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女童失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童教育是指15周岁以下应接受义务基础教育的适龄女儿童,这是每个女孩子都应享受的基本的受教育权利。[1]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女性教育一直被忽视着,直到近现代,一些有识之士才意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让男性和女性获得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一直是百年来中国教育家的奋斗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文明之高下,可以拿女子教育来决定。在重视女子教育的国家,这个国家必定是繁荣的,而轻视女子教育的国家是靠不住的。”[2]这句话表明,各国都把女子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不仅关系到女性个人的发展,还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70%,中国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然而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却始终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据了解,全国有8507万的文盲,90%分布在农村,而这中间百分之七十是女性[3]。可见女性的教育问题,在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说过的话,那么,我国贫困偏远农村地区的女童教育究竟是何种状况?她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如何?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了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和个案法,对这个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对部分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分析,向我们呈现了我国农村地区女童教育的真实现状。
  一、贫困农村地区女童教育的现实状况
  赵家沟乡位于天镇县南部丘陵区,总面积119.4平方千米,总共拥有8576的人口,乡政府驻赵家沟村,辖18个村委会,但由于人均占有耕地少,也没有骨干性的企业,所以是全县唯一的国定贫困乡,同时也是农民收入最少的乡镇。由于中学的搬迁,才形成了赵家沟乡寄宿制学校,该学校位于天镇县最南端,地处晋、冀两省三县交汇之处。该乡0-14岁的儿童有2253人,其中全乡0-14岁的女童1154人。而赵家沟村0-14岁的儿童有96人,其中女童68人,可以看出该地区女童人数明显多于男童,可见解决好女童的教育问题在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小学2011年入学人数为105人(包括幼儿园),女童为56人,其余在附近学校就读,适龄女童的人数与女童入学的人数相比,相差甚远,女童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很低,据调查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而接受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地人对受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传统思想和当地风俗的熏陶,因此女童不上学甚至中途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贫困农村地区女童失学的原因分析
  待了解了该学校的大致情况后,随机对一些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并着重对女孩子进行了谈话,想对于女孩小升初不上学甚至中途辍学的原因探个究竟。农村的女孩子大都很羞涩与腼腆,也很内向,不张扬,她们都是小心翼翼地回答着问题,当被问及敏感问题,她们就会躲躲闪闪,避而不答,刚开始的沟通并不是十分顺利。在给她们讲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故事后,那些女孩开始变得欣喜和激动,眼睛里充满了渴望,谈话才变得融洽。当问及读书是为了什么,以后的理想是什么时,没有一个人能明确地回答。结合对一些女童家庭的了解,总结出了影响女童失学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
  (1)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性别差异
  早在我国古代的商代,就已经产生了学校教育,但是,直到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首先提出了确保男性和女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而在此之前,女子始终被排除在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对女子教育的如此忽视,正是由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尤其在偏远农村。
  在赵家沟乡小学,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学生甲,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她很快就面临小学毕业后辍学的现实,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了她家里父母务农,土地贫瘠靠天吃饭,四个女孩一个儿子,家里贫困供不起孩子读书,只能让儿子上学,女儿去外地打工挣钱,同样都是父母的孩子,但是女孩和男孩却有了不同的遭遇。像这样的贫困农村,其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信仰背景下,大都认为男子从属于整个家族,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一生的兴衰荣辱、幸福痛苦都系在一个男人身上。女子无须学知识、受教育,她们要做的是操持好家务,照顾好家人,正所谓“丈夫就是女人的天”,性别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
  (2)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有一批文化程度不高、素质也较低的私营业主,通过经商,成了所谓的“暴发户”,让部分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上学也可以挣大钱,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也开始有人对“知识改变命运”提出了质疑。在许多家长看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应有的回报,实在是不值得。在学校里浪费时间和金钱,不如早早地出来打工赚钱,上学是为了工作,工作也是为了生活,所以,“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偏远农村流行开来。尤其是女孩子,正所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就更没有上学的必要了。
  (3)经济落后,家庭负担沉重
  赵家沟乡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最小的乡镇,人少地多,但土壤贫瘠,虽然每个劳动力平均耕作30亩以上,但该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自然条件恶劣,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经济基础薄弱等,因此,任务重、困难大、时间长成为该乡发展小康的关键所在。每个家庭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大体上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五百元,在温饱未能解决的基础上,根本不可能去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女童。虽然国家早就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家庭有了很大帮助,但仍然有不少女童因为家庭经济收入与学校费用的悬殊而不得不辍学。   2.学校原因
  (1)学校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健全,没有充足的硬件设备,学校容量较小,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学校的承载力,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学生数量的减少,会使这种压力减小,女童辍学的现象也就会出现,而且大家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在2010年之前,赵家沟乡小学校舍简陋,教室数量较少,教室里唯一的教具就是黑板粉笔,更没有所谓的现代化设施,校园里唯一的娱乐场地就是土操场,厕所也是传统的旱厕,学生基本的日常生活不能有很好的保障。
  (2)教学质量有待于提高
  该小学有16位在职教师,师范1人,专科6人,本科9人,由于学校的教师人数较少,而且在艰苦的环境下承担了学校的所有的教学任务,负担沉重,因此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学,教师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教师教得累,学生听得更累,教师和学生一同陷在了“死教书,教死书”和“死读书,读死书”的恶性循环中,教学质量难免会下降,学生对学而无用的东西,自然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方面也需要改进和提高,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亦师亦友,这是最融洽的师生关系;上课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将学习寓于游戏中,快乐的去接受新知识,这是最理想的课堂环境。
