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育语文学科协作教研文化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she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顾建德在《论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博文中指出:“学校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充分强调弘扬办学理念、整合群体智慧的文化呈现方式,因其关涉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培塑,因而在促进教师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一切改革和创新一样,学校的教研文化也从思想到方法承受着观念的交融、习惯的失衡和思维的嬗变。”语文学科教研文化因其学科独特的人文价值而在学校教研文化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文学科教研文化是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全校语文教师的师德、教风、人际关系和文化生活得以显现。在参与“1158”教改实验后,我校语文教研组充实了大量“新鲜血液”,全校语文教师由18人增加到目前的30人,教研组的教研文化培育得到了课题组专家的悉心指导,如今已有4名语文教师成为21世纪园丁工程学员,3名教师成为金城江区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4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参加过市级赛课获奖或上过市级示范课,全部语文教师的论文或课件或教案获得过城区以上奖励。最令人惊喜的还是语文教研组协作教研文化的形成和浸濡:年轻教师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热情帮助年轻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郁、气氛和谐;教师们自觉主动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业的进步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总结我校语文学科协作教研文化的建构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一、借助学校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营造语文教研组内部的制度文化
  近年来,我校为了适应新课改需要,通过建章立制引导教师教研走向常态,这对语文教研组的制度文化培育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为了规范各级教研单位的常规教研活动,学校制定了《金城江区二中教研工作常规》,要求各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细化主题、做好记录,同时建立“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管理模式,由教研处牵头示范,引导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工作走向常态,如教研处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各学科教研组据此制定本学科学期教研计划,各年级备课组根据学科教研计划制定本组的教研计划等。为了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常规,学校制定了《金城江区二中集体备课基本要求》,语文备课组据此每周定点定时开展集体备课,并结合“1158”教改实验细化集体备课内容,在规范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培育语文教师的互助合作精神和共享意识,语文学科高效集体备课成为我校教研工作的一大亮点。为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制定了《金城江区二中课堂常规》,语文教研组在此基础上,结合“1158”教改实验的要求,提出了语文学科的课堂常规,即课前五分钟诵读古诗词、课中运用“1158”教改项目提出的五步教学法,突出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形成严谨的教风。为了确保相关制度的落实,学校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名教研处或教务处工作人员检查各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情况,并尽量参与到各备课组的活动中进行指导、帮助。为了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学校制定了《金城江区二中先进备课组评比要求》,明确评选条件和评比方式,我校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历年均获先进备课组。学校完备的教研制度和我市“1158”教改实验的引领,对我校培育语文学科的协作教研文化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好的制度须以人为本,方能得到人的理解和由衷认同。为此,学校定期召开各年级教師会,教研处领导亲自参加,引导教师针对制度中的特定主题畅所欲言,为学校教研文化的培育出谋献策,并要求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好的建议及时汇总报告学校,这个做法业已形成制度。比如,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学校都会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教师针对本学科教学及考试情况交流得失,提出下一阶段教研或教学改进建议,既促进了教师业务上的经验交流,又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出良好的教科研氛围。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尤其活跃,大家心怀整个教育集团,自觉把教研活动辐射到整个集团成员学校。比如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在一次常规教研活动中,把活动主题定为“如何开展集团化教研”,有教师提出集团成员学校应每学期定期开展探讨课活动加强交流协作,建议每所集团成员学校语文教研组每个学期交替到其他学校上一节探讨课,然后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建议如今已经形成集团一级的教研制度,得到了集团学校的一致认同,使集团学校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二、发挥语文教研组的主导作用,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引导教师在协作教研中解除教学困惑,增进内在凝聚力,努力营造语文教研组的精神文化
  语文学科是一个颇具个性的学科,在新课改之前大家按部就班“教课文”,课文解读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教课文”的理念被推翻,“教语文”的理念提到议事日程,语文本体要素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得到凸显。但是,教材依然是一篇篇课文,如何用这一篇篇课文教语文的什么,成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大“拦路虎”。在没有专家引领的家常课上,老师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力不足也只能由着自己的理解教自己的语文,致使语文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倦怠悄然滋长。语文教学迫切需要专家智慧、集体力量。我校语文教研组加入“1158”教改实验后,五步连环相扣课堂结构的第一步“准确定标”给我们的语文教研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意识、协作教研意识成为语文教研组最亟待培育的一种研究意识。
  (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再造和专业成长进步搭建平台,用专家智慧唤醒语文教师的研究意识,用先行者的教改实践激发语文教师的课改冲动
