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家财万贯 不如汝瓷一片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汝窑烧造瓷是华夏北宋时期的主要代表瓷,为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其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作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汝窑位居五大名窑之首,故它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的美誉。由于它烧造的瓷器具有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特点,所以其代表的“汝瓷文化”不仅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并拥“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
  在2017年10月3日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最终以2.943亿港元的天价成交,由此打破了2014年该公司拍品“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创下的2.812亿港元纪录,并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据相关专家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汝窑制瓷僅有近百件传世,且大部分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珍藏。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上海博物馆8件、河南博物院7件、天津博物馆2件,美、日等境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约10件,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7件,可见其珍稀程度。为此笔者特整理国内外馆藏汝瓷18件,以飨读者。
  宋代汝窑烧造天青釉弦纹樽(图1),高12.9、口径18、底径17.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直口、平底的汝瓷樽,为仿汉代铜樽之造型,仿古自然逼真。其口、底径度大小基本一致,器型规整。釉色莹润光洁,有淡天青色釉满施在全器内外,浓淡对比自然,釉面开细碎纹片。其上有两道弦纹各自凸起于外壁近口及近足位置,另外还有三道弦纹凸起在腹中部。下承三足,有五个细小的支烧钉痕留在外底。
  宋代汝窑烧造天青釉圆洗(图2),高3.3、口径13、足径8.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敞口、浅弧壁的圆洗,圈足微外撇。釉色莹润的淡天青色釉,通体施于器表,釉面开细碎片纹。呈香灰色的胎,朴实无华。有如芝麻粒状的三个细小支烧钉痕,留在外底;外底还有入藏清代宫廷后所镌刻的“乙”字,为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将其所喜爱古董划分的等级。
  宋代汝窑烧造盘(图3),高3.5、口径19.3、足径12.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盘微撇的盘口,有三处不经意发现不了的小裂,圈足外撇。全器通体施满釉,釉质纯净,并开细碎冰裂纹片。有五个支烧钉痕留在底部,且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刻款,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之器物。此器为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制作工细,造型大方。


  宋代汝窑烧造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图4),高4、口径18.5、足距16.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呈淡天青色釉的此器,造型规整,柔和温润,应该是用以承放三足樽的器物,与三足樽配套使用。圆口、浅腹、平底的承盘,下承有三足。天青色釉通施盘内外,釉面开细碎纹片。有五个细小支烧钉痕留在器物外底,外底还有由宫廷匠师以楷书镌刻的“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之乾隆皇帝为此器所作题诗;其后有“乾隆戊戌夏御题”的署款。
  宋代汝窑烧造天青釉碗(图5),高6.7、口径17.1、足径7.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堪称精美的此汝窑碗为稀世珍品,其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尤其是像湖水映出的青天一般之釉色,更是美丽动人。撇口、深弧腹的此碗,有两道明显的裂缝,但瑕不掩瑜;圈足微外撇。全器满施淡莹润纯净的天青色釉,釉面开细小纹片。轻薄的胎体。有五个细小支钉痕留在外底,且有“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盂圆切己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的楷书款乾隆御题诗;其后还有“乾隆丁酉仲春御题” 署款及“古香”“太朴”两钤印。


  北宋汝窑烧造奉华碟(图6),全高2.3、口径12.7、底径10.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敞口浅碟,平底,口缘嵌铜扣,底存三个细小支钉痕。全器满施天青釉色,有浅淡的细网状开片。支钉处露灰黄如粉的所谓“香灰胎”。外底中心有窑成器后琢刻的“奉华”二字,并填红。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号奉华,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
  北宋汝窑烧造青瓷水仙盆(图7),全高6.9、纵16.4、横23、口径 23、足径 19.3×12.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侈口、深壁的椭圆形盆,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其中周壁胎薄,底足略厚。极匀润的天青釉满施全器,底边釉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支烧的裹足,底部有略见米黄胎色的六个细支钉痕。全器通体无纹,釉面纯洁无纹片,质感就像是青玉般温润,让人们感受到了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的精、气、神。此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一种种植水仙用的器具,也可作装饰品。