  3.家庭原因
  (1)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较多
  虽然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征收任何的学杂费和书本费,给大多数贫困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对于贫穷的农村,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迫于生计,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去就业机会较多的大城市。
  (2)离婚率增高,单亲家庭现象普遍
  在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人数并不少的群体,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渐渐开放了,如今的离婚率不断飙升,离婚不仅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在农村,很多父母的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对于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再加上离婚,孩子处于放羊式的状态,根本不会有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更不用提教育问题了。
  4.个人原因:学生厌学心理严重
  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和家长应在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班培养学生这一习惯,但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的不重视,随着高年级的课程变难和课业负担变重,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身心都不成熟,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对其影响很大,据了解,对于学习不好的女童,教师基本都是放任型管理,家长们更认为一个女孩子读书也没什么用,学习好坏更无所谓,这样的教育很难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使很多女童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无须受教育,对于学习更是“一窍不通”,如此一来,不仅厌学,而且厌校,这也是造成辍学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
  三、贫困农村地区女童失学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1.影响中国人口数量及质量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建国初期,由于没有科学的论证和错误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激增,偏远农村地区更是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人口的增多,但经济并未与此同步发展,这也就造成了女童辍学现象普遍。如果国家重视女子教育,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改变传统的旧观念,积极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会减少,男女比例也会得到调节。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孩子,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母亲,一个具有良好知识和素质的女性,对下一代实施的也一定是良好的教育,这样国民素质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了。因此,关爱女孩,也就等同于关心祖国的未来。
  2.影响妇女的地位,造成社会不公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哲学中的一对辩证关系,依然可以适用于女童辍学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女性在家庭中、社会中的地位。正如培根说过的“知识就是力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不仅可以用知识来创造财富,还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她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追求自由、平等、公平。
  3.不利于发挥女性的价值,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女性并不只是操持家务,整天围着锅台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会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谁说女子不如男”,但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良好的教育作为前提。
  四、贫困农村地区女童失学的解决对策
  1.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赵家沟乡土地面积广阔,牧草资源也相当丰富,当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该地的优势资源,变废为宝,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这样经济的持续发展,一定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那么解决女童辍学问题也就指日可待了。
  2.转变思想观念,坚决贯彻实行《中和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加强各种教育的宣传力度,尽可能地消除男尊女卑的观念,同时让大家认识到,女童辍学不仅仅是受教育的问题,更是关乎女性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同时,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始终不渝的贯彻国家的法律,加强女童辍学教育问题上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为女童的教育问题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3.政府加强对妇女儿童教育的重视,并加大教育投资
  女童教育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已经首次将妇女儿童教育事业列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这表明,对于女性教育的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政府还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对缺少学校的地方新建校舍;对缺少教学设施的地方,完善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对缺少教师的地方也要增派教师;对家庭贫困上不起的学生,政府、社会各界也应进行资助,尤其是对于女童,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赵家沟乡小学,直到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才刚刚竣工完成教学、住宿综合楼一栋。这是一所1—6年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它现有教学班6个,专职教师16人,生活教师1人,门卫1人。现有学生116人(包括幼儿园),住校生75人,学校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机30台)、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阅览室(捐赠的图书1136册)、仪器室、实验室等现代教育设施设备,如此的硬件设备才能为每位学生,尤其为女童入学提供坚实的保障,才能为贫困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4.加强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提高教师上岗门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高等师范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对于在校师范生要进行专业的训练,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国家要积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偏远地区或者西部任教,提高教师工资,提升教师素质,努力培养道德高尚、充满朝气,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只有杰出的教师才会造就优秀的学生。农村地区教师资源丰富,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不至于出现因师资短缺而迫使女童再次辍学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建福,陶瑞.关于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女童失学问题建议.民族教育研究,2007(1).
