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语”支持下儿童可视化学习的实践探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语”,即儿童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学习。“画语”能够搭建支架,让学习得以看见,让经验得到巩固与分享,让学习得以持续。教与学可视化能够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儿童的“画语”是可视化的“表征”,更是可视化的“思维”,从儿童“画语”方法的稚嫩性、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出发,建立儿童“画语”与可视化学习内在联系的实践探索,有利于幼儿理解、记忆、应用、分析、评价与迁移运用,支持幼儿的可视化学习。
其他文献
文言文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养,其教学策略包括:以主线教学统领全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加强朗读的有效指导,加深学生的个性理解;打破“文”“言”壁垒,巧妙融合,提升学生言语素养;挖掘文言文的深层内涵和人文价值,丰厚学生的精神底蕴。
<正>“数的认识”的学习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万以内数的认识”不同版本教材都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学习,但在编排顺序上有较大的不同。大部分教材是先认识1000和三位数,再认识10000和四位数。浙教版《数学》则是先认识三位数,再认识1000和10000,最后认识四位数。经过先前的学情分析,
期刊
学生要学会学习,需要得到相应的学习支持。学习支架,是支持儿童学会学习的脚手架。学习目标支架让学习进入有图谱,学习方法支架让自我意愿受尊重,学习工具支架让学习思维可视化,学习迁移支架让学习输出有方向。
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应指向整合性、结构化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主动地、有意识地关联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小学语文结构化学习的建构基于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革新,在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建立“文本”“单元”“主题”三类关联策略,整体设计学习境脉,关联学生真实生活,制定相应的反馈与评价策略,监测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统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要素,以形成相对完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结束治疗的6个月后,56例患者中,痊愈患者38例,占比为67.85%;显效11例,占比为19.64%;有效4例,占比为7
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乡村社会场域下小学“生趣语文”教学基于乡村生活,依据儿童在认知、情感、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因地制宜地实施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提升乡村儿童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品格,为乡村振兴培养未来人才。
<正>在“成长课堂”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许忠平老师执教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课堂上许老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问题串,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断与思考。片断一:引导式提问,激活前经验课件出示:
期刊
补偿性课程遵循融合教育的理念,建立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个体差异基础上,旨在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支持和帮助。课程基于差异教学的理论,采用个别化教学模式,注重特殊需要儿童个别化发展需要,提供个别化发展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方案。课程包含阳光课程、个别化教育课程、家园共育和评估评价四个板块,通过合理设计目标、优化实施途径、调整评价方式等方式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全面发展。
为达成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真正落地的目标,需了解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发现并解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现存问题。2021年6月,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面向南京市鼓楼区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现状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知识传授,疏于挖掘其教育价值;课堂教学聚焦解题教学,疏于学生素养形成;学生
江南博物课程是以小学科学课程为基础,融合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校以指向家国情怀培育的江南博物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抓手,通过学科拓展、主题探究、活动体验的方式,配合课程基地物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植根文化记忆,孕育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