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敬老方式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的很多餐厅、超市、书店或者公司以及政府部门随处都可以看见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工作人员,刚来时很吃惊,心里还有对他们隐隐的同情,觉得他们这个岁数应该安享晚年了,不应再为生计而奔波;同时,也在心里责备他们的子女,美国人虽然不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换来儿女的幸福,但是他们对子女的照顾和爱也是不逊于咱们中国人的,这些子女为什么对父母的辛苦视而不见呢?
  从文化上讲,父母从孩子生下来到长大成人的教育都是仅限于引导他们慢慢走向独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大多数的父母甚至都不会教育孩子要怎样成功。对他们而言,快乐更重要;父母更不会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幸福押在儿女成功的基础上,寄望于儿女长大成人后赡养他们。当然这并不是因为美国的父母更加高尚,而是他们的独立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美国人的心里。在美国少有听说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故事,也正缘于此。
  在工作中,我认识很多年纪很大但是仍然在上班的美国人,他们也常常抱怨政府,抱怨华尔街的贪婪带来的金融危机对他们退休生活的影响,但是当我提到在中国我们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且大多数儿女都希望力所能及地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并问如果子女经济条件好而且乐意给予父母经济帮助时,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子女的帮助?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坚决拒绝,其中有个美国老人的反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我养子女不是为了让他们回报我,他们能独立生活、幸福快乐才是我的追求!
  美国老人的独立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国内常常有媒体用同情的口吻报道那些身体有残疾的老人独自居住的事件。来美国前我也非常不理解,也谴责他们的子女,可是来美国后才深深体会到美国人的独立精神,独立和自由是他们最为珍惜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其实很多儿女也非常愿意照顾他们的父母,但是大多数老人根本不愿意,他们不愿失去自立,他们认为失去了独立就失去了尊严。有些国人以娶得好或者嫁得好为面子,美国人是真正以自立为面子。
  美国老人这样追求独立,追求自立,除了独立文化的渗透外,还因为政府有很多帮助老人的计划和福利。比如残疾人退休金比普通人高,他们也能免费领一些设备,比如轮椅、按摩设备等,很多老人也能申请福利医疗机构上门的免费服务等。
  了解了贯穿美国人一生的独立文化之后,如果你在美国乘公交或地铁看到身边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时,你就知道完全没有必要让座了,即使要让,也得先问问人家的意见——因为对他们而言,你让座意味着你认为他们已经很老了,不能自立了,而且如果你是女性,老人是男性,让座就更为不妥了。在美国,几乎任何场合都是女性优先,而不是老人优先。
  在爬山或者其他活动中,遇见老人也不要主动热情地上去搀扶,在美国,每个人都想给别人留下独立、仍然有用的印象,如果哪个老人看上去实在需要帮忙,你也最好先礼貌地问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忙。笔者就亲自看见过一个好心的帮助者遭遇尴尬的场景,过马路的老太太拄着拐杖一颠一颠的,一个中年男子就直接上去搀着老太太的胳膊帮她过马路,可是老太太却非常生气地用拐杖打那个热心人!
  简言之,对待老人最得体的方法就是忽略他们的年纪,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不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对待。
  (摘自《南国都市报》)
其他文献
曾子根辍学已经两年了,成天像幽灵一样东游西荡。这天,他想到附近的网吧上网,向给父亲熬药的妈妈要100块零花钱,不料妈妈板着脸说出了一件天大的事:“你是我当年在街边捡的,找你亲爹亲妈要去。”因车祸瘫痪在床的父亲附和着说:“我们没能力养你,也管不了你,你走吧。”  性格叛逆的曾子根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他早就讨厌这个清苦的家,原来自己竟是捡来的。一颗年轻的心霎时碎裂了,他恨养父母,更恨遗弃了自己的亲
女知识分子的要求可真不少  55岁的钱老师退休前是大学老师,老伴儿和她在同一所学校任教,两人的感情一直不错,夫唱妇随。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她刚一退休,平时身体好好的老伴儿就走了。两个在国外定居的儿子对她很不放心,都劝她抓紧找个老伴儿。  经朋友介绍,钱老师见了六七个,有退休干部、工厂厂长、学校老师等,条件都不错。可是,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老吴。老吴看上去忠厚老实,一到她家就直奔厨房做饭。以
前一时期,国内虐待儿童事件时有发生,遭到舆论的一致抨击。虐童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少国家早已对此引起重视,并通过建立各项法律制度加以防范,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编者  新西兰:14岁以下儿童不得独处  新西兰的立法对于儿童的保护非常严格。当地电视台报道,一位刚移民到此的父亲,由于在街上打了自家孩子一耳光,结果被法庭判罚6个月的监禁。新西兰法律规定:14岁以下的儿童不能独处
摘 要 鉴于历史学科蕴藏得天独厚的育人价值,历史教师应该在遵循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落实学科育人。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梳理历史逻辑,挖掘育人价值,并遵循历史教学逻辑和学生思维逻辑,将学科育人价值落实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基于历史逻辑的学科育人可以从构建大历史时空,闭合证据链,聚焦育人价值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历史逻辑,立德树人,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笔架亦称笔格,为搁笔的文房用具。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外号“海笔架”,因他“不畏强权的气节、不慕荣华的执着、不甘人后的奋进”这一清正廉洁品行而得名。   海瑞出身仅为小举人,三十几岁才中举,四十一岁才分配到福建南平县做教谕,相当于如今的教育局局长。他还兼县学校长,给学生上课。   海瑞任教谕的第二年,他的领导、延平府视学到南平县视察工作,在南平县学官署接见学官。两名副手在海瑞带领下进入大厅,一见到视
无论多么强壮的机体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终将老去。随着年岁的增加,皱纹肆无忌惮地爬上了我们的面颊。更为恐怖的是,我们赖以维持健康的肌肉也悄无声息地流失,肌肉松弛、皮肤褶皱增多,步履蹒跚、平衡障碍、易跌倒、骨折等症状将相伴至终老。   这种随着年龄的增加常被忽视的以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症现象称为“少肌症”“肌肉流失”及“老年性肌肉萎缩”。   一项调查显示,人过了50岁
男孩篇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玉娟、广东省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共同为父母们详解男孩女孩分别该如何教养。  适当“穷养”少攀比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过多的物质享受可能导致男孩出现攀比心理,物质需求的无限度满足会让男孩缺乏坚强的意志和男子汉的担当。因此,男孩最好“穷养”,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搞特殊待遇,以避免把孩子养成追求物质享受、奢侈浪费
不运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对于那些一周中将3~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停止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养生大师多纳·理查德森·尤尔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转化。”佐治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教授华特·汤普森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止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是否成立呢?很遗憾,体育运动也
认识郑俐的时候,我36岁,郑俐28岁,都已过了谈婚论嫁的最佳年龄。大千艺茶室里,介绍人把郑俐拉到我面前,程式化地做了一番介绍,便知趣地离开了。  郑俐一边品茶,一边拐弯抹角地问我对婚姻的看法。其实我明白,这一刻她更急于知道的是,为什么一个如此优秀的男人会到了36岁仍孑然一身?我说,我30岁前遇到过两个女孩子,她们先入为主地认定她们所要的奢华我这辈子注定无法给予,于是便奋不顾身嫁大款去了;30岁后我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除了宇宙之外,最神秘的就是婴儿的大脑。如何更好地开发婴幼儿的综合能力,一直是各国教育家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各国文化不同,幼儿教育又因地制宜,与中国按部就班的教育相比,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德国:幼儿园混龄编班  德国的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 (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这种混龄编班在德国全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