  宋代汝窑烧造粉青纸槌瓶(图8),高20、口径4、底径8.7、宽13.0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槌瓶的形制,来源于造纸打浆时所用槌具。此瓶因口沿损伤,故原来的盘口刻意磨平,变成了露胎直口。微敛的瓶底,平底支烧,有五支钉痕迹留在底部。釉色莹润朴雅的粉青釉,通体满施全器,细碎透明及浅色开片纹满布釉面,颈肩聚釉处呈色青绿。此器成为清宫收藏后,甚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人于器底中心挖釉一方,在长方形的浅黄胎地上刻诗一首:“陶得纯青生二成,果然色质胜难兄。缘铜试看守口器,书座堪思防意城。簪朵雅宜名意蕊,称怀已自息心旌。足钉薜暴诚何碍,讵以微瑕弃美琼。”由诗文得知,露胎的口缘原本是加钤铜圈的。   北宋汝窑烧造青瓷花式温碗(图9),全高10.4、口径16.2、底径8、深7.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此碗呈十瓣莲花式,似未盛开莲花。全器满釉,碗腹壁深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圈足稍高。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圈足内底以五支钉垫烧,支钉点极细,支钉痕胎土呈灰黄色。本器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宋代汝窑烧造三牺尊(图10)
  高20.5、口径12.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侈圆口,长颈,腹塑三羊之形,六足分立于六角台座,台座上、下粘以平板,中空,平底。颈上贴饰云纹一周,间饰弦纹两圈,胎骨厚重,釉质较薄,天青色釉彩于烧造过程窑变成米黄色,尤以器表凸出的棱骨为明显。器底无釉露出浅黄色胎,座底有六枚支钉痕。
  牺尊的造形亦来自青铜器,所谓“牺”者,对后仿品而言,乃指各种不同的动物造型。此品上半部犹保留铜尊之形,下半部已形塑成羊首、羊尾与羊足,做法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宣德(1426—1435)款“象首三足铜炉”近似,表现出晚明仿古的意趣。特别是晚明苏州市场上已现新仿的铜“牺尊”,该类作品并不因其为新作而被排斥,反而被视为“规式可观,自多雅致”。此处清官窑承袭晚明以牺尊为古,以宋汝釉为珍,将与古有关的元素集撷在一起,重新赋予作品新的趣味。


  北宋汝窑烧造椭圆小洗(图11),全高2.8、纵长9.7、横长14.2、口径14.3、底径4.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橢圆形洗,器外底浅凹,内有三个垫烧支钉痕,器内隐约有两只鱼龙相对。天蓝釉呈不透明状,釉层薄,釉质温雅。
  北宋汝窑烧造青瓷胆瓶(图12),全高17.8、口径3.6、足径8.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胆瓶、圆口、长颈、腹硕圆、圈足外侈;口部切去的痕迹整齐,并镶鎏金铜扣;足沿亦镶有鎏金铜扣,底中心铲去一圈釉,并涂有褐色薄汁,或系支圈痕迹,部分露出浅黄色胎色。底周刻有清高宗隶书七言绝句诗。全器釉色天青匀润,釉积处色碧,腹部釉薄处呈浅粉色。釉面有砂眼,并密布浅褐色网状细开片。


  宋代汝窑烧造圆盘(图13),高4、口径21.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盘内底面宽平、有一凹圆,一般称为“月面纹”。盘壁圆曲、磬口,圈足大,但小于盘内之月面纹,圈足内底面修底过盘肩。足外撇,足底覆铜圈,可能是昔日足伤,打磨后覆以铜圈。釉面开片不规整,盘底面开片稍密。圈足底有乾隆诗题刻款为“戊戌仲夏”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
  在文献记载中,宋徽宗时曾在“宫中命汝州烧青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徽宗皇帝时代,汝窑的指定烧造应有其特别的考量。汝窑青瓷器都非常的典雅,在造型方面仿漆器、木器。釉薄是北宋各名窑的共通点,但汝窑的釉系是属于河南钧瓷釉,为不透明釉系。此器圈足大多为外撇,这个特点是传袭了五代越窑的形制。结合了这些特点,形成了典雅的汝窑器。


