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

来源 :扣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比赛直播中,在精彩回放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过成千上万个扣篮,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为扣篮着迷。一部分是出自本能,一部分是因为它不那么容易做到,还有一部分则是我们期待看到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
  
  扣篮,是篮球比赛中最简单的投篮方式,但同时,又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够做到,因为它对身高、年龄、弹跳和协调性都有要求。一个60岁的人可以去跑马拉松,一个业余选手可能高尔夫球场打出一杆进洞,但没有人能因为“运气好”而完成扣篮——你要么能扣篮,要么不能。
  大多数人是无法扣篮的,而那些能扣篮的人,大多也只能在17到34岁之间完成。就算能在NBA打球,也不能保证你拥有进入扣篮俱乐部的资格,比如身高1.91米的史蒂夫·科尔,他就从没扣过篮。“每次在季前训练营被采访,我被问到的前三个问题通常都是,‘和迈克尔·乔丹在一起打球是什么感觉?’‘你穿多大号鞋?’,还有就是‘你能扣篮吗?’”科尔说,“这真的很难向孩子们解释,是的,我真的在NBA打球,不过,我真的无法扣篮。”当然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贾森·卡波诺,这位身高达到2.03米的大家伙,在他NBA的前六年里,同样没有完成过一次扣篮。对此,全明星三分王如此解释道,“我总是选择上篮,因为我有可能会扣篮不进,所以,我宁愿选择保险的两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科尔和卡波诺而言,扣篮“不过是两分而已”。事实上,科尔认为扣篮“有极强的观赏性”,他还补充说,高中时,他的朋友们曾经把篮筐的高度降下来,以便可以扣篮——看,就算是弄虚作假的扣篮,也总比不会扣篮要好。
  当然,也有人对扣篮很不屑,已经过世的UCLA伟大教练约翰·伍登就曾说过:“这(扣篮)对这项运动非常不好。如果我想看花哨的篮球,我去看哈林篮球队就可以了。”
  
  伍登的言论或许有他的道理,但同时我也坚信,在有些时候,一个扣篮已不仅仅是扣篮,比如达瑞尔·道金斯摧毁篮板的一扣,比如“J博士”欧文远距离腾空后在迈克尔·库珀头上完成的飞翔一扣,再比如文斯·卡特越过法国中锋弗雷德里克·韦斯头顶上演的“死亡之扣”,它们都超出了一个简单扣篮的意义。
  距我们最近的关于这样记忆的时刻发生在2007年季后赛的西区半决赛,那是勇士与爵士的第三场比赛,第四节后半段,身高1.91米的戴维斯从左路沿底线突破,身高2.06米的爵士前锋基里连科从弱侧补防过来,却见戴维斯双脚起跳,身体倾斜,右手持球在基里连科头顶暴扣,扣得篮筐一声巨响。戴维斯的队友们,当时就像目睹了一场可怕的交通事故一般,马特·巴恩斯转过身去双手抱头,阿东纳尔·福伊尔则像闻到腐肉的臭味一样拼命揉搓着自己的脸。第二天,《旧金山纪事报》足足发了三张戴维斯那记扣篮的照片。
  NBA比赛里普通的快攻扣篮,也许重播过一遍就会被人忘记,可像戴维斯扣基里连科这样的球,却能在人们心目中存活许久许久。2007-08赛季开始时,NBA就把戴维斯那一扣做进了官方广告片,而勇士队更是将其做成海报,在主场揭幕战分发给当地的球迷。哪怕一年之后,无论戴维斯走到哪里,还是会有很多人问起那次扣篮。“小孩,大人,所有人,”戴维斯说,“他们都说,‘那就是在大个儿头上扣篮的那家伙。’”
  其实,戴维斯那一扣,也只是两分而已,还不算很重要的两分,当时勇士已经领先了20分,比赛还剩下不到三分钟,而那一轮对决,勇士最终仍遭淘汰。那是一个漂亮的时刻,可它有意义吗?就像道金斯第一次把篮板扣碎那场球他们输了一样,戴维斯的扣篮,仅仅确立了一场大胜而已。
  不过,多年以来,扣篮一直让篮球运动中的其他部分相形失色,这正是文斯·卡特能够四度当选NBA全明星票王的原因。你可以责怪ESPN,也可以责怪NIKE,责怪他们夸大了扣篮的影响力,但有一个事实不会改变:扣篮已深深烙入了美国的文化,深深烙入了篮球的文化。
