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亲情:当天启遇上崇祯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王家的历史,不管你愿不愿相信,都是残酷的。纵然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也是靠着双手沾满鲜血才走上宝座,后来的武则天就更不用说了。这话没错,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明朝,这个朝代从建立者朱元璋开始,就可以用残酷来形容了,但再残酷也有人性的闪光点。这一点,在哥哥天启与弟弟崇祯之间就显得温和多了。
  哥哥朱由校从小就调皮,不喜欢读书,大字不识几个。由于母亲王氏去世得早,念及皇孙朱由校年幼,爷爷万历就让宫中的李氏抚养他。对李氏而言,朱由校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再疼爱也疼爱不到哪儿去—想要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妇人身上得到母爱,这个愿望并不好实现。
  李氏答应抚养朱由校,一方面固然有皇命不可违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不是没有投资的意思。尽管在当时看来,这个希望并不大,但有希望总是好的。
  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落在了朱由校父亲朱常洛的眼里。这个悲剧的父亲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等到将来自己继承了皇位,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儿子,怎么说儿子也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只可惜,朱常洛算准了前半部,没有看到结尾。
  1620年七月,万历驾崩,朱常洛上场了,即明光宗。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他当年定下的愿望,似乎也可以实现了,历史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多年担惊受怕,一朝得到了解放,他便彻底解放了,本就不硬朗的身子骨,自然经不起折腾。刚当了二十几天的皇帝,因为一碗泻药,他就此西归。
  尚未来得及做好准备的朱由校被群臣从幕后拉到台前,继承了大明的皇位,年号天启。这一年,朱由校15岁。
  朱由校有个弟弟,这个弟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两人虽不是同母所生,但关系非常好,没了母亲的朱由校常常带着比自己小6岁的朱由检玩耍。哥俩的关系好到可以同出同住,这在等级森严的皇宫中实属难得。
  当哥哥被人推到台前做皇帝的时候,弟弟朱由检也跟着来了,在他看来,哥哥到哪儿,他也应该到哪儿了;哥哥做皇帝,他也应该跟着做皇帝。这一罕见的历史画面,在朱由校登基后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这天,哥哥朱由校上早朝,弟弟忽然连蹦带跳地跑到朝堂之上。面对皇上弟弟的出格行为,文武大臣当然不敢说什么,只能任由这个孩子一步一步走到了龙椅前。哥哥看着弟弟过来,和往常一样将他拉到了身边,并让他在龙椅边上坐了下来。
  这就有点不符合规矩了,一直低着头的大臣开始说话了,意思很明显:皇位是哥哥的,哥哥能坐,弟弟不能坐。看着弟弟一脸不解,朱由校阻止了,坚定地说,龙椅这么大,足够我们兄弟俩坐。
  看着往日温顺的哥哥忽然这么有气势,满朝文武都要听他的话,弟弟朱由检感觉挺酸爽,不由得十分羡慕。他拉着哥哥的手,仰着一张稚嫩的脸说:“哥哥,我也想坐龙椅。”这话就有点过了,下面的大臣都吓了一跳,边上的太监差不多要上前拿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朱由校的脸上,等待他的发落。气氛陡然变得杀气腾腾,唯独朱由检一脸茫然。
  然而,和所有宫斗剧的剧情不同,这一幕没有出现丝毫的血腥,年长的朱由校非但没生气,反而笑着对弟弟说:“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以后,这位置哥哥就让给你来坐。”
  朱由校当然想不到,自己一语成谶。
  1627年八月的一天,朱由校的心情不错,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玩得尽兴的时候,他还安排了一桌酒席,边吃边喝边玩。几名小太監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
  这事搁在寻常人的身上,的确算不上什么大事,不过是虚惊一场,大不了休息几天,但朱由校被吓得半死,几个月后,竟一病不起。种种征兆显示,他活不了多久。
  这天,他让人把朱由检叫到了跟前,用尽全身的力气问:“还记得当年我们说的誓言吗?”朱由检此时早已不是当初一脸无知的愣头青,他仰着脸没说话。此时的局面,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厮杀。“弟弟不记得,哥哥记得,我弟当为尧舜。”除了这句,朱由校还有一句名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只可惜,这句话被朱由检直接屏蔽掉了。
  朱由校当初许下的诺言,在1627年终于实现—18岁的朱由检顺利接受了哥哥留下的江山,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
  不过,朱由检登基后并没有听哥哥的遗言,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魏忠贤。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哥哥手里接过江山的朱由检,还是希望能有一番作为的。只可惜,他的一切努力最终无济于事。张献忠、李自成加上一个努尔哈赤,让本就不安稳的大明王朝更加风雨飘摇,任谁在位也难以将这辆破车拉回正常的轨道上。
  当初朱由校期待弟弟朱由检平稳接位、顺利执政,建设美好大明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反而让弟弟丢了性命。这一点,想必做哥哥的朱由校是不希望看到的。