  北宋汝窑烧造盘(图14),高2.9、口径17.1、足径9.1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汝窑瓷器做工均极其精致。胎质细腻,多呈香灰色。釉色则有天蓝、天青、粉青等。盘、洗、碗类制品大多裹足支烧,底部留有细小支钉痕,俗称“芝麻钉”。此盘满釉支烧,细纹开片,釉呈淡青色,素雅清丽,是传世汝窑中的典型器。这件作品采用芝麻状细钉支烧,通体满施天青釉,釉色莹厚青绿,釉面布满细小不规则的开片,看上去有一种素雅清逸的美感。
  宋代汝窑烧造天青釉圆洗(图15),高3.4、口径14、足径9.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洗敞口,斜壁微弧,至下渐收,下承圈足外撇。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密布细密如冰裂的开片,满釉裹足支烧,外底心三个支烧痕。因为是出土物品,局部釉面有土沁。
  该洗为王留现先生采集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窑址附近,后捐赠上海博物馆,1986年上海博物馆据此线索赴清凉寺村进行窑址调查,发现了汝窑瓷片、支烧具、匣钵等重要窑具,进一步明确此处就是宋汝窑窑址所在。此件圆洗对于汝窑窑址的发现意义甚大。
  北宋晚期汝窑烧造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图16),高19.6、口径5.8、足径8.4厘米。1987年宝丰县清凉寺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器敞口细颈,下有圈足,颈部长腹分别刻以折枝莲花,器表满施天蓝釉,光亮滋润,布满开片。该瓶敞口细颈、鼓腹圈足,颈部与腹部刻以莲花纹。器物造型端庄典雅,线条优美流畅;刻花自然淡雅,若隐若现;蓝釉温润柔和,开片晶光闪闪,恰如雨过天晴。瓷瓶为传世御用汝瓷中绝无仅有,也为刻花汝官瓷的鉴定提供了实物依据。此刻花鹅颈瓶不仅造型讲究,而且用刻花装饰,更饰以天蓝釉,保存完整无缺,实在弥足珍贵。


