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的规范答题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实验题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大,是对高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综合检测。随着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不断改革,化学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重有增无减,更好的体现了新课程对高中生化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新课程的目标和优势。但是在高考中对于化学实验题的得分率却不断下降,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答题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分数的丢失,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本文从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出发点,探究出现不规范答题的原因,并对常见的化学实验题提出规范的答题模式,以期为高中生在解答化学实验题及为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规范答题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化学实验可以更直观的将化学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化学实验题则是对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的类比迁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的综合考查,是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在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化学试题中化学实验所占的分值逐渐增大,成为高中生高考分数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答题不规范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分数乃至整体的分数,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保证化学成绩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题规范答题的相关问题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题考查的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其考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所需要的试剂和仪器、实验的操作步骤、出现的现象、得到的结论等几部分。高中生在面对化学实验题时,应该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解答,仔细的对实验题的题目进行审读,了解此化学实验的目的和化学原理,根据实验中所采用的试剂和仪器,以及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得到实验题的实验操作步骤,根据题目描述的实验现象,按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列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得到实验所需的结论。
  对于規范的化学实验题答题过程中,要对实验题进行细分,将完整的题目拆解成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几个简单的实验,分别对各个小实验进行解答。通过拆分的小实验,将其进行整合解答综合题目,这是化学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也是规范答题需要遵从的基本方法。高中化学实验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的化学知识,题目的难度系数也较小,其从多方面考查高中生的化学知识水平、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以及化学思维能力,化学实验题的解答难度和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答题的规范性,而非题目考查的内容。因此,化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习惯的培养,确保其化学实验题答题的规范性,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应答能力。
  二、高中化学实验题的答题规范
  对于高中化学实验题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试剂和仪器的不同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的过程分别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答题,确保其答题的规范性。
  (一)对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答题规范
  实验中如果出现导气管,在实验试剂放入仪器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以确保化学实验正常的进行,不会出现其他杂质的干扰。根据装置的不同,其气密性检查的步骤也不同,对于导气过程简单的装置,其气密性检查的步骤通常是将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或者其他液体),然后用手对试管进行加热,观察导气管端是否有气泡冒出,然后将试管冷却至室温时,观察导气管端是否有水柱,若无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若有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对于装置中含有分液漏斗的情况时,通常将分液漏斗所在烧瓶右侧的导气管采用止水夹关闭,同时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当分液漏斗中的水加到一定量时分液漏斗不会出现往下滴水的情况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对于启普发生器型的装置,则将导气管的出口关闭后,向球形漏斗(长颈漏斗)中加入水,当球形漏斗(长颈漏斗)中的水加到一定量时,其与容器中的液面形成一定的液面差,且液面差不会变化,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因此,对于此类题目其规范答题步骤为:根据装置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密闭系统,然后采用一定的操作方法,如手加热、热毛巾捂、加入水等,并对将要发生的现象进行描述,最后根据现象得到装置的气密性情况。
  (二)物质的检验、鉴别的答题规范
  对于解答关于物质的检验、鉴别一类的题目时,要根据方法简单、现象明显、原理正确的原则对物质进行检验。首先应该对样品初步的判断并进行少量的取样,若是固体一般采用将其用水进行溶解,形成溶液后在进行检验;其次,分别取少量的样品加入不同的检验试管中,观察其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最后根据发生的现象,对样品给出正确的结论。其规范答题的步骤具体为根据外观(颜色、状态等)进行初步判断,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确认,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性质实验的设计
  对于关于物质性质的实验,其规范答题的步骤主要为:首先根据物质的结构特征和组成方式进行性质的预测(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其次根据预测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实验试剂、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最后根据验证实验的现象得到物质的性质。
  随着近年来高考试题改革的深化,化学实验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大,考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解题思路和答题规范还是不变的。在高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教育和答题规范性的培养,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实验试题应答能力,保证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妍艳.如何实现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规范答题[J].理科考试研究,2013,17:70.
  [2]沐云.云南高考化学实验题复习策略的研究及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李连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分析及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设情境,
新闻的内容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万方面面,但是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一个人,因为人正是这所要报道方方面面的主体,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以及与人有关的状
2002年6月17日的第一版报道了: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100多位海外著名科学家和友好人士,40余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云集在清华大学,参加
摘 要: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时间及解放孩子的空间”。这一思想现如今已广泛运用于教育工作中,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发展。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真正实现这“六大解放”呢?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六大解放” 创造力培养 科学活动  1.解放眼睛,使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而又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清晰,声像结合,动感强等优势,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促使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教学活动,使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展示,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获取知识,使课堂教学充满色彩与活力。最终达到课堂丰富多彩,学生兴趣盎然。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兴趣;唤起兴趣;激发兴趣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语文课程应有效开发、吸纳、传承民族文化,优化语文校本课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以毛南族文化为例,重点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文学理论”学科在中国出现和发展已近百年,但“文学理论”学科界属很不明确,它与文艺学、美学之间界属不清,时至今日仍未得到解决。文章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四点原因,提出建立和
红松嫁接是北方地区进行红松资源繁育工作的重要技术。红松嫁接苗具有繁育速度快、树苗成长快、提前结实、资源质量高等优点,通过北方地区林业工作者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客观的经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优秀的老师首先要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与学生分享成功时的快乐,分担失败时的痛苦。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能力非常重要,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增强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英语素养出现质的飞跃。  
摘 要:落实新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师要把观念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 式的不断更新,科学手段不断完善,拓宽教学思路,发挥化学学科优势。高中化学新课程则是要帮助学生来主动构建自身在化学中所需要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进一步对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了解,并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探究科学和体验科学,加深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对科学本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