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记叙文向高中议论文转型的艰难时期,之所以说是艰难,是因为不会写议论文,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非驴非马,要么用例冗繁,要么议论缺失,要么素材陈旧,等等。于是要求学生从基本的规范做起,但毕竟转型并不容易。现在,笔者把议论文规范要求列举如下:
一、基本结构:
1.标题(引用、化用、对比、对偶、问句)。
2.开头(要能与题目及结尾形成照应,优先采用:引用、对比、整句,慎用排比,尤其是“小草……,雄鹰……,大海……”之类的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排比)。
3.简单分析材料,引出中心。联系材料禁止大段引述,只需要只言片语。
4.提出中心论点(独句成段,不许啰嗦,两三句话即可)。
5.议论(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归谬论证)。
6.例证(例子要有详有略,要能形成对比,禁止平铺直叙,要化叙述为创设情境)。
7.结尾(照应题目开头结尾,升华主旨)。
二、整体要求:
1.段落不许过长,适当分段。
2.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要多用。
3.句式要多变,要有设问句、反问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加否定句等变式句,禁止出现整段整段陈述性散句的情况。
4.每个句群(段落)中都必须出现能扣主旨的标志性词句。
5.例证后必须要有议论,如果是略写的事例,可以在后面统一议论。
6.举例时不许啰嗦冗繁,选择最精要的部分写,不许平铺直叙。
下面以一篇作文为例,来详细说说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炼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只篮球与一只乒乓球发生了冲突,篮球借助于体格上的优势,很快将乒乓球追得狼狈不堪。可是,机智的乒乓球发现,篮球体形大,无法进入角落,于是它就躲进角落,不断挑衅。篮球大怒之下,为了能挤进角落,把自己的气放掉了。可是,放掉气的篮球瘪在了地上,无法再滚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乒乓球蹦蹦跳跳地跑掉了。
原文
心静如水,自成才人
□樊旭
几米曾说过:“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他并没有绝望。所谓的绝望只是我们的所想。遇事,心静如水,方能解决。【开头有点长了】
篮球与乒乓球发生争执,篮球因乒乓球躲进角落,心生怒火,在焦急之下,放掉自己的气,瘪在地上,最后只能看着兵乓球蹦蹦跳跳地跑了。若它可静心去对待,结果又会如何?【只需要简短地联系材料即可,具体过程不用写】
心静如水,若遇事,虽泛起层层涟漪,但仍不失冷静,总归不会成为惊涛骇浪。【独句成段,《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关于王守仁的一句话,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世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与樊旭这句话意思相同,但明显要好得多】
心静如水,又将如何?这是一些人的疑问。辛夷坞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时,人的悲喜爱憎就像这花朵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这样想,就可以释然。”若遇事不能心静如水,那么你就是情绪的奴隶。相信你肯定不想成为任何人的奴隶吧?【本段是议论段,作者用了引用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同时句式上有整有散,错落有致】
心静如水,遇事冷静,恐怕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了。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从容地领着两小童登上城楼,点香,端坐,抚琴。而城下,城门大开,有两三百姓扫除尘土……司马懿凝神注视着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仍然淡定。司马懿一声令下:“退!”他的空城吓退了十五万大军。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若他露出一点点的破绽,那么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使用诸葛亮的例子,不是单调的叙述,而是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重现了情景,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一句属于例后的论证部分,这一点不能缺,很到位】
而如今,又有几人能做到心静如水呢?教室内,一位同学因没有完成作业,而心生怒气;公交车内,一个人因被踩了一脚,而心生怒气,与他人争吵起来,而发展为动手打架……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做到心静如水,而是因为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了,甚至整个人生都消逝了。【此段是略写的部分,同时是反面例子。与上面诸葛亮的例子形成了正反对比、详略结合,最后划线的部分也是用例后的议论,必不可少。不足之处是,例后议论的部分句式又是陈述性散句子,没有力量。建议使用曾国藩的名言“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还有,略写的例子是两个,建议写成三个,形成句群排比】
我们真正的失败不在于我们拥有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缺少了什么。人生的波澜太多,有大有小,若一颗小小的石子也会让你的心激起惊涛骇浪,那么你的一生就可想而知了!心静如水,在面对大波浪时,你也能平静面对,直面迎击。【此段是为结尾而准备,但从与后面所引对联的衔接来看,还是有些衔接不太好。但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也就应了这千古绝对: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引用黄鹤楼对联,很大气,提到“真才人”,与题目开头照应,并升华文章主旨】
升格文
心静如水,自成才人
□樊旭
几米曾说:“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 平静下来的几米,发现了惊喜。遇事,心静如水,方能解决。而材料中篮球的悲剧,就在于它的冲动,它的愤怒,搅乱了那一池静水。
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世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王守仁的人生如此,我们的人生也应如此。
心静如水,又将如何?这是一些人的疑问。辛夷坞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时,人的悲喜爱憎就像这花朵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这样想,就可以释然。”若遇事不能心静如水,那么你就是情绪的奴隶——有谁愿意自处于奴隶之遇呢?
