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宜红茶的起源

来源 :中国茶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红茶诞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清末中国四大出口工夫红茶品牌之一,然而对其首创人员、时间和地点,学界观点不一,更有谬误混淆其中。文章通过研究红茶史料,阐明鄂西南武陵山宜昌府所辖的鹤峰、五峰、长阳等县的宜红茶生产始于1876年,首创人员是林子成和卢次伦等广东茶商,且对一些宜红茶起源谬误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和澄清。
其他文献
西湖茶文化景观作为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具有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并接续发展。本文聚焦杭州西湖茶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西湖茶文化景观演变过程;其次,结合西湖现存的茶文化景观提取茶文化保护与传承因子;再次,针对茶文化相关因子制定具体策略。
作为现代营销学的主题,了解顾客态度是公司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了解顾客态度以及分析导致其转变的原因是影响营销策略实施成败的重点。本文将以冰墩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顾客心理学中态度三成分模型分析这两年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按将其走红的阶段分别对应认知,情感和意动,通过研究这一现象可以发现,顾客态度转变与三成分模型密切相关。根据研究结论,对将来文创和特许商品保持热度提供了建议。
本文系统梳理了2000—2021年国内外红茶相关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学方法挖掘红茶研究热点,客观分析不同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在红茶研究中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红茶研究论文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其中美国对红茶研究的贡献最大;在红茶研究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中文和英文发文量都是世界第一;刘仲华和宛晓春是国内外红茶研究的引领者,发文量分别为81篇和40篇。
为探索抹茶类产品(包括抹茶和超微绿茶粉)的品质特点及生化成分的差异,搜集了浙江省内20家规模化生产企业生产的抹茶类产品,进行感官品质、叶绿素、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总量和维生素C (Vc)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抹茶类产品的品质成分差异较大,感官品质总分为83.6~94.8分,香气、汤色和滋味均有差异。生化成分中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氨基
<正>2022年6月1日,“12345”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专席开通仪式在南昌举行。今后,江西省“阳光暖童之声——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热线”将整体并入由各级政府设立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热线下设立“12345”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专席,在省未保办设立热线专席办公室,专门负责接听处置未成年人来电求助问题。热线受理内容包括:儿童救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咨询、心理问题疏导、情绪抚慰、生活困难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