  教研意识是教研组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是建立一种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思考、创新的研究氛围,锻造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和师魂。我们决定从培训开始,将培训融入教师的教育生活,通过培训更新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培训唤醒并强化语文教师的教研意识,通过培训营造语文教研组的协作教研氛围。   近年来,我们精选内容,针对教师在教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学校资源邀请专家学者到我校开设专题讲座。比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灵动起来,我们邀请专家开设了《关注课堂,聚焦常态课》《关注学生是有效课堂的起点》《为什么要运用课堂观察诊断技术》《问问自己,我的课堂有效吗》《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等专题讲座,使语文教师对如何上好常态课、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等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研究意识,我们开设了《初中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对我校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在细微的行为中提升智慧》《在磨砺中提升,在互助中完善》等专题讲座,为语文老师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语文教师从中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研究,这对培育语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请进来”,我们还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接受培训或跟岗学习,每年都有计划地派出一些骨干教师到外地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新课程培训,或者到附近县区的兄弟学校访问学习。外出培训可以启迪教师的思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尝试实践变革。比如,我校语文教师到南宁参加“新派作文”培训后,立刻把作文教学当作一个校本课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语文教师从培训中得到理念和技能提升,教研意识已然觉醒,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再培训再提升的意识成为语文教研组的主流意识。为了巩固培训成果,每次教师学习归来,我们都要求他们写心得体会,有的倾向理念上的转变,有的倾向技术上的革新,有的倾向教法上的转变;我们还通过课例展示、论文评比、课堂观察、课件比赛、组内公开课等形式,组织开展全组教研活动,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与留在家里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收获,不断增进同组教师的业务交流,并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培养其责任担当意识,达到以培训育教研、以活动铸师魂的目的。
  (二)明确协作教研的奋斗目标,以课题研究引领语文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进一步培育高质量的教研文化
  任何工作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教研文化的培育尤其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加入“1158”教改实验后,我们在学校原有教研文化的基础上加大语文教研的力度,把建立轻负高效的教学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目标。我们召开全校语文教师大会,分析当前课改形势,讲清学科教研文化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教研组建设方案,动员全体语文教师踊跃参与教研活動,在协作教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
  在推进“1158”教改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单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几个人协同教研仍然无法胜任,此时课题研究便被提上了日程。近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申报立项了两个市级课题:一个是“少数民族地区七至九年级语文单元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指导与训练教学实验”的子课题“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写作指导探讨”,为我校语文教师找到了语文读写结合写作指导的新思路;一个是“初中说明文的教学研究”,让我们的说明文教学更加科学有效。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研究意识日渐增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提高,同事间的协同合作意识和教研组内的协作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三)以活动为载体,以协作为灵魂,精心培育语文教研组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作为全校教师人数最多的教研组,我们语文教研组秉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教研理念,以活动为载体,以协作为灵魂,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助、分享,努力打造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协作教研文化,让教研融入教师生活,成为教师的生存方式,并在协作教研的过程中品尝到思想提升、专业发展、学生成长的幸福。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靠组织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来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它们不仅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组织机构,而且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能力的重要支撑。集体备课、课堂观察和赛课磨课,是我们语文教研组、各年级语文备课组三项比较常态也比较突出的教研亮点。
  集体备课有利于培育教师的协作教研意识和能力。我们语文备课组坚持定时、定点集体备课,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备课组长每学期初按照学校教研处的要求写出备课组计划,在本学期教材中挑选出精读课文和大家认为比较难教的内容,从中筛选每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指定备课组成员完成各自承担的备课任务。备课组成员分工明确,在计划内开展工作,与全体成员协同作战。这样一来,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总起来看就减少了许多。表1为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备课计划表(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每次集体备课主题和备课重点不同,且都安排了不同的主讲人;从整个学期来看,每一名语文教师都承担了一定的备课任务,都是在为全组服务。集体备课活动通常按照“个人主讲—集体研讨—修改完善”的流程,依次形成“初备—复备—精备”三轮教案。展开来说,主讲教师须在集体备课活动之前先进行个人初备,包括深入钻研教材、搜集课程资源、精心编写教案、落实重难点教学任务等,然后在集体备课环节对自己初备的教案进行“个人主讲”阐述,再由其他教师提出质疑或补充,大家共同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分析学情、交流教法等,集思广益,进一步厘清教学重难点和课堂主要教学策略。集体备课结束之后,备课组内各位教师再根据集备建议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初备教案进行个性化修订,形成单独复备的教案。每一位教师在初次上课之后的下一次集体备课时,将侧重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表1 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备课计划(部分)
  [
  周次
  备课
  安排\&备课主题\&备课重点\&主讲人\&第一周\&1.定计划
  2.总结上学期期考\&1.教学内容
  2.查缺补漏\&1.莫莉