心静如水,遇事冷静,恐怕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了。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从容地领着两小童登上城楼,点香,端坐,抚琴。而城下,城门大开,有两三百姓扫除尘土……司马懿凝神注视着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仍然淡定。司马懿一声令下:“退!”他的空城吓退了十五万大军。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若他露出一点点的破绽,那么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
而如今的人们,又少了多少这样的淡定呢?在家里,因为一些琐事与父母起冲突,冲动之下口出恶言,伤了父母也让自己悔疚良久;教室内,一位同学因没有完成作业,而心生怒气,效率极低,时间都白白浪费;公交车内,一个人因被踩了一脚,而心生怒气,与他人争吵起来,甚而发展为动手打架……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当怒火如滚水般沸腾,明明知,又明明犯。冲动之下,诸事皆坏,难道不是情绪冲动这个“邪魔”在作恶吗?
人生的波澜太多太多,有大有小,若一颗小小的石子也会让你的心激起惊涛骇浪,那么你的一生就可想而知了!心静如水,在面对大波浪时,你也能平静面对,直面迎击。有此胸怀,有此眼界,有此肚量,有此定力,方可称为“真才人”!
正所谓——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升格后的文章无论是精练程度还是文采程度都有增加,更重要的是,议论文的规范更清晰地得以体现,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到某部分,就会意识到该议论了,或者是该详略对比了,或者该为结尾做铺垫了,心中就会对写作文的每一个程序了然于胸!
(编辑:于智博)
一、基本结构:
1.标题(引用、化用、对比、对偶、问句)。
2.开头(要能与题目及结尾形成照应,优先采用:引用、对比、整句,慎用排比,尤其是“小草……,雄鹰……,大海……”之类的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排比)。
3.简单分析材料,引出中心。联系材料禁止大段引述,只需要只言片语。
4.提出中心论点(独句成段,不许啰嗦,两三句话即可)。
5.议论(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归谬论证)。
6.例证(例子要有详有略,要能形成对比,禁止平铺直叙,要化叙述为创设情境)。
7.结尾(照应题目开头结尾,升华主旨)。
二、整体要求:
1.段落不许过长,适当分段。
2.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要多用。
3.句式要多变,要有设问句、反问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加否定句等变式句,禁止出现整段整段陈述性散句的情况。
4.每个句群(段落)中都必须出现能扣主旨的标志性词句。
5.例证后必须要有议论,如果是略写的事例,可以在后面统一议论。
6.举例时不许啰嗦冗繁,选择最精要的部分写,不许平铺直叙。
下面以一篇作文为例,来详细说说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炼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只篮球与一只乒乓球发生了冲突,篮球借助于体格上的优势,很快将乒乓球追得狼狈不堪。可是,机智的乒乓球发现,篮球体形大,无法进入角落,于是它就躲进角落,不断挑衅。篮球大怒之下,为了能挤进角落,把自己的气放掉了。可是,放掉气的篮球瘪在了地上,无法再滚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乒乓球蹦蹦跳跳地跑掉了。
原文
心静如水,自成才人
□樊旭
几米曾说过:“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他并没有绝望。所谓的绝望只是我们的所想。遇事,心静如水,方能解决。【开头有点长了】
篮球与乒乓球发生争执,篮球因乒乓球躲进角落,心生怒火,在焦急之下,放掉自己的气,瘪在地上,最后只能看着兵乓球蹦蹦跳跳地跑了。若它可静心去对待,结果又会如何?【只需要简短地联系材料即可,具体过程不用写】
心静如水,若遇事,虽泛起层层涟漪,但仍不失冷静,总归不会成为惊涛骇浪。【独句成段,《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关于王守仁的一句话,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世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与樊旭这句话意思相同,但明显要好得多】
心静如水,又将如何?这是一些人的疑问。辛夷坞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时,人的悲喜爱憎就像这花朵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这样想,就可以释然。”若遇事不能心静如水,那么你就是情绪的奴隶。相信你肯定不想成为任何人的奴隶吧?【本段是议论段,作者用了引用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同时句式上有整有散,错落有致】
