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中确定地前行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陈是一名高一女生,她来心理门诊的原因是遇到了选择困难,纠结自己是参加艺考还是参加高考。选择的背后,既有对自我的迷茫,更有对未来结果不确定的担心。

心理困扰 被打破的平静


  第一次在心理诊室见到小陈,她衣着得体,彬彬有礼,简单自我介绍后,就开始讲述自己的困惑。原来,最近一周她生活和学习状态不是很好,白天上课听不进去,下课后完全记不得老师在说什么,整个人处于一种异常焦虑的状态;作业也不想做,晚上很难入睡,早上醒得早,刚升入高中两个多月,生活的平静就这样被打破了。说完,向我投来委屈的眼神。
  “你最近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吗?”听到我的问话,小陈肯定地点点头。原来,一周之前班主任开始向班里同学征询是否艺考的意愿,同学们都议论纷纷,她平静的内心一下子就被扰动了。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多次登台表演,同学和老师也都认为她很有艺术细胞,但是之前她一直压抑着,现在又被重新点燃了。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是否真的要选择艺考,她觉得这是一项关乎以后人生的重大选择,一定要慎重,否则会后悔一辈子,于是内心非常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心理探究一 “以为的拨开迷雾”


  听完小陈的讲述,我既认同了小陈在选择面前的慎重,也共情了她在选择面前的纠结。“老师,你说我真的适合参加艺考吗?”我微微一笑:“我说了不算,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帮助你看见自己。”我首先带领小陈进行了自我探索,包括兴趣探索、能力探索、性格探索和价值观探索,从自我探索角度分析,小陈较适合的职业发展和艺术领域密切相关。小陈的表情没那么紧张了,之后指导她完成了一份“生涯决策平衡单”,让她在艺考和学考之间进行权衡。“影响你选择的因素都有什么?”“有兴趣,难易度,性格,家人支持等”,对每一项因素进行相应的加权打分,最后算出总分,根据“生涯决策平衡单”的结果,小陈艺考生选择得分较高。
  “你发现了什么?”小陈笑而不语,但看得出来,她其实早就心有所属,每次她谈到和艺术相关的信息时,眼睛总是闪耀着星光,满心期待,满脸憧憬。而来之前,她也做了好多充分的工作,已经向老师和高二高三的同学了解了一些情况,比如考试要求、大学所学的课程以及以后就业等。她来心理诊室只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份支持与确定。

心理探究二 再次拨开迷雾


  一切貌似都很顺利,小陈似乎已经坚定了艺考的选择,但是坚定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不安,我隐约觉察到她的问题似乎还没有解决,于是将我的观察反馈给了她。“老师,你说的对,其实我内心知道我的选择,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我的家里也很支持我,但问题就出在家里的支持上。”“哦?”我趁机问道:“可以具体谈一下吗?”
  原来小陈是家里的独生女,家庭不是很富裕,父母是公司普通的职员。最开始老师征询意愿时问过家里,因为参加艺考要花一笔钱参加培训,她以为家里不会同意,本来还想着父母不同意自己要怎么想办法争取,没想到爸妈竟然都同意了,他们都同意后自己反而没主意了。
  外界的障碍是没有了,但是内心的障碍却冒了出来。一系列的担心开始涌现出来:小陈说她担心自己辜负父母的支持,担心自己万一花了家里好多钱以后却没有好的发展,担心自己不好好学习,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担心多年以后自己后悔现在的选择,等等。
  当说到这些担心的时候,小陈的神情明显开始变得慌张,语速也快了,仿佛这些担心在明天就会实现,仿佛一旦发生,自己的人生就彻底毁了。小陈皱着眉头说道:“老师,我这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解析问题的根源


  通过和小陈的沟通,我发现小陈有以下方面需要调整:
  1“糟糕至极”“绝对化”等不合理信念。绝对化的要求,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感觉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她的纠结背后也在要求自己要做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而“万一花了钱最后没有好的发展,将是一件多么不值得饶恕的事情”。
  2对家庭的支持存在不合理的认知。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本案例中,家庭的支持这一事件本身不是导致小陈焦虑的来源,小陈对家庭支持的看法及解读导致了她的焦虑,小陈没有将之看作自己成长路上的资源和助力,反而看作压力,甚至是阻碍。
  3不知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生活本身充满着大大小小的不确定,对不确定的解读影响个体的生活和社会适应。小陈没有看到今后及职业发展本身存在的不确定一面,反而期待现在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心理对策

