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材料在金属锂负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锂合金负极、锂负极表面保护与锂沉积基体修饰三个方面概述了合金材料在改善金属锂负极电化学沉积可逆性与稳定性方面的国内外代表性研究工作,讨论了合金材料的效用机制与作用效果,分析了当前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对合金材料在金属锂负极研究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为验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本文通过分析装置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试验系统,采用10 kV电源经有载调压器作为试验主电源;通过多组变压器变换满足多种电压等级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试验需求;设计陪试无功补偿装置与被试品进行互补的工作原理,在达到对试品进行试验考核的同时降低了试验对电网的冲击及实验室进线电源的需求.通过试验验证,该试验系统具有SVC及SVG运行性能的考核能力.
2016年5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海外大型绿地输电特许权项目—巴西特里斯皮尔斯输电项目顺利投运.项目中在500 kV Paranaita变电站和500 kV Rio Verde变电站投运的5套500 kV串联电容器补偿成套装置是我国迄今为止已投入商业运营、加装装置套数最多、工程量最大、累计容量最大的海外串联电容器补偿工程.经过首个设备大修周期的稳定运行后,2019年中、巴双方紧密合作分批次对这5套串补装置按计划开展了跨洲际协同大修工作.本次计划性大修针对装置技术特点、历年运维检修记录制订了严格的大修方
针对电力电子电路中输入电流断续导致的谐波和电磁干扰问题,以Buck变换器为对象,提出了一种输入纹波电流抑制电路.该电路通过一个功率管、两个电容构成了p型混合式滤波结构,在所提控制策略下,功率管被控制为一个恒定直流源,在实现输出电压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输入侧电流纹波.在介绍该电路工作原理基础上,分析能同时控制功率管和开关管工作的控制策略,给出了设计方法,最后制作了一台输入110 V、输出28 V、负载65 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电路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一致性管理是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在深度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电子电路的电池均衡技术和一致性分选技术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均衡电路可以实现同一模组内单体之间能量均衡,也可以实现一个电池包内多个模组之间能量均衡,对这两种均衡电路拓扑形式及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对比;系统介绍以单参数、多参数、动态特性曲线和综合特性为分选特征参数的一致性分选方法;梳理了一致性管理技术目前尚存的问题,对其走向进行了预判.
目前大型城市配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容性无功倒送现象日益凸显,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基于此背景,研究了计及功率因数约束的配电网无功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功率因数约束的含电抗器和电容器的综合无功规划模型,模型考虑在配电系统中同时配置电容器和电抗器,以规划期内无功补偿设备投资和有功网损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在约束中增加了节点功率因数约束;然后,推导了功率因数对无功的灵敏度计算公式,采用基于功率因数无功灵敏度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对配电网感性和容性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和选址进行协调优化,所求优化方案可解决配
铬氧化物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因具有高的储锂容量和电压平台(约3.0 V)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综述了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三种铬氧化物(Cr8O21、Cr2O5、CrO2)的研究进展,从结构、组成、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铬氧化物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电池产品在设计阶段非常重视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质量指标.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一种热电池结构进行力学性能仿真评估,对出现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与验证,找出设计薄弱环节,然后对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优化分析,给出结构设计的优化参数,提出了电池结构优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碱金属离子电池因其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软碳因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加之成本低廉、无毒无害的特点,使其成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新兴材料.以软碳材料为主要对象,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其在碱金属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展,就软碳材料的原料选择、结构调控措施和电化学性能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为进一步满足脉冲涡流热成像(PECT)现场检测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改进型“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结构供电的便携式脉冲涡流热成像电源系统.通过分析两种串联式拓扑结构,采用“单DC/DC升压”结构来提升系统功率输出能力,同时搭建便携式检测系统,并详细介绍了激励电源控制策略,对便携式系统样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便携式电源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9 kW,连续工作时间为1.1 h,系统样机净重为8.4 kg,该系统设计可较好地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储能的首选,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安全运行、状态估算、剩余寿命预测都由电池管理系统(BMS)管理,故BMS对电池系统的使用和稳定至关重要.主要关注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电池系统,综述了数据驱动方法的各种算法在BMS系统的应用.概述了BMS电模型的电化学模型、等效电路模型、数据驱动模型的特点,热建模的电模型、热模型、热-电耦合、热-电化学耦合模型的应用范畴.介绍了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向量机在SOC估计的应用,粒子群算法、HI-DD-AdaBoost.RT(不等式漂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