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灰暗的光线里,车内人影模糊。在单调得令人有些烦躁的爵士乐中,路边的树影从车身掠过。这个画面一次次重复着,长达两分十秒。这样的视觉刺激,将原本画面外和影片正在讲述的事件毫无干系的我的情绪牵扯进去,与甚至还没有看清“真容”的两个影子同步呼吸压抑。
郭德纲解释在表演中常常调侃于谦的父亲是“因为艺术的需要”,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观众带入相声中。
两分十秒,从观赏到不耐烦,我不知不觉中随着情绪的变化入戏。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大师,在这部令他享誉世界影坛的电影里,属于他的两分十秒的影像世界怎么肯止步于将观众带入电影的“段位”!现实世界日复一日从有趣变为无趣的生活被浓缩成灰色的简单画面,跟随着同一画面同一段音乐的一次次重复,我们的忍耐不被察觉地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替代观赏。这一刻了悟那两分十秒的卓越、不简单: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喜新厌旧的转换不由自主。于是目光在那一刻深入银幕,看到了长时间行驶在旅途的汽车承载着的迷茫。
这也是银幕下跨越时空困扰人类的无解命题。
不要急于证明罗曼·波兰斯基的骇世之作《水中刀》拍摄于距今五十多年前的1962年,在相距半个世纪的两个时间节点上,消失与新生使昨天与今天不再重叠,但,网络时代几近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仅仅能在“重复”的层面挤压时间,大约至今还没有什么事物的生命比两分十秒短。于情于物,人性固守喜新厌旧。
继续观摩“人性的深刻挖掘者”波兰斯基对人性命题力透纸背穿越时空的“解剖”。这把“刀”,今天依旧当得起锋利。
精雕细琢的光线终于聚焦车内的两个人,这一刻,表情麻木、厌倦甚至有些冷漠的男人与女人彼此间的隔阂一览无遗。这是一对有闲阶层的中年夫妻,正驾驶着私家车去往停泊在岸边的私家游艇,准备水上度假——与有缘人做快乐事。悲催的是他们的婚姻正处于时间制造的烦恼期,于是舟车劳顿带上旅程的,似乎只有往日的隔阂与当下的针锋相对。
中途,他们遇到了一个请求搭车的年轻小伙子,小伙子随身带有一把折叠刀。
有人说波兰斯基钟爱“三角关系”。应该说,是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钟爱”新的关系。于是,被深层、复杂的欲求支配,大约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个“请求搭车”的人吧。波兰斯基只是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揭示人的心理,进而揭示人性。
比如这部电影。
“混账。下次你最好站在半英里以外的地方,不然现在你已经是一具尸体了,明白吗?”正煎熬于婚姻之“痒”的男人怒气冲冲地对请求搭车的小伙子说。转过头来,他对妻子冷嘲热讽吼道:“要是你开的话,可能已经……哦,对,你当然不会的,你会停下来邀请这个混蛋进来。非常抱歉,亲爱的,我非常他妈的抱歉。”……“这辆车很漂亮,我还以为是大使馆的车呢。不知道这是私人的。”被同意搭车的小伙子恭维道。“叫我驾驶员会好些。”财富被羡慕,男人一路上的火气降了很多。“说句话别介意。你知道,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并不像一名大使馆的司机。”小伙子继续奉承。男人说:“现在波兰的普通人也有一些好车。”“也有一些”不露声色地指代不普通、优秀,男人的表情温和了许多。炫耀和掌控的快感驱使男人决定让小伙子留下来参与他们的旅行——延续自己的愉悦。
男人绝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次充满诱惑、卑劣、较量、挑战、争斗、威胁、恐惧、背叛……的旅行。有一些欲望之路通往地狱。
三人上船。在最初一次气氛融洽的聊天中,意气风发的男人说:“我曾经认识一个船员,他总是喜欢炫耀。别人都比他幽默聪明,无论是讲笑话还是玩扑克游戏。有一天他拿了两个玻璃瓶子在桌子上摔得粉碎,然后自己跳到桌子上。”这个因为另外两个人不感兴趣而没有讲完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另一半,波兰斯基放在了影片的结尾。风雨中,车停在距离警察局5000米的地方。“你没有讲完你的故事。”内心的秘密让女人试着转移要不要去警察局报案的话题,眼睛不肯与男人对视。“你真想听吗?”正在忐忑害怕的男人问道。接下来,他反省的其实是自己:“他太过于自信了。他以前表演过很多次,但不是这个。他是个‘走火将’,可以在烧焦的木炭上行走自如。但是那一次,他失败了,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养好他的脚。他没有真正意识到他的挑战。”善于“玩火”的“他”败给的其实不是“桌子上的碎玻璃”,不是“水中刀”,是人性中无止境的欲望。
