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之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产业、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类似《饥饿游戏》、《星际穿越》、《分歧者》等电影关于“未来世界”的描述,越来越趋向于一种极端化,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幻灭”、“集权主义”、“压抑人性”等方面,给予人们警示。本文尝试将电影中表现的乌托邦思想和电影中的乌托邦式“未來世界”,以及西方“乌托邦”社会的五大缺陷等线索来分析其利弊以展现电影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乌托邦;电影;当下现实
  作者简介:王曦筱(1994-),女,汉族,陕西省铜川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6级文艺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1
  正文:
  我们知道,乔·奥·赫茨勒在《乌托邦思想史》中总结出人类对于乌托邦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的五个缺陷:一是未能看到社会的进步必须具有可靠的经济基础;二是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性;三是没有认识到生活是一种永恒的斗争;四是实现完美社会,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并非一蹴而就;五是没有意识到知识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人们既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在当代表现乌托邦的电影中,大都体现了一种“反乌托邦”的意识。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完美国度的代名词,乌托邦为什么会遭受如此大的非议,反乌托邦,反的究竟是什么?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于乌托邦有这样一段解释——“一种理想的国家,居民生活在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环境中。”电影中关于乌托邦世界的表述均存在着一个必然的前提,那便是过去世界的覆灭,新的统治者伺机建立了一个他所认为的“完美”世界。那么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轨道又是从哪里开始偏离的呢?
  近些年火爆大荧幕的电影《饥饿游戏》讲述的是北美洲在一场大战中被摧毁,人们建立了新的家园,但是新的家园也有新的政策,在管辖区下的12个区必须选出一男一女共24名选手参加“饥饿游戏”,在“饥饿游戏”中不仅要在游戏中与各种野兽对抗,而且必须要杀死其他选手,最后一名生存下来的可以获得巨额奖金。影片用一中娱乐节目的方式讲述这场生与死的较量,这些被各区推选出来的参与者有一个共同的代号——贡品。贡品的意义显而易见,一群疯狂有钱人的玩弄取乐的对象,他们的生死不过是下注者输赢的判定。这是一个残忍的未来世界,建立的初衷便已经偏离轨道,不过是战乱后一群生活无忧的强者对弱者无情的压迫。新国度的产生从一开始便是希特勒式阴谋,这种美好只是少数强者幻想中的世界,这种乌托邦期待也不过是牺牲众人的生存意义来成全个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幻想罢了。
  这种从初衷就偏离轨道的新社会还能从一部老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感受到,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沉浸在对自然对万物的控制快感中。影片中所有的东西都在控制之中,天气,情感,等等等等。金·凯利所扮演的楚门是一档热门肥皂剧的主人公,从一出生便生活在所有人的视线中,父母,妻子,朋友,同事,邻居,包括他自己,都被这个世界之外的人称为演员,唯一不同的是,只有他自己对这虚拟的世界一无所知。而后事情的发展尽如人意,主人公在发现现实后为自由奋斗最终逃离这个超现实的世界,从此兴许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真实生活。
  我们承认的是乌托邦社会的完美,尽管这种完美所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正是因为对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使我们的世界出现了两种能产生颠覆作用的人,利用乌托邦的人和被乌托邦利用的人。他们试图建立一个完美的国度,远离战争,犯罪,等等一切不和谐的过往。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定要放弃一些东西来换取理想的实现,这些“放弃”,便是错误新的起源。影片《赐予者》便发生在这样一个看似非常完美的社会里,在这里,他们不用决定工作、配偶,这些社会都已经替人们做好了决定,他们只拥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感觉,没有温暖。在这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中,爱、幸福,只是一个遥远古老的名词,任何超出控制的事物在这里都是不可提及的。这里科技发达,认知落后,能操纵无人机的居民却不知“雪”为何物,每日与婴孩为伴的工作者却不知自己不曾停歇的剥夺过他们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中,只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被选中从被称为“赐予者”的老人那里接受训练,一个人去承担整个社会该有的记忆,得到了他以前所不曾有过的经验。而当他知道的越多,就越发渴望曾经的世界,于是开始反抗这个没有人情的现实,寻找“回去”的道路等等。
  总结:
  在这一类电影的大多呈现着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旧社会的毁灭→新社会的建立→新社会为避免重蹈过去的错误选择丢弃部分东西→新社会的人寻找丢失的东西→新社会毁灭→丢失的东西失而复得→社会问题再次出现。那么是不是乌托邦的存在毫无意义,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每个人对完美国度的概念不尽相同,但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能得以不断进步,便是乌托邦存在最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李仙飞:《乌托邦研究的缘起、流变及重新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3]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陈海. 论电影《雪国列车》的革命童话[J]. 电影文学,2014,18:29-30.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时代,文学繁盛,国学如今在不同群体(年轻一众、幼儿、文教界高级知识分子等)当中发展的潮流可以反映、探究国学在当代的发展、演变,辨析国学的概念,正确的认识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国学仁为己任任重道远。既有好的一面,也有盲目的一面。国学发展如今尽管已成高原之势,但高原之上仍期待高峰出现。既做改革创新的呼吁者,又要
