个形击,其意思在显宋江之恶,却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
在第三十八回,宋江和李逵会于江州琵琶亭,他们之间的相互赏识就已经表现出来。浪里白条在水中制服黑旋风这段情节中的颜色描写,联系宋江的黑,就很有象征性。李逵知道是宋江后“扑倒身躯便拜”。宋江看到李逵食量如牛,便赞:“壮哉!真好汉也!”李逵的回答是:“这宋大哥便知我的鸟意。”宋江后来也学李逵,放怀暴饮,终于发生题咏反诗的事件。第四十一回,宋江问谁愿同上梁山入伙,李逵果然手提板斧:“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彻底打消了众人不去的念头,宋江自然也就取得首领的地位。第七十二回,宋江称李逵是“家生的孩子”,在小说结尾,李逵称要做“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分明是肺腑之言。李逵愈来愈成为宋江攫取梁山泊头把交椅的重要力量。 也正是李逵,给作为不近女色的梁山泊好汉的榜样宋江脸上抹黑,更是对宋江寨主身份产生了怀疑。在第七十三回,李逵质问:“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关于李逵最终被宋江毒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行为。
儒家的“仁”之“爱”是有远近亲疏的,与墨家不同,所以就有孟子的激烈抨击:“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对儒家来说,伦理关系中,人应该首先选择较近的关系。宋江和李逵,无君臣之礼,无父兄之亲,有的只是“义”——梁山弟兄之情义。宋江毒杀李逵,与其说是结义兄弟共生共死的情义,倒不如看作宋江为保全声誉的相互毁灭。
四、从宋江对待几个女人的态度看
在宋江与阎婆惜这一情节上,很多地方有损于宋江的英雄形象。第二十一回,阎婆惜在听到娘叫“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竟误以为宋江是她真正的情人张三郎,慌张起来,待看到是宋江时复又上楼躺下,真不失为绝妙的一笔。当宋江“便上床去那婆娘脚后跟睡了”时,我们也绝对相信他会咽下这口气的,只要那淫妇还有一点表示稍有情义就会言归于好。一般认为宋江杀阎婆惜与武松杀潘金莲相似,但在此情节中,倒不如说宋江与那个矮黑活乌龟武大相当。
在宋江对待“一丈青”扈三娘的态度上,也饱含着潜在的反讽意味。第四十八回,宋江为那位女将的武艺“暗暗的喝彩”,当林冲“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宋江看见,喝声采,不知高低”“众头领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宋江其夜在帐中纳闷,一夜不睡,坐而待旦”。但后来,当宋江把她交于王英,人们认为这是宋江慷慨大度、不近女色的表现。但鉴于王英和宋江形体上的相似,同时,将这样一位才艺双全、骁勇善战的女将许配于一个侏儒的乱点鸳鸯谱的做法,使人觉得有一种辛辣的讽刺。孔子说:“食色,性也。”在宋江对待女性的背后,有的只是对欲望和权力的无限攫取,有的只是对英雄外表下的虚伪之挖苦与嘲讽。
现结合宋明理学,就宋江反讽背后的严肃意义,从“治乱”思想和色空观念两方面稍做分析。
宋江身上反讽的背后,首先表现的是儒家的“治乱”思想。如果说宋代理学家对于“得君行道”有强烈的要求,那么明代的理学家由于政治生态的险恶,只好退至修身、齐家的安全领域,从个人受用的角度来探讨性、命、理、气等“内圣”之学,而不敢触及治国、平天下的危地。“修身”不成的后果就是乱。结合明代的另外两部巨著,我们是否可以说《三国演义》的隐含意义在于“平天下”,《金瓶梅》的意义在于“修身”,《水浒传》的背后就是“治乱”。 《水浒传》第十七回总评曰:“忠者,事上之盛节也;义者,使下之大经也……忠者,与人之大道也;义者,处己之善物也。” “自吾观之,宋江之罪浮于群盗也,吟反诗为小而放晁盖为大。何则?放晁盖而倡聚群丑、祸连朝廷自此始矣。”显然,在宋江的背后就是“不忠”、“不义”: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为了粮食而三打祝家庄,给周围人民带来了灾祸,日益强大的势力,给朝廷带来威胁;利用梁山好汉性命为自己招安捞取效忠朝廷功名、毒杀李逵而自保声誉。
另外,色空观念在宋江的背后也多有显现。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群无止境扩大,招安之后接连大打胜仗,为朝廷事业竭尽全力,但又在转眼之间大批阵亡,只剩下少数幸存者最后演出自我毁灭的一幕幕。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连串徒劳和虚幻的意象中,让这些本来淡而无味的评话演义般的给人们留下了几幕难忘的插曲。在这里,得志者似乎只是那几个能看破红尘、摆脱俗事纠葛的人——鲁达的觉醒顿悟、燕青的激流勇退等。这些事实,给小说描述的全部英雄事业抹上了一层反讽的色彩。
从某个角度来说,施耐庵的《水浒传》一方面申诉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的罪状,另一方面也有责于徽宗、蔡京的暴政。我们在深深体谅施耐庵著书的苦心之余,应该思考其背后的严肃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6.
