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我们的根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铜”是一个农村哑巴男孩的名字,“葵花”虽然听起来像个乡下姑娘,却是一个地道的城市女孩。没有人会认为这样两个人之间会有什么联系,会发生些什么故事。然而,故事偏偏就是发生了,而且荡气回肠,让天地亦为之动容。
  背景是大麦地,这是一个为水和芦苇荡包围的村子。高高的草垛,像小山,东一座西一座。楝树开着淡蓝色的小花,一团团的淡蓝色像云轻轻笼罩在树冠上。炊烟,乳白色的炊烟,东一家西一家的炊烟,或浓或淡,飘入天空,渐渐汇合在了一起,在芦苇上空飘动。狗在村巷里跑着。公鸡飞到桑树上,打着鸣。到处是孩子们咯咯的笑声。曹文轩笔下的水乡总是有一种明净、安宁、祥和的美,这样的水土自然滋养的是善与美的灵魂。
  葵花自幼丧母,跟随父亲参加劳动锻炼来到了水乡。不料一次意外,父亲又不幸溺水身亡。命运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将葵花与青铜一家结合到一起。在青铜和奶奶的坚持下,贫困的青铜一家终于还是坚决地收养了孤身一人的葵花。
  两个孩子的成长,这样一个新家庭面对生活艰难的种种挑战,一个血浓于水的故事就此展开……
  也许就为了最初领养葵花时奶奶那句坚定的话吧:“我们家拆房子卖,也要养活这闺女!”一家人没来由地打心底里疼着、爱着这领养来的女孩儿……
  上学原本是青铜的一个梦,但因为家境贫困,这个仅仅11岁的孩子竟然用抓阄作弊的手段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
  为了能攒钱让葵花像其他女孩儿一样拍上照,一家人开始了一冬天的做芦花鞋“运动”,数九寒天,在风雪里卖鞋的青铜最后连自己脚上的鞋也脱下卖掉,光着冻得通红通红的脚跑回了家;
  全家人都穿芦花鞋,妈妈独独给葵花做布棉鞋。全家一起拍张全家福,单单给葵花另外拍一张,还要上色;
  大水冲坍了他们的房屋,因他们的窝棚没有灯,夏日的晚上,青铜窝在浅水丛中捉了上百只萤火虫,十盏别致的南瓜花灯照亮了葵花课本上的每一个字;
  为了让葵花清楚地看到马戏团的表演,11岁的青铜让7岁的葵花骑上了自己的脖子,使劲顶到演出结束,而自己什么也没有看到;
  为了过年能让葵花穿上新衣服,妈妈改掉了自己一件很少舍得穿的嫁衣;家中买不起葵花演出报幕需要的项链,青铜费尽心思用冰凌为葵花做出了一串让众人瞠目的冰项链;
  ……
  太多太多让人意想不到、让人揪心的细节。这爱真的没来由吗?直到我读到年迈的奶奶为了让孙儿孙女穿上厚实的新棉衣,这个生病虚弱的老人竟和年轻人一样不分昼夜地劳作,我仿佛得到答案了。
  “她到了我家,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一大早,就下地。地里摘棉花的十有八九都是姑娘、年轻媳妇,就她一个老人。那棉花田,一眼望不到边。走一个来回,差不多就得一天。我们全家人都担心她吃不消,让她在家里呆着,她却总说自己吃得消。我妈说,你要是还去摘棉花,你就回家!她说,她挣够了棉花就回家。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了棉花地中间。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天底下,没有见过这样的老人,躺倒了,还惦记着去地里摘棉花,说要给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我母亲说,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的棉花,从我们家拿就是了,就别再惦记着了。她说,我们家的棉花都是陈棉花,她要挣两大包新棉花。她摘了那么多棉花,要是以棉花算工钱,差不多也够给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了。可她偏说不够。她说冬天冷,她要给青铜、葵花做厚棉袄棉裤……”
  这是让我每每读到都会忍不住落泪的一段。它总让想起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那个大口吐血却仍然在叨念“我那瘸腿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的母亲;它总让我想起自己同样善良、慈祥的祖母;它还让我想起一句话——“母亲,是一个民族的教育者”。
  小说中奶奶是青铜一家的家长、灵魂人物,我觉得何止于此,奶奶这个形象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至少是大麦地人灵魂的一部分,奶奶血液中的善良、坚韧同样在爸爸妈妈、青铜葵花,还有很多人的脉搏中跳动。所以,为了给奶奶治病筹钱,葵花才会故意考砸想退学,又瞒着家人搭船去油麻地拣银杏挣钱;所以,原本有点邪邪的喜欢搞怪的嘎鱼在父母的吩咐下给病重的奶奶送来两只鸭补补身子。
  大麦地人血液中的善良、坚韧实在是我们永远不该遗忘、应该永远继承珍藏的“根”啊。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有时候跟作者写作的本意也会有差别。曹文轩老师在作品的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他是想通过作品教给我们对待苦难和痛苦的正确态度。而我更多地读出了在大苦难面前青铜一家以及大麦地人的大善和大坚强。确实,用善良和坚韧面对苦难,感受到的是力量、幸福、温暖和必胜的信心。你也来读,或许又有新的收获。
  
  责任编辑/梅香meixiang2@126.com
其他文献
冯澄如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绘图第一人,其画作主要在1949年之前绘制,去今已七八十年;冯澄如去世,亦四五十年矣。前几年冯澄如一批凌乱之画稿和当时印成之散页出现于书肆,先后被有心人购得。其中一位收藏家所得大部,交由陈智萌女士研究,经北京加因团队策划,写成《博物与艺术——冯澄如画稿研究》一书。为扩大影响,该书还将中文译成英文,形成汉英对照。  余忝为研习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史,曾涉及冯澄如及所依托之中国植物分
