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名胜》序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f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道教产生于1,800多年前,佛教传入我团约有2,000年,伊斯兰教则有1,300余年之久,天主教和基督教从西方传入亦有几百年的历史,直接或间接信奉各种宗教的人,数以亿计。他们的宗教活动场所,据有关单位统计,解放初我国道教宫观约10,000处,佛教寺院约50,000处,伊斯兰教清真寺约39,490处,天主教堂10,009处,基督教堂6,482处,可谓浩若繁星。许多宗教活动场所,已成为宗教名胜古
其他文献
论明末清初全真教“中兴”的成因王志忠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宗教发展的历史,宗教的兴盛与衰落,每与社会危机之严重与缓和密切相关。在社会政治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比较安宁之时,宗教平缓地持续发展;一旦社会动荡不安,天灾人祸频繁,民生凋敝,则宗教超常迅猛发展,...
韩国宗教学家闵泳珪教授略谱李绍明1995年2月,余应韩国民族学会暨汉城汉阳大学民族学研究所之邀,前往韩国进行讲学访问。在汉城期间拜访了韩国著名的宗教学家、延世大学名誉教授闵泳先生。闵先生曾六次赴川考察中韩间的佛教问题,其两篇著作曾在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
日本道教研究的里程碑─—日文版《道教百科辞典》简介杨宇1994年3月15日,第一部主要由日本学者编撰的《道教百科辞典》(《道教事典》平河出版社)在日本问世。这部《道教百科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凝聚了众多日本道教研究学者的心血,集中了日本道教研究的...
<正> 吴猛 许逊 《晋书·艺术·吴猛传》载称:“吴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年四十,邑人丁义始授其神方。因还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老氏圣纪》(似即尹文操撰、杨上器注《太上老君玄元曼帝圣纪》)记述近此而稍繁,云;“吴猛字世云,豫章人也。性纯孝;夏夜
<正> 《太平经》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早期经典,《圣经》则是西方世界的宗教基督教的经典。由于宗教与道德是结合在—起的,这两部宗教的经典都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又由于两种宗教的产生,有着大体相同的历史背景,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夜,基督教则产生于罗马帝国领地内奴隶起义和民族起义蜂起的年代。因此,
《中国道教史》第三卷介评葛瑞冬由已故著名道教学者王明先生任顾问、卿希泰教授任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三卷又正式出版了。此卷如同该书前二卷一样,无疑也是一部力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道教宗派的进一步演化与发展。从背景上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局势和各代朝...
<正> 我国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最近又挖掘出一副珍宝——《武当山炼性修真玄机寿宇图》。经初步鉴定,这是一幅在全国首次发现的武当道人养生功功理图。从而为道藏文库增添了新的宝贵的一页。
<正> 城山是道教名山,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都在成都市17个县(区)的区域内。但此二山,各在一地,一在灌县,一在大邑县,自古以来,都无异议,可是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却说“鹤鸣山是青城山的后山”,而将鹤鸣山这一词目抹掉。1981年出版的《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地理》、1983年出版的《辞海·宗教分册》在词句上虽没有明白表示接受“鹤鸣山是青城山后山” 的说法,但同样地也将鹤鸣山这一词目抹掉(按
<正> 藏,含有“蕴蓄”、“储存” 的意思。佛藏,也叫释藏,就是说蕴蓄着、储存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因而又名大藏经或一切经。道藏,就是说蕴蓄着、储存着大量的道教经典。这里所说的佛藏、道藏,是指佛教经典的大汇刻和道教经典的大汇刻。
<正>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要在中国传播,扎根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互相排斥、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佛教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等诸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