[2]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
[3]美·浦安迪著,沈亨寿译.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辜美高,黄霖主编.明代小说面面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治乱”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83-02
自古以来人们对明代奇书《水浒传》的评价就很多。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中把《水浒传》和《史记》相比,认为:“《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施耐庵传宋江,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不予同中国也。” 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序二评:“宋江,盗魁也,盗魁则罪浮于群盗一等。”本文试以宋江为例,简单分析一下他身上的反讽和背后的严肃意义。
一、从宋江的长相描述看
宋江从一开始就被描述得黑矮笨拙,一提到宋江就是“黑脸汉子”、矮矬等不雅之词。这些远非无端添入的细节,因为这使他的外表与一位高贵君王仁人君子的理想仪表迥然有别。就如宋江与卢俊义谦让所说:“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描述暗示读者,这人可能与一系列可疑的不光彩的人物有关,如侏儒矮脚虎王英、被毒死的活乌龟武大、莽汉暴徒李逵等。以后要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宋江就是这等不入流的形象,除过说书人为吸引听众的注意之外,这多少留给人几丝反讽的意味。
二、从宋江的几个绰号看
除了肤色黝黑的浑名“黑三郎”、“黑宋江”外,宋江还有“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等绰号。从这些绰号,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施展的机智反讽,如“孝义黑三郎”。起初,我们相信“孝义”确是宋江的优良品性之一,但在第二十二回,偏偏是他的父亲控告他忤逆不孝。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对话反复给宋江等梁山好汉与不守王法、败坏门风的不孝不义划上了等号。第三十六回宋江给父亲宋太公说:“ 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杀人放火的弟兄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够见父亲的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第三十五回宋江在看到家书后,自骂道:“不孝逆子,作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 第四十二回又再次明告江州之事,使他的家属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便回家接老父。在第一百零二回王庆与其父亲的争论中再次得到强调。这一次次的对话,其实就是对宋江不孝的强调,也是对“孝义黑三郎”、“呼保义”——呼忠保义的一次次的反讽。这不孝的背后,就是对孝的渴望。
另外,就绰号“及时雨”而言,这一般被解释为慷慨好施、解囊相助、周济四方的好名声。但宋江的这个绰号,多少让人感觉是对他动辄流泪这个明显癖性的一丝讽刺,也很容易让人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三、从宋江与李逵的关系看
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可以说是若即若离、相互抗衡、相互影射。正如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所言:“盖作者只是痛恨宋江奸诈,故处处紧接出一段李逵之诚朴来,做个形击,其意思在显宋江之恶,却不料反成李逵之妙也。”
在第三十八回,宋江和李逵会于江州琵琶亭,他们之间的相互赏识就已经表现出来。浪里白条在水中制服黑旋风这段情节中的颜色描写,联系宋江的黑,就很有象征性。李逵知道是宋江后“扑倒身躯便拜”。宋江看到李逵食量如牛,便赞:“壮哉!真好汉也!”李逵的回答是:“这宋大哥便知我的鸟意。”宋江后来也学李逵,放怀暴饮,终于发生题咏反诗的事件。第四十一回,宋江问谁愿同上梁山入伙,李逵果然手提板斧:“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彻底打消了众人不去的念头,宋江自然也就取得首领的地位。第七十二回,宋江称李逵是“家生的孩子”,在小说结尾,李逵称要做“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分明是肺腑之言。李逵愈来愈成为宋江攫取梁山泊头把交椅的重要力量。 也正是李逵,给作为不近女色的梁山泊好汉的榜样宋江脸上抹黑,更是对宋江寨主身份产生了怀疑。在第七十三回,李逵质问:“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关于李逵最终被宋江毒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行为。
