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锻炼和检验。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供合适的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好阅读材料、保障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营造书香班级、作好读书笔记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自主阅读 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一个人生命的扩展,是语文活动中最为重要、普遍、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时期,恰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中有效的传授之外,更需要学生们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同。作为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知识能力,很大的一部分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更是这样,离不开多读、多想、多积累。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至少应该是145万字。由此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多么重要。而笔者前一阶段曾对我们学校的800多名学生做了一项课外阅读方面的调查,其中:达到阅读量要求的学生仅有六个,能按课标要求读完规定书目的学生更是找不到。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不是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没有阅读时间,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书读。看到这样的现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后来,我又走访调查了一些农村小学,得到的信息也大同小异。这样看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被搁浅着。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使其真正为促进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服务,是大有学问的。下面,笔者结合本校和自己的一些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喜欢阅读。现在我们的小学生把休息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上了。他们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打开了电视,有少儿节目决不放过,没少儿节目就随便选个台,有时甚至连广告也不容错过。电视看了那么多,知识没增加多少,而眼镜却渐渐加厚。看来我们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可小看之事。平时在班中,我每天利用十分钟,有意识地找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讲一讲书中的小故事,说一说自己的独特体验,亦可有声有色的朗读一段优美的文字。让那些不爱阅读的学生,分享一下阅读的滋味。当学生真正与书为友时,又何愁提高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二、选择好阅读材料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要读就要读好书,学好诗。当然首选唐诗,因为唐诗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精华。课外阅读也应该选择阅读精华的书籍进行阅读。只有选择好的作品來读,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在这方面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引导学生选择课外书:像《语文补充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很多的优秀作品都要介绍给学生,让家长、学生在选购的时候心中有数。在这方面,有不少专家也提供了相应的课外读物书目,可供我们选书时参考。不要像一些家长那样,给孩子买书不加选择或者清一色的都是作文选,美其名曰:提高作文能力。其实,我觉得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课外读物要精选。还要注意不要贪多。有的家长亦或学生一到新华书店就喜欢买书,这当然不算坏事,可买回来的书呢,都躺在书柜里。以这样的方式拥有书,又能说明什么呢?
三、保障阅读时间
阅读非一日之功。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作为教师,我们都应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而一布置起作业来就够学生写到八、九点的。他们还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呢?作为家长,我们在关心孩子识字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关心一下孩子的课外阅读,不要一看到孩子看课外书,就认为是偷懒,看闲书。许多家长给孩子留足了练琴、练画、练书法的时间,而很少给学生留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重视素质教育。试想一下,一个每天作业写到八、九点,另外还得练琴、练画、练书法的学生,他们还有什么时间去完成课外阅读呢?由此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少一些重复的抄写的东西,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阅读。小学生每一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少要半小时。
四、挖掘阅读资源,营造书香班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不是不喜欢读书,也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无书可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办起了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从家里带几本书,再从学校图书馆借一部分。小小图书馆就解决了不少同学的看书难的问题。“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一些同学借了别人的书,读起来也格外用心。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师生读书交流,也确是一件乐事。
五、作好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课外书倒是读了不少,可读完就忘。原因在于读时流于形式,从来不知道去体验、去积累!这样的阅读又有多大效果呢?俗话说的好“学理如筑塔,学文似聚沙”。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哪怕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感悟,记下来也是好的呀!阅读积累需长期努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随时做笔记的习惯。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广泛地阅读,事事都要留心,用心记用笔录。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自然就会逐渐增强,见识便可不断地增长,认识便会不断地提高,文化底蕴必定能愈激愈厚。
一年多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给了我不少启示与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遨游在书海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我期待着更多的同行与家长,来关注我们的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瞿卫华.儿童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J]
[2]朱家龙.义务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是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自主阅读 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一个人生命的扩展,是语文活动中最为重要、普遍、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时期,恰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中有效的传授之外,更需要学生们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同。作为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知识能力,很大的一部分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更是这样,离不开多读、多想、多积累。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至少应该是145万字。由此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多么重要。而笔者前一阶段曾对我们学校的800多名学生做了一项课外阅读方面的调查,其中:达到阅读量要求的学生仅有六个,能按课标要求读完规定书目的学生更是找不到。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不是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没有阅读时间,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书读。看到这样的现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后来,我又走访调查了一些农村小学,得到的信息也大同小异。这样看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被搁浅着。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使其真正为促进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服务,是大有学问的。下面,笔者结合本校和自己的一些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喜欢阅读。现在我们的小学生把休息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上了。他们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打开了电视,有少儿节目决不放过,没少儿节目就随便选个台,有时甚至连广告也不容错过。电视看了那么多,知识没增加多少,而眼镜却渐渐加厚。看来我们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可小看之事。平时在班中,我每天利用十分钟,有意识地找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讲一讲书中的小故事,说一说自己的独特体验,亦可有声有色的朗读一段优美的文字。让那些不爱阅读的学生,分享一下阅读的滋味。当学生真正与书为友时,又何愁提高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二、选择好阅读材料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要读就要读好书,学好诗。当然首选唐诗,因为唐诗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精华。课外阅读也应该选择阅读精华的书籍进行阅读。只有选择好的作品來读,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在这方面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引导学生选择课外书:像《语文补充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很多的优秀作品都要介绍给学生,让家长、学生在选购的时候心中有数。在这方面,有不少专家也提供了相应的课外读物书目,可供我们选书时参考。不要像一些家长那样,给孩子买书不加选择或者清一色的都是作文选,美其名曰:提高作文能力。其实,我觉得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课外读物要精选。还要注意不要贪多。有的家长亦或学生一到新华书店就喜欢买书,这当然不算坏事,可买回来的书呢,都躺在书柜里。以这样的方式拥有书,又能说明什么呢?
三、保障阅读时间
阅读非一日之功。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作为教师,我们都应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而一布置起作业来就够学生写到八、九点的。他们还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呢?作为家长,我们在关心孩子识字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关心一下孩子的课外阅读,不要一看到孩子看课外书,就认为是偷懒,看闲书。许多家长给孩子留足了练琴、练画、练书法的时间,而很少给学生留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重视素质教育。试想一下,一个每天作业写到八、九点,另外还得练琴、练画、练书法的学生,他们还有什么时间去完成课外阅读呢?由此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少一些重复的抄写的东西,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阅读。小学生每一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少要半小时。
四、挖掘阅读资源,营造书香班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不是不喜欢读书,也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无书可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办起了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从家里带几本书,再从学校图书馆借一部分。小小图书馆就解决了不少同学的看书难的问题。“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一些同学借了别人的书,读起来也格外用心。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师生读书交流,也确是一件乐事。
五、作好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课外书倒是读了不少,可读完就忘。原因在于读时流于形式,从来不知道去体验、去积累!这样的阅读又有多大效果呢?俗话说的好“学理如筑塔,学文似聚沙”。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哪怕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感悟,记下来也是好的呀!阅读积累需长期努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随时做笔记的习惯。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广泛地阅读,事事都要留心,用心记用笔录。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自然就会逐渐增强,见识便可不断地增长,认识便会不断地提高,文化底蕴必定能愈激愈厚。
一年多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给了我不少启示与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遨游在书海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我期待着更多的同行与家长,来关注我们的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瞿卫华.儿童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J]
[2]朱家龙.义务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是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