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一件事的轻波微澜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sske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记叙一般生活事件的叙事文。读叙事文章,我们总是希望内容生动一点,曲折一点。写叙事文章当然也这样。人们常说的尺水兴波、一波三折、曲折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等,说的都是这方面的意思。
  ■ 写记叙文翻波生澜的技法有很多,如抑扬、张弛、起伏、旁逸、穿插、伏应、跌宕、突变等。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时还不能全面掌握运用它们,但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例文,感受、学习一点这方面的实用技法。如课文《社戏》中,有一个部分就运用了写“波澜”的技法,作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制造轻波微澜,生动地描叙了一个小小的事件——“我”想去看戏而没有船,然后大家又想办法借到了航船。下面请看《社戏》中作者所描叙的这个荡漾着轻波微澜的童年故事。
  ■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 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 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你看,借船看戏本是很简单的小事,作者却写得曲曲折折,很生动。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作者推动文中波澜的几种方法。
  ■ 1.铺叙情节的起伏
  ■ 选文中的情节起伏是显而易见的。“我”“第一盼望”的是去赵庄看戏,但好不容易“日期也看看等到了”,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这种盼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不能不让“我”很是沮丧。然而双喜的提议让事情有了转机,于是那“一支白篷的航船”就出现在面前了。这就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就是“峰回路转”、“一波三折”。这就是文中情节激起的波澜。
  ■ 2.表达心情的变化
  ■ 文中的“我”对去赵庄看戏是满怀期望的,但可惜到了时候却找不到船,于是“急得要哭”,不仅如此,“我”甚至“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甚至想到了朋友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就在我“不高兴”、“不说话”之际,双喜的提议让少年们皆大欢喜,“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了。心情由盼望到失望、着急、生气,再到高兴、轻松,“我”心中的情感波澜随着故事情节起伏荡漾。
  ■ 3.表现节奏的张弛
  ■ 这段选文的节奏是有变化的。在人们“找不到船”时,节奏是“缓缓流动”的,“我”将事情的经过、心情的变化一笔一笔细细写来,让故事内容显得摇曳多姿。而一旦有了“船”,节奏就变成了“快速流动”,因为终于可以载着“迅哥儿”去看戏了,所以大家是“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当母亲送出来叮嘱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并“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行文节奏变快了。文章节奏的一张一弛,极好地配合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 4.描绘细节的曲折
  ■ 故事中的人物,除了双喜等少年之外,就是“我”的“外祖母”和“母亲”。其中对“母亲”的细节描写最有意思:因为“我”不高兴,“外祖母”也就“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于是“母亲”一面“宽慰伊”,一面又“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母亲”这种态度的转换,就是细节的曲折,这种细节的曲折,比平直的叙述好得多,更比没有细节的描述好得多。
其他文献
罗伊是位成功的金融家,同时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父亲。他的儿子雷特,聪明好学,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很高的天赋。高中快毕业时,雷特就被推荐给多所著名高等学府,甚至已有大学提前给他寄来了报考资料。  这天,罗伊把这些资料摊在桌上说:“从小都是你自己做决定,这次也是。这么多好学校,你自己挑吧。”“爸爸,我想考烹饪学院,以后当优秀的糕点师。”罗伊的笑容僵住了,他猛地想起儿子6岁时的一件事。那一年。雷特获得了一个
期刊
说起妈妈的唠叨,我心里就很不痛快。每天“瑞瑞啊,干吗不把你的脏衣服拿出来啊?”“梳头要到外面,头发掉得到处都是,脏死了!”“人走怎么不关灯呢,费电啊!”之类的话简直不胜枚举,烦死人了!爸爸就不同了,常常对我慈眉善目的。如果他们两人能换一下该多好啊。  这学期我到外地上学了。一到星期天,以前的好伙伴们就会来我家找我玩,我们爱玩跳皮筋。那天我跳得特别好,伙伴们总是输,她们很不乐意。后来她们总算找到了原
期刊
没有妈妈的每一天    被寄养在佐贺后,极其依恋妈妈的“哭鼻虫昭广”,一年只有暑假的四十天才能和妈妈在一起。  我特别特别想念妈妈。看到别的孩子都有妈妈,我万分羡慕。  如果和小伙伴们在神社一直玩到天黑,妈妈们就会找来。  “吉雄,吃饭了,快回家。”  “宏志,吃饭了,回家吧。”  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回家了。  最后总是只剩下我一个人。  那一刻总让我感到无比寂寞。  回到家后,我对阿嬷说:  “
期刊
闲来无事,躺在床上,回忆儿时的种种乐事。  最难忘的是我光着脚在地上跑。那时妈妈总爱说我:“这么大了还光着脚,不害羞呀!”我呢,也会一个劲儿地傻笑。还一边说:“地上好舒服的,你不知道!”然后硬拉着妈妈说:“妈妈,你也把鞋脱了吧!快脱呀!”妈妈轻轻拍着我的小脑袋说:“傻丫头,快去玩吧。”我也不生气,跑出去和伙伴们一起玩沙土。  玩沙土也是我的一大乐趣。每当放学从学校回来,我和小伙伴就一起去东边的沙土
期刊
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有时需要写简略叙事的文章。叶文玲的作品《我的“长生果”》提供了学写简短记叙文的范例。下面我们先来阅读这篇作品的节选: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这样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的,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我便常常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能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着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一
期刊
新年的话 中国故事 启事
期刊
漫画中,一块皱着眉头的方石与鹅卵石碰面了。“一看就知道你是新来的!”鹅卵石开口说道。仔细品读完漫画,我大彻大悟。是啊!已经在河岸边经历了风吹雨打、被河水冲刷的鹅卵石们,也曾是方石,经历了痛苦的磨砺,才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两种人:“方石”和“鹅卵石”。  有像“鹅卵石”一样,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人,经历了许多风雨和挫折,已经适应社会。他们比方石经历得多,比方石有经验得多,比
期刊
幼犊
期刊
今年是农历己丑年,丑属“牛”,俗称“牛年”。在古代,牛跟人类关系密切,几乎涉及政治、宗教、军事、农业、艺术等各个领域。  商周时就有掌养国家公牛的官,叫“牛人”,职责是“以待国之政令”,就是说设专职管理养牛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需要,一是祭祀的需要。古代祭祀有“太牢”、“少牢”的分别。前者是祭天地神灵、宗庙社稷,是国家大典,祭品用“牛、羊、豕(猪)”三牲;后者属一般祭祀活动,低了一等,只用“羊、豕”二牲
期刊
作者档案  孙郁,1957年生于大连,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现为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等,主编有《回望鲁迅丛书》《回望周作人丛书》《被亵渎的鲁迅》等。  星座:狮子座  血型:o型  中学时候的职业梦想:画家  中学时候最喜欢的学科:语文、数学  寄语中学生:人备有已。由
期刊