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活动课要重视师生交流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在教育部组织的学员满意度调查中天津师范大学荣获“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全国第一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顾沛先生在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的2013年“国培”计划——教育部示范性项目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机构班)上,对某教师基于《电话计费问题》组织的数学探究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该点评深受学员欢迎.《电话计费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探究内容之一,意图在于在使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之后,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方程模型的思想.现从数学探究活动中师生交流的角度,谈一谈由顾沛先生的点评课引起的一些思考.1 师生交流的过程〖TPsjj.tif,BP〗〖TS(〗〖JZ〗图1 交流的过程:四个环节〖TS)〗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1].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重视数学课堂中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已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就是一种交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可以看做四个不断循环的过程[2](如图1):信息发送者以可以被接收者理解的方式将信息编码,然后传递信息;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后再将某些反应编入信息中反馈给发送者,发送者对此进行解码并产生自己的回应.语言、声音、眼神、动作等都可以是信息传递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师、学生分别固定在信息发送者、接受者的位置,信息交流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角色应是不断转换的.2 师生交流的组织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扮演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决不能仅仅作为开题者、欣赏者和总结者[3].从师生交流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语言、提问、倾听、反馈等都能起到组织、启发、引导、鼓励的作用,也影响着数学探究活动的质量.
  2.1 表述
  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语言表述将信息向学生发送.在顾沛先生看来,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反应了其本人的思路,也影响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与效率.教师准确、规范、精炼的语言是进行有效课堂交流的保障.课堂中师生交流的起点往往是数学问题情境,在《电话计费问题》一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表述如下:
  在使学生明确了两种电话计费方式之后,教师再次明确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这两种计费方式,哪种更划算呢”.如此,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表述,语言含糊,有失严谨.首先顾沛先生指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是贯穿此课始终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学模型的建立旨在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个人特例.“老师的手机支付方式”可替换为“初一年级组老师们的手机支付方式”等类似情境.其次,哪种计费方式更划算是因人而异的,笼统地问学生“哪种方式更划算”影响学生思路,以致学生听到问题后直接回答“方式二更划算”.此处建议将问题更改为“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我(们)”.
  交流片段2 学生明确了电话费用与主叫时间有关,并通过计算具体费用分析出主叫时间小于150分钟时方式一划算,主叫时间大于350分钟时方式二划算,教师继续引导学生.
  教师:对中间的一段(小于150分钟,大于350分钟)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如果打的较少的话应选方式一,如果打的较多的话应选方式二,肯定会有一个点,两种方式的费用会有一个相等.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他的意思是说肯定会有一个时间点,使得两种计费的方式费用相等.(面向被提问学生)那你如何看出来有相等呢?你能像刚才××同学说的那样吗?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吗?
  学生:……
  教师:还没想好,再想想(示意坐下)!
  学生想到会有费用相等的点,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师试图启发的追问下反而无言以对了,这与教师追问的措辞不当有关.“那你如何看出来有相等呢?你能像刚才××同学说的那样吗?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吗?”这样追问语句太长、过于啰嗦,使学生不知从何说起,已有的一点思路戛然而止.所以,为保证师生顺利交流,教师语言还应尽量精炼.如在学生说出会有一个点使两种方式的费用相等后,教师以“为什么总有一个点处的费用相等,你能说出道理吗”这一较为简洁的、又是关键的问题追问,可能会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明确.
  2.2 提问
  交流片段3 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请回顾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解决的过程大概包含哪几个步骤?
  电话计费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方法?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
  教师: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都经历了,说不全没关系.大致有哪些过程,在经历之后我们再概括一下.
  问题是教师向学生发送信息的主要形式,通过不断地提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以推进教学.教师表述的问题除了注意准确、规范、精炼外,还应具体、有针对性.如在交流片段3中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三个问题过大,学生无从回答,引起“冷场”,教师再次解释并鼓励学生后才有一位学生勉强做出回答.
  新课程改革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以及探究性学习,部分教师将之解释为教师讲的越少越好,认为师生交流就是一问一答,在教学中期望用课堂提问来体现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以提问来替代教师讲课.尤其是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更是回避“讲”的成分.顾沛先生指出,这种误解使得教师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其实,数学探究活动中并不是所有步骤、结论都需要在问答式的交流中由学生说出,在学生思维成分比较少的地方,教师可进行启发性讲解以节约课堂时间.   2.3 倾听
  倾听是教师作为信息接收者时的任务.不需要语言表达的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有效交流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很多情况下,教师在听学生说话时,不是集中注意倾听收到的信息,而是还在思考自己所要提出的下一个问题或将要讲述的内容,同时眼睛余光还监控着整个课堂的秩序.尤其是学生发出的信息与教师期待的反应不同时,教师很难予以关注,有时甚至干扰或打断学生的回答.对于这种现象,顾沛先生指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是一种育人活动.教师一心完成教学计划,无意中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即兴发挥的能力,带给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倾听时教师要停止说话,尽量专注于正在表达的学生,包括其传达出的言语的及非言语的信息.如学生起立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伴随双手颤抖、身体僵硬,教师应意识到他可能有些紧张.学生的言语内容、声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是教师倾听时关注的对象,即倾听不只用耳,还要用眼.
  2.4 反馈
  教师通过倾听,应该将自己的部分反应信息以某种载体反馈给学生,即对学生发出的信息作出评价.如面对学生“我……还没想好”的类似话语,教师鼓励的眼神与话语都可一定程度上击退学生的畏难情绪.当对学生进行表扬或鼓励时,教师惯用“很好,请坐”这一单调、笼统的评价.顾沛先生建议教师应给予具体的评价,如学生提出“电话费用与主叫时间有关”的观点后,“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你说到了点上”等类似评价会带给学生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交流片段4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解决问题,试图启发学生说出可以以字母表示主叫时间.
