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生命张力的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74-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焦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获取技能和情感体验。
   一、读通、读透教材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功在课前,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读。寻找自己独特的见解发现,形成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作为语文教师要有阅读习惯,要读课文,要用一个陌生的眼光读教材,要读与语文相关的报刊。所以,当我们拿到一篇课文时,首先就要把教材读通读透,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料,丰富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只有反复的解读,你才会有更深的收获。例如,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我们在教材解读中就有这样的问题:王安石是刚离开家乡,去京城赴任呢?还是途径瓜洲,公事在身,不能回到家?这就需要我们把教材读宽,读厚了。我们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后,就能明白: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再次被起用为相。显而易见,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情了。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满腹了呢?了解了背景,这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课文的感情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在教学《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时,我大胆将两首诗进行整合,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两首古诗有机整合为一体:首先让学生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接着,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随机设疑:两首诗中写景只为写景吗?诗中的“游人”指的是哪些人?“遗民”又指的哪些人?再分步解读,品悟诗情:一边是南宋的权贵,一边是北宋的遗民,当他们如此鲜明地被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有何种感受呢?我们该做何种感想呢?通过让学生比较两诗中不同的人物,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将有相同背景不同架构的两首诗进行整合。所以我们要把教材解读透彻,只有做到这样,在教学上,我们才能做到,引导学生养成语言的阅读和积累习惯,增强了语文的文化底蕴。
   二、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伯牙绝弦时,在课前就播放了优美的古筝高山流水,学生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而且学生对这曲子背后的故事伯牙绝弦兴趣盎然。再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首先播放了优美的乐曲和美丽的江南风景图,小朋友的眼睛个个发亮而且发现啧啧的赞叹。“真美呀,太漂亮了……”“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个难点,一看即破,能让学生独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能极大地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首先播放战争中勇夺泸定桥的画面,从题目入手: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老师的提问一下子激起学生千层浪:谁飞夺泸定桥?他是怎么飞夺的?为什么用飞夺两字而不是夺取呢?再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画》时,如在教学《画》一诗中,我先将本班同学的画作收集好,在多媒体上进行直观展示,再直接导入:前两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同学们都画了画,把同学们的画搜集起来,办了个画展(让学生看课件,同学们兴致盎然);接着出示一幅山水画,再介绍:有一位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写了一首诗,就是《画》;随后,再咀嚼和体悟重点词句,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和情绪,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这样情景式的导入,扎实有效的教学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合了课程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所提的问题都非常的精炼,有价值,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主动思考,比教师提的更有效,是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
   三、课堂的生活更精彩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谁都清楚,书本上的知识要亲身去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对于教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是同样适用的。我们应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中有语文,使孩子深切的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去学习语文。例如:我在上完《只有一个地球》后,课后,我让学生们去社区了解情况,做了和环保有关的宣传牌。激发了学生的资助意识,使语文又回归到了生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实现了最大的有效化。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语文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我们不断去实践、探索、磨炼,我们一定会懂得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最有效的,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张力的课堂。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三熟制油菜的发展,全面要求油菜育苗移栽,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在田多劳力少的地区,由于季节紧、劳力不足、育苗移栽更难办到。近年来,我县三熟制油菜有新的发展
【摘要】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创新能力是衡量国家整体水平的重要依据。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意味着国家能够有足够的发展动力。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能够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对国外引进的几个棉花品系和商业品种、品系的根部微管束排列以及种植在黑暗条件下幼苗根的生长进行评价。所有商业性品种和品系微管束的排列都为四方阵型(四组明显的微管束
低合金双相耐磨钢是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通过改变化学成分含量、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等相关因素,获得不同含量的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以满足不同磨损条件下对材料
1 引言防治植物青枯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品种。目前在抗性评价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茎部毛吸管滴注法和伤根接种法。毛吸管滴注法虽然比较简便可行,但由于
该文用两步法(由机械合金化和烧结两个步骤构成)制备了MgNi合金,并用X射线衍射、DSC分析手段细致研究了机械化合金、烧结温度对烧结时MgNi相形成的影响.该研究还用高能球磨法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泡沫金属的研究文献.从泡沫金属的制造方法、性能、特性、应用领域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比较多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后,利用溶模铸造的原理,使用可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最深奥的一门学科。它总是站在教学改革的潮头,每一次教改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 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它永富魅力。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 【
【摘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历史课堂应该体现我们的教育情怀,是我们教学的前提、基础、追求和归宿;生活化历史课堂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生的发展问题,是我们教学的重点问题、工作中心、现实追求和直接目标。  【关键词】建构聊天开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70-02历史是属于过去的,历史课似乎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也是很多学生不喜欢
有效的试卷讲评课,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检查某一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善知识结构,反映出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只考不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