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训练中培养语感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方法,
  
  一、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诵读吟咏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
  
  2.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加强语感分析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同时,他还说“读者必须把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昧,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位的重要性。例如《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似乎”表示“我”不能完全肯定孔乙己的死,“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这有矛盾吗?理解作者这样说的用意,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2.整体感知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人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1)了解作品中事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如《孔乙己》中,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这样写用义何在呢?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的地步,小说里并没有点明,可是我们从这一点想开去,就回明白:这无非是要我们从“笑声”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科举制度。
  (2)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象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如《白鹭》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强化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3)总体把握语言。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但功业未建,怎么能回家呢?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东北三省暨内蒙古眼外伤学术会议 ,由辽宁省眼外伤专业委员会主办于 2 0 0 0年 10月 13日至 1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参会代表及参展厂商近 15 0人。会
扇面作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制,因其独特性,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尤其在明清之际甚为流行。书画扇面强调以小见大,扇面创作被认为是艺术创作中带着镣铐的舞蹈,对作
GB/T6583-1994(idtIS084: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给质量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需要通常要转化成有规定指标的特性。需要可以包括,如性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下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迅速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微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这两
Two-dimensional (2D) self-assembly of two 1,3,2-dioxaborine derivatives was investigated by STM. The molecules consist of π system and steric end groups. A dro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从能力立意出发,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掌握科学的化学思维方式,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需要,运
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正是教育改革精神的体现。博物馆中包罗万象的藏品,广博的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注重探索、参与的活动形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
小毛和老卢是两个工人,小毛十八九岁,负责给罐车卸料;老卢五十来岁,和老婆儿子一家人都住在工地,干着绑钢筋的营生。我是新生,刚来公司都是要做点儿事情的,浇混凝土值夜班也就多一点。漫漫长夜,和他俩也就慢慢熟络了。  工地上常有人递烟,我又不抽,有时候也就随手给小毛了,看着他蹲在那里半仰着头撅着嘴,吞云吐雾痴醉的样子,也还觉得有意思。后来每每遇见了,小毛就凑过来要烟抽,我说没有烟,他就摸摸长刘海咧嘴嘿嘿
一、把握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 发展的战略机遇 1、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正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基地 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重
在种种院校的体育教学课堂上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形成协作学习环境,还能够提升学生跟教师之间的关系质量,培养学生们形成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堂上的示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