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探究避雨栽培对其控制效果,为林下三七圆斑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调查比较了避雨和不避雨条件下林下三七圆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检测了避雨和不避雨两种栽培模式下三七干重、鲜重和皂苷含量.结果:林下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不避雨条件下林下三七圆斑病的发病率最高可达52.29%,避雨条件下的为1.97%.避雨栽培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的平均相对防效在小广
【机 构】
: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探究避雨栽培对其控制效果,为林下三七圆斑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调查比较了避雨和不避雨条件下林下三七圆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检测了避雨和不避雨两种栽培模式下三七干重、鲜重和皂苷含量.结果:林下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不避雨条件下林下三七圆斑病的发病率最高可达52.29%,避雨条件下的为1.97%.避雨栽培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的平均相对防效在小广扎林下三七基地为92.57%,在大塘子林下三七基地为100%.避雨栽培可以降低林下三七植株冠层相对湿度2.03%,提高三七植株冠层温度0.21℃,避免雨水促进三七圆斑病菌的传播.避雨栽培对林下三七的鲜重、干重和皂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明确了林下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确证了避雨栽培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农田合理区划生产、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东三省14个地区的42份4年生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人参中11种单体皂苷及18项土壤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参单体皂苷的空间变异性,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筛选影响人参皂苷含量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人参单体皂苷Rd、Rb2、Rc、Rb3在不同地区间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黑龙江海林、吉林通化、吉林柳河、辽宁宽甸、辽宁桓仁、吉林临江、吉林集安样品中的各人参单体皂苷含量较
目的:筛选出白及对光的最佳生物学响应条件.方法:通过遮阴度为80%、60%、30%、全光照(CK)4个不同遮阴处理实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下对白及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指标和多糖的影响.结果:(1)株高、叶长、叶宽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加,遮阴度为60%时,茎最粗,根数最多,叶片、块茎、须根干重达到最大.(2)叶绿素a、b的含量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a/b值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减小,使白及在弱光条件下充分吸收散射光,仍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60%遮阴处理白及净光合速率(Pn)最大,显著高于CK处理,并且随着光照强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益智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方案,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0、1、2、3,以益智常规施肥水平为2水平,0、1、3水平施肥量分别为2水平的0、0.5、1.5倍,共计14个试验处理组合,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益智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料配比处理对益智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不同,处理4(N2P2K2)的株高最高;处理11(N2P2K3)的茎粗最大;处理8(N2P3K2)的开花枝和结果枝数量最多.处理8(N2P3K2)的益智产量最高,百粒
目的研究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GEPIA分析PRR11在不同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并分析与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PRR11沉默细胞系,通过实验验证PRR11对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结果GEPIA分析发现,HCC组织中PRR11的水平更高(P<0.05);PRR11低表达HCC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更长(P<0.05);sh-PRR11组细胞在48 h、72 h和96 h的OD值分别为(0.32±0
活血中药和理气中药,二者在中医临床上常常配伍使用,然而2类中药功效发挥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晰。中药靶标活性谱是能够标示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作用强度的图谱,可用于中药功效作用机制的探索。该研究基于中药成分数据库获得常用活血中药集、理气中药集及非活血、理气的阴性集化学成分。通过活血中药化学成分与DrugBank数据库中化学成分的相似度分析获得活血中药化学成分预测靶标,以两者的相似值作为活血中药化学成分与预测靶点的活性值,进而对成分-靶标活性值赋予权重。将每味中药作用于同一靶点的活性值进行融合,分别构建活血、
目的: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南灰叶蕨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甘南野生灰叶蕨麻的块根为栽培种质,采用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法,对比研究了黑白膜覆盖、黑膜覆盖、白膜覆盖、液体膜覆盖及不覆膜(CK)处理对灰叶蕨麻叶生长、生物量、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在灰叶蕨麻的生长发育期,覆膜时叶的生长、生物量、块根产量均极显著高于CK,且液体膜覆盖效果最佳.在块根成熟期,液体膜覆盖的灰叶蕨麻叶片数达到最多为12.67片,叶片最长为9.80 cm,叶片最宽为3.90 cm;液体膜覆盖的灰叶蕨麻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胃肠道肿瘤等。晚期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会引起局部的骨质破坏,从而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脊髓压迫,引起截瘫。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大多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针对骨转移瘤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治疗,除了积极对原发肿瘤进行病因治疗外,骨转移性癌痛应遵循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模式,局部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姑息性放疗。而全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蜜远志的炮制工艺.方法:对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炮制时加蜜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以蜜远志中细叶远志皂苷和远志(口山)酮Ⅲ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蜜远志的炮制工艺.结果:蜜远志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100℃,炮制时间3.3 min,炮制时加蜜量21%.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蜜远志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蜜远志的临床使用和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蜜远志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目的探索营养治疗对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和顺铂为基础化疗和同步放疗,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3例)和营养治疗组(47例),通过记录其一般临床信息、营养指标、免疫状态和治疗反应,分析营养治疗与患者治疗反应和免疫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营养治疗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客观反应率、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此外,营养治疗组的免疫球蛋白
目的探讨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在红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29例红皮病患者,包括6例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EMF)、5例Sézary综合征(SS)及18例不同病因的炎症性红皮病(IE),4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及克隆性,比较其在炎症性红皮病与淋巴瘤相关红皮病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