  [2] 陶行知.振兴女子教育——在苏州振华女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陶行知全集(11):803.
  [3] 中国文盲一般在西部,七成是女性.中国教育报,2003-03-04.
  [4] 王瑜.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5] 何惠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义务教育研究——以临夏州积石山县别藏学区甘川村为个案.西北师范大学,2007.
  [6] 万明刚,等.我国女童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以女童教育研究为个案透视我国教育研究存在的普遍问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责任编辑 任洪钺)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大批农民甚至举家流入城市之中。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农业户口的占74%,这意味着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数量已接近1500万。这些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唯一途径就是接受教育,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现实却没有给他们提供
摘要:本文选取2001年、2006年和2010年三个时间节点,分城市、县镇和农村三个维度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班额现状进行了分析。论文发现,我国总体上仍然存在较为严峻的大班额现象。从城市、县镇和农村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县镇高中大班额比例最高;城市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较为突出,且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村小学大班额呈上升趋势,初中大班额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关键词:班额 基础教育阶段 大班额比例 小
上学时曾兴趣盎然地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跳水》这篇课文,留下深深的印象,现在通过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更加深了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感悟。  一、船长“导跳”的启迪  从船长的导跳中我得到导读的几个启迪点。船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站在横杆上,情况很危急,但船长很镇定,他果断地抓住孩子的心理动向“导跳”,并朝着他的孩子高声喊道:“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当时孩子肯定是极度地恐慌,在这生与死的一瞬间,任何
我发现自己经常会把东西弄丢了。这一次又弄丢了自己很喜欢的美工笔,明明记得放在书桌上的,但翻了好久也没找到。问妈妈,妈妈也说没看到。她批评我平时太粗心老是乱丢东西,我也知道这习惯不好,想下定决心改,可是我怕自己坚持不了。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什么?新配的钥匙又丢了?你什么时候才能把东西保管好呢?”妈妈说。不错!我的确是一个爱丢东西的人,这不,刚配的钥匙又丢了。别看我在家里丢三落(là)四,在学校更
摘 要教师教学信念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相关因素所持的信以为真的观点、态度和心理倾向,其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本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农村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信念的现状,并从教师的性别、学历、教龄、班主任经历等方面分析影响物理教师教学信念的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农村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信念的取向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师 农村 中
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音乐语言,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感情的共鸣,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受到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说明只有当情、理相结合时,才能打动人、说服人,这也是音乐教学与音乐艺术的结合点。    一、音乐课上的“起承转合”    1.“起”  导入新课是一个过渡性教学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导到新课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积极参与的准备状态。  (1)从原有知
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意味着记忆大量的句型词汇和掌握正确的语法,更意味着要学会如何把这些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人与人之间进行成功交际的目的  大学新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却不能正确流利地使用,大学教师用英语讲课大学新生普遍感到很不适应,掌握的语法词汇知识不知如何应用于写作之中,大学新生的语用能力水平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些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得一场彻底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必需    一中学生对英语学习观
学校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的具体组织与操作者,实施《标准》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标准》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检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使《标准》实施能够真正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实施《标准》的组织管理,是我们必须
作为一名教师,您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一堂课下来索然无味而疲惫不堪,有时一堂课却令人不知疲倦且兴趣盎然。想想学生们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者备感度日如年,期盼已久的铃声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或者深感时光飞逝,不期而至的铃声就是自己期待的结束。如此巨大的行为和心理反差,皆系源于有无兴趣之故。教育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对兴趣的兴趣由来已久,但兴趣研究却只有非常短暂的历史。从杜威开其端,再历经漫长的行为主义
随着国内外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发展,在线课程的学习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与学》课程为契机,探索促进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课程教与学模式,打造“三真”课程教学特色:真需求、真自主、真课堂。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教与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协作共进等学习意识,从不同方面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