培养积极、开放及发展变化的心态


  接下来的咨询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小陈培养积极、开放及发展变化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选择。
  第一,相信自己的选择,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没有哪一种选择是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的,只有当下最正确的选择。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选择。
  第二,用积极心态看待家庭支持,将其看作资源而非阻力。
  自己家境虽然并不富裕,但是父母既然决定对自己的艺考进行投资,也是在家庭经济承受范围之内的,而且其中饱含了父母的满满的爱,自己应该接受并好好体会。
  第三,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职业发展。
  生活中充满很多不确定,不确定带來迷茫和焦虑,但同时也意味着机遇与可能性。未来职业的发展的确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是我们没办法掌控的,我们唯有把握住现在,把握住自己,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
  小陈点点头,表情舒缓了很多,眼神更加坚定了,长长地呼了口气,说道:“老师,我知道了,我会努力的,谢谢老师。”我欣慰地看着她,投以温暖的微笑。
  过了两天,在校园里遇见小陈,她脸上早已不见了愁容,她大方热情地给我打招呼。虽然并无过多的交谈,但是能感受得到,她的内心有了选择,她的心中有了目标,她的脚下有了道路。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也是一名投身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过去的三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陪患者“聊天”是我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与众不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医务社工感到无比荣耀.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以前,我从不追星,觉得那些粉丝们太疯狂,他们为明星浪费了太多时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会走上这条路。也许是风水轮流转,也许是缘分!本不在意明星的我,在寒假的时候只是因为无聊,随便搜了一下,看到了一个偶像团体,瞬间感觉心中某个地方突然被击中,心想“糟糕,难道这就是心动的感觉”。  我开始为他们疯狂,关注一切有关他们的消息,搜集他们的海报,感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
期刊
经常在咨询时会听到照顾老人的儿女们委屈和无奈地说:我的老爸、老妈可把我给“折腾”苦了,好吃好喝、一日三餐换着样地做,怎么照顾他(她)都不满意,怎么说也不听话,我都要崩溃了……  照顾老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和老人不经常在一起生活的儿女,哪怕最初特别有耐心,但时间一长,老人的各种要求、挑剔、不满意,让儿女们应接不暇。全身心投入,尽心尽力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有时还受到指责和批评,让儿女们
期刊
来到咨询室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孩子在校或在家“出问题了”,让家长“着急了”,才无奈前来.谈的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不觉呈现了家庭的模样和关系.而这些关系貌似比问题更引人关注.rn一名初三男生,寒假后不愿意上学,一会头痛,一会胸闷,一会肚子疼,一会心情糟……摆出各种无法上学的理由,然后窝在家里玩游戏.爸爸心急如焚,妈妈忧心忡忡,故夫妻俩前来咨询.
期刊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埃姆勒(NicholasEmler)在考察谈话内容时发现,在我们的日常谈话中,80%-90%是闲言碎语,其中有65%的内容是八卦。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梅根·罗宾斯(MeganRobbins)曾经用录音设备收集了467名参与者的日常对话,通过分析,他发现这些人平均每天居然要花52分钟聊八卦。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喜欢聊八卦吗?原因一八卦=奖赏  2020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今年教六年级。正值复习期间,上课时有个男孩子不注意听讲,我走到他面前,督促他认真听讲并且订正,然而当我转身后,他用黑水笔在我的背后端端正正写了“SB”两个字母,下课后其他孩子告诉了我,我才知道。当时我真想把他拎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地批一顿,但是我又想,现在的孩子一言不合就要割腕,要跳楼的大有人在,到那个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我不想惹这个麻烦,于是我想
期刊
东东是一名4岁男孩,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有社会交往障碍、言语表达障碍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东东刚进院时,医生就特意和我交代了他的特点—完全不能忍受人唱歌的声音,不知是出于对声音本身的排斥还是家人唱歌不好听的原因,请我关注一下。我做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有11年了,遇到过对音乐有不同喜好的孩子,但是完全无法听人唱歌声音的孩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好奇驱使着我,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孩子。不喜欢音乐的孩子怎么做
期刊
2020年12月15日,四川泸州一小区内,一名学生留下字条后跳楼。字条上写着:“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绝望”等文字。这则“小学生留绝望字条后跳楼”的新闻曾经轰动一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是时代进步的呼唤,在2019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就已明确指出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非常重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提到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家长和老师都重视的学习
期刊
2021年4月23日,知名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女士的新书《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在各平台上正式上架,《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为张德芬重磅新作,直击现代都市人的情绪困境,献上深化、务实、入世的情绪疗愈指南。  书中有一句对于德芬老师来说很特别的话:目前我们生命中的困境,让我们痛苦纠结的人、事、物,真的都是我们自己内在原来就有的情绪感受带来的,我们只是找个身边的或是看得见的人、事、物挂靠上去,然后发泄出来而
期刊
在应试教育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教师群体显然是当下的高压人群之一。我的教育记者、教育研究者、心理咨询师的多重身份,使我在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各类学校的教师群体和个体,能够了解到他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之外的个人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状况。我的个人交往圈里也有许多教师朋友,我同他们经常就职业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婚姻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交流我发现,教师朋友的生活与心理状况大致呈现三大特点:  1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