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 8年5月,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受“写生新汶川”活动主办方的邀请,蒋悦先生从广东来到了汶川,与十几位广州和汶川的艺术家一起,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新汶川”写生之旅。因为展期的原因,这批作品没有随广东的艺术家一同回家。今天,整理打包这些作品时再次细细品味,欣赏蒋悦先生的纸本水墨写生作品,睹画思人,颇有感触。
当笔墨成为一种生活,“写意性”的图像记录如日记般呈现心跳的脉动,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与生活启示。
在蒋悦先生的水墨写生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中国传统宣纸笔墨自由自在的驾驭能力以及信马由缰的表达乐趣。无论是清晨在民宿的阳台远眺《映秀东村庙子坪》,还是肃立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无论是在《水磨春风阁远望寿溪河》,还是在汶川羌山欣赏《萝卜寨羌王府晚照》,随意、朴实、洒脱的笔墨意趣跃然纸上。“不似之似”的形象塑造,呈现的是蒋悦先生自己的视觉经验,并通过“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位置经营,从而获得一种具有东方审美的“诗意”表达。
我们一行十几人中,蒋悦先生的画具最为简单轻便。一支毛笔,一小瓶墨汁,一个小盘子,挤上冷暖两种颜色,这种简便令我们一行中的油画家们羡慕不已。看蒋先生画画,也是一种享受,当饱蘸水与墨的毛笔轻轻落在宣纸上的瞬间,奇妙的事情便发生了,有如上帝创世之手开天辟地,是写、是画、是涂、是抹、结果固然不同,“写意性”的表现,在视觉上呈现的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积淀。
笔,在宣纸上点画顺逆;水,在宣纸上自由晕化。是写生?还是创作?这一过程是艺术家写意技法与写意观念的有效统一,是艺术家的文化修为、生活积累与笔墨经验的全方位复合,其中蕴含了东方人的品格与思维方式。
“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遥遥相望的两座高山,其审美架构源自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东方艺术传统是缘于相对稳定的地域与民族,并有着千年的艺术探索历程,艺术家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经验,在观念与思维方式上必然会形成“趋同”的特征。所以说,从精神层面来看东方艺术,毫无疑问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儒道文化是其养分的主要来源。在理念上,又表现为主客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交融,正所谓“澄怀观道”“悟对通神”;在创作上,其观察方式是不同于西方定点观察的一种游观状态,是艺术家目识心记,“以小观大,移步易景”的空间营造;在形象塑造上,也是艺术家用“视觉经验”,追求“不似之似”以达到“以形写神”的意境呈现。
概言之,“写意性”的强调,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关系的回归,是画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技法写意与观念写意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家的文化修为、生活积累与艺术实践经验的全面复合,其中,深深地积淀了东方人的品格和思维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蒋悦先生是颇具中国人文气质的艺术家。观他的作品,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蕴含在他纸本水墨作品中的,具有东方审美意味的“写意性”特征。无论是这批水墨写生作品,还是他以前表现城市发展进程中,市井生活孤独浮躁的饮食男女,都可以看到这种一脉相承的、充满笔墨意趣的“写意性”风格特征。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笔墨在纸上的物理或者化学变化所传递出来的快感。蒋悦先生在笔墨中徜徉、在笔墨中活着、在笔墨中流连。笔墨之于蒋悦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写意的生活。
蒋悦先生的老朋友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罗一平先生,曾这样描述他认识的蒋悦:“为人低调、谦和,行事谨慎,言谈富有幽默感,而这一点更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我一直认为,蒋悦是一位优秀的人物画家,在当今的人物画坛上,应处于一线名家的位置。但种种内外机缘所至,他的学术水准与他应达到的社会认知度很不成正比。也许,这与他事事低调、处事不争的人生态度有关,其做人如此,画画也如此,推介自己的艺术也是如此;也许,这与他自我学术定位也有关。他送给我数本纸头画的画册,这些作品多在各种会议其间利用身邊随意拾起的纸头就写,轻松、幽默,很见造型功夫和利用纸头原有图案或文字重新组织画面的功夫,显示出一种熟练驾驭画面的机巧。作品上的简短文字与画面一样让人心动,把生活中的快乐与不快,失意与得意以及藏潜于图像下的沧桑,均不露痕迹的以轻松幽默的笔调书写出来。但是,过多的这类画册的出版和展示,让许多人不自觉间把他定位成了一位漫画家,从而忽略了对作品中精到的水墨语言的关注,忽略了对他如何运用这种独到的语言表现自我,呈现社会认知的研究。”罗先生的描述是非常准确的,虽然只有两周的朝夕相处,但却很好的印证了朋友眼中的蒋悦——一个具有独特艺术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然而处事却处处低调的、可爱的“土豆”蒋悦。
蒋悦的这批水墨写生作品,是一种小品式的轻松呈现,但这绝不是全部的蒋悦。翻开他送给我的画册,我们将为其用水墨丰富的语言,对众多人物和宏大场景,多形式多意象的刻画所惊叹,为他的当代水墨历史剧般宏大叙事所震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蒋悦先生对水墨语言的探索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之林中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正是基于对世界文化多元生态的深刻认识,对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而提出的英明论断。看着蒋悦先生的水墨作品,我在想,当他面对自然拿着极为简单的笔墨工具,进行“写意性”自由表达的时候,他一定是充满文化自信的,现在,我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内心也是充满自信的,那么,在美术馆欣赏着与蒋先生一样,用东方审美意蕴的“写意性”中国画作品的世界观众,也一定会在内心激发起这种自信。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作为同道同仁,我们愿意与蒋悦先生一起,迈着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步伐,用艺术的方式,行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当笔墨成为一种生活,“写意性”的图像记录如日记般呈现心跳的脉动,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与生活启示。
