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几套房,为啥还去捡破烂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5套房,天天捡废品 


  八月中旬,烈日炎炎,南京某拆迁工地上,一位捡废品的老太太忽然靠在工地的围栏边,脸色发紫,动弹不得。附近一家小店的老板赶紧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将老人搀扶上车,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检查,老人是中暑了,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太太已经80岁高龄了,为什么还要捡废品?是家里太穷了吗?不是的,老太太家里有5套房,家境相当殷实,可她平时就是喜欢捡废品。儿女提起这件事,也是相当犯愁。
  这么有钱还捡废品?北京的网友一听笑了:南京5套房算啥,我家在北京有好几套房,说财务自由也不为过,但我妈同样也喜欢捡“破烂”!
  “80后”的菁菁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家里有多套房子。菁菁年收入几十万,追求生活品质,吃穿用度都喜欢用低调小众奢侈品。她妈妈则完全不同,“一花钱就有罪恶感”。
  令菁菁又好笑又佩服的是,在今天的北京,妈妈居然总能淘到个位数价钱的衣服。比如两块一条的“棉绒”秋裤,十块钱三条的“羊绒”围脖,一块钱一双的“纯棉”袜子等。在菁菁看来,这些东西都是“破烂”。“我们家简直就是袜子王国,哪哪都是袜子,厨房抽屉里、厕所纸篓里、枕头旁、沙发缝隙里……”她粗略地统计过,妈妈的袜子有二百多双,攒成球藏匿在家中各个角落。
  而且,这位“袜子女王”还经常补袜子。菁菁曾看到妈妈的一双袜子在脚后跟和脚趾处打了三处补丁。一起吃饭时,菁菁经常可以看到妈妈从包中掏出一只袜子放在桌上,吃几口,袜子就亮了起来,她从里面掏出一个手机!原来,那是她的手机套。
  菁菁妈有个老姐妹叫薇薇妈,痴迷于囤杯盘。她家住城北,某天听说西南五环外某早市有一块钱一个的碗卖,“出口级的瓷!”老人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次日早早起來,乘坐公交车穿越京城,往返近100公里,买回一打盘子和几个杯子。薇薇看到盘子上那些胡乱拼凑不知所云的英文单词、粗糙的印花,“打碎这些破烂的心都有”。
  更令薇薇崩溃的是,没过几天,妈妈又从另一个老阿姨处得知,密云某大集有更便宜的碗卖!老人再次兴奋了。不过这次往返差不多200公里,这位阿姨还不忘嘱咐:“你稍微等等,拿了老年证(可免费乘坐公交)再去。”
  任何支撑基本生存之外的消费,对这些老人来说似乎都是奢侈的,所花的钱都是冤枉的。菁菁妈的很多同学朋友,日子也都越过越省。偶尔出去旅游,她们会提前买好几大袋子馒头、烧饼,就着咸菜吃一路,避免下馆子花钱。

网友热议:是恐怕匮乏,也是为儿女考虑


  两代人一起生活,存在代沟总是难免的。在这些“沟沟坎坎”之中,有一条典型的“沟”就是老年人的过度节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节俭过了头就不受欢迎了。对此,网友们有很多话要说——
  @小丫子:我还见过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乞讨呢,她儿子有个厂,十来间店铺出租,存款很多。可她坚持说要自力更生,靠乞讨养活自己以及瘫痪的老伴。她儿子不是不孝顺老人,可怎么劝老人都不听。
  @张阿姨:嫌老人“抠门”,那是年轻人不懂事。如果我们大手大脚的,万一有一天病倒了,孩子们能扛得住这负担吗?我们攒点钱,一方面是给自己备着,不给孩子添负担;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大手大脚惯了,我们多省一点,以后可以留给孩子。
  @云飞扬:父母这代人普遍经历过对匮乏的恐惧,买东西不会想着喜不喜欢或者好不好,本能反应是“值不值”。
  @小邓:节俭是优良美德,但健康的节俭才是真正的会生活。向老人学习节俭的思想,但要坚持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天蓝蓝:贫穷给心里留下太多伤,这些伤永远无法愈合,纵使用再多的物质也无法填满。尤其是童年留下的伤痕,会变成阴影,伴随一生。这种心理上的贫穷、饥渴无药可治。
  @Goodwill:没经历过的人不可能感同身受,每一代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于是就产生了代沟。我们应该尽量去沟通、理解、包容。
  @牧云:我妈年轻的时候也生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常跟我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盘算一世穷”,但是现在我鼓励她去享受生活,钱我能自己挣,不用给我留。所以现在她的梦想就是每半年去一个国家,她说她现在才明白,原来还有这样的活法,挺好的。

