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评价

来源 :湖北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武穴市森林资源2019年“二类调查”为基础,对比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对武穴市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年间隔期内全市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均有较大的增长.针对武穴市林种结构与树种结构不合理的实际状况,为了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能,建议对现有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进行植树造林,对生产力与生态服务功能低下的林分进行近自然林改造.
其他文献
文章从糖厂甘蔗预处理设备动力的配置、撕解机蔗刀刀型的设计选择、撕解机排刀方法等结合糖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说明其对提高甘蔗预处理能力的影响.
以利川市红椿林场17 a生鹅掌楸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对其生长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7 a生鹅掌楸树高15.50 m,胸径12.90 cm,单株材积0.09091 m3;树高、胸径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生长规律.在15 a时,胸径与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因17 a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并未出现相交,表明17 a生鹅掌楸处于生长旺盛期.因材积未达到数量成熟,故其主伐年龄暂无法确定.
文章通过对新植甘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地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探讨新植甘蔗幼苗黄化及生长缓慢发生的原因.调查发现,发生新植蔗黄化苗的蔗地土壤平均pH3.47,而相邻无黄化苗发生的蔗地土壤平均pH为4.1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化甘蔗幼苗叶片铝含量大大高于正常植株,其中黄化重的植株是正常植株的2.42倍,并导致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的大大减少.根据调查和试验分析结果,初步推断,新植甘蔗黄化和生长缓慢,是土壤强酸性导致铝离子含量过高,对蔗株产生了毒害.
2021年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林业重点工作,加大项目研发力度, 强化科技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湖北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期刊
[目的]探明不同引发剂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赤霉素溶液、氯化钙溶液、PEG-6000溶液、硼酸溶液和水作为引发剂,研究不同浓度引发剂处理柴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萌发时间的变化.[结果]4个引发剂各浓度溶液引发处理均可缩短柴胡种子的发芽进程,以100 mg/L赤霉素溶液、1.50%的氯化钙溶液、20%的PEG-6000溶液和250 mg/L硼酸溶液对柴胡种子的引发效果最好;水引发时间为8h时,柴胡种子的各发芽指标均较CK提高;PEG-6000溶液和硼酸溶液
文章主要从甘蔗品种的选择、选地与整地、播种与田间管理以及病虫鼠害的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糖料蔗“三高”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探明区域内生态保护空间范围是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识别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重要生态地区可为分区分类保护、促进区域内生态环境发展提供有力理论依据.[方法]在ENVI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NPP定量指标评估方法,从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方面入手,通过3个单项评价叠加对抚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集成评价.[结果]抚州市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面积超过30%,主要集中在抚州市东部、中部和南部植被覆盖度较高、人烟稀少的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面积为6259.24 km2,占比33.
[目的]探明基质类型、生根剂浓度、插穗部位对火红紫薇嫩枝扦插苗生根率、不定根数、根长和新梢长度的影响,筛选最佳繁殖方法,为其园林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嫩枝扦插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基质类型、生根剂浓度和插穗部位处理火红紫薇嫩枝扦插苗生根率、不定根数、根长和新梢长度的变化.[结果]基质对生根率和根长无显著影响,对新梢长度和不定根数影响显著;生根剂浓度对生根率无影响,对新梢长度、不定根数和根长影响显著;插穗部位对生根率及根长影响不显著,对新梢长度和不定根数影响显著;不同基质处理火红紫薇扦插苗的不定根数、根长、
为全面了解2021年广西南宁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该蔗区的甘蔗生产形势、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1年南宁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总体苗情比去年好,有足够的苗数,甘蔗植株较高,螟虫为害也有所下降,但宿根蔗黑穗病问题严峻;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甘蔗生产成本高;甘蔗品种宿根性受到重视.建议坚持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继续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目的]探明侗族腌鱼整个发酵阶段的生物胺与游离氨基酸的相关性及生物胺的形成机理,为腌鱼生产的发酵环境、发酵工艺及产品的质量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腌鱼传统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侗族腌鱼发酵过程中生物胺与游离氨基酸的相关性.[结果]腌制后鱼肉中不同生物胺含量及生物胺总量较新鲜鱼肉升高,各生物胺含量为2.68~30.22 mg/kg,生物胺总量为95.72 mg/kg;各生物胺及总胺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发酵30 d时达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天冬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