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分娩后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2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96例.A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30 min/次,3次/周;B组接受Flexi-bar运动训练,1次/d;C组进行Flexi-bar运动训练,然后行NMES;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腹围和腹直肌间距,利用表面肌电仪检测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的均方根(RMS)值,利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盆底Ⅰ类肌纤维最大值及Ⅱ类肌纤维平均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和腹直肌间距均降低(P<0.05),腹直肌RMS值升高(P<0.05),盆底Ⅰ类肌纤维最大值和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升高(P<0.05);C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Flexi-bar运动训练联合NMES可有效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河南省育龄妇女产后2 a内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13家医院,按照分娩时间顺序依次通过电话调查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分娩的孕妇共5860名,了解其产后避孕药具使用、性生活恢复、月经恢复等情况,分析产后避孕方法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育龄妇女产后6、12、18和24个月累积避孕率分别为70.63%、80.59%、83.72%和84.90%,城市育龄妇女产后2 a内避孕水平高于农村(P6个月,OR=0.221,95%CI为0.150~0.326)者更倾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负压吸脂微创治疗皮下脂肪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45例皮下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射频消融组(n=20)和常规手术组(n=2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及美容满意度得分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长度、VAS得分均低于常规手术组,美容效果满意度得分高于常规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结合间歇性夹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膀胱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清洁护理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训练结合间歇性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主观疼痛感受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储尿与排尿时的膀胱压与尿道分布压,术前3 d,术后3、14、20 d舒适状况量表(GCQ)和自我
期刊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MRI影像学特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检出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因头晕、头昏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病史就诊,年龄≥45岁的患者115例,均行脑部MRI检查,经肺功能检查确诊COPD 59例,余56例为非COPD组.记录患者的CSVD MRI影像学特征(高级别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脑微出血、高级别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检出情况.结果:COPD组吸烟患者比例大于非COPD组(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降钙素(Ctn)和癌胚抗原(CEA)在甲状腺髓样癌(MTC)鉴别诊断和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MTC(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转移者19例)患者(MTC组)和5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DTC组).比较两组术前血清proGRP、Ctn和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oGRP、Ctn和CEA诊断MTC及判断M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MTC组术前血清proGRP、Ctn和CEA水平均
目的:研究大学生家族性原发性遗尿(PNE)的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3所大学的22500名在校大学生(17~21岁)进行PNE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的PNE家族史,比较有无家族史患者PNE下尿路症状的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345份,其中PNE患者239例(1.17%),男88例,女151例.有家族史者81例,其中41个(50.62%)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2个(27.16%)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家族史的PNE大学生患者泌尿系感染,严重PNE和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发生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与试验组(45例).2组均给予右丙亚胺治疗,试验组加以氨磷汀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血清心肌酶谱、BNP、LVEF,观察治疗后心电图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3).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小于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基因-6(TSG-6)对牙髓干细胞(DPSC)成牙能力的作用.方法:收集30颗无龋坏和炎症的完整智齿,取出牙冠部牙髓,使用改良组织块法对DPSC进行分离、培养.通过慢病毒感染对DPSC中TSG-6的表达进行增强(Ad-TSG-6-DPSC)和敲低(TSG-6-RNAi DPSC).细胞分为正常组和增强组,炎症组和敲低组.正常组和增强组分别采用DPSC和Ad-TSG-6 DPSC,加入矿化诱导液培养.炎症组和敲低组分别采用DPSC和TSG-6-RNAi DPSC,加入含终浓度50μ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仑伐替尼组(2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克隆和凋亡情况;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仑伐替尼组(4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转移和侵袭情况;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20、40μmol/L仑伐替尼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leaved Casp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