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和提升”是关键。写作教学中,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基础,合理引入信息技术这条活水,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写作思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实践表明,写作思维素养高的学生写作能力更强。提升写作思维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生动,整合功能强,传播速度快,时空跨越大,对写作思维发展和提升有积极影响。
  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与写作密切联系。“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可见,写作思维发展离不开阅读。
  真正的阅读,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而且要调动自己的生命体验,品味和探究语言文字,重新构造作品的形象和意蕴。信息技术借助视频、图片、音乐、动漫等文字符号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其强大的整合功能满足学生海量阅读的需求。
  以“匠人匠心”主题写作指导为例。学生囿于社会生活经验有限,写作素材捉襟见肘。笔者通过网络这个便捷的平台拷贝传统“鞋匠”“钟表匠”“团扇师”“瓷雕师”“妆糕人”等图片,截取“泉州海丝申遗”视频,并下载“谁最中国”公众号的文化评论《匠人,有什么了不起?》,以及冯骥才的《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等文章,同时推荐《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邱杨、丘濂、艾江涛编辑)这本书,然后把这些资料制作成PPT,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和审美体验,信息技术支持的大量文化现象和思考成果让学生领悟匠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笔者执教过一堂《仰望星空——成长作文内容升格》的公开课。课堂开头播放课件超级链接的轻音乐《天空之城》,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境,幻灯片展示程乃珊《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选段,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中理解“成长”的精神内涵——“独立、坚强、自信、爱……”。在“温故知新,体验成长”环节,多媒体发挥强大的文本交互整合功能,让学生重温学过的几个关于“成长”的典型事例。例如《小巷深处》中,“我”因为老婆婆的教导由疏远亲情成长为理解母爱、回归亲情的人。《山米与白鹤》中,山米因为救助一只伤鹤,从憎恨外祖父成长为热爱外祖父的孩子。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提升写作思维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分析解构、理解体悟、联想想象,才能读懂读透文本的动情处和思想意蕴。从教学效果来看,写作中精细的表达和创意的表达,离不开浸润着生命体验和人文情怀的阅读。例如:
  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这醉人的琴音正如一面镜子,它让我看清了自己的骄躁,不敢直面挫折。山之音,不正是告诉我面对挫折应该无畏而坚忍吗?水之音,不也教会我面对挫折也应豁达从容吗?我的心中渐如晴初般,云雾皆散,豁然开朗起来。
  ——吴婧妍《琴音悠悠》
  云水谣好似一面明镜。望着那澄澈的河水,我甘心做一条平凡的水草,融入这份静谧之中。自此,我将收敛自己焦躁的心,学着修养静气,学着从容处事。
  ——陈琳《云水之谣,一隅静好》
  我仿佛忽然明白,这片海就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那海的汹涌,使我认清自己曾经的轻狂;那海的平静,启发着我应学会沉稳,拥有宽阔的胸怀。此时此刻,出门前沉闷的心情早已消散尽净,心情舒畅,就连空气也显得清新通畅。
  ——吴芸瑜《欣赏一片海》
  阅读是“导入”,写作就是“输出”。学生在对习作内容的调取转换和修改调整中促进了思维的提升。升格后在QQ群里交流,同学们通过比对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更容易找到写作思维的增长点。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有过感言:“一个人个性真正的成长与独立一定是在阅读中得以完成的。特别是那种伴着丰沛的泪水与内心的鼓荡完成的阅读会如一座熠熠的星空一般把一个人今后整个的人生状态辉映得星光无限,神采奕奕。”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写作教学,除了丰盈学生的生命体验外,还培养了写作思维素养。
  二、“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
  信息技术是引入写作教学的一道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教学”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 ”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写作教学借这股清泉,促进写作思维素养的培养。
  首先,网络资源巨大,而且具有开放性。比如电子图书馆、电子报刊和文学电子书,只需注册用户名或关注微信号,即可在文字中畅游。其次,日益成熟的“云端课程”,实现语文学习的双向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路径的改变:从演绎转向归纳。另外,电子邮件、微信微博、QQ等的出现,可引导学生利用微写作赶学比超,展现思维拔节的精彩。
  例如,用生花妙笔咏春抒怀的微写作训练:
  “春雨曲”奏起,不像夏雨般急骤, 秋雨般缠绵。它轻柔如绸缎般细滑。“沾衣欲湿杏花雨”,温柔的雨点飘落在身上,令人舒畅无比。“雨洒轻黄柳条理”,细细的雨将嫩绿的柳条润湿,水珠顺着枝叶落下。田野里披蓑戴笠的农民们都喜笑颜开。
  ——李书烨《春韵“三部曲”》
  寻香而望,一树桃花如一位绝色女子,与风共舞,唱着春天的歌。粉色的裙摆带起温柔的幽香,随着轻风跳起芭蕾,跌入我的心房。我仰头、闭眼、轻嗅,闻到一缕属于春天的清香。
  ——涂颖欣《赞春》
  踏着纤纤细步,漫步在青石铺成的巷陌中。巷内没有鲜衣怒马的热烈,有的是陌上花开的恬淡。忽在一古厝的檐下,看见一只新燕筑巢。这是不是去年飞来的燕子?又是一年好春光,希望它們好好享受这春日暖阳。
  ——吴文婕《春景》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微写作的好处是即写即评,即评即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修改升格中,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写作思维,在思维互补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8年4月26日,中华文化传媒网发表题为《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章。文章谈到在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数字非遗体验板块吸人眼球。整个板块通过“互联网 科技 非遗”的手段,以“听得见的非遗”“带得走的非遗”“学得来的非遗”三种数字化方式,展示非遗成果。假如语文写作教学积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必能使写作教学形式在变革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升级,学生的写作思维在强烈的文字文化鼓荡中得到创造性发展。