  2008年春,34岁的克里斯·韦伯与勇士签约。经过膝盖手术后,他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能跑善跳的年轻小伙,他变得越来越离不开地板。
  一次队内合练,韦伯在快攻中接球,从右侧直冲向篮筐,无人防守,但他没有扣篮,只是将球轻轻挑进篮筐。尽管看上去与年轻时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可一旦在场上跑起来,你就能明显察觉出他慢了。
  此时的韦伯一说起扣篮,就开始有一种怀旧的意味,“我记得有几年我的扣篮是全联盟最多的,那时候扣得太轻松了。”
  韦伯声称,直到现在,他还是会想扣篮,心痒难挠,可他几乎已抓不到篮筐。“当我看着许多年轻人,看到他们所做的,我对自己说,‘嘿,我知道那是什么感觉。’”说着他顿了一顿,“到最后,你的内心会告诉你,你可以做到,即便你的身体不允许。”
  或许,这是对扣篮的终极诉求。闭上眼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想像自己能扣篮,只是大部分都不会这么做,所以,我们只能看那些能做到的人,为我们间接实现梦想。
  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但实际上,他们总会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不过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擅长扣篮的家伙,常常“贬低”扣篮的价值,因为他们不想被简单定义为“扣将”。
  这倒不算多虑,假如戴维斯是十年前的球员,那么人们记住他,可能是因为那记在基里连科头顶完成的扣篮。想想吧,球迷们记得约翰·斯塔克斯,通常是记得他在乔丹头上完成的那记左手暴扣;记得汤姆·钱伯斯,也通常是记得那记头越过篮筐的可怕扣篮;而记得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则通常是记得他在全明星扣篮大赛上的那么多表演。
  “一旦你被贴上扣将的标签,就很难摆脱这一耻辱,人们开始觉得你除了扣篮什么都不会。”说这话时,威尔金斯已经48岁,他当时宣称自己依然能够扣篮。1996年,NBA官方评选史上最伟大的50位巨星,威尔金斯榜上无名,其中部分原因也许就是他被定位成了扣将。“对我而言,这是歪曲事实,”威尔金斯说,“你不可能光靠扣篮就得到26000分。”
  而在当今NBA,如果你只是一名扣将,这意味着你已经不是明星。看看2008年的扣篮大赛,夺冠的德怀特·霍华德是真正的明星,但剩下几个人,杰拉德·格林、贾马里奥·穆恩、泰勒斯·托马斯,在真正的比赛中实力都很一般。2009年的扣篮大赛,和霍华德一起竞争的变成了内特·罗宾逊、J.R.史密斯、鲁迪·费尔南德斯,整体比前一届提升了一个档次,可后三人在NBA依然称不上明星。
  乔丹当年曾靠扣篮赢得尊重,但是现在,詹姆斯却努力逃避扣篮。进联盟不久,詹姆斯的代言品牌之一雪碧公司曾努力游 说他参加扣篮大赛(雪碧同时也是扣篮大赛的赞助商),但詹姆斯拒绝了,他说:“我觉得,我进NBA,是为了展示我的天赋和全面的能力(而不是扣篮)。”
  这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扣将们都不愿再拿扣篮说事,即使是老一辈的扣将也是如此。“我尝试着鼓励(完整的)比赛,扣篮是第二位的,那只是我用来吓唬对手的一种工具。”在自己家,威尔金斯不让他的两个儿子(13岁的艾塞亚和2岁的雅各布)在降低高度的篮筐上扣篮,他说,“我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还不能扣篮,所以你们最好先练练其他方面。’”
  汤姆·纽维尔有一个革命性的想法:把篮筐升到11英尺(3.35米)。他在多支NBA球队当过助理教练,也担任过日本国家队的主教练。他的父亲皮特·纽维尔同样是篮球教练,老纽维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提出将篮筐升到12英尺(3.66米)的想法。纽维尔父子的观点是:高大运动员对篮球的统治将毁掉这项运动。提升篮筐的高度,不管是11英尺还是12英尺,将促使场上球员拉开空间,赋予小个球员更多机会,同时削减那些仅仅靠扣篮和补篮得分的大个子的资本。
