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科学素养的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例谈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以探究话题为抓手,选择合适的议题,巧设情境,通过学习任务驱动,展开议题探究,同时要以科学为准绳,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点燃学生的思想火炬,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在“议中学”“用中学”“做中学”,并在参与议题探究中树立科学思想,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政治课;议题式教学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以探究话题为抓手,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为支撑,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精神)为核心。因此政治教师要根据学生现状,从学生所关注的时政热点切入,选择合适的议题,让学生在参与议题探究中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增强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笔者在执教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本质》一框时,先确定本课的中心议题:如何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弘扬文化,振兴乡村。整节课通过创设“确保丰收”“共筑梦想”“振兴乡村”三幕情境,分设相应的学习任务,展开议题探究,做到“议中学”“用中学”“做中学”,将科学素养落在实处。
  一、“议中学”——在思辨生活中弘扬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
  柏拉图说过:“教育之初决定未来之路。”学生一旦养成思辨品质,就可以克服迷信与盲从,形成认识世界的理性眼光。议题式教学的关键是质疑思辨。“唯有尊重学生自主辨识、选择的权利,帮助他们经历以建设性批判思维为特征的辨析过程,才能使其真正认同基本观点,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现实中的科学技术现象,展示情境材料,提供有争议性的话题,根据高中学生成长的特点,寻找合理的切入点,创设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思辨性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碰撞和思辨分析,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坚持批判与怀疑的态度,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由质疑而求异,另辟蹊径,提高辩证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时,师生共同搜集我国的科技、资源的资料(数字、图片)……围绕如何确保丰收,分享丰收成果。笔者创设以下活动情境,就电脑能否替代人脑,开展课堂小辩论活动。
  议题情境1(确保丰收):分享丰收必须确保丰收,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确保丰收?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通过天气预报、人工降雨、大棚温室,特别是农业机器人的广泛运用,能极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认为,今后机器人将取代人,电脑将取代人脑?你怎么看?
  (思辨生活)课堂辩论:电脑能否替代人脑
  正方:电脑有可能替代人脑
  反方:电脑不可能替代人脑
  知识有印,教学无痕。教师选取思辨性情境,开展课堂小辩论,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正反方围绕辩题开展剧烈辩论,表达各自的观点,学生在争辩中进行深层次思考和理性分析,通过大胆质疑、针锋相对地辩解,使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道理越辩越明,懂得电脑是对人脑的思维功能的成功模拟,明白人的思维活动是以客观的物质为基础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依赖物质。此外学生亲历自主辩识、分析与判断及不同思想观念碰撞的过程,找到思维的共鸣点,并对社会进步作出正确的判断,明确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理,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有效提升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用中学”——在感悟生活中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规定:“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序列化处理。”思想政治课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的引导,引导学生在反思、内化的基础上提升核心素养。为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借助真实性话题,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通过问题讨论、观点碰撞、思维交流、理性表达的探究和感悟过程,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常识,能解释与科学相关的社会现象,不断提升合作意识、参与意识、自主发展能力,并外化为社会性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客观公正、求真务實的科学态度。如针对“意识的本质”这一重难点,笔者围绕“如何弘扬文化,实现幸福梦想”,创设以下活动情境,提出学习任务,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实施议题的探究。
  议题情境2(共筑梦想):庆祝农民丰收节,要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农民辛勤劳作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结合意识的本质,谈谈庆祝农民丰收节对实现你的梦想有何意义?
