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C工具的收发组件测试产能提升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一种双通道收发组件的测试方法提升探索。通过测试方法的提升,解决了该组件需要重复测试、重复压接的现状,实现测试产能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生产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引言
  随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及应用,收发组件越来越受设计师们的青睐。收发组件的测试需要借助测试夹具实现组件指标的采集。因此,为了保证发射和接收通道与仪表之间的互通,夹具上必须有供发射通道放大的射频激励端口、发射通道的功率输出端口;同时还需要有接收通道的回波输入端口以及将接收通道得的信号传送出去的端口。为了确保测试的精度及速度,各端口与组件的连接贴合度非常重要。
  一部雷达的收发组件数量少则上百个,多则上万个,且组件的工作频带宽、测试指标多,如果测试效率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将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因此,提升组件的测试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测试实现方法
  采用计算机对收发组件和仪表进行直接控制的方式,通过测试软件编写控制测试仪表及提供数字控制信号,对仪表的采集结果进行读取、保存。操作时,只需将仪表开启后进行初始化,按要求正确连接组件的方向于夹具上,点击开始测试即可,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需要对某些组件进行再次测试,同时也发生过由于压接的原因导致的测试不准确的现象,经分析与试验发现:测试中会发生需要多次测试与压接,可能由于组件的工作频率高、接口复杂等原因。针对组件的重复测试、重复压接的现状,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多因素的排查及试验发现:
  (1)卯纽扣探针氧化 针对组件的重复测试、重复压接的现状,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多因素的排查及试验发现:测试工装上的卯纽扣探针属于易损耗品,压接频数过多,使用时间过长,卯纽扣探针会氧化,从而导致测试中断或者测试产品不合格,同时还需考虑卯纽扣探针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2)卯纽扣探针松动 测试过程中,若信号不能正常导通,则测试无法正常进行。通过选取3个批次310件组件测试其电源导通率,电源导通率仅有73.6%。其中有82件组件电源不导通,针对这82件,仔细查找了原因,进行了二次分层,其中因为卯纽扣探针松动所导致的电源不通的占89.0%。因此,卯纽扣探针松动是影响电源不导通的因素。
  (3)卯纽扣探针头半径小 由于整个测试工装是采用卯纽扣探针压接式接触法,所以探针的准确压接是保证组件与工装完美契合的核心,作用是可以使信号顺畅输出。在保证通电率百分百的情况下,选取之前测试合格的组件,对其压接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保证通电率百分百的情况下,组件的压接通过率仍然很低,平均仅达到24.9%。
  测试方法的提升研究
  根据试验得到的导致需要多次测试或压接的原因,采取了提升方法如下:
  首先,对卯纽扣探针有定期的更换时间,确保卯纽扣探针无氧化。
  其次,频繁的压接测试使卯纽扣探针上下方向松动,导致卯纽扣探针压接不紧。基于定位板厚度相同、探针长度相同,使用游标卡尺直接对工装上的露出卯纽扣探针长度L进行测量验证。发现露出的探针长度对组件电源导通率有较大影响;
  为了验证探针长度与组件电源导通率的相关性,采用分层抽样法,得出露出的探针长度L与信号导通率呈强负相关。
  最后,为了判断探针头半径对压接通过率的影响情况,我们对探针进行打磨,得到不同半径的探针,控制工装不变,抽取100个模块进行试验。基于探针头过大,无法装入卯纽扣里,探针半径取值小于等于0.025mm,并制表二如下:探针头半径与测试的压接通过率成二次關系。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要达到既定目标,该探针的压接通过率必须大于90%。
  考虑到探针头半径小和探针松动都是探针的问题,在这里针对卯纽扣探针的3个因子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DOE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方案。
  1、确认试验因子水平
  为了减小探针与测试点接触面积和使探针与工装更紧密的结合,做到无松动,提高组件通过率,对卯纽扣及探针进行测量得出探针长度、探针头半径和卯纽扣高度。
  2、确定最佳参数
  经过研究,得出3个因子需要确定的最佳条件
  利用试验结果制作新的工装,用于产品的测试并对测试产能进行了跟踪分析。
  结束语
  通过测试产能的提升,提高了组件的测试日产量,排查了收发组件重复压接和重复测试两个关键因素,为后续的多套产品测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参考文献:
  [1]吕春明 收发组件测试技术研究 雷达科学与技术 第3期 2012年6月
  [2]邢文英 QC小组基础教材(二次修订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力需求越来越高,电力工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电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电力工程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管理信息系统尤为重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化管理,无论是在电力成本的节约,还是电力环保中都有相当高的成效,对电力管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环保管理中的应用的现状,并针对
期刊
【摘 要】在供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点而造成的线损问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其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电网的供电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尽可能地把线损减到最低,从而使供电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线损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通过用电检查工作来全面分析产生线损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线损,加强对用电的有效管理,提高供电的效率,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为
期刊
【摘 要】估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举足轻重。新课标将估算作为--一种伴随精确计算而存在的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具有技巧性和生活性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倡导“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下,估算值得青睐。增强小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运
期刊
【摘 要】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电力信息技术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所以近年来我国也日益重视这方面问题,不断加快了对电力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研究,力求充分发挥出电力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以下笔者就联系实际来谈谈电力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工程领域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如
期刊
【摘 要】隨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继电保护设备技术的腾飞,电力监控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也是日益重要。因此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必须引起每一位电力工作中的重视。本文将针对电力监控系统及其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  前言  如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这对电力系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而电力监控系统是一种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数据仓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为新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一些潜在的问题预测能力较强,特别是对电力营销系统中较大规模的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营销领域中重要的应用工具。因此,本文对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应用
期刊
【摘 要】对于研制雷达系统的过程中收发组件测试工作,对于传统的收发组件测试方法进行改进。对于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本文对于传统的收发组件测试技术以及改进后的技术进行简单阐述。在新的测试技术中,利用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对于收发组件的工作程序和电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并且提出了收发组件系统的方案,这种测试方案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还可以保护测试过程。该种方案具有其他测试系统没有的特点,并且为相关工作人员提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中,电力通信的發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对电力通讯的各方面性能要求也有所提高,电力公司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下的居民需求,将电力通信的发展放在电源新技术及应用研究上。本文通过当下电力通信行业的分析,对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进行简单了解,并分析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特点,以此对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适用于我国大部分电力通信行业,期待以此文指导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类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给我国的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助力。无线电子通信技术作为其中一项新兴科技,近年来在我国各个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提高其实用性及安全性的问题[1]。本文首先对无线电子通信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该技术应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其应用安全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无线;电子通信技
期刊
【摘 要】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前提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取得显著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现代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发展。电子装联工艺技术所代表的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现代电子装联工艺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核心。特别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子装联工业技术正处于日益竞争的局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本文依据现代电子装联技术作为入手点,概述了目前电子装联工艺技术的发展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