  纽维尔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他说:“扣篮是没有技术可言,而我们却希望在NBA和大学的每场比赛里都能看到扣篮。”如果扣篮不那么常见,出现得更少一些,我们会不会更赞赏它一些呢?假如篮筐升到11英尺,将只有少数NBA球员能扣篮,那么,像涅斯特洛维奇那种全凭高度、没有美感的“扣篮”,就会彻底消失。
  不过,纽维尔把篮筐升高的想法,并未得到NBA球员的认可。
  勒布朗说,“真荒唐!这就像是打橄榄球不让人远传一样。”
  戴维斯则说:“嘿,篮筐已经够高了。”
  连那些看起来应该会赞同纽维尔想法的人,也不大买纽维尔的账——科尔的反应和詹姆斯相似,觉得这个点子“不可想像”。而当史蒂夫·纳什被问到“这个联盟是不是需要更多‘按正确方式打球’的球员”时,他回答,“我想我们的确需要更多那样的球员,但我们也同样需要优秀的终结者,需要运动能力强的球员。人们总说,他们希望这个联盟能有更多的基本战术,可如果真让他们选一个,他们还是会选粗暴扣篮的。”
  眼看着一名运动员老去是件悲伤的事情,而其中老得最快的,莫过于靠弹跳吃饭的人。
  1992年,42岁的“J博士”曾和45岁的“天勾”来了次作秀的一对一,结果欧文当着全美电视观众的面,一次单手扣篮没有成功。2002年,38岁的乔丹身穿奇才队球衣参加全明星赛,也有一次无人防守、势在必进的扣篮弹筐而出。正如戴维斯所说,“弹跳是你身上最先退休的玩意。”
  弹跳退休的时间,往往比我们想像的还要早。2008-09赛季,卡特的扣篮(46个)只比掘金替补球员利纳斯·克雷扎多一个。那么,卡特无缘2009年的全明星赛,有什么可惊奇的吗?“当你的弹跳力消失,你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家伙了。”威尔金斯如是说。
  那么,NBA球员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
  勇士助教、前印第安纳大学明星基思·斯马特说,在扣这辈子最后一个篮时,他的情绪十分复杂——那是一种普通人看到孩子大学毕业时会产生的情绪。“我当时37岁,那是一记单手扣篮。”斯马特回忆道,作为一个曾经能完成360度转身扣篮的飞翔者,斯马特能感觉得到,在他球员生涯结束后,两条腿就开始离他而去。“在我成为一名教练后,我的目标是在训练营的头一天还能扣篮,”斯马特说,“然后是第一场比赛,然后是新年。终于,(新年过后不久)我们去佛罗里达比赛,我做完热身,扣了一次,那是我最后一次扣篮。”心理防线就此崩溃,斯马特后来连三对三斗牛比赛都不再参加。“做不了过去经常能做的事情让我很沮丧。”
  埃里克·斯诺不像斯马特那样,2008年初,斯诺还在骑士效力,但他知道自己的时候到了。这位身高1.91米的后卫,过去也能玩一些高难度的扣篮,可到了34岁,他已临近退役。在某个冬天的一次训练后,斯诺透露说,他和当时的队友达蒙·琼斯打了个赌:谁先在比赛中扣一个篮,谁就有权让对方请客吃饭。“这个赌局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斯诺说,最终,两个人谁都没赢。
  久不扣篮自然而然就会失去昔日的名声,于是,遇到有年轻的骑士队友开始怀疑他,为此,斯诺就会把他在密歇根州大扣篮的视频拿到更衣室里来,在电视上反复播放。“他们以为我只能扣那些简单的,所以我必须让他们看看证据。”当然,他也承认,“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能(在训练中)做到(那些高难度扣篮)。”可是,这对他而言依然很重要,“如果你身高6英尺8英寸(2.01米),34岁,就会不一样。唐尼尔·马绍尔6英尺9英寸(2.06米),扣篮对他来说就不重要,这只对我重要,因为我比较矮。”说着,斯诺停顿了一下,指着球场上说,“当然,我从来没做过这些。”他所指的方向,勒布朗正在做一些惊人的扣篮动作。他上身没穿衣服,露出紧绷的肌肉,年轻,能跑能跳,他一次次腾空而起,用各种不可思议的动作把球扣进篮筐。
  随后,《体育画报》记者问詹姆斯:有没有想过自己不能扣篮会怎样?詹姆斯先说了些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的感触,最后终于开玩笑道:“也许将来某一天会发生吧。”他说这话的口气,就像他能抵抗变老,如同对付简单的包夹一样。
  为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飞?或者,希望至少能看到别人飞?