  编 辑/汪微微
其他文献
我是一棵梧桐。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可我赶走了所有想落上我枝头的飞禽,阿古问我在等谁,我望向天空, “自然是等凤。”  “我见过凤!”即便我说千万次,也没有一棵树相信我。  与凤初见时,我还是棵小树苗。我曾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长高,直到遇见凤。风举翥千里,恍若天神降临人间。他围着我飞了许久,最后叹道: “你还太小……”然后离去。从那时起,我便日夜盼望长高,可我没长高,反倒多了个树洞。三界之内许多生灵
天复元年(901年)年底,唐昭宗被以韩全诲为首的宦官从长安挟持到陕西凤翔,朱温的汴军追杀而来。通州刺史韦贻范来到凤翔勤王,被任命为厅级皇帝办公室秘书——给事中。天复二年正月,韦贻范通过贿赂韩全诲及其盟友——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被韩、李举荐为宰相。  对韦贻范这个无德无才的腐败分子,唐昭宗是根本瞧不起的。但为了应付乱局,唐昭宗只得任命韦贻范做了宰相。当年三月,唐昭宗举办皇家宴会,他问韦贻范:“朕为什么
中国最早的妇女解放运动叫不缠足运动或天足运动。这个运动最初基本与女人无关,无非是一帮大男人在折腾。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女人不缠足了就能做男人的工作,甚至替男人去当兵打仗。如果女人跟男人的比例是1∶1的话(其实当年女人能占百分之三十几已经不错了),就等于解放出一倍的劳动力,那中国的富强岂不指日可待?我曾把戊戌维新期间的进步报纸《湘报》翻了个遍,里面所有的不缠足言论都是这个调调。不消说,这些先进分子对当
1813年,“美国防治虐待动物协会”创立者亨利·伯格出生于一个条件优厚的家庭,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纪稍长就开始涉足政界,1863年还被任命为美国驻俄国大使的秘书。也正是这次驻俄经历使他从政界跨越成了一名颇受欢迎的“爱管闲事者”。  有一天,亨利·伯格在俄国街头散步,突然听到一声惨叫,他赶紧循声走过去,发现一匹拉车的马正在被车主鞭打。他当时的感受是:“它的哀号使我感到似乎有一块烙铁烙在我心上。
1933年,苏联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这一天起,苏联克格勃特工便从未停止过对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监听与监视。  1938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大使馆的情况,克格勃将被间谍界誉为“美丽燕子”的克格勃女间谍们放飞进美国大使馆。那些克格勃的职业“燕子”装扮成苏联国家芭蕾舞剧院演员,凭着沉鱼落雁的美貌轻而易举地“飞”进了美国外交官们的卧房,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个销魂的夜晚。与此同时,那些负责守卫使馆大楼
1940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谈到英国的艺术珍品时说:“把艺术品藏进洞穴和地窖里,不要让任何一幅名画离开英伦三岛。”  时值二战,欧洲战场战火纷飞。随着盟军从敦刻尔克撤退、炸弹在伦敦落下,德国入侵英国似“箭在弦上”。面对在整个欧洲不断掠夺和摧毁艺术品的纳粹分子,一个新问题摆在英国民众面前:如何保护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丘吉尔决心拯救这些藏品,还指示必须把它们留在自己的国土,由此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
張大千在年轻时就公开坦白:“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他在20岁那年跑去宁波当了100天和尚,就是因为摆脱不掉一个情字——初恋女友病亡令他看破红尘。不过知子莫若母,张母很快让张大千的哥哥去寺庙把这个情种“捉”了回去,并给他服下了一贴解开心结的良药——帮他找了个媳妇,从此他便开始在滚滚红尘中自由翻滚了。  短短几个月里,从为情出家到奉父母之命娶妻生子,这样的剧情大逆转简直就是拍电影。对普通人来说,这绝对
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生得“风骨伟岸,目瞬如电”。他早年嗜酒如命,喝起酒来,手不停盏,酒到杯干,无拘无束,极其豪爽,人称“泼韩五”。  跟很多人一样,泼韩五喝醉了就容易闹事。  有一次喝酒,同席有一个叫席三的算命先生,算出泼韩五日后会位至三公。泼韩五由于喝高了,不喜反怒,认为席三在拿自己开涮,立马跳了起来,掀翻酒席,将席三按倒在地痛殴了一番。可怜的席三就这么白白挨了一顿揍。  还有一次,泼韩
李白明明是个以诗文闻名于世,“斗酒诗百篇”的诗人,怎么和武功高手扯上关系了?  话说李白自五岁就开始读书识字,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但他不是一个只会埋头苦读的文弱书生,他擅骑射,更热爱武术,年轻时就渴望以武功名震江湖。若放到现在,就是电影《古惑仔》系列看多了,自己也想当威风凛凛的“老大”的“中二”学生。想当“老大”,可不是光读书就能成的,得练就一身惊人武艺,方可服众。李白见襄州刺史韩朝宗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某个夜晚,武进(今江苏常州)恽氏一族年事最高的祖母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一位老妪手托一颗华光四射的明珠递到了她手中。就在她要询问缘由时,被守夜的丫鬟唤醒了,原来,府中公子的女儿诞生了,请她前去看孙女。老太太旋即想起了刚做的那个梦,于是为孙女起名为“珠”。  恽氏一族多才俊,恽珠的先祖恽南田(他的故事请参阅本刊2015年4期)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常州画派的创始人,她的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