心静如水,遇事冷静,恐怕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了。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从容地领着两小童登上城楼,点香,端坐,抚琴。而城下,城门大开,有两三百姓扫除尘土……司马懿凝神注视着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仍然淡定。司马懿一声令下:“退!”他的空城吓退了十五万大军。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若他露出一点点的破绽,那么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使用诸葛亮的例子,不是单调的叙述,而是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重现了情景,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一句属于例后的论证部分,这一点不能缺,很到位】
而如今,又有几人能做到心静如水呢?教室内,一位同学因没有完成作业,而心生怒气;公交车内,一个人因被踩了一脚,而心生怒气,与他人争吵起来,而发展为动手打架……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做到心静如水,而是因为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了,甚至整个人生都消逝了。【此段是略写的部分,同时是反面例子。与上面诸葛亮的例子形成了正反对比、详略结合,最后划线的部分也是用例后的议论,必不可少。不足之处是,例后议论的部分句式又是陈述性散句子,没有力量。建议使用曾国藩的名言“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还有,略写的例子是两个,建议写成三个,形成句群排比】
我们真正的失败不在于我们拥有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缺少了什么。人生的波澜太多,有大有小,若一颗小小的石子也会让你的心激起惊涛骇浪,那么你的一生就可想而知了!心静如水,在面对大波浪时,你也能平静面对,直面迎击。【此段是为结尾而准备,但从与后面所引对联的衔接来看,还是有些衔接不太好。但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也就应了这千古绝对: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引用黄鹤楼对联,很大气,提到“真才人”,与题目开头照应,并升华文章主旨】
升格文
心静如水,自成才人
□樊旭
几米曾说:“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 平静下来的几米,发现了惊喜。遇事,心静如水,方能解决。而材料中篮球的悲剧,就在于它的冲动,它的愤怒,搅乱了那一池静水。
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世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王守仁的人生如此,我们的人生也应如此。
心静如水,又将如何?这是一些人的疑问。辛夷坞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时,人的悲喜爱憎就像这花朵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这样想,就可以释然。”若遇事不能心静如水,那么你就是情绪的奴隶——有谁愿意自处于奴隶之遇呢?
心静如水,遇事冷静,恐怕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了。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从容地领着两小童登上城楼,点香,端坐,抚琴。而城下,城门大开,有两三百姓扫除尘土……司马懿凝神注视着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仍然淡定。司马懿一声令下:“退!”他的空城吓退了十五万大军。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若他露出一点点的破绽,那么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
而如今的人们,又少了多少这样的淡定呢?在家里,因为一些琐事与父母起冲突,冲动之下口出恶言,伤了父母也让自己悔疚良久;教室内,一位同学因没有完成作业,而心生怒气,效率极低,时间都白白浪费;公交车内,一个人因被踩了一脚,而心生怒气,与他人争吵起来,甚而发展为动手打架……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当怒火如滚水般沸腾,明明知,又明明犯。冲动之下,诸事皆坏,难道不是情绪冲动这个“邪魔”在作恶吗?
人生的波澜太多太多,有大有小,若一颗小小的石子也会让你的心激起惊涛骇浪,那么你的一生就可想而知了!心静如水,在面对大波浪时,你也能平静面对,直面迎击。有此胸怀,有此眼界,有此肚量,有此定力,方可称为“真才人”!
正所谓——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升格后的文章无论是精练程度还是文采程度都有增加,更重要的是,议论文的规范更清晰地得以体现,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到某部分,就会意识到该议论了,或者是该详略对比了,或者该为结尾做铺垫了,心中就会对写作文的每一个程序了然于胸!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