儒家的“仁”之“爱”是有远近亲疏的,与墨家不同,所以就有孟子的激烈抨击:“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对儒家来说,伦理关系中,人应该首先选择较近的关系。宋江和李逵,无君臣之礼,无父兄之亲,有的只是“义”——梁山弟兄之情义。宋江毒杀李逵,与其说是结义兄弟共生共死的情义,倒不如看作宋江为保全声誉的相互毁灭。
四、从宋江对待几个女人的态度看
在宋江与阎婆惜这一情节上,很多地方有损于宋江的英雄形象。第二十一回,阎婆惜在听到娘叫“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竟误以为宋江是她真正的情人张三郎,慌张起来,待看到是宋江时复又上楼躺下,真不失为绝妙的一笔。当宋江“便上床去那婆娘脚后跟睡了”时,我们也绝对相信他会咽下这口气的,只要那淫妇还有一点表示稍有情义就会言归于好。一般认为宋江杀阎婆惜与武松杀潘金莲相似,但在此情节中,倒不如说宋江与那个矮黑活乌龟武大相当。
在宋江对待“一丈青”扈三娘的态度上,也饱含着潜在的反讽意味。第四十八回,宋江为那位女将的武艺“暗暗的喝彩”,当林冲“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宋江看见,喝声采,不知高低”“众头领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宋江其夜在帐中纳闷,一夜不睡,坐而待旦”。但后来,当宋江把她交于王英,人们认为这是宋江慷慨大度、不近女色的表现。但鉴于王英和宋江形体上的相似,同时,将这样一位才艺双全、骁勇善战的女将许配于一个侏儒的乱点鸳鸯谱的做法,使人觉得有一种辛辣的讽刺。孔子说:“食色,性也。”在宋江对待女性的背后,有的只是对欲望和权力的无限攫取,有的只是对英雄外表下的虚伪之挖苦与嘲讽。
现结合宋明理学,就宋江反讽背后的严肃意义,从“治乱”思想和色空观念两方面稍做分析。
宋江身上反讽的背后,首先表现的是儒家的“治乱”思想。如果说宋代理学家对于“得君行道”有强烈的要求,那么明代的理学家由于政治生态的险恶,只好退至修身、齐家的安全领域,从个人受用的角度来探讨性、命、理、气等“内圣”之学,而不敢触及治国、平天下的危地。“修身”不成的后果就是乱。结合明代的另外两部巨著,我们是否可以说《三国演义》的隐含意义在于“平天下”,《金瓶梅》的意义在于“修身”,《水浒传》的背后就是“治乱”。 《水浒传》第十七回总评曰:“忠者,事上之盛节也;义者,使下之大经也……忠者,与人之大道也;义者,处己之善物也。” “自吾观之,宋江之罪浮于群盗也,吟反诗为小而放晁盖为大。何则?放晁盖而倡聚群丑、祸连朝廷自此始矣。”显然,在宋江的背后就是“不忠”、“不义”: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为了粮食而三打祝家庄,给周围人民带来了灾祸,日益强大的势力,给朝廷带来威胁;利用梁山好汉性命为自己招安捞取效忠朝廷功名、毒杀李逵而自保声誉。
另外,色空观念在宋江的背后也多有显现。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群无止境扩大,招安之后接连大打胜仗,为朝廷事业竭尽全力,但又在转眼之间大批阵亡,只剩下少数幸存者最后演出自我毁灭的一幕幕。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连串徒劳和虚幻的意象中,让这些本来淡而无味的评话演义般的给人们留下了几幕难忘的插曲。在这里,得志者似乎只是那几个能看破红尘、摆脱俗事纠葛的人——鲁达的觉醒顿悟、燕青的激流勇退等。这些事实,给小说描述的全部英雄事业抹上了一层反讽的色彩。
从某个角度来说,施耐庵的《水浒传》一方面申诉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的罪状,另一方面也有责于徽宗、蔡京的暴政。我们在深深体谅施耐庵著书的苦心之余,应该思考其背后的严肃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6.
[2]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
[3]美·浦安迪著,沈亨寿译.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辜美高,黄霖主编.明代小说面面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