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岁“叔圈顶流”于和伟:我的“觉醒年代”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2021年获得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的五位男演员:陈建斌、于和伟、张嘉益、黄轩、王凯,都是演技界的扛把子,评委陶虹直言,今年“最佳男主角”竞争非常激烈,大家绞尽脑汁,最终“花儿”落在于和伟身上。“叔圈顶流”于和伟是一个出场自带BGM的实力派演员,他精湛的演技堪称“一人千面”,网友更是称其一个人就能演完整部《三国》。


  2021年以来,于和伟主演的《巡回检察组》《上阳赋》《觉醒年代》《刺杀小说家》《悬崖之上》接连上映,成为霸屏戏骨,被无数观众当作“演技教科书”反复品鉴。
  于和伟出生于辽宁抚顺,他是家里老小,3岁时父亲离世,母亲靠卖烤红薯把他养大。那年中考失利后,于和伟不好意思待在原来的初中,选择在一所新的初中复读。由于当时的家境承担不起每个月5元钱的补课费,他想辍学。这时,吴红斌老师了解情况后,就主动伸出援手:“这个学生我来管,5元钱从我工资里扣就行了。”吴老师像慈父一样照顾他,于和伟也把吴老师视如父亲一般的存在。直到现在,功成名就的于和伟一直铭记师恩,一有时间就回老家看望吴老师。
  于和伟第一次拍戏是在一个话剧里饰演农村团支书,他说话操着一口“东北大碴子味儿”。选他的副导演感觉“丢份儿”,训斥说:“你也算是专业单位的,怎么普通话都说不好?”于和伟很惭愧,但他以自己紧张为由,想要蒙混过去,没想到副导演直接让他来一段绕口令:“给我说个‘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可难坏了于和伟,最后竟然留下一句“我不说”,起身走了。
  经此一事,于和伟兜里整天揣本《新华字典》,时时翻阅,最终戒掉乡音,练好了普通话。如今的于和伟在诸多电视剧中有演讲戏份,大段的台词一气呵成。在《觉醒年代》中,他扮演的陈独秀有一场激情演讲,都是对照原来的演讲稿还原的,还要把当时的措辞方式口语化。五页纸的台词,演讲时间六七分钟,他一口气下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拍了一条就过,导演和场记都忍不住跑到他跟前鼓掌说:“于老师太牛了!我们对着剧本看,一字不差!”而这让于和伟深感自豪的同时,他却愈发感激与怀念那位曾经批评他普通话说不好的前辈——原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副导演景明。于是,时隔28年,于和伟特意托友人找到了景明导演,并向他当面表达谢意。
  历此种种,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褪去主角光环、带着烟火气和人情味儿、感情细腻又真实、令人温暖舒适的于和伟。
  (田龙华摘自《做人与处世》2021年第11期)
  【素材任意门】古语云:“君子因誉而情疏,因诤而友密。”北宋时,司马光身居要职。有一天,史馆的刘器之来看望他,谈完公事后,司马光问刘器之:“当初你进史馆,可知我为何要举荐你?”刘器之答道:“许是您有念旧之情。”司马光笑了笑说:“这点你说错了,如果仅仅是因为念旧,那这朝堂之上岂不皆是我举荐之人了?”“那是为何?”司马光接着说道:“你我就治国之策据理力争,不对之处你敢当面指正,没有因为权力而生依附之心。我就是冲这一点竭力向朝廷推荐你的。”刘器之听罢,起身對司马光深深一揖:“君实兄知我,我由此更知君实兄。”
  (特约教师 张衍凯)
其他文献
【观点速递·理想与现实】让孩子从小胸怀大志,将来得以成为“人上人”,这自然无可厚非。只是我们都遗忘了,立大志未必可以成为“大人物”,成为“人上人”的心态倒有可能被激发。北京第一代“鸡娃”的自述里,自幼儿园开始学才艺,小学开始学奥数、英语,初中后全周末投身各种学习班……一路奋勇拼搏,在“鸡娃”中脱颖而出,步入社会才发现,他们竭尽全力其实也只是比周围的人好那么一点点而已。那些宏图大志,那些远大理想,最
期刊
袁隆平先生走后的长沙,下了一天一夜的雨。  冷雨中,湘雅医院的地下通道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市民。噩耗传出后的短短三个小时,这里会集起数千人,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年轻人。  载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从地下通道,缓缓驶出。大家追着灵车,边跑边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十字路口,所有的车辆集体鸣笛。  有主播,边追着灵车边哭;有20多岁的女孩,追着灵车,喊得声嘶力竭。有年轻人拿来了自家的盆栽,悼念袁先生。一
