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导师。就是在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邓小平理论,“以人为本”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分别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市场经济理论、民主法制理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阐明了“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以人为本;邓小平理论;重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53-02
  
  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看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看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尊重人是指尊重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劳动、尊重人的创造、尊重人的自由等;解放人不仅是指政治上的解放,而且是指使人摆脱愚昧和贫困的奴役,走向文明和富裕;发展人是指使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个人潜力和智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需要得到全面丰富和满足,使人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爱民为民思想,如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黄宗羲更为直接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等,但他们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了“得民心”进而“得天下”,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在邓小平理论中都得到了光辉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它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方面面。
  一、 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把社会主义制度理解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他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分为两个层次,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层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二层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从逻辑关系上讲,前者(“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后者的基础,是后者的手段,而后者(“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这两个层次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他坚决摒弃了“文化大革命”中搞的“穷过渡”,确认“致富不是罪过”,坚持“社会主义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而共同富裕的主体就是人民群众,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最终价值。社会主义本质论反映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澄清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偏见和迷惘。
  二、 体现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的“以人为本”思想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2]“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以后的多次谈话和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又多次阐述这个观点。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更是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这就对长期争论不已、阻碍我们前进的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这个问题,进行了清楚、透彻、精辟的总回答。党的十四大又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促进普遍的独立个人的生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我国市场化带来的最根本变化就是人的变化,一切其他变化都可以归结到这一根本变化上来。人的变化包括许多内容,而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而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独立,这是我国社会最需要而又最缺乏的。从人的发展过程来看,实现个人独立的历史转变在我国至今没有完成。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造成我国从未形成过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靠天吃饭的小生产方式使人不得不屈从于自然;封建宗法制度的社会结构把人牢牢地系在自然血缘纽带之中;儒家的人伦道德又几乎扼杀了人的一切个性,没有真正的“个人”,所有的只是官吏(即贵族、士大夫)或百姓、君子或小人等。到了近现代,虽然经历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人和过去有所不同,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更多的是要求人们“服从”和“执行”,家长制、独断专行的封建宗法残余影响很大,个人不可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独立性。个人缺乏独立的人格,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法释放其内在潜力,这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长期落后的最深刻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市场经济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市场经济正好是这样一种活动体系,是在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独立个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化的交往形式和联系方式,其本质要求人们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首先,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货币关系代替了自然关系,从而摆脱了对人身的依附和依赖。在市场交换关系中,人们面向市场也就是面向社会;参与交换就是参与人类的共同活动;交换物品就是交换人们的不同劳动;占有物品就是占有共同的社会生产力,这样个人便和社会融为一体,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也意味着打破了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使人们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只有一种身份即物(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劳动力等)的所有者的身份在起作用,它不允许有超经济的特权和不平等的关系,否则就无法实现等价交换了。最后,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为独立个人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场所。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个人不同的智力、体力、能力及努力程度都对个人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作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那么,每个人只要参与竞争,投身于这所“大学校”,就会逐渐地学会和驾驭规律,成长为自主、自立、自律和自由的独立个人。市场化的历史功绩主要是促进了个人人格的生成和发展,推动了独立个人的自由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生产都是个人力量的物化,个人力量的相互联系就构成社会的生产力。因而要解放生产力,在现实中就要首先解放个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历史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这一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证明。市场经济的本性就是以个人为本体的自主性经济,传统的计划经济则是命令性经济,二者的性质根本不同,自主性经济要求发挥一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而不是只调动少数或个别人的积极性,所以市场化必然带来人的普遍的全面的解放。
  三、 体现在民主法制理论方面的“以人为本”思想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法制思想。他多次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经济平等需要一定的政治民主作保障,没有政治上的民主就很难做到经济上的平等。所以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取得经济平等权的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考察近代以来的民主国家,无不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而逐步实现民主化。第一,市场化引起了“人民”概念内涵的巨大变化。“人民”已不像过去那样仅指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而是指社会上的全体公民。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到了近代市场化阶段才实现了真正的民主。第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随着经济市场化,社会生活也必然地法制化,“人民的权力”也逐渐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认。凡是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都明确地把实现和保障人的民主权利作为民主制度的内容在宪法中规定下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规定下来。在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上,民主制度是对专制制度的一次革命。专制制度是以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思想禁锢践踏人的权利,抑制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民主制度则为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核心的价值就是“以人为本”。
  当今世界潮流是和平与发展,民主化的浪潮波及世界各国,树立“亲民”、“爱民”形象已成为许多国家竞选国家或地方官员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邓小平正是总结了以往我党执政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面对世界民主化的潮流,反复强调:“(我们党要)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和改革体制的标准,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反复强调要用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种“亲民”、“爱民”、“为民”和以平民身份出现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思想和作风,就是我们党具有时代特色的执政理念,就是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要牢固树立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
  邓小平理论充满着深厚的人本主义思想底蕴,内涵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深沉眷注,具有独特而深厚的人文精神。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表达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对中国人民群众的真切情感,是其最高价值观的具体化和深化。可以说,对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走上民主、文明、富强而倾注毕生精力,正是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和突出特征。
  
  参考文献: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1993.
  [2][4][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要:在舞蹈训练中,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方法。按照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达到舞蹈中最基本的软开度要求,才能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舞蹈教育;软开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30-02    一、大学校园中舞蹈专业学生的情况  一般来说,接受大学高等教育的舞蹈专业学生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接受学历教育为目的的艺术表演团
期刊
摘要:随着体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体育课堂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体育课教学仍然是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忽视学生体育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虽然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应包括身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参与等方面,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能体现出来,使学生在一个狭隘的教学空间中,重复单一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学内容只限于固定化的知识、技能,没有尝试新的学习的模式,教学中很少有与思维相关的教学环节
期刊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确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和领导阶级,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关键词: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2-01    建国以后,毛泽东多次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列举了当前CBA赛场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并对篮球赛场不文明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篮球赛场不文明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应加以消除与纠正,提倡全社会要积极营造文明的赛场气氛,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篮球赛场;不文明现象  中图分类号: 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24-02    一、 前言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当今人们的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们进行共同理想教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坚定人们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的问题很突出,为此,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趣味性少而严肃性多。那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总结出愉快教学“十二法”,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7-01    一、思想政治课愉快教学“十法”  思想政治课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趣味性少而严肃性多。那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
期刊
摘要: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以及“我思”曾给先验现象学以新的推动,但是普遍怀疑并不能达到彻底的明见性,而必须借助于现象学的悬搁从不具有完备的明见性的“我思”过渡到能够作为认识之奠基的“先验自我”之上。  关键词:明见性;普遍怀疑;我思;先验自我  中图分类号:B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8-01    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写道,“法兰西最伟大的思想家
期刊
摘要:关于“性”本质的探讨,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而最著名的两个观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本篇试图将两者综合论述以及全面性的阐释所谓“性”的本质,并提出自身的看法和理解。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恶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3-01    “性”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牟宗三先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的互联网时代,努力探索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网络立体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作用,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互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0-02    青年大
期刊
摘要:清代可说是马班异同研究成就最大的时期。清人对前人的成果展开了总结性的评论。清代学者在对前人研究马班异同的成果进行全面清理以后,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其中确有不少超越前人的地方。从总体上说,清代学者对马班异同的认识问题,其主要倾向于甲马乙班,又认为班马皆为良史。  关键词:清代;《史记》;《汉书》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44-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