  泉州“古城叙事”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除了有丰厚的物质奖励外,所有优秀作品结集出版。网络集结号一吹响,笔者就引导学生课前上数字图书馆查阅老鲤城的故事,观看泉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视频等,然后进行写作实践,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写作成果,在思维碰撞中调整修改文章,课后聚焦写作问题升格内容和结构,通过电子邮箱等方式发给老师进行二次修改,文章敲定后通过专用信息渠道积极投稿。在第三届“古城叙事”征文比赛中,学生写作成果迎来了春天。林琳的《律动的光影》、李书烨的《古城情韵绵绵长》等9篇佳作获奖。这喜人的成绩得益于平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素养。
  从伟大的时代中找到奋斗的动力,用语言文字的天光云影怡情养性,引入信息技术的源头活水,百折不挠,自信从容,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素养,生活会还给你一池清泉,写作会还给你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丰子恺热”悄然兴起。如今谁人不知丰子恺?   不过,知,并不一定尽知。比如知道他是画家、散文家,并不一定知道他还是艺术教育家,不知他还是文艺理论家和文学翻译家,也许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书籍设计家。   丰子恺早年随李叔同(弘一法师)学习绘画,后去日本求学,迷恋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作品,回国后,他独创了一种简笔画,后被名为“漫画”。竹久梦二设计过许多书籍,受其影响,在好友俞平
當姥姥老到需要人陪伴照顾时,就跟着母亲了。  四个子女中,姥姥最疼大舅。为什么呢?她二十岁出嫁,头生子一落草,姥爷就北上做买卖去了。从此数年,姥爷只每年寄回些零星小钱。婆家本不甚殷实,养孙子还勉强,对吃白食的媳妇难免摔锅打碗。  大舅五岁时,姥姥携他到天津寻夫。有过这一段同甘共苦的年月,当娘的便对儿子额外关爱、器重一些。不过她心里也知道,娘对儿子的情思多半是单相思,子女里最靠得住的还是温和的三女儿
【摘要】亘古至今,文字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创造之一,仓颉造字这类有关文字的神话传说流传至今,经过上千年文化的锤炼,文字中总是涵盖着人们内心难以言说的感情,只能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基础之一,不仅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也一直是老师在教学过程注重的重点,因为阅读教学若能成功,将有助于学生语文的学习,若不能成功,将使学生对
苏晨散文浅说    “辽东老兵苏晨”之与文学结缘,实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他的人生行旅听从革命调遣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革命工作的需要迫使他成为一个作家。形成了老兵与学者的统一,革命与文学的结合。  苏晨少年参加革命部队。他的散文创作,始于一九四六年。描绘革命风云,撰写朝鲜战地通讯(曾得到《人民日报》刊登短评表扬)。一九五○年由东北和武汉两地的出版社搜集编印成三本散文小集。尔后在频繁的工作变换中,
10月初的青岛,前一天艳阳高照,人们还穿着短袖;次日一场秋雨,海风吹来,气温骤降。与之相反的,是当地新闻的热度——“青岛警界地震”冲击波,正一浪高过一浪。先是有媒体爆料:青岛市李沧区公安分局局长冯某、市北区公安分局局长于某被纪检人员带走;市南区刑警大队长某某、崂山区政法委书记某某被抓;青岛市前公安局领导某某被“双规”。紧接着,坊间传闻四起,说这些人出事都与去年一度轰动青岛的“黑老大”聂磊案有关……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一直以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对于地处西北落后偏僻的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各种因素,学生普遍比一般城市的缺少主动意识,缺少良好的养成习惯和学习习惯,缺少互动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我们努力的高效课堂大打折扣。如何构建适应农村高中语文课的高效课堂,一直是很多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话题。单从教师和学生层面来说,值得我们思考挖掘,从而去解决。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高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摘要】语文是一门文学含义极其丰富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艺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提升,使教学符合新课改要求的素质教育。留白是一种艺术手段,原本是在进行书画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创作方法,主要是提高作品整体的和谐性、观赏性,为作品增加了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能够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学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留白艺
青年鲁迅是将“恶魔派”(TheSa-tanical School poetry)也即革命浪漫主义的“反抗之火”运进中国大地的普罗米修斯。他的《摩罗诗力说》集中地反映了青年鲁迅的思想感情以及美学倾向。人们时常赞叹它言简意赅,评析“摩罗诗人”堪称精辟。但由于是用古奥的文言写成,青年学子往往难于索解。曾经第一个把《红与黑》译成中文的赵瑞蕻先生有鉴于此,著成《注释、今译、解说》(天津人民版),为青年学子读
【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用心是根本。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精心设计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作出选 择。在小学特有的早读课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阅读、朗读能力有所提高,对自身、对他人的阅读、朗读等行为也能做出适当、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也是“全民阅读”时代对小学阶段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早读课;书香;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曾经听过
马克·埃斯珀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有句名言:“你被炒了(You are fired)!”这是他当真人秀《学徒》主持人时最有噱头的一句台词。如今,他又推出了一个新热词“终结了(terminated)”。  当地时间11月9日下午,特朗普发出一条推文,宣布一直与自己唱反调的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已经“被终结了”。  这个词让人想起系列科幻电影《终结者》,片中施瓦辛格饰演的机器人也常说“你被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