致父母:过度节俭是一种病


  匮乏感严重的人,往往习惯省吃俭用,唯有多存积东西,生活才能安定,心里才有底。然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过度节俭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心理疾病。
  一、过度节俭危害身体健康。很多父母生活用品只挑最便宜的,隔夜饭菜舍不得倒,继续吃,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问题。即便没有急性中毒,也给身体累积了不少毒素,增加了患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二、过度节俭影响子女身心。坏了、旧了的东西舍不得扔,买了一堆没有用的东西还津津乐道“实惠”,明明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却让孩子吃穿用最差的,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感会伴随一生,这就是为什么“人穷穷自身,心穷穷三代”。
  三、过度节俭影响亲子关系。过度节俭的老人并不容易得到子女的理解,有时还会损害到子女在社会上的形象,对孙辈的价值观、消费观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加大两代人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
  四、过度节俭可能越过越穷。过度重视金钱会错失很多机会。为了赚快钱和眼前的短暂利益,而让子女过早放弃学业;不敢投资或扩大经营;自己也不愿意花钱去进修;重要的场合因为舍不得花钱,错过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生活一直在贫瘠的区域循环。另一方面,过度节俭的人接触的多是小钱,因而对大笔金钱缺乏感知力。一些段位极低的金融诈骗活动里,受害者往往就是这种老人。面对高利率承诺的诱惑,他们能把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来的积蓄勇敢砸进去。因为大笔金钱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围,所以他们有时对不合理的大笔支出缺乏必要的警惕感,呈现出大胆莽撞和不假思索的特点。

致儿女:父母过度节俭怎么办


  给予理解:父母是从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来的,保持着节俭的习惯,都是因为舍不得,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丰富生活:很多老年人是因为没有事情做,而跑去收集一些瓶子、废弃品,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赡养父母:有的父母过度节俭,是因为对晚年生活的担忧。我们要给予父母充足的赡养费用,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
  有效沟通:和父母进行深入的沟通,一些比较好的节俭情况,我们要坚决赞同;一些比较糟糕和麻烦的节俭情况,我们要设法说服父母别再继续。
  注意技巧:尽量别正面去批评父母,说做某件事是不对的,这非常伤父母的自尊心。要注意说话的技巧,用委婉而礼貌的方式来劝说他们。
  培养父母的财商:有些老人对理财存在极大误解,抠门只是部分现象,还有的人钱不存银行,而存到小木箱里,等用的时候发现都霉烂了;有的人平時抠门,但别人稍微一忽悠,他们就花很多钱买保健品、不靠谱的分红产品等;还有的稍微懂点理财,虽不会被坑,但也跑不过通货膨胀……所以,培养父母的财商,是儿女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升父母的财商,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
  1.不被坑、不被骗。给父母足够的陪伴,经常跟父母普及一些防骗案例。告诉他们,现在的骗子五花八门,尤其是大街上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张口叫叔叔阿姨的、免费做体检送鸡蛋的……都不要轻易相信。还有,路边卖的防癌药不能信,警局打来“调查电话”先问问子女,银行密码、手机号码不能给!
  2.完善的保障性消费。作为子女,为父母配置健全的保险,定期安排他们做体检,留够一定数额的存款,同时配备一些常用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材,这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3.恰到好处的消费观念。父母太抠门或是太奢侈都是不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父母灌输理性消费观,鼓励他们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投入。有的父母喜欢收集废品,有的父母喜欢牌桌上玩两把,其实都是可以的。只是这个度,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把握。
  4.学习投资理财。老人接触的投资渠道多是传统的银行存款,对股票、基金、外汇、保险投资、余额宝、贵金属等流行的理财方式接触甚少,而且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慢,面对变化反应迟钝,这些是老年人在现代投资中的“短板”。作为子女,帮助父母理财必不可少。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高收益,而是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小编最后想说的是:父辈的金钱观不容易改,最怕的是你既嫌弃父母不明白理财,又没耐心跟他们讲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他们消费观的首要原则。请记住,一家人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小编有话说:


