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地质工作路径探索r——以上海市为例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地可再生能源和碳汇资源的多元利用对于超大城市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地热、潮汐、风等可再生能源和土壤、植被、海洋等碳汇资源的发育特征与大地构造、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海陆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地质工作参与上海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和碳汇资源管理的前景较好.地质工作助力上海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四条工作路径:(1)充分利用松散层地质大数据,支持浅层地热开发和地下水储热及地下空间开发;(2)加强深部基岩断裂带地热水、干热岩和深部岩溶、玄武岩调查,促进本地深层地热开发和深层储能与储碳;(3)建立陆域土壤—滩涂盐沼—近岸海域生态地质监测网络,支持陆海统筹的碳汇资源管理和碳汇工程实施;(4)加强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保障沿海风能和潮汐能开发和海洋碳汇工程安全运营.
其他文献
介绍了低成本小型智能分拣平台的建设背景,从技术基础、平台功能、平台架构等方面阐述了低成本小型智能分拣平台的体系架构,分析了平台的创新点和应用效果,以实现投递站作业流程的优化、投递站自动化作业水平的提升.
分析了跨境电商市场环境,研究了中山邮政打造的“邮政+菜鸟”国际电商包裹集运新业态模式及发展前景,提出了跨境电商物流的运营策略.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中国的春节期间开幕.“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它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中国方案,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期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引起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这对中国建立健全低碳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质特征看,碳减排是一种典型又特殊的公共物品供给.我国的低碳治理需要重点关注三对关系,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系.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国家低碳治理体系应是包含价值理念、基础制度、政策工具、监管考核等四个层面的系统工程:一是要面向国内外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治理价值理念;二是要创新低碳治理的激励、约束和协同治理机制;三是要推动低碳治理的政策体系建设和协同创新;四是要推动低
晋陕蒙接壤区是中国典型的煤炭富集区,煤炭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加快低碳转型是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新常态下,晋陕蒙接壤区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转变与能源结构优化困难,“双碳”目标下低碳转型压力加大.在分析国外典型煤炭富集区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晋陕蒙接壤区低碳转型建议:(1)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2)夯实煤炭兜底保障,发展替代清洁能源;(3)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对碳减排的贡献,对提高中国能源低碳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研判了当前及未来30年我国能源总体需求与碳排放情况,以及能源利用结构转变的趋势,指出应以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支撑能源结构优化和碳减排协同发展.支撑能源结构优化和碳减排协同发展的举措包括:物质资源支撑——兼顾生态效益和成本效益的资源策略;地上空间支撑——科学匹配能源地理空间的产需端;地下空间支撑——发挥地质空间的多功能性和储能作用;海洋空间支撑——推进“蓝色能源”开发利用空间立体化;基础保障
生态碳汇交易是一种实现“碳吸收和清除”长效机制的重要政策工具,合理的碳汇政策能够为推进“碳中和”提供最稳定、最具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文章基于碳交易和生态碳汇交易发展现状,从规模、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剖析了我国生态碳汇交易的制约因素,并分析不同类型碳汇交易区域性和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和“非市场”式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技术方法有待创新、顶层设计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自然资源管理提升生态碳汇交易的对策建议:(1)加强自然资源产权政策在碳市场建设顶层设计上的协调;(2)构建统一、可监测和可计量的自然资源资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具有重大贡献,是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文章阐述了植被、土壤、其他环境条件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影响,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增汇原理;分析了现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保护措施及其对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影响;并从规划引领、工程实施、政策制度支撑体系三个维度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增汇的主要技术路径和政策建议.
自然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当前,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碳排放居高不下(100亿吨+)和碳汇能力不足(10亿吨+)的矛盾.而碳源和碳汇,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二者缺少一个,这个矛盾就难以破解.碳排放的源头是资源利用,减碳、除碳,靠的也是资源;碳汇能力提升,更离不开自然资源.需要把握“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开发与保护关系,统筹人和自然关系,在减碳与储碳、提效与增汇、适应与应对、自然增汇与工程增汇方面深入研究,使自然资源在碳达峰、
期刊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推动蓝碳交易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蓝碳交易主要集中在IPCC认可的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文章在分析海洋碳循环机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现状和固碳机制,提出建立健全我国蓝碳创新发展支撑体系的建议:(1)开展滨海生态系统基础调查和碳储量评估;(2)制定重要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激励政策、创新激励机制;(3)加强海洋保护地管理与制度建设;(4)建立蓝碳核算标准和认证体系;(5)构建蓝碳交易市场;(6)推动蓝碳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