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洼来了“领头雁”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7825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地13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戏台、标准化篮球场、乒乓球台、文化活动设施,不但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为村民茶余饭后、农闲修养,提供了聚集娱乐的场所。
  ——标准化卫生室及执业医师,为村民提供便利的求医看病服务,使村民达到了小病不出村的健康保障。
  ——达到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指标,标准的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解决了村民过去饮水难的问题。
  ——宽带、有线电视进了农家,使村民不出门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情况及其市场各样的信息,为该村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是人们在灵宝市五亩乡梁家洼村所看到的一幅幅新农村的景观。而这一切,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离不开五亩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克甲的辛勤耕耘。
  勇挑重担去扶贫  助民敲开致富门
  袁克甲,1970年出生,今年50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87年应征入伍,1991年服役期满,转业到灵宝市住建局城管监察大队工作,后为灵宝市城管局城管执法大队党支部书记、环卫处党支部书记、机关支部书记,现为灵宝市五亩乡梁家洼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克甲在灵宝市城管局工作期间,灵宝市的城市建设正处于新的过渡时期,城市管理工作很不规范。当时,从老邮电局到灵宝汽车站,灵宝大酒店到老文化馆,路两边全是小商小贩,在各种规章制度不太齐全的情况下,乱停乱放现象十分嚴重,袁克甲一方面帮助局里健全规章制度,使城管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另一方面做小商小贩的思想工作,消除乱停乱放的现象,努力保证道路畅通,为创建文明城市立下汗马功劳。
  2017年5月,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时任灵宝市城管局机关党支部书记的袁克甲主动请缨,来到省级贫困村灵宝市五亩乡梁家洼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同年12月,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安排,袁克甲转任梁家洼村“驻村第一书记”。从这个时候开始,袁克甲用责任与担当扛起了梁家洼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担子,彰显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为民情怀。
  深入调研访民情  制度措施来引领
  梁家洼村位于五亩乡政府西南处,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处于杜洼塬头。全村8个村民小组,282户,总人口1214人,耕地面积1220亩,其中果园600亩,人均土地面积1.3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467人,占全村总人数的60%,是省级贫困村。袁克甲虽然已有30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但面对精准扶贫工作,他还缺乏实际的经验,尤其是像梁家洼这样的省级贫困村,更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袁克甲决定深入调研,首先了解村情民意,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得力有效的扶贫举措。他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群众家中,展开调查研究,针对精准扶贫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村政工作的逐步开展,本照勤于锻炼、积累经验的原则,袁克甲迅速地掌握并了解了梁家洼村的各项工作情况,总结出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全村地理位置位于半高山地区,耕地收入极少,自然资源匮乏,群众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实际门路。
  有鉴于此,袁克甲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一是以党建工作为切口,以党建扶贫带动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遗余力地抓好党建工作,做好思想教育扶贫。为改变村党员干部文化素质低、思想意识落后,一小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大局观念、缺少创新意识的现状,他制定了党员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头脑。二是加强了制度建设,按照要求加强“三会一课”的开展,以党员积分管理为抓手,开展党员星级评定,切实提高了村两委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做好新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根据党组织“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进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始终抓住党员质量这一关,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引导和考察工作,2019年预备党员转正1人,发展预备党员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四是抓好村务公开,开展公开承诺,村两委及村组织承诺已经通过村务公开栏和村党员承诺上墙公开,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村支部的堡垒作用,不搞一言堂,所有事物都摆到桌面上,所有事情都保持高度的透明度,所有决策都是集体决议,同事就下一步驻村工作的思路、工作方法与村脱贫攻坚责任小组成员交换意见,及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了解群众实际困难,把群众的所需、所急、所想、所盼进行整理汇总,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始终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群众的“知心人”。开展思想教育扶贫,做到“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坚定群众的脱贫信心,积极引导他们发展生产,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扶贫工作要精细  资金项目来支持
