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带材料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有色金属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Co3O4导电性差、离子迁移率低和体积膨胀过大的缺点,利用GNRs比表面积大、纵宽比高和含氧基团多的特点,通过与GNRs复合的方式制备纳米级复合材料对Co3O4进行了改性,采用了一步沉淀法制备纳米级复合材料Co3O4@GNRs提高电化学性能。将钴源用氨水进行沉淀一步制备复合材料Co3O4@GNRs。采用SEM、XRD、TEM、R
其他文献
为了制备新型可用于激光熔覆的高熵合金粉末,使用Al、Fe、Ni、Si、Ti单质元素粉末,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了AlFeNiSiTi非晶高熵合金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震动样品磁强计、热分析仪、真空管式炉以及显微硬度计等对合金粉末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粉末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小,粉末硬度显著增加。在球磨时间达到220 h时形成了完全非晶态的高熵合金粉末,粉末粒径达到3μm左右,粉末具有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和成分均匀性。制备的非晶高熵合金粉
在-0.8--1.2 V(vs.SCE)的电位范围内,通过不同时间的电沉积,制备了FeCoNi层状氢氧化物。在-1.0 V下沉积600 s得到的FeCo5Ni13,均匀分布在泡沫镍(NF)基体表面,呈层状结构。FeCo5Ni13的层厚约30 nm,彼此交织形成蜂窝状,不仅提供了高的比表面积,还增强了FeCo5Ni13与基底之间的结合。FeCo5Ni
以微波碳热还原低品位钛精矿工艺研究为背景,准确预测微波加热物料的温度对提高加热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微波加热钛精矿过程进行温度预测,以微波输入功率、加热时间、初始温度三个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热有效能传递模型和通用传热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三者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的值分别为1.4527、0.9927与6.0355、0.8734及6.5986、0.8486。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预测结果,为后续生产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首先采用MIVM计算了Al-Mg合金组元的活度,平均相对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小于±2.231%、±0.035,表明采用MIVM计算Al-Mg合金组元的活度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液平衡(VLE)理论,计算了Al-Mg合金体系的气-液平衡,并绘制了VLE相图。结果表明,蒸馏过程中铝、镁分别在液相和气相富集,二者能实现较好分离。开展了Al-Mg合金真空蒸馏实验,获得了VLE实验数据,并考察了蒸馏温度、保温时间对镁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VLE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表明本研究建立的VLE计算模型是可靠的。此
废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高载能绿色铁素资源,对钢铁产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城市矿藏”和“第二矿业”.在双碳背景下,废钢以独有
期刊
为解决SVM模型在尾矿库坝体位移预测中,参数寻优时间较长、模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引入布谷鸟算法(CS)进行优化,构建的CS-SVM模型用于辽宁省风水沟尾矿库2#副坝的位移预测实例中,将该模型预测值与SVM模型和PSO-SVM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S-SVM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趋近于真实值,模型构建合理,验证了CS-SVM模型在尾矿库坝体位移预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围绕尾矿库排渗设施运行中淤堵的难题,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淤堵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应从反滤材料选择、设置粗砂垫层、优化排渗位置及形式等三个方面开展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种坝前真空席垫排渗方法并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诱发细颗粒排出,隔绝空气与排渗管的接触,具备良好的防物理化学淤堵性能。该成果对于细粒尾矿坝排渗系统的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管理等具有指导意义。
以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ChCl-EG DES)为电解液,铜镍合金和钛片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在90℃下对铜镍合金进行了电解分离,并在阴极获得了高纯铜粉。系统研究了温度和CuCl浓度对CuCl-ChCl-EG DES黏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Cl-ChCl-EG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Cu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和CuCl浓度的升高都会增大CuCl-ChCl-EG的电导率。电解实验发现,当CuCl浓度增大时,电流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电能单耗则相反。当CuCl浓度为2 mol/L时,铜、
深部开采中爆破、地震波等冲击对不同养护期的胶结充填体稳定性造成破坏,威胁采场安全。为此采用霍普金森杆试验系统对充填体试样进行单次冲击试验,分析爆破荷载下不同龄期掺膨润土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冲击曲线存在多个波峰,养护早期(3、7 d)表现为动态强度硬化(峰值应变0.005左右),后期(14、28 d)为动态强度软化(峰值应变0.002左右);充填体DIF与膨润土掺量正相关,与龄期负相关;养护龄期3-14 d时,动态抗压强度、吸收能、单位体积吸收能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大呈先降后升趋势(10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浮选实验研究了烧绿石晶体性质以及三种捕收剂在其表面的吸附行为差异。计算和XPS分析结果显示:烧绿石晶体中Nb和Ca的强反应活性和解离面的不稳定性使得捕收剂与其结合而产生浮选作用,苯甲羟肟酸(BHA)和十二胺(DDA)主要通过脱质子化和非脱质子化官能团在烧绿石表面吸附,吸附活性位点为Nb,因而其具有较强的捕收性和选择性,而油酸钠(NaOL)主要通过RCOO-和烧绿石表面的Ca相互作用而产生化学吸附,吸附能较小,故其捕收性和选择性最差。验证实验表明,在适宜的浮选条件下,DDA的浮选效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