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的不是人,是人性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为什么难管?有人说,难就难在每个人的思想、性格和志趣都不相同,你想要让手下都按照你的想法来,当然难。其实,这不是主要的,人难管的根本原因就是你老想着去管人,这是一种“控制”心理,而人又最讨厌被人管,这是一种逆反心理,控制与反控制,体现出来的也是一种人性。
  设计好“升官发财”的通道
  中国人有句古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为什么要往高处走呢?因为高处必定充满诱惑,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都想往高处走。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要么“升官”获取地位,要么“发财”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
  要调动和利用好人的欲望,需要准备好三套法宝:
  第一套法宝,管理好晋升晋级发展通道。有了这条通道,就能让人看到发展的希望,激励内心有追求的人不断努力并且能够得到回馈。当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针对不同岗位设计不同的发展路径,这条路径越往上走难度越高,它是有天花板的;二是在这条路径上设置里程碑,里程碑上刻着公里数(绩效标准)。


  第二套法宝,设计好薪酬管理体系。薪酬设计要级别和档次分明,设计这种薪酬的好处就是能够解决一个问题:“高处”的职位总是有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晋升,即使不能升官也能发财。当然设计这种薪酬有几个前提假设:一个前提假设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因素,10年前你拿2000块钱的工资已经很满意了,如果刨去通货膨胀因素,假设购买力相当的话,今天你还拿2000元工资,那肯定不满意。所以要随着时间推移进行适当的加薪。另一个假设是个人获得了成长(技能经验提升、绩效优秀),所以要“加档升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未必不是好士兵;最后一个假设是外部市场在不断发展,若想具有人才竞争力,就需要保持薪酬竞争力,从而不断上调薪酬水平。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薪酬结构的设计,不能把工资都变成固定部分,还要考虑到浮动和奖金部分,增加薪酬的弹性。
  第三套法宝,设计好绩效管理体系。这套法宝是确保如何“升官发财”的关键,它直接评价工作是否有价值,衡量是否达到“升官发财”的标准。有人做绩效考核,总是设计一套非常复杂的KPI指标系统,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做绩效考核,重要的是你需要什么,就考核什么,不要考核不需要的东西,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与考核初衷背道而驰。
  当然,满足“升官发财”欲望的同时一定要防范贪婪,过分强调升官发财也会把注意力放在患得患失上,从而忽视工作本身的价值,这就得不偿失了。
  把“责权利”理清楚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凡事都逃不脱一个“利”字。所以在执行一件事情或一项制度时,一定得把利害讲清楚。第一、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沟通,多强调这样做会有哪些好处。例如,很多人一听考核就头疼,因为感觉考核就是要挑错、找毛病,都不想面对,总是持有一种逃避心态。这时候,可以告诉他,考核是为了帮助他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帮助他指明方向,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可能效果会更好。第二、告诉对方不这样做有哪些坏处。
  人有安全需要,所以喜欢规避风险,这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告诉他不这样做可能会面临被孤立的风险,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支持这样做的,然后从群体里找到少数“意见领袖”,说服他们,赢得他们的支持,这一点至关重要,一旦“意见领袖”们开始支持一项动议时,往往就会起到羊群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难办的事情也就不难办了。
  反之,如果一件事情做了没有确定的好处,甚至做错了还会受到处罚,那么,作为一个人的理性选择就是:能做少一点就做少一点,能不做就不做。这就导致人人都不想多做事,造成人浮于事、相互推诿、不愿承担等各种怪现象,这就暴露出很多公司绩效考核的弊端——没有确定的好处,却有不确定的风险。从人性来看,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是失败的。
  所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利用趋利避害的人性特点,使责权利一体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才是一个好制度。
  用好“价值观”这根准绳
  很多企业之所以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两难境地,其核心就在于文化出了问题,文化的核心就在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判断的尺度,是集体行动的指南,但很多人往往把自己的喜好凌驾于价值观之上。
  比如,面试官面试,往往会看到顺眼的,就会满心喜欢,甚至下意识的想录用这个人,就会降低原来的招聘标准。这时候就要警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人?HR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人,还是根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能力素质来选人?
