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话语对流行文化场域的借用实践——从微博“全民Mojito”谈起

来源 :东南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微博掀起了一场“全民Mojito”歌曲翻唱活动,其中绝大多数作品聚焦政务工作和公共事业,主流话语以流行文化为载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回观这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话语传播实践,场域的限制是主流话语表达与传播遭遇困境的原因之一,促使主流话语在寻求场域规则更新的道路上走向对流行文化场域的借用.需要警惕的是,场域借用的不当可能会导致场域变形,造成主流话语传播效果的弱化和对流行文化的破坏.
其他文献
青春叙述在文学和电影里有着自成脉络的强大传统.新世纪以来的台湾青春片经过在地文化融合与商业模式演进后,在主题与叙事元素的统一、类型化动态发展上均有较强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本文试析台湾青春片的美学传承及类型程式,并在华语视阈下探讨其对两岸三地产生的影响,期盼在青春片的类型突破与创新经验上能有所发现和启示.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传统媒体必须转变传播理念和传播形式,以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对台媒体也不例外.为了满足台湾受众的新需求,不断扩大受众份额、提升竞争力.东南广播公司等传统对台媒体全力推动新媒体改革走向深水区,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全面创新传播理念和方式,精准服务受众,不断开拓传播渠道,实现了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阶段,传统对台新闻媒体面临融合转型的新挑战.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打通《海峡新干线》和《今日海峡》两大对台资讯栏目,以两岸“Z世代”为目标受众,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现有人员和资源的配置,推进新闻媒体纵深融合,孵化出媒体人视频号矩阵“海峡锐评”等新媒体产品,在实现流量变现的同时,也为两岸和平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舆论环境,是“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建设中的一次宝贵尝试.
自从2010年以来,两岸大学传播科系同学们的交流不断;一直持续到2020年,因为疫情与其他因素,交流的势头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作者在台湾教过数百名大陆同学,协助他们从事各种影像产制的学习;同时,也带领或协助台湾同学参与大陆各项微电影竞赛或交流.作者希望从一个见证者视角,来记录两岸青年产制微电影的黄金十年.
期刊
早期“火车效应”与“吸引力电影”的部分成因可以被理解为是观众关于某项媒介经验的缺失.近二三十年,电影叙事正发生着“媒介经验”转向:一方面,有较多数量的商业电影作品、电影放映现象以经典电影文本内容作为指涉对象;另一方面,电影作为旧媒介却反过来从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中获得相关经验以作为叙事与表意元素.在近十年的华语电影中,媒介经验具有参与元叙事与作为使用习惯两种身份与功能.媒介经验转向也引发了使电影沉浸感受到了挑战,对观众作出了技术性区分的文化迷思.
关于麦克卢汉,洛根认为,麦克卢汉是改变了我们对技术、媒介和传播看法的系统思想家,他最有价值的想法是“媒介就是信息”,而且它永远不会过时.虽然麦克卢汉声称他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中展示过理论,但他确实有一个理论,洛根称之为“媒介通论”.媒介通论由探索、图形/背景、地球村等10个要素组成;关于书籍的未来,洛根认为,书籍不会消失,因为讲述的故事或叙事无法在互联网上的几篇短文中捕捉到.当我们生活在地球村时,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是我们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它们永远无法取代书籍;关于自己的研究经历和现在的研究工作,洛根认为,在上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影视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长视频流媒体却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长视频流媒体平台开始海外探索之路,是我国影视国际传播未来重点发展路径.目前海外平台布局以传统优势地区为中心,全球辐射力弱;形式优化,以科技创新抗衡盗版,仍需以质取胜;内容方面突出版权特色,类型却高度集中;平台与本土合作渐深,海外布局有待进一步拓展;营销力度不足,海外传播效果研究仍倚重国外评价体系.未来中国长视频流媒体海外平台需开展全球合作,收集研究海外受众数据;引入更多影视版权,促进作品类型多样化,同时要重视建设评价体
解码景观是接近区域电影的一条常规路径,在通过符号、图景、文化、历史等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后,影响区域电影确立身份标签的因子仍旧需要挖掘.区域电影不只存在一个“他乡”,贵州区域电影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气质游走于“超俗”与“世俗”之间,在银幕中构建了一个静谧的“他乡”,这一意象的成功塑造使得贵州区域电影得以跃出区域电影的序列,展现了其独有的在地美学价值.
5G时代,电影产业迎来新机遇,从策划、制作、发行、营销到观影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伦理问题如盗版、产业垄断、内容血腥暴力、种族和性别歧视等尚未解决,新的伦理问题又接踵而来.“观众为本,科技向善”,电影伦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行业自律,也需要加强电影教育,增强观众的审美能力和自控力.
以德布雷的媒介学理论对当代美国女权运动和#Metoo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者的主导媒介为印刷媒介,出版社、女权组织与印刷技术配合,为运动前的女权思想扩散奠定基础,并在运动中为参与者建构起精神交往的空间;后者的主导媒介是数字媒介,个体用户与新媒介技术的互动形塑了运动的开端,并成为运动行进的基本方式.媒介的演进为女权运动带来如下变化:技术从辅助工具成为基础设施,组织机构式微的同时个体的行动力在不断提升,运动整体的媒介化程度加深.这些变化为当代的#Metoo运动带来机遇,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