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米饭的作用只是为了果腹,满足人们日常的身体消耗。但作为一个米面类的忠实爱好者,没有米饭,山珍海味仿佛也索然无味。  好的米饭煮出来不仅色泽光亮,吃起来更是软糯微甜,不知不觉就两碗下肚。那你知道最好的米是什么品种吗?  吃过五常大米的人,唇齿留香之余总有相见恨晚的感慨,正所谓“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今天,就介绍一下五常大米,给你一个回家吃饭的理由。  一、“中国最好的稻米”—
摘 要:清代荷包不但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并且涵盖了浓厚的民族气韵和文化内涵。曾广泛被人民大众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荷包,既是祝福、赞美、庆典及定情的象征,又是中国吉祥图案的大观园。清代荷包是清代手工艺代表形式之一,它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发扬中国民俗文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清代荷包;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梦玉,
摘 要:庾信是整个北朝时代成就最高的作家。他过人的才华以及由南入北的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最早把南方文学的风采和北方文学的气骨在作品之中融会贯通,其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他的诗歌经历了由“宫体”的浮艳向“凌云健笔”的“老成”境界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他“南朝才子,北地羁臣”的江山之助。  关键词:庾信;南北之胜;宫体;江山之助  作者简介:徐翠翠(1992-),女,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
摘 要: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困境,因此,准确掌握复合时代特色的发展机遇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极为有利。基于上述发展机遇,本文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所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解决措施  作者简介:刘洁(1988.4-),女,汉,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
摘 要:丹纳的理论在艺术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他在《艺术哲学》这部理论著作中系统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对于进一步推动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丹纳;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  作者简介:朱彦昭(199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本文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和价值的角度,结合弗洛伊德人格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析麦克白在弑君前后心理,从而分析莎士比亚为何为“恶魔”辩护。麦克白的故事发生在旧秩序已经打破,新秩序未建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欲望没有得到社会有效的约束,而其过去的道德观念仍在制约着人物的内心。麦克白是具有清醒道德意识的人文主义者,但其野心冲破道德,超我不能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导致其内心的崩溃和人
摘 要:文化是人类经验的沉淀和总结,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而随着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各个学科之间发产生融合,数字化的文化展示方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普遍性应用,也将曾经仅仅只会在小说、电影中出现的科幻情节,逐渐成为了现实。作为未来文化数字化展示的技术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和文化的有效融合成为时下数字博物馆构建的主要方式。在文化领域中,利用虚拟现实可以有效地将一些容易受到人为因素
基金项目:2018年度许昌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YB038。  摘 要: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侦探小说主要以叙事和情节曲折离奇为盛。因此,悬念的设置至关重要。纵观西方著名侦探小说家的作品,乔治·西默农的《自杀》和莫狄阿诺的《暗店街》情节引人入胜,其中悬念设置的不同更加引人注目。通过不同悬念的层层铺垫,两部小说“迷失自我”与“寻找自我”的主题得以更好地彰显。本文将从四个方面
摘 要:《汤姆·琼斯》是亨利·菲尔丁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末所创作的其写作生涯中的第三部小说,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其最为成熟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小说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对主人公汤姆·琼斯从被抛弃被收养到再次被驱逐直至被认回以及收获美好的爱情进行了描述,而无论是小说的情节还是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与批评观都非常引人深思。文章将从《汤姆·琼斯》的创作背景出发,结合小说的基本内容对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