  2.各任课老师\&第二周\&1.第一单元测验   2.《孔乙己》
  3.写作\&1.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1.苏红艳
  2.黄鹏\&第三周\&1.《一厘米》
  2.第二单元测验\&1.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黄鹏\&……\&……\&……\&……\&]
  课堂观察有利于教师把教学研究纳入自己的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精益求精的态度,使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课堂观察需要运用观察量表。针对有的教师课堂无效提问过多的现象,我们语文教研组设计了《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表》(见表2);为了研究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我们设计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观察量表》;针对部分教师课堂思路不清、教学环节凌乱等情况,我们设计了《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观察量表》。科学合理的观察量表,为教师的相关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量化”了目标。带着观察量表去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切实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否则很难对自己所要观察探究的问题提出有数据支撑的个人见解。教研组组织教师观课,通常会给观课者分派不同的观课任务,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认真收集信息、研究分析相关信息,进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反馈给授课教师,帮助授课教师发现自己理想的教学设计与现实授课之间的真实差距,促进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们在长期的观课议课评课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同伴高度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才是协作教研文化的精髓。
  赛课磨课有利于磨练教师的互助品质,进一步彰显协作教研的团队力量。我校语文教研组推出的所有赛课,都要求借助团队磨课,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让大家明白: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伴进步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进步。磨课的过程充满了艰辛:选手们在备课组的指导下备课、试讲、反复修改教案,备课组成员不遗余力地给予选手无私的帮助与支持。在一次次的修改教案、一次次的试讲和一次次的点评中,全体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得到碰撞和升华,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这种互助的风格和品质,如涓涓细流,从老教师的身上自然地传递到年轻教师的身上,一种沁人心脾的协作教研文化日复一日地浸润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科协作教研文化的支撑下,在“1158”教改实验课题组的指引下,我们语文教研组取得了不匪的成绩:在校内开展探讨课、比赛课达80余节,校外上示范课10余节,参加市级、金城江区级比赛课、示范课、专题讲座8节,参加自治区级、市级论文比赛入选刊物90余篇。在2013年4月,我校3个年级语文备课组均获评为金城江区优秀备课组,语文教研组获评金城江区先进教研组,同年12月,语文教研组获评为河池市中学语文教学“1158”教改项目研究活动先进集体,八、九年级备课组获评为市级先进备课组。此外,各年级语文备课组连续几年全部获评为校级先进备课组。2016年,我校两名语文教师获评为河池市优秀教师,一名语文教师获评为金城江区先进教育工作者,10名语文教师获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回首来路,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以活动为载体,以协作为灵魂的语文协作教研文化的构建思路是正确的、有效的,因为这是一种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反思的、对话的、校本的、行动的教研文化。在协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对话和交流使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与良好的建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丰富的教研资源促成了語文教研组文化品位的整体提升和良性发展。
  (责编 白聪敏)
其他文献
河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如下问题: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专门出具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统一,格式不规范,所披露信息没有经过第三方鉴证。上级主管部门应要求上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方面也日益被重视起来,注重对企业资金结算内部控制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致力完善的。要完善企业资金结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制
武汉大学教授骆郁廷、深圳大学讲师孙婷婷在《教育研究》第6期上撰文认为,形象德育是一种不同于说理教育的新德育形态,它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命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52-01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一道有质量的作文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的写作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教师在出作文题时,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学生看过、体验过、有感悟的题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调
人们使用语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用最少量的话语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这正是语言经济所关注和研究的现象。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从视角、隐喻、基本范畴等概念出发来探讨语义
清华大学近期决定恢复90年前的老校规,从2017级开始,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
住房兼具公共产品和民生商品的属性,攸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住宅确保是国家不可推卸的义务。基于住房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通过保障性住房
随着跨国公司生产和研发的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长迅速,其在华研发活动日趋活跃,进而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应对跨国公司对
进入信息时代,IT产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旺盛.与之矛盾的是,各级职业院校大量的毕业生并没有真正被劳动力市场认可,导致供求不畅.因此,理清校企合作关系,深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和学新在《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上撰文认为,特色高中的课程改革不同于高中的特色课程改革。特色高中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包含学校课程规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