活字印刷术早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即有记载,宋代庆历中,毕昇用过泥活字,然泥字不精整又易破碎。明代陆深《金台纪闻》记载,毘陵人用过铅活字印刷,亦质柔易损。所以,宋以来的图书依旧是以雕版印刷为主,活字印刷的书籍不多,即使有规模也不大。  清代乾隆时期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在此之前,雍正时期曾用铜活字印刷了《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是我国现
2019年12月4日,恰逢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四周年,北京大学燕南园五十七号作为“冯友兰故居”正式挂牌,对外开放。这是北京大学的盛事,也是中国学界的盛事。  冯友兰先生一生居住过不少地方,燕南园五十七号是他最后居住,也是住得时间最长的一座寓所。因庭院中有三棵松树,他在晚年时把这座寓所命名为“三松堂”。  燕南园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燕京大学所建高级住宅区,占地四十亩,共有西式小楼和中式庭院十六座,位
人物简介: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著名作家,国学大师、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38年。在战火中,年仅10岁的宗璞随长辈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的8年时光,给宗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1948年,宗璞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红豆》是其成名作。新时期创作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总鳍鱼的故事》、《我是谁》等。  1985年春到19
同治七年(1868)七月二十七日,坐镇两江数年的曾国藩接奉朝廷谕旨:“着调补直隶总督。”北上出掌八督魁首,曾氏距离时人所仰望的入枢拜相又进一步。领袖疆臣,得陇望蜀,古时的人生赢家不过如此,夫复何求?  然此际,曾国藩却满腹心事。次日,亲信幕僚赵烈文拜谒曾氏,与之长谈。据赵日记所载,对于直督,曾颇有踌躇畏难之意,“已具折谢恩,辞新命,如必不得请,亦不敢固执求退”。赵宽慰道:“朝廷用人,自有深意,以疮
有人建议大家戒掉电视一个星期。那些好看的动画片,热闹的武打片,感人的连续剧,还有好多歌星的身影就要从视线里消失!你能想象没有电视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吗?你能耐得住寂寞吗?不过看过下文,你自然就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Do you watch TV every day? Yes!So you are a TVlover.Can you think of living without TV? No? We
作家史铁生给病友讲述过一个名叫《小号手的故事》的童话:一个年轻的小号手被征召上战场。在战场上,他日夜思念着美丽的未婚妻。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却发现未婚妻已经跟别人结婚了,因为有人误传他早已战死沙场。小号手痛苦之极,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孤独的旅途中,陪伴他的只有那把小号。他便吹响了小号,号声忧伤而凄婉。有一天,小号手来到一个国家,国王听到他的号声,便召他入宫询问说:“你的号声为什么这样忧伤?
我:据说你们白嘴鸦寿命很长,你们,还有梭鱼,总是被我们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举出来作为寿命非常长的例子。你多大岁数了?  白嘴鸦:我376岁。  我:哎呀!真了不得!真的,活得好长呀!老先生,换了是我,鬼才知道已经给《俄罗斯掌故》和《历史通报》写过多少篇文章了!要是我活了376岁,那我简直想不出来我会写过多少篇小说、剧本、小东西!那我会拿到多少稿费啊!那么你,白嘴鸦,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干了些什么呢?  白
我最近天天与三岁孙女玩耍,为了对她教育,买了十多本精彩绘本。这些绘本都是大十六开高级铜版纸印刷,彩色鲜艳,印刷精良,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写绘的。昨天给孙女读阅一本《小鹿斑本》却让我在孙女的追问下无言以答。  小鹿斑本在森林里与父母朋友快乐生活成长,认识了兔朋友、鸟朋友、鼬朋友,甚至也有了异性朋友。当父母领它到森林外活动时,几次危险发生时都闻到了人味。其中一次与妈妈外出游戏,妈妈让它快跑,说人来了。它只
2016年初,小寒刚过,就在隆冬“三九”的第一天——1月9日,中国著名作家张一弓先生悄然离世,这就不能不使崇拜他的笔者黯然伤神,扼腕叹息!放下笔,夜已深,不由得透过窗口仰望着稀疏的星空,冥冥之中似乎看见一颗孤独的星,拖着一条闪亮的光影,划破碧空瞬间消失在苍穹,可“光”之“灵”却飘洒在太空……  文如其人,悼念作家张一弓先生,还得从他的小说《远去的驿站》说起。记得2008年前后笔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