  依照上级组织加强对驻村工作要求和精准扶贫知识的学习,袁克甲参加了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会,认真学习,认真做好扶贫数据的整理汇报工作,排查核实贫困人口政策享受底数,扎实开展“六有”信息数据清理工作,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相关要求,详细核对了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家庭收入来源、生产生活等问题,工作人员对有误的信息进行了及时修改并及时上报,认真对照上级反馈问题,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针对相关问题发生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完成问题整改台账资料20余份。为梁家洼村脱贫摘帽后续产业发展实际,与村两委多次走访,确立了两个产业项目:一是总投资533万元的宋家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二是总投资120万元的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两项产业可带动贫困户30余户,解决就业岗位80余人,年可实现产值400余万元,为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使梁家洼脱贫摘帽后续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帮助梁家洼群众脱贫致富方面,袁克甲同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及时转换角色,提高服务意识,通过进村入户,认真开展工作,积极主动联系帮扶工作产业项目,为全村121户贫困户争取朝天椒种植、金融扶贫贷款以及危房改造项目三个;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干部为全村辍学贫困儿童捐款5000元,联合市妇幼保健院、五亩卫生院两次为农户进行义诊,还多方联系组织相关人员为村民开展朝天椒产业技术培训,组织60余户贫困户参加扶贫专项招聘会,安排就业贫困户20余人,争取组织部专项资金万元,对村部文化大院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改善了村里的实际需求和村民所需。扶贫到户,政策到人,让贫困户确实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帮助,该村8组村民宋学生,全家6口人,2.5亩耕地,因病致贫,针对宋学生的家庭状况,袁克甲通过关系安排宋学生的儿子宋选卫到灵宝打工;儿媳刘艳妮养殖种猪50头;宋学生13岁的孙女宋艺睿在灵宝市一中七年级就读,享受村里800元的营养餐补贴;8岁的小孙女宋艺涵,在乡中心小学二年级就读,同样享受800元的营养餐补贴和寄宿生补贴1000元。2016年,宋学生享受易地搬迁政策,全家搬入乡龙祥小区150平方米新房;宋学生的儿媳刘艳妮2019年从事劳保信息员公益岗,每月工资950元,参加就业培训10天,补贴共600元;宋学生和他的老伴伍卢玲,每月各领取农村养老金105元;2019年3月21日至28日,宋学生因心脏病在灵宝市一院住院花销3316.73元,报销2038.77元,7月8日至15日宋学生因心脏病再次住院花费4121.86元,报销2657.80元,袁克甲成功地为他们办理了慢性病卡,宋学生的家庭成员均已签约家庭医生。在村里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带动下,宋学生2019年家庭总收入17356.95元,人均收入2892.82元。截至目前,该村已脱贫户115户458人,尚未脱贫户6户9人,2019年预脱贫4户5人。
  牢记使命念初心  殚精竭虑为扶贫
  袁克甲同志是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在担任梁家洼村“驻村第一书记”中,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把帮助梁家洼村群众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殚精竭虑不忘初心,为梁家洼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今年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袁克甲,上有七十多岁的母亲,下有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母亲还有心脏病需要照顾,生活负担很重。但为了梁家洼村的脱贫事业,他扎根大山深处,驻村生活长达两年。因为梁家洼村贫困面广,贫困户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工作量大,所以几个星期甚至一二个月不回家也是常事。由于驻村工作忙,工作压力大,2018年6月份,袁克甲的身体出了问题,大把大把地脱发,血压也随之增高,他却从不告诉别人,一直坚守在驻村工作的第一线,直到9月份,脱发面积达到一半多时,领导和同事们劝他回家休息,他只是笑着说:“没事,我已到医院看了,吃点药情况就会好转!”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曾经和他谈话,征求他的意见,准备换人来代替他的驻村工作。但是想到烟火台、小梁洼和前岭组等几个组村内道路硬化还没有完成,全村还有16户群众未脱贫,梁家洼村脱贫摘帽后续产业发展基础还不稳固,群众的思想还没有彻底扭转,自强诚信感恩教育的成果还需要巩固,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派人还需要从头熟悉情况,不利于工作的衔接和开展,他神情坚定,毅然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坚持继续留在驻村第一线。
  这就是梁家洼村的“领头雁”!
