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声音与节奏的控制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g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作品《源》完成已经有一段日子了,那段为影片思想架构不断做理论积累,为影像质量不断实验后期技术的时光却依旧记忆犹新。
  “城市”系列作品中,《源》是从宏观的角度,描绘出一个游离在物质空间里的巨型能量块,从地球原始状态的自然环境空间过渡到人类工业性城市的环境中。整个影片从头到尾每个镜头都运用了CG技术。可以说我也算成功的尝试了一把独立的“CG实验影像”了。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对画面质量、声音准确、节奏气氛把握的追求,总之最后要做到震撼。影片的后期合成仍然建立在Shake平台上,里面悬浮的立方体是MAYA制作的。
  技术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画面,声音和节奏,所以在撰稿写关于技术的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大家分享。
  
  节奏决定镜头
  
  “城市”系列作品要讲的东西太多,在创作的过程中,我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来完善和补充不足的剧本构架。《源》的制作之后,我发现挑选出来的素材有一半都没有剪辑到片子里去,或者又删掉重新剪辑,很多CG合成的“经典镜头”,如“无人的王府井大街”等都因为节奏的控制而被剪掉。我的每个作品都在艰难的过程中产生,在一遍遍的修改和设定不同版本的分镜过程中,已经养成了“磨”的习惯。在这部影片的制作中需要拍摄和制作一些不会用到的素材和效果,也算是一种相当“实验”的工作。
  离开物质的本源世界
  
  在展开技术讨论前,我还是要先把影片“骨子里”的东西一吐为快。这一系列的情感来源是距离我自身最近的一个现实问题:即将进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要理解社会的现实的状态。“城市”系列表达了我个人作为一个“单位”,在城市社会的大单元中所得到的感受与状态,是我对自身所处现实环境感受的表达。这个概念从个人主观化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反应了人类作为精神本源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片中我把这个世界的精神和物质抽离,立方体(六面体)代表精神世界,当人类所代表的精神被抽离出现实的世界时,剩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物质的。柏油马路、楼房、玻璃等任何东西都作为物质元素存在,所有创造出的物质都只是精神虚荣的满足条件。影片探讨了人类精神在物质世界里的迷失和对本源世界的遗忘。《源》可以分三段来分解。一,原始世界(透明立方体所代表的精神本源的诞生阶段);二,人类精神改变物质世界的现在世界(透明立方体转变为混乱世界的阶段);三,膨胀的立方体被警钟击碎,精神产物照片洒落物质世界。原始世界的自然影像其实都是静态图片做成的动态影像。
  
  立方体的透明感
  
  有人会问立方体的透明感是如何制作的,其实很简单。就是MAYA中透明材质的最普通作法。例如:
  在maya中导入立方体背后的环境的照片,把材质调好渲染即可了。至于透明方体运动的云是背景贴图做成序列图片,导入maya的动态贴图。
  
  方形地球的制作
  
  关于方地球,制作比较简单了,MAYA中贴图,动画,渲染,shake中合成。
  
  城市的合成
  
  方块从透明变成混合体后,完全进入了人类创造的城市环境,一望无垠的水泥森林,熙熙攘攘的人群,轰鸣的车辆,恶劣的城市空气,灰色的天际。这种状态是我要表现画面的大的背景环境。我们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类精神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人活在自己创造的“文明”社会中,本源的心弦早已被埋没,无人察觉。我试图把人类精神世界抽离这个物质世界,方块承载着精神,欲望不断膨胀。
  在合成之前当然需要拍摄大量城市素材,为此我跑了很多楼群林立、交通繁杂的地点,并试图到楼顶拍摄全景和楼群间隙镜头。
  
  阴天的气氛减轻难度
  
  立方体穿梭在“水泥森林”里,有些镜头采用画MASK遮盖效果来表现透过楼群的间隙来看方块。这时要选出最佳的表现机位让方块旋转过去,并且方块的色调要完全跟环境融合起来。最简单的办法是:方块上最重的颜色要和环境中最重的颜色接近,最亮的和最亮的接近,不能过,否则会假。我们知道阴天的时候投影是很微弱的,基本上可以忽略阴影,我正是要阴沉的效果,表现死气沉沉的都市。在技术难度上又轻松了许多。
  