期刊
“不买,钱也没攒下;买了,也就买了!”  这是他近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情的起源,该从他手腕上的那只瑞士金表说起。半年前的一天,他下班归来,神情紧张地从皮夹里掏出一大叠钞票来。  “老张讲的那个会,无意中标来了。”  “标来打算怎么样呢?”我问他。  “你看缺什么就买吧!”  我不是见钱眼开的女人,对于物质的欲望,早就到达升华的地步了。说我们什么都缺,可以;什么都不缺,又何尝不可以!因此我漫不经
期刊
过年,女儿买了一小盒她心爱的蛋糕。因为这是她的“私房点心”,她很是珍惜,每天只切一小片来享用,但熬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终于吃完了。  黄昏灯下,她看着空空的盒子,不舍地说:“这个盒子,怎么办呢?”  我走过去,跟她一起发愁,盒子依然漂亮,是闪烁生辉的金属薄片做成的。但这种东西不回收,而蛋糕又已经吃完了……  “丢了吧!”我狠下心说。  “丢东西”这件事,在我们家不常发生,因为总忍不住惜物之情。  
期刊
前一阵子,我听到一个很悲惨的说法:人怎么就一步一步活成了我们小时候所讨厌的样子。听完我大吃一惊、浑身冷汗。不光是因为我活成了我所讨厌的人,而且是因为我从未察觉这件事情,我甚至乐在其中。  小时候,我觉得写作一定要深刻,要揭示人性的悲惨阴暗,这种深刻文学作品最多卖两千本就够了,作者才能够愤世嫉俗,感到自己在世界上活得多么寂寞。我小时候进书店,看到一整墙畅销书就生气,这些教你怎么赚大钱、怎么变成功、怎
期刊
在小事和要事之间,怎么权衡呢?  数学家的答案非常简单。你先估算一下每项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算一算每项任务的“密度”。  一项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然后,你就按照任务的密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去做事。这就能让你总的心理负担最小化。  一个衡量任务重要程度的简单办法就是看这项任务能给你带来多少收入。比如,你有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你需要用1个小时完成,它能给你带来200元的收入;第二项任务你需
期刊
話说当年,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呼吁,要给警察更多的执法权。他说了这么一段话,说如果暴徒踢开人家的大门,或者在夜里大声骂人之后,警察就应该有权力把他抓到提款机前,当场逼他取钱,罚他100英镑,那他以后就会学着三思而后行了。  这段话是不是听着特解恨?听着也应该管用啊!有人还真就琢磨怎么落地这个想法。结果发现,大部分干这种坏事的人,根本就没有银行卡,就算是有,他账户上也没有100英镑的钱。  后来有社
期刊
“我非常确定这些海鸥接受过恐怖组织的训练。”英国布莱顿南部海岸的一位餐厅老板是这么形容海鸥的。海鸥的性格并没有长得跟羽毛一样温驯,而是跟它们的眼神一样刚烈彪悍,俯冲的时候仿佛刚从《浴血黑帮》剧组下班。  同时,它们对薯条有极致的狂热。欧洲的海鸥抢薯条已经抢出了一句老话:Happy as seagullwith a French fry(像一只搶到薯条的海鸥一样开心)。  英国人被快乐海鸥逼得最上火
期刊
人类的大脑具有喜欢新事物的特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neophilia”(嗜新症)。地球上之所以只有人类进化到如今的繁荣盛况,可以说正是因为人类拥有喜新厌旧的本性。  如果说嗜新症是大脑喜欢新事物的一种表现,那么换句话说,无聊就是大脑最大的敌人。  不过,会感到无聊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大家试着回想一下童年时的自己大概就明白了。小孩子特別容易喜新厌旧,有研究表明,孩子们的大脑有很强的嗜新性质,新奇
期刊
2021年5月22日,甘肃白银一场马拉松越野赛上,因为突变的极端天气,21名参赛人员不幸遇难。据官方说,遇难原因很可能是失温。  很难过。失温号称最容易被忽略的户外杀手。那么,失温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白,咱们是怎么保持体温的。  人体有很多细胞,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会给我们提供热量。维持生命的热量,会优先汇聚在内部这些地方:大脑、心脏、肺部、肝脏等重要脏器,因为这些脏器是保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