  感悟(1):去年农民丰收节的活动设计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这三大主题紧密结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可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庆祝农民丰收节具有深刻的意义。
  感悟(2):庆祝农民丰收节,除了感受节日喜庆的氛围,也应该感恩农民默默的付出和奉献,我们实现梦想更要学习农民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可见教师课上提供议题背景,创设具有思考空间的开放性问题,通过讨论、分析与感悟,让学生流露真实想法,展现自我本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全面多层次把握意识的本质,并在交流碰撞中见仁见智、取长补短,进而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交融。此外学生在探究中通过比较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性审视世界,认识自我;在讨论探究中建构知识,明白事理,澄清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科学,增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做中学”——在实践生活中运用正确有效的科学方法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乎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林语堂语)“课标”规定:“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的联系特别密切,而社会生活也能为议题式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价值观以及融入社会。学生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社会公民,应在参与实践、融入社会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所以议题要关注“学生应怎么做”,让学生在议题探究中运用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途径和手段进行实践尝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现实问题,采用正确的思路、程序、规则和技巧参与民主决策,从而在参与社会事务中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如就“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教学,笔者创设以下的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亲历亲为的思考和行动,真实地参与问题的解决,提升科学素养。
  议题情境3(振兴乡村):春华秋实,岁月更替,但农民的丰收节日不会落幕。趣味横生的庆祝丰收活动,不仅传递出丰收的喜悦,更折射出乡村振兴的梦想,正逐步照进中国农村的现实。“中国农民丰收节”必然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實施。
  实践生活(学以致用):围绕设立农民丰收节的意义,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请你就当地如何振兴乡村建言献策。
  (学生创新性建议)首先,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国家要不断改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条件,让广大农民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
  其次,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该节日督促政府要把粮食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让粮食丰起来,也要让农民口袋鼓起来。
  最后,该节日提醒相关部门要重视“三农”问题,从政策、资源、资金、环境等方面为“三农”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广大农民安心农村、安心农业、安心农村经济,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基础才会越来越牢固。
  “实践出真知”。政治学科能提供十分广阔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空间。可见,创设能体现教学逻辑、符合教学需要具有时代感的议题与情境,让学生通过议题的探究,推进学科内容的学习,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通过社会调查、走访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多种合理性观点冲撞中分析问题、在重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乡土资源、社会现实的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完善思维方式,迸发创造火花,学会责任担当,提升公共参与等能力和素养。
  进入新时代,公民科学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品质,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治课作为社会科学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而基于生活、指向科学素养的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则是撬动学生学科内容深度学习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多维度观察、多角度探究、多层面剖析,并能驱动学生整合书本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必将更加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马亚丽.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科学素养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8).
  [2]胡光娜.新课程理念下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J].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可见学习视角下高中政治深度思维的培育策略研究”(FJJKXB20-61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高中英语课堂口语教学MOTOR模式,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解读MOTOR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阐释其对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口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英语口语; MOTOR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一)课标表述和新教材设置更加重视口语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定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中,语言能力目标为:具有一定的语言
期刊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总结高考生物学非选择性的特点,与高三学生的思维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探究在因果思维运用的前提下,如何正确运用,以达到培育学生,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因果思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  引言: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普遍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讲,就是人在思维活动中,为了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手段。而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的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的联系,这种认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计算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物理照亮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物理。而物理在高中课程中更是一门让高中生“头疼”的课程,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教师的纯知识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同时由于高中生心理的逆反,导致了许多高中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那么如何将新型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可以从创新教学的角度出发,相信这对提
期刊
摘 要:在综合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更加注重高中学生的项目化学习理念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对高中学生的生物思维、生物意识、生物学习观念的关注度更高了。面对高中生物课程教育要求,如何延伸高中生物课程教育空间,如何探索更加创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教育方法,是值得研究人员加强研讨的地方,而项目化学习策略为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围绕高中生物课程教育,以新时代为背景,深入探
期刊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需要剔除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型的且符合新时代下的物理教学模式,全面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因此,本文基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提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当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高中物理教师通过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物理教师减轻自己的授课压力,提高自己的授课质量,同时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舒适的物理课堂授课氛围,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确保物理教学课堂的开放性与物理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有效性。在高中生们的物理学习课堂上,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物理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因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新高考的背景下,其对语文阅读具有新的要求。新高考的语文阅读与以往不同,不但增加了阅读字数,还对其他学科进行相关内容的引入,从而实现对跨学科知识点的考查,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文首先针对新高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要求进行分析,然后论述提升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新高考下高中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包括夯实语文基础、促进情感交流、注重课堂拓展以及加强课外阅读
期刊
摘 要:物理学科作为我国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学科,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我国的物理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进一步落实对于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其实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工作当中,高考的命题动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针对高中阶段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注重以更加具备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来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知识体验。同时还应该牢牢围绕现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同时也需要富有创新和思维能力,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人,往往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具有更加合理的想法和跳跃性思维。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慢着手的过程,把思维能力训练融入高中语文作文中,是非常好的创新教学思维。能给予教师更多地指导和意见,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任务来作为平台通过教学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着重分析将思维能力训练融入高中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模式,新题型,新分值,对高三师生复习备考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使高三复习课堂高效成为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题型;英语备考;复习新途径  英语高考新题型的出现对广大师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去研究新模式的复习备考策略。作为一线教师,除了要认真研读试卷上与往年不一样的题型及分值外,更要随这些重大的变化来改变复习的方法与策略,否则复习不但不会使学生进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