  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在招聘上,还体现在用人和绩效评价上,如何评价员工的行为,如何测评干部等等。核心价值观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反对什么,二是提倡什么。反对的行为就是要约束,提倡的行为就是要发扬光大,形成正面的榜样的力量,成为组织传承的精神财富。
  还是那句话:人力资源管的不是人,是人性。
其他文献
身处瞬息万变的行业生态,快消品公司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近20%的快消品公司出现了财务问题。企业领导需要仔细思考以下五个问题,为将来做好准备。  问题一:我们与别人的差异在哪里?  激烈的竞争、持续进行的产业整合、私募股权公司和激进投资者的介入,身处这样的行业生态,“挑战一切(Challenge Everything)”或许应成为消费品零售业的口号。企业应当更加积极地评估和重新思
期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几年前,他从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学岗位退休,在纽约和人联合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在最近的沃顿人力分析大会访谈中,他讲述了他的咨询经验,他原本“期待”那些“需要盈利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生存下来”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质量“能让他感到惊叹”。“但是我并没有感到惊叹,”他说道。  “你看着那些大型组织机构,它们应该是最优秀最合理的。但是在它们运营过
期刊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的差距从长期来讲也是人力资源的差距,而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企业创新能力的贡献,因而认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同样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是对企业适应力的贡献,企业适应力是保证企业不断延长生命周期的能力。研究证明,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力、对变化的适应力、对战略的适应力,是保证企业不断延长生命周期的核心要素。企业这些适
期刊
定位,就是使品牌实现区隔。  过去数十年间,美国商业发生的最大变化,要数各类商品的极度繁荣。  据统计,美国现有的商品高达1百万个库存单位(SKU),平均每个超级市场有4万个。而一个家庭80%到85%的需求,只要150个库存单位就可以满足。也就是说,每个商场里另外的39850样东西,很有可能会被人们忽略。  今天的消费者面临太多选择,经营者要么想办法做到差异化定位,要么就要定一个很低很低的价钱,才
期刊
营销的本质是在产品价值与顾客感知价值之间进行协调,以达到一种动态的购买平衡。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进行营销时须首要考虑的问题。然而,顾客感知价值是不易量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模糊的概念才给予了企业在产品上增加附加值的机会。那么企业如何解决由于信息趋向于对称性带来的顾客感知价值的多变性?  一、 购买前的渲染  渲染主要的目的是增加产品价值评判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影响顾客感知价值。  1. 历史
期刊
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变化远不止来自互联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贫富差距、外贸走势都在产生深远影响,它们共同导致很多我们熟知的商业逻辑不再有效。与其说企业的出路是“互联网化”,不如说是寻找应对系统性大变革的“进化”之道。  时代变化将来未来的时候,如早上五六点钟,晨曦刚刚照亮天际,你知道,太阳就要升起了,这就是趋势。在平稳时期,要获得成功,可能主要靠实力。而在时代变革期,要获得成功,可能最重要的是对
期刊
中国经济继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GDP增速、工业产值、零售额和其他指标的每一次向上或向下的变动,就像用来占卜的茶叶,人们都想从中获悉中国经济的走向。同时,尽管目前消费增速轻度放缓,但中国消费者继续保持消费,消费增长仍在一个惊人的上升轨道上。据预计,即使中国的实际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5.5%(低于官方预期),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将扩大约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
期刊
企业领导者如何使“战略一致性”在团队、业务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发挥作用。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可以做个简单测试,对公司展开关于战略和组织效率的坦诚沟通。选取公司整体或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因素,如决定未来成功的成长领域或其收益的主要来源,然后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经营战略能多好地支持公司目标的完成?目标指的是企业尝试去完成的东西。战略指的是企业如何达到目标。目标是持久的,是给公司指明方向的
期刊
超级IP是互联网风口的全新物种,也引领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化形态——IP化生存,并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在商业运作和战略营销层面共同需求的战略打法。  吴声:创新时代的超级IP化生存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新物种实验计划”缔造者、《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作者吴声提出,超级IP的核心有五点:第一,必须要有独特的内容能力,这个独特的内容能力告诉我们,今天企业提供何等类型的产品,输出何等类型的服务,建构何
期刊
创业不易,无论成或败,真正的创业者都值得尊敬。而在那些有迹可寻、轰然倒下的企业背后,还有许多黯然关闭、不为大多数人了解的企业。旁观者常可见马云的志得意满、刘强东的抱得美人归,而那些一次次重新创业的创业者们的足迹则更是常态。  此文中的8个案例选取的标准是:O2O领域,分属不同行业,之前获得过较大规模的融资或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之后有明确的关闭或收缩行为。  2015年度8大由盛及衰典型案例  这8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