  “雨人”肖恩·坎普曾说,“扣篮的感觉‘比性爱还要棒。’”
  “J博士”说,“你第一次飞到篮筐上方把球扣进,那种感觉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你会想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人类电影精华”说,“扣篮让我感觉像个国王。”
  “魔兽”说,“小时候我极其盼望扣篮,为此经常拉出一张蹦床来,让自己能够触摸篮筐。”实际上,他并没有等太长时间,据说他第一次扣篮发生在八年级,当时身高1.73米。
其他文献
就在我跟克里斯·韦伯交谈从而得出对NBA每支球队的评价的这个过程中,他对于一支球队系统化的重要性谈了很多,还有每支球队需要各自稳固的框架结构才能得到通往成功的机会,所以你所处的境遇并不真的重要,他们可以借助成型的系统来弥补。  而在我看来,这个赛季的NBA已经分化成了一些特定的类群。那些领头球队全都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鲜明的系统;而那些垫底的,比如新奥尔良、夏洛特、克利夫兰和萨克拉门托则都拥有前途
期刊
进入联盟的头几年,在星光大道上尽情滑行之后,埃里克 ·戈登终于准备好以百分百的身体状况引领黄蜂飞往新的高度了。    人们本以为,埃里克·戈登注定不会成功。当然,他们还认为其他2007-08赛季印第安纳山地人队的成员也不会成功。球员们到训练营报道,分为几个组——大个球员,锋翼球员,后卫球员等,并在为期6周的训练课程上,在以秒表计时的时间内实现预期达到的目标,这就是季前赛所设定的环境。但难题在于这些
期刊
只要凯文·加内特还在,波士顿凯尔特人的夺冠希望就还在。    在东部决赛第七场之后的球队大巴上,拉琼·朗多坐在他“队中最好朋友”凯文·加内特的身边,问了一个最显而易见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决定回来的话,我会很开心的。”  “当他做出回归的决定时,”朗多说,“我相当兴奋。”不止是他,凯尔特人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最草根的球童们。事实上,他们比其他很多人都更能带出加内特活泼的一面
期刊
通常来说,“运动”和“诗意”这两个词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你若有幸目睹蒂娜·查尔斯打球,那种感觉就像是地球都要为之停转。你唯一要做的,便是睁大眼睛盯着这位1.93米的中锋,看她是如何在势如猛虎的持球突破和巧夺天工的终结一击间切换自如。再加上她那优雅的脚步和霸气的篮板,你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位曾经的康大校园明星、如今康涅狄格太阳的当家球员得以当选WNBA的MVP了。  查尔斯总是能通过一些小细节不断完善自
期刊
安德烈·伊戈达拉的“杀手”生涯从没像今夏这样喧闹过,但不管他本人还是你,往后或许都该习惯这状况。        这个世界没人真的了解安德烈·伊戈达拉。  他没有过一场比赛砍下50分,也没有频繁亮相的电视广告。他没去凑布鲁克林的热闹,也没表白过对洛杉矶的爱。这个世界甚至觉得没有什么了解他的必要,这对于大多数场均不到25分,也没身处大城市球队的球员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他就这样被忽视了。  如果你现在想
期刊
凯文·勒夫和他的密友拉塞尔·韦斯布鲁克正在一艘小船上惬意的闲聊着;当克里斯·波什在泳池边的小屋用iPad上网冲浪时,詹姆斯·哈登驾乘着一艘游轮驶来并在泳池抛锚停靠;卡梅洛·安东尼则忙则和一堆克隆人交涉……这些都是真的?当然不,欢迎来到可爱的广告世界。  以上这些场景便是Foot Locker和BBDO①的杰作,7月中旬他们在拉斯维加斯的棕榈度假村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并在这些NBA年轻的超级巨星的
期刊
In sports, a world of the most masculine men out there, it should be no surprise that sometimes things get so macho that they depart entirely from reality.  在体育圈这样一个充满男性荷尔蒙的世界,有时候因为过于大男子主义,事情和事实相去甚远也并
期刊
在耐克全球挑战赛的第二天,安德鲁·威金斯早早来到体育馆,参加晚上八点开始的加拿大母队与中国之间的比赛。实际上,参赛人员里他到的最早,他来的时候,美国东区与巴西的比赛还剩两分钟才结束。身材修长的威金斯停驻在场馆门口,吃惊地看着巴西逆转战胜美国。  数小时前,也在同一间球馆,几乎各大名校的教练——其中包括肯塔基大学的约翰·卡利帕里教练,路易斯维尔大学的里克·皮蒂诺和北卡教堂山分校的罗伊·威廉姆斯,都见
期刊
海耶斯说过,我个子不高,动作也不耐看,但是我就是不放弃成为你们难缠对手的机会。海耶斯其貌不扬却用自己的实力换取了在国王队中产阶级的合同。当去年乔丹体育牵手海耶斯,也许你并不会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的契合度确实如此之高。时隔一年,在接受了市场的考验之后,乔丹体育为海耶斯精心打造了专属于他的球员鞋款。  乔丹体育作为在国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体育品牌,一直在寻觅一位符合品牌形象的代言人。于是曾效力于火箭队的海
期刊
很难想象一双诞生于1997年的球鞋在今天仍旧有着如此让人惊讶的话题性和号召力,但这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双球鞋所带给我们的最大的魅力。    500美元的小清新  Air Fomaposite One  500美金或是3000元人民币,对于一双球鞋来说你是否觉得它十分昂贵?但如果告诉你即便如此想要购入一款球鞋仍旧需要中彩票一样运气,你是否更觉得它不可思议了。但这的的确确就是即将发售的全新珠光粉配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