  匮乏感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它折磨着一代人,同时又影响着另一代人。小编在此奉劝那些经济富足却仍旧节衣缩食的父母,不要将匮乏感代代传承下去。除了钱,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富有美感的事物。与其把钱财留给子女,不如把对生活的信心、赚钱的本事、理财治家的方法教给子女,留给他们美好的生活向往和热情的生活体验。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一代。
其他文献
软组织损伤通常包括扭伤、挫伤,中医称之为“筋伤”,其病机是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中药外敷是治疗本症的常用方法。   将红藤研为细末,装入封闭瓶中备用。使用时取适量粉末,用麻油(或菜油)、凡士林调匀,比例为1:1:3,将调好的药膏涂在纱布上(根据损伤部位确定纱布大小),厚度1~2厘米,包敷于损伤疼痛区,外用绷带包扎,严重者可用纸板或薄夹板固定,5~7天更换药物。红藤又名大血藤、活血藤、赤藤等,有活血
期刊
搅团,是个粗粮吃货。往后倒退约四十年的时光,这吃货基本是关中平原上的主食,把作为粗粮的玉米能加工成如此可口的花样,绝对是关中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自从搅团逐渐退出关中人的主流吃货一个时期后,吃腻了大鱼大肉及精细食品的人们,又翻回来推崇搅团了,说搅团是绝对的绿色美食、特色吃货!从此,搅团的声誉与地位一路飙升,似不在山珍、鲍翅之下,大有冲击“中华名吃”的势头。  搅团是以玉米面为原料的,只是这面粉的
期刊
在很多人眼中,健身房是年轻人锻炼身体、塑造完美体形的地方。而老年人的运动,就该是遛遛弯、跳跳广场舞和打打太极拳。  可年近古稀的“硬核大妈”崔阳锦偏偏与众不同,她更喜欢在健身房的力量器械上挥汗如雨,与年轻人比耐力、拼肌肉,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她坚持每周花6天时间在健身房“举铁”,不仅连获两届CrossFit健身比赛冠军,还立志要考下健身教练资格证,指导更多老年人健身。  这位“硬核大妈”用实际行动
期刊
口臭雖不算大病,但往往令人尴尬。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脾胃湿热引起,患者往往伴有口苦黏腻、脘腹胀满、大便黏、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的症状。  受口臭困扰者,可常喝以下药茶:取佩兰3克、薄荷3克、苦丁茶3克,所有材料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浸泡5分钟即成。  方中,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肾经,功效主要是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临床可用于口中黏腻、口臭多痰、经常流口水等症状,对口臭尤其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
"没白活一回。"31岁的铲车司机毕元庆或许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能去南极,也没有想到因为拍了一些在南极工作的视频,自己能以主人公的身份登上电视屏幕。在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报道中,主持人说,"他在南极开铲车,他的邻居是企鹅、海豹、13级的暴风雪……"电视画面中呈现的正是毕元庆在南极工作的场景。这其中有南极美轮美奂的风光、
期刊
与高龄男性相比,高龄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日本山王医疗中心女性医疗中心的太田博明教授建议常做脚跟撞地的动作,可强壮骨骼。具体方法是:并拢双脚站直,双手可以扶着椅子,踮起后脚跟,用脚尖支撑,再“咚”地落下脚跟。每2秒做一次,重复50次。通过脚跟撞地的动作,给骨骼帶来一定冲击。“接近体重3倍的负担可刺激骨细胞活性,让骨骼更坚硬。”太田教授说。
期刊
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仪器一般都是依靠电池提供能量的,这些电池不仅笨重坚硬,而且寿命较短。中美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植入式能量收集系统,可从心脏跳动中收集足够的能量,为起搏器供能。   这个能量收集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耐久性,另配有一个电源管理单元和一个起搏器。这一装置被植入成年猪体内后,不僅可以进行心脏起搏,还能纠正窦性心律不齐(一种心脏节律不规则),从而避免可能导致的死亡。   尽管
期刊
在家居搭配上,我们不仅仅要考虑造型设计,还要重视色彩搭配。每一个色彩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同类色搭配  同类色是在一个角度上衍生出不同明度或者不同饱和度的颜色变化,比如黄与深黄、浅黄就是同类色。就像墙体选择浅黄色墙漆,则沙发、茶几的颜色选择黄色为主体,这样看起来会更加舒服统一。近似色搭配  近似色是指颜色的邻居。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不单指某个颜色。比如红
期刊
30年前,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出现在荷兰外交界时,引来一片惊羡的目光和私语声。报界报道时,特别注意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人员服饰上的变化:“老式的毛服被精细的中国丝绸代替了……”啤酒大使  从1979年到1984年,丁雪松先后在荷兰和丹麦做大使。时值改革开放之初,中央领导已明确提出,要设法利用外国资金及引进先进技术以促进国内建设事业发展。丁大使想,时代不同了,作为使馆的一把手,不仅要抓政治,而
期刊
广东省民政厅、公安厅等11部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和监管工作的通知》,通过对依法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工作、切实做好备案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明确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广东养老服务水平。  《通知》规定,养老机构登记后即可开展服务活动,并应当主动向民政部门备案,填写备案书和承诺书等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