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e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5例PBM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41~60岁,平均49.2岁,均有6~30年子宫肌瘤手术史;影像学表现均为多发、大小不一的肺内结节.镜下见肌瘤细胞呈梭形,胞质丰富略嗜酸性,瘤细胞异型性小,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vimentin、desmin、SMA、ER、PR均阳性,S-100、CD117、CD34、DO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结论 PBML多发于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患者,组织学表现良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病情进展较缓慢,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6例HSTCL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的感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高热(3周~2个月)、脾肿大、三系下降;均无免疫抑制状态;3例肝肿大伴肝酶增高,4例伴胸腹腔内淋巴结轻度增大,脾脏平均最大径22 cm.镜下均为明显扩张充血的髓窦索,4例散在单个或小簇状分布、略多形性的中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ervix,PM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MMC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发病年龄38~61岁,中位年龄53.5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大体见子宫颈结节状或菜花状病灶,病灶最大径1~3.5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呈肉瘤样、巢状或结节状,细胞呈
目的 探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RDD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RDD主要发病部位在颌面部、乳腺及皮下组织.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存在典型组织细胞吞噬现象,病变常有纤维组织、纤维母细胞和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病变可呈明暗区交替;还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围绕血管成靶环样.免疫表型:组织细胞中S-100、CD68均阳性,CD1a、Ig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胃黏膜活检标本200例,采用美蓝染色、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的感染情况,分析各方法HP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胃黏膜活检标本中HP的检出率:美蓝染色75%(150/200),荧光染色79%(158/200),免疫组化染色68.5%(137/200).荧光染色的阳性率最高,κ系数检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与美蓝染色的
目的 探讨以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1例以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左肝肿瘤大小2.0 cm×1.4 cm×1.3 cm,切面灰白色,质中,无包膜,界尚清;周围肝组织未见肝硬化.镜检:肿瘤细胞呈不规则裂隙样、微囊状及腺管状结构,间质富含纤维组织,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肿瘤性腺体不规则扩张,腺腔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和基因易位情况,分析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05例DLBCL中男性106例,女性99例,中位年龄60岁,C-MYC/BCL-2双表达44.4%(91/205).按照Hans分型分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细胞来源、辨认细胞产物及了解分化程度等,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在精准医疗时代,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以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染色流程标准化等特点,在病理科广泛应用[1-2].但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染色也会遇到组织玻片非特异染色、染色偏弱或无法着色等问题[3] ,其中以外院送检的会诊组织在罗氏Ventana免疫组化染色时最为常见.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腺泡状横纹肌肉瘤(sinonasal tract 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SNT-ARM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10例SNT-ARMS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FISH法检测FOXO1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临床送检为息肉样病变,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嫩.镜检:肿瘤由幼稚的小蓝圆细胞组成,呈巢状分布,瘤巢之间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间隔,局灶瘤巢中央的瘤细胞变性
目的 探讨成熟性畸胎瘤恶性转化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成熟性畸胎瘤恶性转化为PNET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NET临床表现为腹膜后肿块2例、子宫肿块1例,肿块直径12~18 cm.眼观:2例肿块均为囊实性,切面灰黄、灰白色,内含毛发、皮脂、骨组织等;1例为会诊病例.镜检:肿瘤组织内可见脂肪、软骨、平滑肌、鳞状上皮、皮脂腺等,3例
术中冷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是协助临床医师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手术方式和范围的重要依据.由于冷冻切片技术、取材范围有限和报告时间短等问题,易导致病理医师延迟诊断,甚至是误诊.高质量的冷冻切片是病理医师准确发出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基础.笔者在临床实践操作中观察到部分冷冻切片组织结构扭曲、细胞挤压变形,存在类冰晶现象,而冰对组织石蜡切片中未见此类现象.本实验旨在探讨切片类冰晶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冷冻切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