这是一部具有多重人性、多重意味的电影。
郭德纲解释在表演中常常调侃于谦的父亲是“因为艺术的需要”,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观众带入相声中。
两分十秒,从观赏到不耐烦,我不知不觉中随着情绪的变化入戏。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大师,在这部令他享誉世界影坛的电影里,属于他的两分十秒的影像世界怎么肯止步于将观众带入电影的“段位”!现实世界日复一日从有趣变为无趣的生活被浓缩成灰色的简单画面,跟随着同一画面同一段音乐的一次次重复,我们的忍耐不被察觉地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替代观赏。这一刻了悟那两分十秒的卓越、不简单: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喜新厌旧的转换不由自主。于是目光在那一刻深入银幕,看到了长时间行驶在旅途的汽车承载着的迷茫。
这也是银幕下跨越时空困扰人类的无解命题。
不要急于证明罗曼·波兰斯基的骇世之作《水中刀》拍摄于距今五十多年前的1962年,在相距半个世纪的两个时间节点上,消失与新生使昨天与今天不再重叠,但,网络时代几近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仅仅能在“重复”的层面挤压时间,大约至今还没有什么事物的生命比两分十秒短。于情于物,人性固守喜新厌旧。
继续观摩“人性的深刻挖掘者”波兰斯基对人性命题力透纸背穿越时空的“解剖”。这把“刀”,今天依旧当得起锋利。
精雕细琢的光线终于聚焦车内的两个人,这一刻,表情麻木、厌倦甚至有些冷漠的男人与女人彼此间的隔阂一览无遗。这是一对有闲阶层的中年夫妻,正驾驶着私家车去往停泊在岸边的私家游艇,准备水上度假——与有缘人做快乐事。悲催的是他们的婚姻正处于时间制造的烦恼期,于是舟车劳顿带上旅程的,似乎只有往日的隔阂与当下的针锋相对。
中途,他们遇到了一个请求搭车的年轻小伙子,小伙子随身带有一把折叠刀。
有人说波兰斯基钟爱“三角关系”。应该说,是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钟爱”新的关系。于是,被深层、复杂的欲求支配,大约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个“请求搭车”的人吧。波兰斯基只是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揭示人的心理,进而揭示人性。
比如这部电影。
“混账。下次你最好站在半英里以外的地方,不然现在你已经是一具尸体了,明白吗?”正煎熬于婚姻之“痒”的男人怒气冲冲地对请求搭车的小伙子说。转过头来,他对妻子冷嘲热讽吼道:“要是你开的话,可能已经……哦,对,你当然不会的,你会停下来邀请这个混蛋进来。非常抱歉,亲爱的,我非常他妈的抱歉。”……“这辆车很漂亮,我还以为是大使馆的车呢。不知道这是私人的。”被同意搭车的小伙子恭维道。“叫我驾驶员会好些。”财富被羡慕,男人一路上的火气降了很多。“说句话别介意。你知道,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并不像一名大使馆的司机。”小伙子继续奉承。男人说:“现在波兰的普通人也有一些好车。”“也有一些”不露声色地指代不普通、优秀,男人的表情温和了许多。炫耀和掌控的快感驱使男人决定让小伙子留下来参与他们的旅行——延续自己的愉悦。
男人绝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次充满诱惑、卑劣、较量、挑战、争斗、威胁、恐惧、背叛……的旅行。有一些欲望之路通往地狱。
三人上船。在最初一次气氛融洽的聊天中,意气风发的男人说:“我曾经认识一个船员,他总是喜欢炫耀。别人都比他幽默聪明,无论是讲笑话还是玩扑克游戏。有一天他拿了两个玻璃瓶子在桌子上摔得粉碎,然后自己跳到桌子上。”这个因为另外两个人不感兴趣而没有讲完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另一半,波兰斯基放在了影片的结尾。风雨中,车停在距离警察局5000米的地方。“你没有讲完你的故事。”内心的秘密让女人试着转移要不要去警察局报案的话题,眼睛不肯与男人对视。“你真想听吗?”正在忐忑害怕的男人问道。接下来,他反省的其实是自己:“他太过于自信了。他以前表演过很多次,但不是这个。他是个‘走火将’,可以在烧焦的木炭上行走自如。但是那一次,他失败了,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养好他的脚。他没有真正意识到他的挑战。”善于“玩火”的“他”败给的其实不是“桌子上的碎玻璃”,不是“水中刀”,是人性中无止境的欲望。
这是一部具有多重人性、多重意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