  袁克甲就这样陪着梁家洼村一路前行,用真心、真情抒写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矢志脱贫攻坚的壮丽诗篇!用真抓实干的工作激情,诠释一个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
  望着这位身高1米7,一张四方脸,因为饱经大山深处风霜雨雪的侵袭,脸上纵横交错着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皱纹,却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驻村第一书记”,和他接触过的所有的人,都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梁家洼村在袁克甲同志的带领下,彻底脱离贫困,迈向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一定是指日可待的。
其他文献
“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敏感的大地,处处存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也许,就在那里牺牲,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  “敬爱的关工委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当我跟随老师朗读了诗人舒婷的这首诗,你们的身影瞬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首诗旨在歌颂精神拓荒者、
期刊
四月天,转长河村,午后的阳光温暖着大地。一群鸟叽叽喳喳在树梢上展示着优美的歌喉,給栽种烤烟的村民鼓劲似的。  90后驻村工作队员金剑宇,跟在80后的队友黄小文和队长曹新身后,钻进透明的塑料大棚里。青汪汪的烟苗挨挨挤挤,随着跟他们进来的清风舞动,像队队列兵接受首长检阅似的。金剑宇向队长曹新问这问那,仿佛这位大他不多的队长是位资深农民。此前,在他们的协助下,育苗大棚选在烤烟地附近,避免了长距离搬运,既
期刊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病毒的重大胜利。这场病毒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抗“疫”斗争不仅是人与病毒的斗争,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战“疫”的强大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指导抗“疫”斗争,能够使我们正确认识疫情,掌握规律,正确应对疫情中出现的各种
期刊
在新的美的形态对旧的美的形态的不断扬弃中,社会主义新文艺必将合规律性地全面扬弃资本主义旧文艺,这是人类审美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实主义艺术与抽象主义艺术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现实生活,唤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性思考,鼓舞人们去改变现实社会中不合理的现状。而与现实毫不相关的抽象主义就是要试图消解现实主义的这一积极因素。在《三套车》这个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作品,而
期刊
“贫困村”摘帽  走进遂平县阳丰镇朱屯村,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四通八达的“村村通”公路从田间穿过;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彩叶树木一望无际。进入村庄,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门前或小巷里栽种着争芳斗艳的百日红;耀眼的文化广场西侧,矗立着文艺大舞台,对面是供百姓活动的小游园。北面,一座高耸的大楼赫然而立,那便是村“两委”办公的地方。据村支书吕毛蛋介绍,截至目前,全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实
期刊
有一种精神,叫有为担当、守土尽责;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有一种感动,叫大爱无疆、百川汇海。  ——题记  吴韶光,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09年度河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现为西平县芦庙乡党委书记。新冠肺炎疫情到来时,他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带领全体乡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谱写了众志成城战疫魔的壮丽篇章,经受了一场农村基层组织战疫情、保健康、强党建、促稳定
期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2月15日上午,西平县芦庙乡合庄村在疫情防控监测卡点成立战时党支部,在场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宣誓,彰显村两委班子及返乡党员代表向疫情宣战的决心。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教师——党员王金亮位列其中。  战时请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王金亮同志虽然没有返回到工作岗位,但是他以流动
期刊
俗话说,幸运时扁担开花,倒霉时生姜不辣,放屁砸伤脚后跟,喝口凉水也掉牙。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铁山村11组村民王宗奇就是这样倒霉的人。  天灾人祸跌深渊  据铁山村村民组长讲,62岁的农民王宗奇,务工时不慎腿被砸断,因治疗不彻底而落下残疾。在农村,作为一名男子,只要不会干体力活,身体残废,就等于家里塌了半边天。本来王宗奇有一健壮的儿子,这是他的希望,不料因车祸身亡,王宗奇难过地整天憨憨傻傻。妻子余爱珍
期刊
7月1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广电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向全国公布“红色革命老区”名单,杞县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这天上午,炽热的阳光倾洒下来,从河南开杞公路进入杞县葛岗镇界内,路边栽种的廊道树,在微风中频频颔首。大叶女贞枝叶清秀、绿意盎然,金叶复叶槭黄色鲜亮,楸树、栾树、白蜡、柳树、海棠、樱花等各种树种高低相映、层次分明、努力生长,用绿色装点着金杞大地。  家住杞县县城东
期刊
社会对一个人的认知靠的不是他的钱财、外貌、智慧、胆识,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品。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担当,赞于品行。  所以,一个人的人品,往往会体现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当大爱发酵之时,推动的远不止社会的公益事业。  弗兰西斯·培根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题 记  一  夏日的一天,当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