  教师:既然这道题中费用取决于主叫时间,而时间是在变化的,又要用它,那该怎么办?
  学生:我们可以设一个方程.
  教师:现在还没有到方程.我们要用数学的语言将这几种情况表示出来,先要把时间设一下.设时间为……?
  学生:t.
  当提问与回答有误差时,对教师的反馈能力是一个考验,也是折射教师教育理念的关键时刻.在交流片段4中,教师试图让学生先用字母表示出主叫时间,渗透符号表示的思想,再列方程,可学生已经想到了列方程.此处学生的回答并没有错误,只是不符合教师的预期.面对教师以个人预期为基准对学生传达出的信息解码,对学生做出消极的反馈,我们不禁要问,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是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还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在此,顾沛先生再次强调“我们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我们是在育人.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可能就因教师的打断或不应有的否定而受到负面影响”.3 师生交流的提升
  对于“四基”间的关系,顾沛先生认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堂时间;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统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4].教师有意识地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或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交流活动提升内涵质量的必要内容.
  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有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数学审美的思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例如由“数学抽象的思想”派生出来的有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符号表示的思想等.《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主要体现数学模型思想,但整堂课教师的口中及板书中却并没有出现“模型”一词,顾沛先生将之称为渗透数学思想.在将主叫时间分类讨论后,教师以缓慢、强调的语气总结“这5种情况的分类,是我们解决这种综合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并同时板书“分类”,是明确地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
  无论是传授还是渗透数学思想,都不是在讲授知识时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阐述的,也不是摆开架势、长篇大论地传授的,而应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融入师生的交流中的.例如课例中在帮助学生用形象的、情境的方法得到结论后,教师发问“这是严格的数学吗?能够完全说服别人吗?所以,我们还要回归到数学,用数字、字母、算式、方程等工具去说明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一切数学结论都不是数出来、猜出来,而是由逻辑推理来的,较好地渗透了数学推理的思想.为了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或传授数学思想,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并恰当地把握两者间的分寸.目前来看,渗透数学思想、传授数学思想与不同年龄学生的匹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观摩一堂好课能使人收获,聆听顾沛先生对一堂课的深度点评亦使人受益匪浅.成功的师生交流需要教师不断地揣摩、尝试与改进,始终不变的宗旨是数学教学要重视育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肯尼斯·莫尔.课堂教学技巧[M].刘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3.
  [3] 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4-7.
  [4] 顾沛.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1):14-16.
其他文献
数学解题过程其实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这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充满了挫折与苦恼,时不时的让人感受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望。但是,每一次的挫折、甚至是每一次的失败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说过的“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因为在不断的摸索与排除之中,会不经意地闪耀出意外的火花,让人顿感“柳暗花
期刊
已知运用此变换,明文H译为密文T,则密文QI(启的汉语拼音)的明文是字母是 .
期刊
2012年的中考已经落下大幕,自选数求值问题成为今年分式考题的杰出新秀。通过以下的例题介绍自选数求值问题。  1 明确外显自选数,化简后求值
期刊
学案导学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能体现课改方向的教学模式,然而直到目前,许多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本文首先简述一下学案导学的基本内容,然后给出一个典型案例,最后论述这种模式的教学价值.希望能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并自觉的研究及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期刊
由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于2004年通过初审后,从2006年开始进行实验。自2011年7月教材编写组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送审稿)对七年级上册和下册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订。在2012年1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出版后,编写组随之将修订好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及《整套教材修订方案》上报教育部。20
期刊
我们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感受“橡皮筋”法:如图1,将一条橡皮筋在A1、A2两点用图钉固定,将A1、A2之间另一点A3往上拉,形成△A1A2A3. 然后将点A3慢慢放松时,∠A3逐渐变大,∠A1与∠A2变小,恢复到原来位置时,A1、A2、A3成一条直线(即退化的三角形),此时∠A3变成180°,∠A1与∠A2变为0°,所以∠A1+∠A2+∠A3=180°.
期刊
1 引言   最近,浙江省象山县贤庠中学数学组举行了一次以“圆(1)”(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为载体的“同课异构”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堂观察发现:尽管不同的教师对这节课的把握有所不同,教法也有差异,但普遍存在着值得关注的问题:内容配置散点割裂化——弧、弦概念的引入和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引入有“天上掉下林妹妹”的感觉,并且“过程”(圆概念的形成
期刊
在文[1]中,对习题课从习题课在教学中的功能定位到习题课需要关注的要素,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本文结合PISA观念,意在通过四边形习题课的设计案例,进一步探讨习题课的设置,聊作引玉之砖.  有句话说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习题课中题目的设置也是如此,纵然是习题课,也就是说就是“解题”,若一个题目抛出,让学生尝试求解,然后交流,效果可能也不错,但学生面对此情此景,往往是少了点兴致,久而久之会感到
期刊
1. 都是三项式; 系数和都是1; 二次项系数都是正数,一次项系数都是负数;常数项都是正数;都是整式.  注:写出一个给3分,写出两个给6分,写出三个给9分,写出四个以上给10分.
期刊
《中学数学杂志》2013年第8期刊登了甘志国和高继勇老师的“正整数平方的一种奇妙性质”[1],阅后深受启发.笔者另辟新径,发现了一类“三个正整数立方和”的一种美妙性质:三个不同的正整数立方和等于另一个较大的正整数的立方,同时给出四元三次不定方程x3+y3+z3=u3的一种简单易懂的初等解法(只用初中知识),供读者参考.  关于正整数立方和问题,人们于近代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三位和四位的“水仙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