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914X(2018)48-0126-01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企业在选择设备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来选择设备,充分考虑设备的质保性、低耗性、安全性、耐用性、维修性、成套性、灵活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才能确保设备投入生产后的经济运行,为企业带来较好的回报。设备管理是生产保障的基础,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度约束的制造系统,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这要求系统化的设备管理、主动性的维修、全员性的参与和更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维修技能。设备是科研院校、工厂及实验室等机构必备的硬件设施,也是工业化的基础,随着各种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科研及生产等活动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设备管理也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在不断地完善。在劳动力日益紧缺及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成本及竞争力。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完善及提升设备的功能,降低单位产品产出的设备使用成本和提升OEE。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不断提升设备管理的方法及理念,创造性地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设备的选型、采购、使用、维护、升级改造及报废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经常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如何处置这些问题和困难是设备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和技能。
一、设备选型
设备的需求经过科学地论证之后就可以进入选型等环节,在这一环节,设备管理部门应该根据需求方的具体用途和参数要求等来对设备进行选型,如果是标准设备则只需要根据需求进一步选择厂商及型号等信息,如果是非标设备则需要对设备的尺寸,电气及机械配置信息进行初步设计,并形成文件,这一文件将是设备制造厂商报价及设计的基础。在这一通常称为SPECIFICATION的文件中应该包含下面几方面的内容:BACKGROUND、INTRODUCTION、SCOPE OF WORK、TOOL DESCRIPTION AND REQUIREMENT。BACKGROUND部分对设备的用途、配置、参数等进行简单地描述;此部分的定义目的是让大家对设备采购的背景有个清晰地认识。INTRODUCTION部分规定此设备的设计理念、文件及图纸等相关的权限归属甲方;此部分的定义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等纠纷。
SCOPE OF WORK部分对在整个设备采购过程中甲方、乙方的权责做详细地描述;此部分的定义明确了职责,为后续的沟通和交流扫清障碍。TOOL DESCRIPTION AND REQUIREMENT部分对设备的尺寸、配置及参数等详细的信息进行描述;此部分为供应商的报价及设计等提供依据。此部分包括的内容较多,如概述、安全、基本功能及流程图、设备草图及物理尺寸、电气配置要求、机械配置要求、程序设计要求,同时需要对设备采购的后续事项,如WEEKLY REVIEW、BUYOFF、TRAINING、DOCUMENTATION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定义。
在设备选型阶段,特别是非标设备的选型阶段,如果没有相同或者类似的设备作为参照,技术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来对设备的SPECIFICAITON进行定义,这时需要在设备的设计之初与需求方及设备提供方多沟通,多查资料,在设备设计之初将所有技术细节敲定,避免在设备开始设计时再做较大的改动;同时,在选型阶段,需要考虑新设备与已有设备备件的通用性;使用的PLC等器件是否是主流器件,软硬件等是否容易获得;新设备的结构是否便于后续的维护保养。
二、设备采购
设备的采购环节通常由采购部门来完成,在这一环节中,设备部门需要配合采购部门与设备供应商针对设备的要求和细节进行沟通,供应商据此来完成报价,在采购部门将QUALIFY的供应商和报价提供给设备部门后,甲方和乙方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具体要求、细节等组织定期的会议进行REVIEW,对一些技术细节进行讨论及微调,此类的会议需要设备的需求方、设备部门、采购部门及设备提供方参加。在此环节需要对新设备的软硬件保修期进行确认并写入合同。
三、设备的BUYOFF
设备组装调试完成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新设备做BUYOFF,即在设备供应方提供的地点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不符合SPECIFICATION要求的事项要求供应方在一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并提供相应的报告;如果无法在供应方完成BUYOFF,可以在设备进场调试时完成相关的检查和整改。通常对新设备的BUYOFF工作需要组织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尽可能地发现新设备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项目,以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失;在设备厂商完成不合格项的整改并提供相应的报告之后,要求设备厂商将设备连同相应的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电气图纸及机械图纸等资料一并发送给甲方。
四、新设备的投入使用
当设备厂商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之后,需要对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安全、维护等方面的培训,之后由相关的技术人员出具相应的操作手册对操作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避免因为操作的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及设备损坏。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初,设备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新设备的具体情况来编写维护手册,即通常所称的MMMM,制定DAILY CHECKLIST及三级保养制度,制定相应的备件计划。
五、新设备的维护保养