在蒋悦先生的水墨写生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中国传统宣纸笔墨自由自在的驾驭能力以及信马由缰的表达乐趣。无论是清晨在民宿的阳台远眺《映秀东村庙子坪》,还是肃立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无论是在《水磨春风阁远望寿溪河》,还是在汶川羌山欣赏《萝卜寨羌王府晚照》,随意、朴实、洒脱的笔墨意趣跃然纸上。“不似之似”的形象塑造,呈现的是蒋悦先生自己的视觉经验,并通过“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位置经营,从而获得一种具有东方审美的“诗意”表达。
我们一行十几人中,蒋悦先生的画具最为简单轻便。一支毛笔,一小瓶墨汁,一个小盘子,挤上冷暖两种颜色,这种简便令我们一行中的油画家们羡慕不已。看蒋先生画画,也是一种享受,当饱蘸水与墨的毛笔轻轻落在宣纸上的瞬间,奇妙的事情便发生了,有如上帝创世之手开天辟地,是写、是画、是涂、是抹、结果固然不同,“写意性”的表现,在视觉上呈现的是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积淀。
笔,在宣纸上点画顺逆;水,在宣纸上自由晕化。是写生?还是创作?这一过程是艺术家写意技法与写意观念的有效统一,是艺术家的文化修为、生活积累与笔墨经验的全方位复合,其中蕴含了东方人的品格与思维方式。
“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遥遥相望的两座高山,其审美架构源自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东方艺术传统是缘于相对稳定的地域与民族,并有着千年的艺术探索历程,艺术家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经验,在观念与思维方式上必然会形成“趋同”的特征。所以说,从精神层面来看东方艺术,毫无疑问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儒道文化是其养分的主要来源。在理念上,又表现为主客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交融,正所谓“澄怀观道”“悟对通神”;在创作上,其观察方式是不同于西方定点观察的一种游观状态,是艺术家目识心记,“以小观大,移步易景”的空间营造;在形象塑造上,也是艺术家用“视觉经验”,追求“不似之似”以达到“以形写神”的意境呈现。
概言之,“写意性”的强调,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关系的回归,是画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技法写意与观念写意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家的文化修为、生活积累与艺术实践经验的全面复合,其中,深深地积淀了东方人的品格和思维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蒋悦先生是颇具中国人文气质的艺术家。观他的作品,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蕴含在他纸本水墨作品中的,具有东方审美意味的“写意性”特征。无论是这批水墨写生作品,还是他以前表现城市发展进程中,市井生活孤独浮躁的饮食男女,都可以看到这种一脉相承的、充满笔墨意趣的“写意性”风格特征。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笔墨在纸上的物理或者化学变化所传递出来的快感。蒋悦先生在笔墨中徜徉、在笔墨中活着、在笔墨中流连。笔墨之于蒋悦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写意的生活。
蒋悦先生的老朋友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罗一平先生,曾这样描述他认识的蒋悦:“为人低调、谦和,行事谨慎,言谈富有幽默感,而这一点更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我一直认为,蒋悦是一位优秀的人物画家,在当今的人物画坛上,应处于一线名家的位置。但种种内外机缘所至,他的学术水准与他应达到的社会认知度很不成正比。也许,这与他事事低调、处事不争的人生态度有关,其做人如此,画画也如此,推介自己的艺术也是如此;也许,这与他自我学术定位也有关。他送给我数本纸头画的画册,这些作品多在各种会议其间利用身邊随意拾起的纸头就写,轻松、幽默,很见造型功夫和利用纸头原有图案或文字重新组织画面的功夫,显示出一种熟练驾驭画面的机巧。作品上的简短文字与画面一样让人心动,把生活中的快乐与不快,失意与得意以及藏潜于图像下的沧桑,均不露痕迹的以轻松幽默的笔调书写出来。但是,过多的这类画册的出版和展示,让许多人不自觉间把他定位成了一位漫画家,从而忽略了对作品中精到的水墨语言的关注,忽略了对他如何运用这种独到的语言表现自我,呈现社会认知的研究。”罗先生的描述是非常准确的,虽然只有两周的朝夕相处,但却很好的印证了朋友眼中的蒋悦——一个具有独特艺术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然而处事却处处低调的、可爱的“土豆”蒋悦。
蒋悦的这批水墨写生作品,是一种小品式的轻松呈现,但这绝不是全部的蒋悦。翻开他送给我的画册,我们将为其用水墨丰富的语言,对众多人物和宏大场景,多形式多意象的刻画所惊叹,为他的当代水墨历史剧般宏大叙事所震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蒋悦先生对水墨语言的探索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之林中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正是基于对世界文化多元生态的深刻认识,对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而提出的英明论断。看着蒋悦先生的水墨作品,我在想,当他面对自然拿着极为简单的笔墨工具,进行“写意性”自由表达的时候,他一定是充满文化自信的,现在,我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内心也是充满自信的,那么,在美术馆欣赏着与蒋先生一样,用东方审美意蕴的“写意性”中国画作品的世界观众,也一定会在内心激发起这种自信。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作为同道同仁,我们愿意与蒋悦先生一起,迈着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步伐,用艺术的方式,行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