  灰尘增加真实感
  
  为了增加真实感,所有的镜头都用到了camerashake节点以模拟晃动效果,个别镜头还叠加了烟雾和灰尘的层,显得更加真实了。
  
  方块被击碎的效果
  
  片子结尾,方块被击碎的效果采用shake里Rblur节点属性。通过关键帧来设定动画,达到满意的效果,当然这需要多次尝试。(本人在调试中实验了1天,包括shake中变速的实验结果。)
  对于照片洒落的效果是用了MAYA中粒子特效,这也是本人第一次尝试利用粒子技术。如图:
  当我们的大脑充满各种奇思妙想,有了基本框架时,就需要开始准备大量素材,图片、影像和声音,并且需要写出理论依据不断充斥这个概念。拿实验电影《源》来说,比如“立方体”所代表的含义,为什么地球是方的?往往影片的概念远远重要于剧本,这可能就和传统的剧本电影有所不同了。我的创作都是从概念出发,甚至算不上剧本,只是偶尔画画分镜讲究一下节奏罢了。这部电影花了3个月零散的资料积累,实际制作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在过程中,我很多次失去兴趣,但每次看到想法被一点点实现出来,又重拾信心,继续努力。剪辑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实验性,之所以剪掉一半的素材,是为了更好的表现概念。换一个思路剪辑,或许是做影像的窍门法则。
其他文献
你还准备用手中的笔写一篇深度报道吗?你还准备用相机抓取“决定性瞬间”吗?别老土了。如果你手中有一台DV,你会发现只要按下REC键,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更加的生动,直接。    什么是最直接的方式    当你还在认为视频新闻只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时,其实你已经离淘汰不远了,当媒体形式不断地融合,并且出现了带宽流量足够的网络形式,那么看似分工明确的新闻行业,也许就该洗洗牌了。我们且不说网络上越来
期刊
编辑语:最好的学习摄像技术的方法是看专业摄影师如何拍摄的。找一些风格一样的野生动物节目仔细观看几遍,做笔记,然后模仿。所有的方面都要注意——真实情况下他们如何使用摄像机;怎样的动物画面最难忘;怎样剪辑到一起来讲故事;旁白怎么加……通过一些典型的节目,你会找到窍门,如何改进摄像机的操作技巧,让拍到的素材可以编到让人激动的故事里。  尽管好运气可以帮助你拍到一些有趣的画面,但现场的创造性使用技巧也可以
期刊
互联网的日益强大,给媒体的传播形式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可能。在新闻摄影领域流媒体的发展实践之所以被重视并放到了一个“狼来了”的地位。那是因为它对于纸媒的市场冲击将是颠覆性的。对于摄影记者或者新闻从业者个体而言,掌握动态影像的拍摄、编辑技术将变得日趋重要。好在国内一些学者、专家已经在做着大量的流媒体的推介、推广工作。2009年7月,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牵头,在业内举办了第一期流媒体技能培训班,引来多方的
期刊
结婚可是人生的大事,别看我为别人拍摄了好多场婚礼,但是真轮到自己结婚,一想到要被婚纱摄影师摆布,想到那么多婚礼的流程还真的有点发蒙,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来一场婚礼自拍,做一个自拍的婚礼短片。    器材选择    谈到婚礼自拍,这可和我们平常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是两码事,使用DV自拍有许多的“麻烦”,例如:操控环节多,场景调度复杂,但是如果选择了合适的设备,这些“麻烦”完全可以迎刃而解,而且自拍的形式真
期刊
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有这样的苦恼:辛辛苦苦剪好的片子,就是不如电视上放的好看,色彩灰暗不说,大多还偏色偏得厉害。  今天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这个问题,让你的短片也能“丰富多彩”。  专业的调色大多数都是要用到颜色分级软件来进行调整的,步骤繁琐不说,导入导出十分不便,用在普通制作上太大材小用了,例如运行在苹果平台上的COLOR以及像COLOR FINESS插件都是属于这类的范畴。特点是提供了分
期刊
卡西欧EX-F1是去年发布的EXILIM系列的重要一员,作为一款便携DC,它的一亮相就引起各方媒体广泛关注,EX-F1最大的卖点就是高速拍摄能力,它能够实现最高每秒60张600万像素的JPEG静态图片连拍、可以拍摄全高清1080i动态视频、尤其突出的是可以拍摄帧率为每秒300/600/1200帧的动态视频,其拍摄能力令人咂舌,在纷繁复杂的DC和DV中独树一帜。    摄像的格式    卡西欧EX-
期刊
第五次去泸沽湖,如同福地般着迷和留念。我从来没有去同一旅游景区有如此频繁。在成都做乐队的朋友家里认识二车娜姆,一位女摩梭,当地的村长,使我第二次去泸沽湖的理由变得正常起来:探望朋友。后来因为学业原因拍摄了以二车的生活为主线的纪录片《二车的故事》。    导演简介  黄绯红   男,喜好户外运动和视觉设计,川音美院数位媒体专业毕业,现为成都某广告公司美术指导、潮流厂牌里格主理人,多次深入凉山彝族腹地
期刊
在专业视频制作、三维制作的行业里,拥有一台超强性能的工作站是每个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且有时候还有外出进行剪辑的需求,这时一台质量稳定、性能超群的移动笔记本工作站将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生机。笔者有幸的在最近拿到了惠普公司最新推出的Elitebook 8530w移动工作站笔记本,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用于视频编辑的移动笔记本电脑的挑选经验和使用这款设备的体会。    HP Elite
期刊
我们可以看到在流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流媒体平台的产生仅仅只是加速了这种内容的传播。而重要的是制作端需要不断的改进内容以及表现方法,这才是新的流媒体平台下媒体行业的根本。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像,在动静之间的转换中流媒体可能会让很多的新闻记者丢掉“饭碗”,固执地守护着手中相机的地位,还是更早地使用视频方式,这一切也许会成为未来衡量新闻记者优劣的基本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媒体以及在流媒体平台下媒体行业的发
期刊
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它对于电影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随着蒙太奇理论的不断完善,再加上爱森斯坦、格里菲斯等大师在实践方面的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对蒙太奇顶礼膜拜,甚至一些导演对后期剪辑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电影的前期拍摄。马丁·西科塞斯就曾经说过,电影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剪”出来的。对于蒙太奇的过度依赖甚至是滥用导致一批电影理论家和创作者挺身而出,挑战蒙太奇的霸主地位,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