新设备一般都会有磨合期,在此期间往往设备的故障率较高,也是发现很多设计缺陷并进行整改的黄金期。在此期间,设备部门的技术人员应该深入现场与操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新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操作是否简单、方便,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或者故障,一段时间后可以招集使用部门的员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REVIEW,对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要求供应商对相应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和具体时间表。当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进入稳定期,此时间段内设备运行会相对稳定,故障率也会相对较低。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企业在选择设备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来选择设备,充分考虑设备的质保性、低耗性、安全性、耐用性、维修性、成套性、灵活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才能确保设备投入生产后的经济运行,为企业带来较好的回报。设备管理是生产保障的基础,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度约束的制造系统,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这要求系统化的设备管理、主动性的维修、全员性的参与和更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维修技能。设备是科研院校、工厂及实验室等机构必备的硬件设施,也是工业化的基础,随着各种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科研及生产等活动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设备管理也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在不断地完善。在劳动力日益紧缺及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成本及竞争力。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完善及提升设备的功能,降低单位产品产出的设备使用成本和提升OEE。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不断提升设备管理的方法及理念,创造性地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设备的选型、采购、使用、维护、升级改造及报废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经常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如何处置这些问题和困难是设备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和技能。
一、设备选型
设备的需求经过科学地论证之后就可以进入选型等环节,在这一环节,设备管理部门应该根据需求方的具体用途和参数要求等来对设备进行选型,如果是标准设备则只需要根据需求进一步选择厂商及型号等信息,如果是非标设备则需要对设备的尺寸,电气及机械配置信息进行初步设计,并形成文件,这一文件将是设备制造厂商报价及设计的基础。在这一通常称为SPECIFICATION的文件中应该包含下面几方面的内容:BACKGROUND、INTRODUCTION、SCOPE OF WORK、TOOL DESCRIPTION AND REQUIREMENT。BACKGROUND部分对设备的用途、配置、参数等进行简单地描述;此部分的定义目的是让大家对设备采购的背景有个清晰地认识。INTRODUCTION部分规定此设备的设计理念、文件及图纸等相关的权限归属甲方;此部分的定义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等纠纷。
SCOPE OF WORK部分对在整个设备采购过程中甲方、乙方的权责做详细地描述;此部分的定义明确了职责,为后续的沟通和交流扫清障碍。TOOL DESCRIPTION AND REQUIREMENT部分对设备的尺寸、配置及参数等详细的信息进行描述;此部分为供应商的报价及设计等提供依据。此部分包括的内容较多,如概述、安全、基本功能及流程图、设备草图及物理尺寸、电气配置要求、机械配置要求、程序设计要求,同时需要对设备采购的后续事项,如WEEKLY REVIEW、BUYOFF、TRAINING、DOCUMENTATION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定义。
在设备选型阶段,特别是非标设备的选型阶段,如果没有相同或者类似的设备作为参照,技术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来对设备的SPECIFICAITON进行定义,这时需要在设备的设计之初与需求方及设备提供方多沟通,多查资料,在设备设计之初将所有技术细节敲定,避免在设备开始设计时再做较大的改动;同时,在选型阶段,需要考虑新设备与已有设备备件的通用性;使用的PLC等器件是否是主流器件,软硬件等是否容易获得;新设备的结构是否便于后续的维护保养。
二、设备采购
设备的采购环节通常由采购部门来完成,在这一环节中,设备部门需要配合采购部门与设备供应商针对设备的要求和细节进行沟通,供应商据此来完成报价,在采购部门将QUALIFY的供应商和报价提供给设备部门后,甲方和乙方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具体要求、细节等组织定期的会议进行REVIEW,对一些技术细节进行讨论及微调,此类的会议需要设备的需求方、设备部门、采购部门及设备提供方参加。在此环节需要对新设备的软硬件保修期进行确认并写入合同。
三、设备的BUYOFF
设备组装调试完成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新设备做BUYOFF,即在设备供应方提供的地点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不符合SPECIFICATION要求的事项要求供应方在一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并提供相应的报告;如果无法在供应方完成BUYOFF,可以在设备进场调试时完成相关的检查和整改。通常对新设备的BUYOFF工作需要组织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尽可能地发现新设备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项目,以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失;在设备厂商完成不合格项的整改并提供相应的报告之后,要求设备厂商将设备连同相应的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电气图纸及机械图纸等资料一并发送给甲方。
四、新设备的投入使用
当设备厂商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之后,需要对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安全、维护等方面的培训,之后由相关的技术人员出具相应的操作手册对操作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避免因为操作的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及设备损坏。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初,设备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新设备的具体情况来编写维护手册,即通常所称的MMMM,制定DAILY CHECKLIST及三级保养制度,制定相应的备件计划。
五、新设备的维护保养
新设备一般都会有磨合期,在此期间往往设备的故障率较高,也是发现很多设计缺陷并进行整改的黄金期。在此期间,设备部门的技术人员应该深入现场与操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新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操作是否简单、方便,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或者故障,一段时间后可以招集使用部门的员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REVIEW,对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要求供应商对相应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和具体时间表。当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进入稳定期,此时间段内设备运行会相对稳定,故障率也会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