  北宋汝窑烧造天青釉折肩瓶(图17),高23.8、口径8.8、底径8.8厘米。1987年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汝窑址出土,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此瓶作盘口、长颈、折肩、筒腹、平底。器表施以天青釉,釉面滋润,有稀疏的开片。瓶底满釉,留有五个细小的支钉烧痕,钉尖处露出香灰胎质。汝窑烧造宫廷用瓷的时间不长,据陈万里先生推断大约从宋哲宗元佑元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期间。这件瓶釉色纯正,造型端庄,与传世的所谓“纸槌瓶”相仿。
  宋代汝窑烧造天青釉盏托(图18),高6.5、径17厘米。现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此盏托圆口微敛,长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形状像五瓣花朵,高圈足外撇,中空无底,底足处五个细小支钉痕。内外施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布满细碎开片。此汝窑盏托造型雅致,釉面晶莹,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尽管以上的馆藏只是宋代汝窑烧造瓷的冰山一角,但件件都具有其“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风采,完美展现出了宋代汝瓷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中国玉石艺术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中国玉器经过数千年的持续发展,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至明清时已孕育出深厚的文化积淀。明清因此成为我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  明清兩代玉器,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商品经济的出现、审美意识的改变,逐渐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经历了从实用器物到欣赏饰物转变,形成了一种追求华美、精雕细琢的时代风格。明清时期的玉器
期刊
中国共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总长2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与陆上邻国共有12条边界,或未划定,或虽划定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存在争议。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睦邻友好的外交方针,中国逐步、稳妥地解决边界问题。截止到2014年,中国已通过友好协商与12个邻国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  中国边界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上世纪60年代
期刊
镈、钟、甬钟 、钮钟,还有比较早的铙、铃,都是青铜乐器的名称。已著录的考古资料表明,在陕西宝鸡地区发现的周代青铜乐器数量可观,精品较多,为我们研究上古钟类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数据。如宝鸡鱼国墓地出土的青铜铙,扶风出土的兴钟和柞钟、五祀“”钟、师承钟,眉县出土的西周甬钟和镈,宝鸡太公庙出土的秦公镈、钟等,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这些青铜乐器一直备受考古工作者特别是古代音乐考古方面的关
期刊
刘未林,即刘凤起(1867—1933),是民国时期江西籍著名诗人、书画家。又字未霖,号真庐居士、未道人、威禅居士、金楼峰樵等。他生于南城,天资聪慧,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二甲,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旋赴日本留学法政。回国后辞归江西故里,被巡抚冯汝暌奏留南昌,任咨议局议绅、宪政筹备处咨议、教育总会会长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民政长。民国十一年(1922)夏寓居上海后,他以鬻书画为生,为人所重。
期刊
江西是全国发现发掘明代藩王世系墓葬最多的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江西发现了近50座明代藩王世系家族墓,特别是在南昌的“宁王”和抚州南城地区的“益王”世系家族墓葬中,共出土各类首饰400余件(套),彰显着浓厚的宫廷气氛和贵族时尚审美情趣。  明代金玉珠宝饰品除了直接穿戴外,还广泛应用于上层贵族妇女的服饰之上,衬托华贵典雅的同时,更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礼仪制度,是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象征。根据使用的不同
期刊
古人论砚,以有铭为贵。铭文蕴含着史学、文学、文字学、美学、篆刻学等多方面信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如是名人识铭署款,则更加珍贵。因为名人的生平业绩多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通过他们的活动轨迹和铭文相对应,不但可以提升砚台的文化艺术含量,而且也是划定年代的重要依据。但在古人留下的大量旧砚中,有铭文,尤其有名人镌铭的并不多见,实属凤毛麟角,也多在各级博物馆或收藏家手中,可遇不可求。我
期刊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我国使用陶瓷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可知,我国古代的先民至少在距今1万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而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陶瓷的出现,不仅大大改善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并促进了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推动着原始社会组织形式与结构的变革。可以说,陶瓷的发明与使用,在我
期刊
玉田剪纸一般以大红纸和粉红纸等为材料,用剪子直接剪纸而成。现在,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的五幅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这些剪纸,都是用折叠的方法剪出来的。如对猴剪纸折成16层;对马剪纸折成12层。这些传统剪纸制作以放射与重复之美构成团花。可见,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剪纸艺术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明清以后,在民间逢年过节,纸糊的窗格上都会贴满窗花,就连门楣和炕头上的灯窑及孩子们手提的
期刊
中国人使用陶器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距今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陶器生产基础上,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南方先民发明了原始瓷器,再到东汉晚期成熟瓷器出现,瓷器渐渐比陶器更吸引人们注意。  但实际上,瓷器出现后,陶器也一直存在,是百姓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只不过大部分陶器太普通,少有鲜明的特色,很难像瓷器那样辨识窑口和年代,较少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当然也有例外,也有特色鲜明的陶器,比如江苏宜
期刊
唐宋时期四川陶瓷产业发达,其产品种类之多,釉色之丰富,十分引人瞩目。其中,瓷质碾磨器也是值得研究和品味的。  所谓碾磨器,顾名思义,就是将某种物资碾碎磨细的器具。  在古代,制作碾磨器的材料,主要有石头、金属(铜、铁等)、陶瓷等;形制大小样式,可谓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例如,将制瓷的石类(如古代景德镇制瓷需用的“三宝蓬”)“用水碓舂之,令成粉末”,史料记载的“水碓”就是以流水为动力的大型碓窝(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